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台北市政府暫緩社子島開發案】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高度爭議的「生態社子島」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將於8月18日再度召開。社子島計畫最大爭議就是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以剷平方式,將整個區域重新打造開發。
除了部分宮廟、老宅被認為有文史價值者經抗議後計劃以公園形式保留。開發計畫完全無視地方聚落紋理,原來居民在地生活,完全是一個巨大的房地產開發案。
去年(2020年)6月,監察院針對社子島開發案啟動調查,陳列各項違失。
尤其第3項指出,本案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整體開發,惟內政部究是否已審查通過其公益性及必要性,市府與內政部說法各異,顯示有關區段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審查之程序,相關法規之規定欠缺明確性。
第4項指市府辦理開發計畫,對社子島開發方向之規劃,於提出方案前,事先未和當地居民充分討論及徵求其意見,作業程序顯有不周。
所謂「生態社子島」計畫毫無生態可言。
因此綠黨認為,在市府拿出替代方案來談之前,#環評不應該再繼續進行下去。我們對替代方案有下列4點考量。
一、人文生態聚落 vs 電梯大樓社區
社子島樸實美麗的環境十分珍貴,並非老舊。例如許多宮廟、古宅藏有非常細緻美麗的歷史脈絡,卻是活生生的民眾生活日常一部份。
又例如社子島巷弄縱橫,居民彼此熟識互相照顧,人情味濃厚。社子島其實是人文生態飽滿的聚落。
因此在社子島大幅開發,蓋電梯大樓,並非改善居住環境的路徑。
市府應該整建社子島既有的聚落社區,改善生活機能,給予合理容積改建,而非用推土機推平既有的一切。
社子島固然有違章工廠,但是這種情形中彰雲都有,市政府應負責任取締排除,而非竟以此為剷平開發之藉口。
二、綠色基盤 vs 灰色基盤
綠色基盤是都市區域非常珍貴的資產。綠色基盤是由自然環境、水與綠空間構成的網絡。
都市綠色基盤包括林地、開放綠地、公園、自然保留地、鄉野、庭園、濕地、綠地等。
生態社子島計畫將推平聚落、林地、菜園,建造水泥高樓城市。是以控固力為主要內涵的灰色基盤。將繼續增加熱島效應。
開發計劃填方達518萬立方公尺,在240公頃土地上平均填高2公尺。恐怕是生態環境的大災難。
三、1.1萬人的市長 or 3萬人的市長?
台北市的人口明顯呈現負成長。因此建造更多住宅,並不應該是市政府施政的目標。
市政府應該為現在1.1萬居民服務,而非為未來計畫的3萬虛擬人口服務。
更不應該是為房地產開發計畫服務。全區區段徵收計劃將使許多人無法繼續居住,被迫遷離社子島。形成驅逐低端人口,騰籠換鳥的情形。對市政府來說是非常不道德的。
四、韌性聚落 vs 高堤防熱島
今年瞬間強降雨頻繁。台北市和新北市市區常常出現道路積水,來不及退卻。洪泛區及疏洪道並不能解決問題。與其不如增加社區承洪韌性。
台北地區防洪計畫的計算未考慮員山子分洪道效益。我們認為防洪計畫應先檢討計算,再來規劃社子島開發計劃。即使社子島及關渡平原仍須負擔承洪責任,也應該調整為韌性聚落承洪,取代建築高堤防,全區填地面的思維,使社子島成為水泥熱島,對環境非常不利。
__
加入志工》 t.ly/actW
成為黨員》 t.ly/b00g
線上捐款》 t.ly/QXY5
#捐款綠黨可以抵稅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
台北 市 環境影響評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別把環評制度當成絆腳石
環保署第14屆環評委員8月上任,令人回想起兩年前,環評委員換屆時,輿論質疑不聽話的委員都被換掉了。假如環評委員要多開專案小組會議,才能好像有在把關,就算案子最後都過關,這樣反而更沒有效率。
2017年環評初審,決議三接「退回重做環評」,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以「藻礁換深澳」,要求環評儘速通過,使多位環評委員以不出席、退席表達抗議,環評大會數度流會。到第三次環評大會官員表決部隊主導闖關,以7:2逆轉翻案,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也因此辭職。
我曾協助一些台北市政府開發案的民眾溝通,環保局長和官方代表全部迴避不出席環評,會議主席則由委員互推,來建立社會信任和專業獨立的審查空間。
反觀中央的環保署,不只沒有迴避,首長高官反而公開用政治力,粗暴的干預環評,讓幾十年建立的環評制度失去公信力。
環境影響評估是目前台灣審議民主中,資訊相對透明、較多民眾參與的機制,應是充滿討論與溝通的地方,卻被民進黨和財團視為絆腳石,不續聘「不聽話」的委員,將政治之手伸入環評委員會。寬鬆的環評認定標準,也讓大面積的地面光電和許多陸域風機免環評,造成社區民眾抗爭無門。
環評制度必須改革,若是重大開發爭議案,恢復早年必須聽證的制度,釐清現在還各說各話的爭議,保護藻礁何必勞師動眾辦理公投。
面對程序不正義的三接開發案,民眾必須用公投這張票,來捍衛海洋和民主。
#1218公投,護藻礁、救民主
台北 市 環境影響評估 在 好房網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北雙子星環評結果出爐
#台北雙子星 #環評 #雙子星
台北 市 環境影響評估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大潭藻礁 #三接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2:04 藻礁是什麼?
02:54 哇!是千年藻礁!
04:33 三接開發案,曾一度胎死腹中!
06:14 重新啟動的大潭三接開發案
07:44 大潭三接正式通過環評
09:22 預告
09:47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藻礁攻防】公投連署近59萬 工作小組提醒只剩2天截止收件:https://bit.ly/3t3UFti
→三問藻礁爭議:藻礁究竟是什麼?如何成為藍綠對決戰場的? 端傳媒:https://bit.ly/2PSJQfA
→【賴清德拍板三接環評】「搶救藻礁」時間軸總整理 爭議始末一次看懂:https://bit.ly/3bCMu1k
→台灣藻礁記事 - 戴昌鳳 著 - 臺大校友雙月刊:https://bit.ly/3tfohnX
→學者用科學證據搶救大潭藻礁 生態研究登上國際期:https://bit.ly/3tmp5HJ
→【藻礁攻防】曾提接收站外海推移環團堅拒 府院多次溝通「沒共識」 蘋果日報:https://bit.ly/2OIaR4G
→【發電前,藻礁先說再見?02】 面對未知的生態,還沒弄明白、開發就先來!:https://bit.ly/3t6GmV2
→林惠真:7000年的藻礁青春,出嫁/價吧! 環境資訊中心:https://bit.ly/3civUDe
→學者用科學證據搶救大潭藻礁 生態研究登上國際期刊:https://bit.ly/2OMkKhF
→2003年的今週刊報導:https://bit.ly/2OpMeKd→接手觀塘港 中油無意屈從:https://bit.ly/2OpMeKd
→東鼎投資案已到解密時刻:https://bit.ly/3l5N7Uc
→第三接收站下週再闖環差 中研院學者怒:調查未完、何來「迴避替代」:https://bit.ly/3ciwEbu
→環保署湊滿十人開會,「三接」環評過關 - 焦點事件:https://bit.ly/3eqjQSY
→大潭藻礁與三接 - 焦點事件:https://bit.ly/30LwwvP
→【觀塘三接爭議】大潭藻礁恐遭活埋!:環團要求中油立即停工:https://bit.ly/3l6H8hX
→「藻礁換深澳」你買單嗎?賴清德:若觀塘通過環評,可有條件停建深澳電廠:https://bit.ly/3qBfsTD
→中油三接恐危害藻礁生態 環團求撤銷環評敗訴:https://bit.ly/2OMlB1R
→保育藻礁類聽證會取消 環團農委會前拍桌抗議:https://bit.ly/3bDg86s
→蔡雅瀅/經濟部和中油應誠實面對藻礁公投:https://bit.ly/3l5yaRY
→環保署環評書件查詢系統:https://bit.ly/2OJ8NJT
→中油環差報告:https://bit.ly/3ckXQGu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織規程:https://bit.ly/3vhtQ6T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M9W5WDFPOI/hqdefault.jpg)
台北 市 環境影響評估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柯市府四年成績單
有哪些還沒完成?又有哪些是未來要做?
這是柯市長這屆任期最後一次總質詢,本質詢組總結柯市長這四年的施政表現,第一年:跌跌撞撞,市府出包連連、新任政務首長或學者適應不良、只好靠事務官救火!第二年:佈滿荊棘,五大案雷聲大雨點小,政策形成過程未竟周延,影響市民信任度,尤其是大巨蛋。第三年:漸入佳境,世大運成功舉辦凝聚台灣人心,民調支持度回升!第四年:穩健務實,厭惡藍綠對決與意識形態治國的台北市民依然願意支持沒有私慾的市長。
從70%高滿意度掉到四成,到世大運成功凝聚台灣人心、白綠分手、到成為台灣最大尾,市長創造台灣政治奇蹟,從沒有一個人掉下去可以再爬起來,這場變革,還在持續發生!
台北市長柯文哲成為民調支持度最高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在於執政沒有私慾或私利,沒有政黨的包袱或壓力!
台北市政府四年來做了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公務員累壞了,城市進步了!
但是,我們還是要監督,柯市長四年來有哪些事情還沒完成,或是外界有所質疑還沒說清楚的?又有哪些是這四年已經完成的政績?以及未來四年本質詢組期望柯市長要做的事,這三個面向將是這次總質詢的重點。
黃珊珊議員表示,所謂五大案,大概只剩下大巨蛋了,其他三創、松菸、雙子星以及美河市都有一定進展,但還是有很多人在外面說三道四,市府應該提出完整的說明。就拿松菸來說,柯市長上任以後重啟談判,營運權利金自104年9月10日起,每年增加645萬元,另外再爭取到一項文創回饋金,104~107年這四年約增加1368萬元。清楚的說明以釋眾疑。尤其是大巨蛋,現在都依市府要求的方式進行中,通過審查就同意建照變更,沒通過審查就不可能復工,現在施工的部分是法院裁定同意施工的,不是市政府偷跑,這一點可以說得更清楚一點。
再來就是柯市長這四年做了哪些事。老實說,這四年我們質詢組提出不少市政建議,而市府大部分也幾乎都完成:
1. 行動支付繳納停車費,可以省下大筆手續費
2. 幫市府找公宅用地,許多機關用地解編已規劃為公宅、
3. 要求訂立更合理的公宅租金補貼政策,從健康公宅開始適用新的租金補貼,健康公宅最低每月6110元、興隆公宅最低每月2100元就能入住、
4. 增取私幼補助擴大到3歲,107學年度開始每學期補助13660元、
5. 增取圖書分館康寧分館,確認落腳康寧所後方空地、
6. 敲定雙北吃到飽月票1280元,並要求推廣記名保障市民權益、
7. 要求捷運車站編碼,讓外國及其他縣市旅客更方便、
8. 推廣臨時托育與假日托育,讓父母有喘息時間、
9. 拆除公安海砂屋,讓苦等10多年的聯邦合家歡終於動工、
10. 麗山國小、胡適國小電塔遷移等。
以上幾乎全部完成也落實了!
黃珊珊議員指出,這近四年來市府其實很認真地幫很多議員解決了很多事,這部分有很多外界都不清楚,市府真的需要在宣傳上多用點力。
但還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屆任期內,柯市長還沒做到的有哪些?
1.內湖焚化廠除役的問題,在市長剛上任之初就曾帶著市長、環保局長以及附近幾個里長,到焚化廠內聽取簡報,就目前台北市垃圾減量有成的狀況下,是有條件讓台北市從三座焚化廠降為兩座。而內湖焚化廠是最老、焚化量最少的,如果除役後,現地可以規劃為環保生態公園。關於這個建議,市長在這屆還沒有答案!
2.民生汐止線也是。在上次總質詢中,市長及捷運局曾諾會在年底前完成民生汐止線市區段以及替代路線的環評作業,接下來就是何時送中央核定路線。另外在8月31日市長也敲定東環段將走瑞光路這一方案,也宣示希望能在2021年動工。黃珊珊議員表示,民生汐止線能否在2021年前完成路線核定以及動工,市長也要給個答案!
3.還有就是內湖三總對面的6座球型瓦斯槽。這個問題也是柯市長上任之初就提了,市長也要求產發局針對安全性及替代方案進行評估。但結論就是安全沒問題,遷移的話,大台北瓦斯要花很多錢,所以就這樣又擺在內湖3年多。問題是這六座球型瓦斯槽是屬於大台北瓦斯,而大台北瓦斯又沒有供應內湖地區,為什麼其他行政區瓦斯供應商的儲氣槽要放在內湖?黃珊珊議員表示,大台北瓦斯之前在光復北路也有一座球型儲氣槽,1998年市長選舉時,黃大洲市長政見之一就是遷移光復北路的瓦斯槽,雖然黃大洲市長沒當選,但繼任的陳水扁市長繼續協調,終於在他任內把光復北路瓦斯槽搬走。柯市長,你能比照陳水扁市長魄力,也協調大台北瓦斯把內湖這6座瓦斯槽也搬走嗎?
4.另外就是敬老卡以及愛心卡的擴大使用。以目前敬老卡實際使用狀況,每個月把480點用光的比例大約只在10%,雖然政策的目的是在鼓勵老人家出來走動,但不可諱言有些老人家根本就走不動,套個廣告詞「我為什麼不願意走,我雙腳都麻了是要怎麼走」,柯市長一直強調每個月有480點,每年5760點,遠比重陽敬老金好,對這些老人家來說無感的。據了解,敬老卡部分開放小額使用仍在研議中,年底前應無法完成相關配套作業。但,至少開放運動中心這可以先做吧。雖說目前12區運動中心有開放公益時段給老人家使用,但老人家非公益時段難道就不能使用運動中心嗎?敬老卡也能在運動中心使用,不正是符合鼓勵長者出來走動政策目的。
5.至於愛心卡也有同樣480點使用率不高的問題。尤其是愛心卡搭公車能扣點、搭觀光巴士能扣點、搭愛心計程車能扣點,卻不能扣抵搭捷運與復康巴士,這邏輯是說不過去的。況且北市府還編列預算補貼身心障礙者停車優惠,以路邊停車為例,前四小時免費。沒道理政府預算補貼開車出門的身心障礙者或陪同者停車優惠,卻要求身心障礙者如果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只能搭公車,不能搭捷運,否則沒補貼。愛心卡開放扣點搭捷運何時能上路呢?
最後則是柯文哲市長如連任成功,未來四年應該做些什麼?
本質詢組有幾點建議---
一、都更加速。東、西區門戶計畫基本架構都已完整,剩下的就是更細部的執行計畫。尤其是在東區門戶計畫中的「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自細計通檢案公告實施日起6年內須向市府提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報核,逾期則回復至原工業區。因此這部分目前是訂有落日條款的,產專區專案工作站責任重大,要盡到說明、溝通以及釘緊進度的責任。
二、捷運路網進度。捷運南北環、東環段以及民生汐止線,相關可行性研究報告、綜合規劃作業以及環境影響評估、路線核定等,都要跟時間賽跑,才有機會在下個四年有個眉目。
三、住宅政策。柯市長在興建公宅的同時,更應照顧到經濟更為弱勢族群排隊等候的出租國宅。台北市有一批苦苦等候出租國宅的市民,平均等一個出租國宅都要等個七~八年,好不容易終於等到了,卻讓承租戶傻眼,不僅租金沒有比公宅便宜到哪裡,屋內不但沒有任何家具,還毀損老舊,跟公宅完全天差地遠。
(萬美出租國宅) (興隆公宅)
萬美出租國宅 興隆公宅
23坪6400元,管理費550元 24坪最低9300元(含管理費)
32年房子 剛完工
租期最長12年 租期最長6年
沒家具
衣櫃、窗簾。淋浴設備、免治馬桶、洗臉臺、化妝鏡、毛巾架。廚具、流理臺、抽油煙機、瓦斯爐。鞋櫃、曬衣架、燈具。
試問一下柯市長,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一邊?
黃珊珊議員表示,過去的確因為出租國宅租期最長可達12年,市府希望由租客自備家具,但時代在變,市府的住宅政策也應該跟著改變。柯市長應該趁此機會好好重新整理一下台北市現有的出租國宅,至少從現在起也應比照公宅提供一些基本的家具。(以前的陋規、柯市府不該延續)
四、下一個世大運或國際活動?
台北有很多重大建設,硬體設備不斷興建、但是更需要的是人心的凝聚,體育賽事或國際性的活動,可以帶動產業發展與商業活絡,最重要的是讓世界看見台北,台北走向世界,世大運爭取多年才成功,市長下一個四年將為台北市爭取甚麼振奮人心的活動或賽事,需要市長好好思考及規劃!
五、台北未來的電力需求檢討?
內湖山區紅白相間的高壓電塔已經蓋好很久了,到現在核四不
商轉、松湖變電所未興建,那些電塔之間沒有任何電線相連,
國際友人笑稱台北真進步,有高壓電塔沒有電線,以為我們的
電力是無線傳送!不但破壞台北市山區景觀,數十年前規劃的
電力設施與路線應該重新調整,市府應善用自己的權力,對於
台北的電力設施配置徹底檢討,如果沒有電力運輸的需求,要
這些高壓電塔何用?
台北市長應該站在101大樓頂端俯瞰這座城市,心中有一個主要的計
畫,再落實在每一個行政區的都市計畫,進一步引領這座城市的區域發展,台北除了讓市民安居樂業以外,還需要與世界其他城市競爭,台北居本不易,本質詢組希望在剩下的80多天裡能看到柯市長提出更多未來四年的規劃,尤其在開創商機能有更多著墨,畢竟不管東西區門戶計畫多成功,如果沒有國際投資與商業活動支撐著,一切努力也會被打了折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r-2uxjdjFo/hqdefault.jpg)
台北 市 環境影響評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kk5s9CEZP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