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個女同事懷孕,
快要臨盆的她很猶豫到底要哺餵母乳還是配方奶呢❓❓
身為有2年以上經驗母乳媽媽的我,當然是告訴她哺餵母乳是優先首選。
但也詳細分析箇中的辛苦與利弊。
大家都知道豆芽菜是早產兒,一出生就住在保溫箱內,
無法親餵,只能擠出來交給護理師瓶餵,
出院後為了要讓豆芽菜能更迅速的增加體重,
醫生建議額外補充亞培心美力母乳添加劑,
前3個月都是全母乳+母乳添加劑把豆芽菜養胖,
就這樣我一直很努力想當個全母乳媽媽,
後來在豆芽菜1歲2個月時,一整天的母乳量已經不夠1餐了😫
此時我們面臨是否要購入《幼兒配方奶粉》讓他喝呢??
而從小是全母乳的他,是否能接受配方奶呢?
對於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奶粉品牌,我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如何抉擇…
一個契機下,我詢問台北榮總的小兒腸胃科醫生關於奶粉的選擇,
醫生的回答很簡單﹕「嬰兒奶粉就選擇大品牌,他喝了不會便祕的就是好奶粉。」
於是我們選擇-亞培心美力 3號 幼兒配方奶粉,
口味上不會很甜,讓從小全母乳的豆芽菜也能接受。
而最近亞培心美力3號升級囉🎊
全球第一心美力3 HMO配方全新上市,金色包裝看起來比原先的更有質感呢✨!
除了原先的心美力3號的配方外,全新【亞培心美力 3 HMO 3幼兒配方】添加
🈶HMO雙重保護配方
🈶核苷酸 (Nucleotides)
能銜接母乳保護力,支持孩子建立自我保護💪。
母乳是每個媽媽能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但哺餵母乳需要堅強的意志力,有快樂的母親才能養育出健康幸福的孩子,不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我們對寶寶的愛都是一樣的唷🥰。
#全球第一心美力3HMO配方全新上市
#銜接母乳雙重保護力
#支持先天保護並強化後天保護
#母乳關鍵保護因子與核苷酸
#自我保護力唯有心美力
台北榮總 月 子 餐 在 山姆先生這一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消滅空間病菌…#空間防護
居家防疫好夥伴該補充囉✅多一層隱形防護降低感冒傳染與減少過敏
附著飄浮四周的病菌、臭味、塵蟎過敏原、甲醛剋星,很容易引起過敏的機會,像新生兒出院都會做一些檢查,橘子就有被測出對塵蟎過敏,在房間會一直打噴涕🤧所以常常都要換洗被子,空氣清淨機隨時打開,現在房間也開始備著76%醫生推薦入坑使用💙💙💙在日本上市15年的「加護靈」,小小的胖胖的白白的很可愛,我們接觸也體驗一年多,只要擺著就好很簡單,不用噴也不用電,它就會自己24小時不間斷的對抗異味、塵螨過敏原,對垃圾桶的異味也能抑菌改善消臭,加上小小的不佔空間,出遊的時候橘媽都會放在媽媽包一起帶去飯店,橘媽的居家空間防護好幫手😌,疫情期間出外可以隨身帶著筆型的加護靈,也能多一層防護。
❤️貼心提醒如果快到期的加護靈可以移到鞋櫃、玩具箱小空間,可以繼續短暫使用,同樣也能達到小空間的抑菌效果喔💪
-
☀️限時開團5天 (7/15-7/19)下單🛒🛒🛒要入手以及要補充的快快快喔🔥
🍊下單區:https://cleverin-taiwan.1shop.tw/2t4vyy
-
🧰🧰加護靈懶人包~~
💧加護靈沒聽過?為什麼要開發加護靈?
大家應該有聽過正露丸,加護靈也是大幸藥品推出的喔,主要就是提供大家健康的生活理念。日本大幸社長原先是外科醫師,由於手術時必須是無菌狀態,看過很多醫護人員因為在院內感染而離世,使得他對空間衛生特別講究,才開始研發「加護靈」。已經在日本上市15年,年熱銷逾100億日元,是一款超高人氣24小時主動式空間防護產品,超過76%醫生都推薦使用。
💧空間防護到底是在防護什麼?
在平日的生活空間,空氣中都充滿病菌,通常我們都會用酒精或是清潔液來抑菌,但是可能只是暫時緩和,所以可以使用空間防護的加護靈,透過空氣達到整個空間的抑菌效果(如塵蟎過敏原、甲醛、異味)
💧加護靈有族群跟年齡限制嗎?
沒有喔,孕媽咪、嬰幼童、學生、老年人、上班族、通勤族、醫護人員等,0-99歲都可以使用。
💧對人體真的安全嗎?
加護靈的成份是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上公認安全,配合專利技術製成的商品,0-99歲全部適用!每天用都不用擔心,生活實測直接透明化,不僅在日本小學教室測試,以及日本自衛隊等,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是一個完整實驗數據的室內防護品牌。
💧筆型跟一般置放型差在哪?
置放型的胖胖瓶可以放在任何空間、廁所;筆型的話人多的地方很適用,像公車、捷運、高鐵,會議廳等等。
💧想知道加護靈在台灣的哪些場所有在用?
花博公園、兒童新樂園、新光三越等百貨、兒童髮廊、杏桃鬆餅屋連鎖餐飲、某部份教育機構、台北榮總、兒童牙醫、陽明牙醫等等等
💧加護靈使用的時候會有味道嗎?
如果剛使用時有聞到一些氣味,是因為二酸化塩素氣體已經正在持續釋放,此時可以將洞口轉小就可以囉,並同時放在其他屋內,我們是比較建議放在高處,可以較快速達到全室防護的效果。也請粉絲放心,加護靈是穩定釋放低濃度的二酸化塩素,不會造成人體的不良影響。如果要放在低處也可以喔,像如玄關、客廳、廚房、浴室、鞋櫃!我們目前體驗快一年下來是沒有聞到什麼味道,只有橘子的便便味,所以都用這個減緩室內的味道,平常都是放在房間的櫃子高處。不建議放在過於密閉狹小的空間(如車子、密閉空間、冰箱)。
💧大幸藥品調查
於約 2~6坪的封閉空間使用加護靈置放型商品,可以同時抑制飄浮在空氣中及附著在物體表面的有害物質,包含流感病毒、諾羅病毒等,如同隱形防護罩,實際使用效果因空間不同而有所差異
💧家裡有人感冒,加護靈可以有效防止感染嗎?
如果家裡有人感冒還是請家人先去看醫生,並在家裡隨時戴著口罩、洗手,而加護靈只是提供多一層的隱形防護。而加護靈也不是用了就100%不會感冒跟過敏,而是降低傳染的機會
💧什麼時候要換補充?
在使用的當下可以先把日期寫在瓶上提醒喔,並定期的更換,通常約1-2個月,而加護靈也與我們分享到期的加護靈可以移到鞋櫃、玩具箱比較小的空間可以繼續暫時使用,同樣也可以 達到小空間的抑菌效果喔!
@cleverin.tw
#加護靈 #クレベリン #cleverin #病菌 #塵蟎過敏原 #異味等有害物質 #福氣 #補貨 #團購 #疫情快點結束吧 #疫情 #打噴嚏 #空氣 #不良 #新手爸媽 #育兒 #日常 #山姆先生這一家 #插畫 #漫畫 #painting
台北榮總 月 子 餐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午看到的新聞
院士陳培哲籲速引進單株抗體療法 助新冠重症死亡減半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605002115-260405?chdtv
陳培哲指出,這些轉為重症病人多為高風險族群,如65歲以上長者,當中不少人更是糖尿病、心臟或腎臟病患者,因此治療這類族群的最好辦法,就是在像是快篩陽性的感染初期階段,即症狀剛出現時,便對其提供有效的新冠單株抗體治療。
陳培哲提到,美國食藥署(FDA)從去年年底已核准3家製藥公司,分別是Regeneron、Eli Lily與GSK,研發新冠單株抗體藥品的EUA,其臨床試驗都證實,對高風險族群及早給予一劑單株抗體,住院率甚至死亡率可減少5到6成 。
陳培哲並指出,前美國總統川普去年確診時,所接受的便是來自美國Regeneron藥廠研發的REGN-COV2單株抗體療法,
因此在今年年初他便向指揮中心建議,我國可從美國引進相關單株抗體療法,可惜指揮中心並未理睬,未能備藥,而減少傷亡。
「指揮中心最近才打算要買,希望要盡快買進來」,陳培哲呼籲中央,必須立刻使用單株抗體療法,才能有效減少住院率與死亡率,拯救生命,並且減少醫療院所的負擔。
-----------------------------------------------------
人家內行的醫學專家年初就提建議了,可惜CDC覺得沒需要就沒買。
現在開始死人了才要買,哀.....等買到還要死多少人?
就算貴,至少也要買一些放著,如果政府重要人士確診可以先拿去治療吧?
連這一點國家安全的基本危機意識都沒有。
至於那些罵陳培哲是不是故意找事的,給在野黨刀子的
可以去查一下新聞 人家以前也是大英粉,現在則是看不過去了
台灣醫界大老力挺蔡英文圓山飯店餐會大爆桌 (2011)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1790637
由台灣社社長吳樹民擔任會長的「蔡英文醫療界後援總會」,十七日晚於台北圓山飯店成立,共有九百位醫、護界人士出席,日前出席挺馬大會的花蓮門諾醫院總執行長黃勝雄也上台力挺小英。
活動原定席開六十桌,但因報名踴躍,印出的一千張餐券全部賣光,最後開了七十三桌,擠爆圓山飯店。
出席者包括前衛生署長李明亮、中研院院士廖運範、#陳培哲、陳定信、陳建仁、生醫大老游正博、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敏夫、北醫院長陳振文、萬芳醫院院長李飛鵬、台北榮總副院長連江豐、醫界大老李伯皇、陳守誠、陳容基、賴其萬,以及代表牙醫界的前副署長 #陳時中、代表護理界的前副署長王秀紅等重量級醫、護學界人士。
前幾天陳培哲就開始罵「這是一個傲慢政府」,應該算是二次覺醒吧~~~~
好多人都這樣...看不下去了
陳培哲院士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學歷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1974-198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A.博士(1983-1986)
經歷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1987-1993)
臺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1992—)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1993—)
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2001-2003)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2003—)
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2005—)
專長
微生物學、醫療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腫瘤學、消化醫學(肝臟學)
---------------------------------------------------------
不找個有公衛背景的專家當指揮官,找個政治掛帥的
遇到危機下場就是這樣』
Re: [新聞] 國產疫苗選錯技術? 中研院士:七月絕對不可能做出來 https://disp.cc/b/163-dEBb |前情提要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37276243076693
#強化三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