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舊城區散策】
身為一個台中人,對於台中建築歷史卻是近一年才慢慢認識~感謝許多前輩攝影師的緣分
初秋午后,從東區帝國糖廠到中區台中車站週邊的宮原眼科、中山綠橋、綠川、全安堂、臺中彰化銀行總行,一路步行到中央書局、舊華南銀行及西區台中市役所,透過漫步的方式拍攝紀錄屬於台中人的建築並且重新體認歷史。
河川是城市之母,台中市沿著重要的河川開啟了一連串街區的活動提供市民漫步,從台中車站開始到綠川水岸、柳川水岸到了歲末總是妝點了繽紛色彩,讓舊城區重現繁華熱鬧的景色。
台中車站
站上三代車站新穎寬廣的平台,望向二代車站,仔細觀察仍然可見一代車站屋頂的身影,所以台中車站其實三代都目前都依然保存著,你看見一、二、三代車站的身影了嗎?
帝國糖廠
前身是「日本帝國製糖株式會社之臺中工場」,位於現今臺中市東區。然而目前大家所見的建物,則是建於昭和10年西元1935年,隨著時代變遷,在戰後作為臺灣糖業公司臺中辦公處。
宮原眼科
興建於1927年宮原武熊日本眼科博士建,在日治是臺中州規模最大的診所,直到戰後博士返回日本,光復後也曾經為台灣日報營業處所,之後經歷921大地震、颱風等天災受損,所幸2010年由知名日出乳酪蛋糕接手改建經營至今,目前為止是許多旅人到台中旅行必定規劃的景點之一。
中山綠橋(舊稱:新盛橋)
建造於1908年(明治41年)
當年日本政府為慶祝臺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當時地點位於臺中公園舉辦慶祝典禮而修築橋梁,在歷史上別具有意義。
宮原眼科與中山綠橋
中山綠橋越綠川的拱形橋梁,鋼筋混凝土橋樑
橋上細膩鑄鐵欄杆與浮雕能感受到前衛時代感
綠川
圖為綠川中區段
綠川以前從無名溪流到後來稱為「新盛川」,並於西元1912年(明治45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參加台中神社祭典而巡視河川,因當時河川景色綠意盎然,所以將「新盛川」重命名為「綠川」根據史料紀載日治初期綠川曾有多次整治之規劃。
戰後;1970年代以後因綠川在環境上面臨了危機,由知名攝影記者余如季先生發起了《綠川•同心花園》活動在當時引起各界迴響。
近年;2016年底台中市府執行了「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又再一次改造綠川中區段的景。隨著近年綠川成功整治後,於2018獲得日本優良設計獎,已成為全台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全安堂、台灣太陽餅博物館
興建於1905年,並於1909年完工落成
是日治時期台中三大富商之一,盧安發跡地
更開創全安堂,販售進口名藥,百年來歷經許多故事
最終於2014年整建為太陽餅博物館至今
臺中 彰化銀行總行
臺中中區彰化銀行總部為中區的銀行建築,由白倉好夫與畠山喜三郎設計,建於1936年,並於兩年後的1938年完工落成。
現今依舊由彰化銀行使用,中區為總行營業部,二樓設有行史館,可採預約參觀。
中央書局
1945年開始起造,1948年開幕的「中央書局」,屹立近百年
2015年3月由信誼基金會共同承租建物,歷經三年規劃改建,於2020年重新開幕,早期中央書局在台中地區扮演著重要角色,更是當時人文與知識的交會地。
華南銀行舊址 寶雅台中中正店
建造於1952年的華南銀行舊址,座落於中區台灣大道、市府路口
見證了中區的興衰,記得我在拍攝時,有一位伯伯前來搭話,他問,我在拍歷史嗎?
原來這位伯伯是老台中人,從學生時期就在中區走跳,就學、創業至今退休,他也算是見證了中區的興衰,週遭的建物與攤販他暸若指掌,從他的分享感受到了他對於眼前現況的樣貌與他年輕的記憶截然不同。
台中市役所
臺中市役所興建於明治44年(西元1911年),為仿歐式建築,至今已超過百年,更是臺中第一棟鐵筋混凝土的建築,是為了台中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創建,1920年,台中市成立,台中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遷隊台中州廳內辦公。
市役所主體建築為L字型平面三層樓建築,其建築風格融合日本明治維新時代,以日式官署建築常見的西洋古典主義風格。市役所建築形式為仿巴洛克風格,開口部位特別強調造型表現,各種門窗多變,裝飾相當講究。入口的聳柱式及以八組木屋架組合而成的華麗圓頂,除造形搶眼,更是臺灣同時期少見的木構造圓頂。建築採用包括磚構造、木構造、鐵筋混凝土構造及鋼構等組合而成,可說是日治時期建築構造技術具體展現的經典案例。(資料來源: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台中 #建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內政委員會就「都市更新政策之執行與檢討」質詢內政部長李鴻源。林佳龍委員跟李部長針對台中西區審計新村及中區再生議題互相討論,並相約邀集都市規劃的專家,舉辦城市論壇,幫台中把舊市區找回新的生命。 林佳龍委員秀出目前台中西區審計新村的現況,大致可分成5個街廓,15棟建築群...
台中綠建築案例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綠空鐵道開業記念
hué-tshia-lōo-khang: Here to stay!感謝台北、台中、各地朋友的支持響應,提供各種建議,最後讓市政府接納了政策,留下了都市恆常的景象。一座城市的文化的累積,需要十年百年,而摧毀只要ㄧ夕ㄧ旦。文化的所創造產值才是真正永續、隨時間加成的產業,別人買不到的財富。
在追求經濟與發展,充斥商業的年代,面臨鐵路高架化,市民仍有提出想像的機會與成真的可能性,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件事情,綠空鐵道的出發是對於城市的反思所提出的生活願景,並非單純的古蹟保存與鐵道懷想,保存僅是過程中的手段。
在此感謝承擔鐵道軸線保留的林佳龍部長,在市長任內做了歷史性的決策,讓台中作為一個有遠見的都市治理的先例。
感謝台師大地理系的許純鎰及林芬郁研究生、鐵道博物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凌宗魁、姚銘偉先生等人不厭其煩地給專業的諮詢與協助,鐵橋與築堤保存有了雛形與鐵道再生的國際案例。好伴社計邀約共同參與了綠川市集,讓議題實體攤位有了發聲與更多年輕人的接觸,在網路上同步發起了鐵道遺產保存連署,短短的時間達到數百人,也因此介紹許多朋友認識了一本書店miru,探討老台中韻味,透過反覆的咀嚼與確認,也讓軸線越來越清晰,透過網路上的發聲,讓大家看見這個溫柔的城市也有翻身的機會。也特別感謝島內散步(台北城市散步)借予導覽器在走讀的使用,因為我們堅持走讀時不能打擾居住、社區的環境。感謝林良哲記者,過去書寫了許多台中的書籍與地方的經驗,予許我們許多的建議,感謝中城再生協會的蘇睿弼教授,在東海大學的論壇實地訪查,讓我們帶領著日本學者走訪了後車站南台中,開啟了京都景觀學家中村伸之給予我們京都與台中的城市比較,原來台中存在許多可能性,也給予了我們100年後台中的想像,感謝謝文泰建築師,因為文學館的機緣告訴我們後車站齊邦媛老師曾經居住過的場域,能夠強化與加深保存的可能性,也讓我們更確信綠空鐵道在空間規劃上的可行性,能夠創造台中不同的都市風貌與未來,20號倉庫修繕設計的姜樂靜建築師也參與其中為鐵道軸線請命發聲。感謝跟著一起行動的每一位夥伴給予支持與鼓勵,來自各行各業原本互不相識,因為綠空鐵道軸線的保存行動認識,成為好朋友。有人在唸書、有人在外地工作、有人嫁來台中做媳婦,但都是對這片土地的情感關懷而投入。在不同場合因為參與者給予的隻字片語,也都促成了可能性,或許還有不小心疏漏的人們,希望未來透過更多的訪談書寫與紀錄能夠把故事傳承下來,才有機會讓臺灣的城市各地有更好的可能性。
夥伴的話語至今仍印象深刻「台中的記憶就像綠川斷斷續續,我們不知道往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未來走下新台中車站,沿著鐵道走,就是一條清晰可見的道路。台中是如此走來,然後跨出不一樣的選擇,走向未來。
台中綠建築案例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減碳績效與總經理薪酬連動 國泰金控集團減碳是玩真的..... (09/15/2020 天下雜誌)
文:鄭宇茹
氣候變遷是風險管理中的重大風險,若未積極因應,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國泰金控集團綠色價值鏈將總經理的績效與減碳綁在一起,宣示他們是認真面對節能減碳的議題。
如果沒達成減碳目標,會影響總經理的薪酬績效?國泰金控集團就是用這種方式告訴你,他們減碳是玩真的!
在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的績效評估中,2020年加入了5年(2017年至2021年)溫室氣體要減量5%的績效,而在國泰員工的努力下,進度甚至超越原本2020的設定目標。李長庚謙虛地說:「相信金融業同業與先進對於企業永續的策略與管理方式都有精闢見解,我個人的案例在此提供先進卓參。」
李長庚的績效,只是國泰推動綠色價值鏈2.0的其中一環,主要目標是希望國泰在面對氣候變遷對產業所帶來的風險衝擊時,能結合金融核心本業降低風險,避免不可逆的災難性損失,進而導致金融體系的系統性危機。
積極面對氣候變遷風險
因此,國泰的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報告)小組緊密關注、因應氣候變遷造成的財務衝擊,而且除了不再新承作任何燃煤發電融資外,也將未積極轉型再生能源的燃煤發電業者,列入不可投資名單。
國泰統計,2019年低碳投資金額1,652億元,包含能源、建築、廢棄物回收、交通等產業,藉由將資金投入更多低碳發展的企業,促使經濟及社會往低碳發展,減緩全球氣候變遷趨勢,進而降低整體社會及國泰價值鏈所承受的系統性風險。
除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的風險外,國泰也發現氣候變遷衍生的商機,依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在2014年發布的全球「23年平均風速觀測」研究,世界上風況最好的20處離岸風場,台灣海峽就占了16處,這是台灣的優勢。
2015年簽署赤道原則後,隔年國泰世華銀行就完成台灣首件離岸風電專案融資;2018年擔任海龍2號及3號的財務顧問,憑藉專案融資專業團隊,提供結合區域知識與再生能源專案融資的經驗。
更擔任允能風電聯貸案的主辦行,是目前亞太地區規模最大離岸風場。截至2019年底,國泰世華銀行參與的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達768MW,每年可減碳超過130萬公噸,相當於3,500座大安森林公園。
此外,2019年國泰在台中啟用烏日教育大樓,為金融業最大的太陽能自發自用建築,每年預估可發約20萬度電。
綠色價值鏈2.0三重點:廣度、態度、深度
李長庚表示,綠色價值鏈2.0的重點在於三件事:廣度、態度、深度。他說,目標是將永續概念擴大到更多價值鏈對象,思考如何更積極主動影響價值鏈的夥伴,並在每個環節落實深度管理。
在廣度上,國泰世華身為國內第一家簽署赤道原則的銀行,也擴大應用於企金授信管理,意思是除赤道原則案件外,授信額度達一定規模且資金用途符合特定敏感性產業定義的授信案件,皆須於貸前與貸後辦理環境與社會影響評估。
國泰身為大型機構投資人,主動與企業議合,包含CDP Non-Disclosure Campaign、Climate Action 100+ 及舉辦氣候變遷論壇,目前已由初期排除政策,將爭議性產業列入不可投資/放貸名單的做法,逐步演變到制訂明確的議合規範,主動影響被投資公司,目的是與價值鏈上的夥伴們一同成長,因應風險,是國泰的態度。
在深度面,國泰擴大營運管理數據,將流程管理細緻化,例如國泰人壽透過「科學化客戶經營模式Cathay Box」來處理最困難的業務員拜訪客戶的交通數據蒐集,透過此系統的建置,將業務員拜訪客戶的紙本紀錄行動數位化,方能管理與分析國泰每年1,000萬多份保單碳足跡的計算,進而取得減碳標籤的認證,更成為第一間拿到減碳標籤的壽險業。
國泰積極推動綠色價值2.0,除了從上往下帶動整個集團一齊往減碳、永續的方向前進,更將價值鏈上的企業夥伴納入推動範圍,發揮其影響力,是因應氣候變遷的大型標竿企業。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632
♡
台中綠建築案例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2)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內政委員會就「都市更新政策之執行與檢討」質詢內政部長李鴻源。林佳龍委員跟李部長針對台中西區審計新村及中區再生議題互相討論,並相約邀集都市規劃的專家,舉辦城市論壇,幫台中把舊市區找回新的生命。
林佳龍委員秀出目前台中西區審計新村的現況,大致可分成5個街廓,15棟建築群,土地面積約0.52公頃,目前呈閒置狀態,嚴重影響周邊的社區環境。林佳龍委員表示,審計新村建於1969年,屬於中興新村系列省府宿舍群,原居民多數已遷移,凍省之後,產權移撥屬於國有財產局。林佳龍委員向曾在省府服務的李鴻源部長建議,台中市最需要都市更新的地方,在台中市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又是歷史上的文化城,內政部應該積極協調市政府都發局和文化局,研議是否建構住宅區及社區活動中心。林佳龍委員也建議內政部,審計新村右側可跟綠園道結合,規劃多處文化創意園區及藝文廣場,培育年輕藝術家及創作者進駐經營管理,開放戶外活動空間。
林佳龍委員強調,在還沒真正落實住宅大樓及文化創意園區之前,有沒有可能用都更的經費,先做門面的整修?李鴻源部長與營建署葉世文署長針對審計新村都更案表示,地方政府只要提出計畫,撥用應該沒有問題 ,並會全力來支持,如屬於先前整修,應該也可動用都更基金來做前期工作。
林佳龍委員質問李部長,台中中區有沒有甚麼策略可以起死回生?中區、南區幾乎都沒落,猶如住在加護病房,單靠民間單點投資無法振衰起弊,是台灣最需要都市更新的地區。林佳龍委員表示,長期與地方人士、專家學者就台中舊市區進行研究,也有提出針灸療法,以一點突破活絡整個區域的發展,例如中區的綜合大樓,若能在法令上鬆綁將容積移出,與其他國有土地交換以處理舊大樓的產權,就能帶動台中市老市區的活絡。李鴻源部長表示,區域更新也牽涉到國土規劃的問題,會請營建署估量土地乘載力做整體規劃,台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規劃完後再以誘因將資源從北部往中移動。
林佳龍委員要求內政部長下來台中跟市府及市議員一起勘查,挑一個重點確實落實都市再生。
林佳龍委員表示,目前的都市發展其實是都市再生的概念,但目前法令及行政的用語都是用都市更新的用詞,容易誤導成開發主義的思維,阻擾一般對都市發展的想像。李部長表示,Urbanization的意思是如何把舊的城市重新賦予新生命,而不是把所有建築物都拆掉,會來檢討都市更新的用語。
林佳龍委員提出,台中土地重劃區進行了好幾期,後期開發也有14個單位,開發土地將近3000公頃,這樣無限制地重劃策略,程式不斷擴張卻沒有鞏固都市的核心機能,讓城市中心生活、歷史文化、交通景觀都獲得鞏固並促進其流通性,這樣擴張才有意義。李部長回答都市規劃不是他的專業,但是同意林佳龍委員所說一直往外擴充不是最好的做法,他會找一些真正懂都市規劃的專家,舉辦一個論壇,幫台中把空掉的部分再賦予他新的生命,李部長也說在荷蘭海牙有非常成功的案例,這些專家都是他的好朋友,他會把專家請來台中,跟林佳龍委員一起來解決台中舊城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