台中市16 楊瓊瑛
民眾黨第一次黨代表選舉開始了,我開始陸續介紹當時不論何原因有協助我競選,的黨代表候選人。
楊老師楊瓊瑛楊紘子從我們開始掃街就一直在街頭陪我們,她無役不與,她不只是日文專長,她在言語與對群眾說明相當清楚,我也樂與推舉她為黨代表!
載自公報
===
16 楊瓊瑛
出生年月日
1975-11-11
性別
女
學經歷
最高學歷
大學/專科
學歷
★靜宜大學 觀光事業學校
★日本九州女子大學 日本語別科
★台中商業專科學校 國際貿易科
★東峰國民中學
★國光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台中市長青學院日本語教師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日本語教師
★地球村美日語、私立雙語學校、國高中社團之日本語教師
★台中市慈愛智能發展中心之教保師
★長照機構之居服督導
★長照機構到府服務之居服員
★第44屆全國技能競賽之日本語隨行口譯
★台中特殊教育學校之日本國際交流之隨行口譯
★台灣身心障礙者音樂關懷協會之日本國際交流之隨行口譯
★嶺東科技大學之日本國際交流之隨行口譯
★日本九州女子大學交換留學生
★日本ASICS亞瑟士商社研習生
政黨參與經歷
* 熱情麥克風手,主持活動就找我。
* 從早市到夜市,掃街拜票上百場。
* 地方經營不可少,號召志工來參與。
* 任版主經營挺柯社團 ( 柯文哲阿北粉絲後援會)
本來,我一直只是在鍵盤上按讚,若見攻擊抹黑柯文哲言論,就自動啟動正義魔人模式。
就在去年8月6日柯文哲創立台灣民眾黨之後,我就深刻感受到,我只有在鍵盤上相挺是不夠的,很可能只是侷限在同溫層取暖罷了。
中南部民眾還是相當重視 「面對面&温度」之感受,所以我閒暇之餘走出鍵盤,加入地表上最強陸軍志工團體-台中後援會。參與上百場掃街拜票活動或黨部大型造勢活動,如:大眾走、柯文哲主席站台活動。
近距離向每位民眾發送小物、細語拜票、溫柔堅定眼神訴說理念、勇敢伸出雙手及低頭彎腰向民眾請託…等,對!這就是温度,也別於鍵盤上的純文字表達。
在早市、夜市中,我勇敢使用小蜜蜂,咬字清楚明白道出: 政黨票政黨票,請投15號,台灣民眾黨。偶而詼諧道出: 柯文哲登記15號,台灣民眾黨。
今年1月11日大選後,我和多位夥伴仍繼續在台中後援會打拼,致力在地經營。很榮幸,我被推任活動組組長一職,擔任最大任務就是:號召新舊志工們來出席每一場活動,以上就是我過去與未來都會持續參與的民眾黨活動。
參選理念與政見
楊瓊瑛參選民眾黨黨代表!
您沒看錯,我就是楊瓊瑛~
瓊「瑛」與擔任民代的瓊「瓔」雖僅一字之差
但我跟她大大不同,很適合擔任民眾黨黨代表
1.我宣誓決不參選民代,永遠以平民角色任職黨代表。
2.身為日文授課老師,熟稔教育議題,瞭解學子心聲。
3.兼職社福與長照,深刻感受基層民眾貧病交加困境。
民眾黨自網路崛起,未來仰賴網路經營增加支持度已接近極限
反之「地方經營」則猶如藍海市場,極待耕耘開發,刻不容緩
對於「地方經營」,瓊瑛不只是「想」,也不是「直接準備」
而是「身體力行跑一年」,包括各式的掃街拜票&公益活動
目的就是要讓民眾黨這塊招牌能在鄉里間實際與民眾面對面
如果您期待一位長期涉獵教育/長照/社福的黨代表替您發聲
請給小妹我一個服務的機會,今年12/5黨代表請支持楊瓊瑛
===
https://bit.ly/2VDjwWu
張渝江 章魚哥 Eugene Chang
台大土木法律學碩士,芝加哥伊大財經MBA
土木技師,土木技師公會副理事長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4)日林佳龍委員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單耳失聰人士的社會救助與福利質詢內政部曾中明次長、社會司簡慧娟司長、以及教育部社教司黃坤龍副司長。由於目前單耳失聰不符合身心障礙的標準無法申請社會救助與福利,在質詢中林佳龍並要求曾次長手遮一耳短暫接受質詢,感受單耳失聰者的不便。林佳龍也要求內政部應將單耳失...
台中特殊教育學校 老師 在 CNEWS 匯流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恭喜以上8位得獎教師 。
謝謝你們投入教育,為國家未來棟樑扎根~~
.
#師鐸獎 #教師 #教育者
.
#CNEWS 按個讚!分享好文章!
★更多新聞看這裡:https://cnews.com.tw/
台中特殊教育學校 老師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氣候變遷議題發聲!】
彰化高中一名三年級學生響應315青年氣候運動,早上七點就在校門口舉牌,即使經過的同學沒人跟他互動,他依然照著事先擬好的講稿,說完活動發起原因及目的,才進入學校上課,而基隆二信高中應用外語科,一到三年級學生將近500人,也發起氣候運動,說服科主任支持,他們藉由舞蹈、行動劇,響應氣候運動,另外,台中特殊教育學校則由老師發起,帶領14名學生,參加舉標語靜坐活動,為氣候變遷議題發聲。👍👍👍👍👍
#彰化高中 #315青年氣候運動 #基隆二信高中 #台中特殊教育學校 #氣候變遷 #陳彥廷 #林玟妤 #二信高中應用外語科 #陳姵頤 #蕭德娟 #岳祥文 #陳志清
台中特殊教育學校 老師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24)日林佳龍委員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單耳失聰人士的社會救助與福利質詢內政部曾中明次長、社會司簡慧娟司長、以及教育部社教司黃坤龍副司長。由於目前單耳失聰不符合身心障礙的標準無法申請社會救助與福利,在質詢中林佳龍並要求曾次長手遮一耳短暫接受質詢,感受單耳失聰者的不便。林佳龍也要求內政部應將單耳失聰從寬認定納入身心障礙保障範圍。
林佳龍提出目前身心障礙手冊對於聽覺機能障礙的訂得相當嚴格,導致在實務上非常多的問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告的「身心障礙等級」規定,聽覺機能障礙等級標準如下:
1.「輕度」:優耳聽力損失在五十五至六十九分貝者。
2.「中度」:優耳聽力損失在七十至八十九分貝者。
3..「重度」:優耳聽力損失在九十分貝以上者。
林佳龍向在場官員表示,所以現在有聽覺機能障礙的人,若只有一個耳朵聽力損失,即單耳失聰的話,是不符合目前身心障礙的標準。林佳龍指出由於單耳失聰的學童,並無法納入身心障礙手冊的領取範圍,無法像雙耳失聰的兒童可以請領電子耳等輔具補助,更不屬於特教範圍。所以單耳失聰的孩子只能進入一般學校就讀,求學過程中經常面臨走路不平衡、上體育課會跌倒,上課聽不清楚,可能老師會認為他上課不專心聽講,在校孩童經常會受到同儕的欺負。林佳龍認為,慣用單耳更容易加速他聽力的失衡,也懷著正常耳朵聽力受損的恐懼,心理上的衝擊超乎身體障礙的傷害。
林佳龍質詢教育部黃副司長,教育部的特殊教育法子法草案中第九條,沒有納入單耳失聰的學童,全面犧牲了單耳的就學環境的權利,這樣合理嗎?教育部特教小組邱專員答覆,鑑定辦法在今年有修正,但對單耳失聰的確沒有納入,不過特教評估是比較寬,會依照需求來判定,也就是說特教的判定的範圍比較寬。曾次長則表示,身心障礙者的判定是經過專業的鑑定,是比較嚴格。
林佳龍以一真人真事蕭先生的故事向內政部質詢,對失聰者判定這麼嚴有沒有道理?林佳龍當場念出蕭先生的陳情信:「我是一個右耳重聽的人,也是丙等體位的平常人,我知道像我這樣的人不多,在求職中飽受不少異樣眼光,也不是很順利,但我繳稅是平常人,郤要受大眾以殘障人士來看待,真想要做殘障人士...如果要把我們當殘障人士,可以請快速通過法律來執行。」林佳龍向官員表示,政府的認定裁量影響單耳失聰者不只是在就學還包括就業。
林佳龍在台中已經連續七年舉辦過針對身心障礙家庭「有愛無礙真情之旅」,起源自一位成功的遊覽車老闆,他有兩個身心障礙的弟弟,每當學校遠足或旅行,他就要在家裡照顧兩個弟弟,所以他發願照顧身心障礙者,又因為身心障礙家庭信任林佳龍的號召,於是每年由林佳龍帶隊,這位董事長出五十輛遊覽車帶身心障礙的小朋友出遊。林佳龍也向在場官員表示,因為聽障朋友常使用電話簡訊,他也協調中華電信對聽障朋友降低簡訊費用,這都是民間走在政府之前。林佳龍要求內政部應將單耳失聰從寬認定身心障礙納入身心障礙,「司長可不可以研究?研究後若要以修法來解決,我就來提!」,內政部表示,會跟衛生署研究,並將研究結果回報林佳龍委員。

台中特殊教育學校 老師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殺的楊姓男同學。案例二: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同學平常在學校遭受性霸凌,最後被發現在學校廁所中不明死亡。( 葉永鋕的事件凸顯出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的學生遭受同儕歧視與欺負的問題,讓當時正在研擬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增訂定相關條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校園內有甚麼樣的同志學生求助管道與資源?為什麼經過家長反應,學生在學校受到霸凌的情況仍沒有改善?依教育部來看,我們的性平教育做得夠嗎? 還缺少甚麼?
愛滋教育列入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最年輕的通報感染者是1名13歲男孩,遭中年男老闆誘拐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此個案創下本國籍因性行為感染愛滋者年齡最小。這凸顯了青少年愛滋防治教育的重要與急迫性。性的開放及性行為年齡的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保護自己,愛滋病毒終將在年輕族群間快速蔓延。
目前教育部的性平教育課程裡面,除了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之外,是否併入愛滋防治教育?
我國至2010年底累積通報20,057名本國籍HIV感染者,以男男間性行為為最主要之傳染途徑(佔44%),其中15-24歲佔MSM感染者之26.3%。而15-24歲MSM通報感染者有33.3%是學生。 ("愛之關懷"第76期-台灣年輕之男男間性行為者愛滋感染流行病學分析)
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報告」第四點之「辦理教師增能及培訓」:
(1) 縣市輔導團是由哪些人員組成?有甚麼資格要求?
(2) 培訓性別平等教育種籽教師,有任何明訂實行計畫嗎?
(3) 現存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意識提升
教育人員的性平意識培訓是否為強制性?要求性平培訓課程列入校長遴選評鑑項目。
台中同志健康文化中心接獲案例:青少年在學校跟老師說明自己性取向的身分,結果被校方逼到轉學。因此基於培養正確性別觀念, 人權平等,為人師表都沒有先做到,這是很難達到的教育。
3.性平教育涵蓋之層級:
性平教育實施於學校當中,包含身心障礙學校嗎?比方肢障、聽障者、啟聰者,他們的性教育管道又是如何?是哪個單位在負責?甚麼辦理辦法?南部特殊學校性侵案件凸顯出身心障礙者所受之性教育為目前性平教育之一大漏洞。
中輟生如何取得性平教育資源?政府如何從旁輔導?有甚麼配套措施?教育部是否考慮與中途機構配合實施?
關懷愛滋議題的露德協會祕書長徐森杰表示,現在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就他們所知,多數為中輟生,教育宣導很難觸及,應檢討中輟生無法接觸愛滋防治教育,政府應跨部會著手愛滋防治。
如何規範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教育培訓?如何確保學校輔導老師以及負責全校運作的校長與教務長,在發生性霸凌、性侵事件時能有正確的性平觀念來處理以避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