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一人獨處,找到生活的勇氣】
擁抱陌生,是一種自我探索,讓人學會獨處,甚至找到生活的勇氣。
自然觀察家劉克襄及台北醫學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鄭穎,從完全不同的領域,以人文精神談論壯遊與風雅。
讓我們跟著名家的視野,在日常生活中以人文精神來學習擁抱陌生,重新看見不同的意義和美好。
——————————————————
面對多元的世界,保持包容與開放:https://pse.is/JRSXT
加入天下文化LINE好友,掌握最新觀念趨勢
➤https://pse.is/JG3F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遠離失眠與焦慮的惡性循環! 不吃藥也能好好睡。 透過練習, 重新認識自己,活化心靈, 用24週的時間帶你擺脫失眠, 回歸正常生活。 ★剖析壓力,解決失眠困擾 12個面臨不同困境的案例故事,告訴你日常的壓力源有哪些?搭配不同的互動練習,一步一步從根本解決問題。 ★五大向度練習,認識自己...
台北 醫學大學 人文藝術中心 在 黃尹青的珠寶時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年工作的重點有些不同。講說的部分,正式招生開課。寫字的部分,同時在進行好幾本書。這本是今年出版的第一本,雖然我的篇輻只佔了1/10。
這是近年我參與得很歡喜的事,因為實現了我把珠寶放到文學和藝術的場域來談的心願。
前年12月,我應邀到台北醫學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人文與藝術」講座演講,講題是「放閃的人生」,主要藉著珠寶故事和年輕學子溝通,不要囿於對珠寶的刻板印象,錯失和它認識的機會,它會在人生重要時點閃耀著,而且其中最珍貴的是愛恨情仇。
演講內容後來被整理成文字,再經我裁剪,被收錄在「陌生的美麗---突破日常的人文力量」一書。這是一系列的書,從2015年開始的「給未來醫生的六堂人文課」、「 跟著大師品人文」 ….., 這本是第5冊,據說暫時也會是最後一本。
拿到書後,迫不及待讀它。感動,甚至掉淚。在導演林正盛說他因為拍紀錄片接觸自閉症孩子的反思中;在作家鍾文音照護母親走完人生且在文學中得到力量的歷程中;在作家劉克襄談年輕人壯遊的故事中;在精神科醫生吳佳璇總往災難處去的「浪人」生涯中。還在建築學者李清志和作家黃麗群的娓娓道來中,找到重遊京都和必去金澤的理由。詩人張錯談外貿瓷、人文藝術中心主任鄭穎從文物談生活的風雅、音樂創作者雷光夏和林強聯手說電影配樂,對我都是擴大視野的學習引導。
大推這本書,不只是因為有我和珠寶,而是貫穿全書的心得:在諸多陌生的領域,藏有動人且具啟發性的點,等著我們放開胸懷去看見。
至於想聽我把珠寶放到藝術的場域談,可以考慮我八月開的課「從藝術視角看珠寶」。
報名連結 http://bit.ly/2ELgRSm
台北 醫學大學 人文藝術中心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尋詢 ◎#張錯
游魚珊瑚海藻五顏六色紛紛擁上
陪伴左右,烈火紅焰頓然煙飛灰滅
窗外碧綠,有如春天田野阡陌
一望無際油麻菜籽,垂楊直柳
錯以為故里家園,衣錦榮歸
鄉親執手相詢霜髮何時開始,齒齦何時鬆落?
一切不再回頭,另一個沉船盒子繼續下降
游魚游弋透明白釉,永遠藍白
時間停頓在翻騰動作,永遠不息
一種力透紙背的律動!
密碼沉在海底,信息等待重見天日
然而真相大白又如何?
扼腕嘆息落淚又如何?
一個古老輾轉相傳的古老故事
依是發展成為另一個古老更古老的故事!
會有歸宿嗎?盒子主人是誰?
歸宿又如何?會偕老、生死與共嗎?
盒內一抹紅痕令人生疑
胭脂水粉殘漬麼?
賣身爪哇蔗田的蓋印紅泥麼?
兩千男女婦孺一生掌故
一個小小沉船瓷盒能盛滿麼?
也許也許,這個德化青花游魚瓷盒
不過是海水浸濡肉桂後的紅妍餘漬吧。
––
◎作者簡介
張錯,1943年生,本名張振翱,筆名原為翱翱,原為南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及東亞語文學系教授,目前在台北醫學大學人文藝術中心擔任講座教授。著有《過渡》、《死亡的觸覺》、《鳥叫》、《洛城草》、《錯誤十四行》、《雙玉環怨》、《漂泊者》、《春夜無聲》、《檳榔花》、《滄桑男子》等詩集,以及一些散文集和評論集。
––
◎小編陳思婷賞析
張錯自小即離開中國居留澳門,在十八歲時離開香港到台灣讀書,隨後在香港待了一陣子又前往美國讀書、工作,其中還曾到台灣教書,長期在外生活、流浪的他,也因為如此被視為海外詩人。張錯喜歡外地的生活,同時也眷戀著家鄉,對於這種情懷,他心中充滿著矛盾,在前期的詩中經常出現鄉愁、身分認同的主題。到了近年張錯則是致力研究青銅器、陶瓷和繪畫,以物抒情,藉這些藝術作品傳達自我。
這首〈尋詢〉出自於《連枝草》,屬於張錯較晚期的作品,詩的語句充滿古典氣息,詩中張錯依然將自己研究的古物、藝術寫進詩中,因此要了解這首詩可能要先了解張錯描寫的物品是什麼。從第二段「游魚游弋透明白釉,永遠藍白」和第三段「胭脂水粉殘漬嗎?」、「也許也許,這個德化青花游魚瓷盒」這幾句,再加上不斷提到的盒子,可以知道張錯在描寫古代女子使用的「胭脂瓷盒」,是印有游魚的青花瓷盒,盒內還留有一點胭脂的紅。可以感受到張錯描寫物品的細膩,以及他對古物的喜愛。
而詩題「尋詢」二字是尋找、詢問,至於在尋找什麼,作者用青花瓷盒慢慢帶出答案。
第一段寫道:「游魚珊瑚海藻紛紛擁上/陪伴左右,烈火紅焰頓然煙飛灰滅」在已知這首詩在主要寫的是青花瓷盒後,可以判斷開頭寫的是瓷盒的誕生,粗坯被畫上游魚珊瑚的圖案,隨後燒製而成。之後的詩句提到春天的風景、田野、楊柳、油麻菜籽,給人舒服安穩的翠綠,卻在段末「錯以為故里家園,衣錦榮歸/鄉親執手相詢霜髮何時開始,齒齦何時鬆落?」情緒有了轉折,由安穩轉為錯愕,然而這也留下伏筆,開啟下段。
「一切不再回頭」作為第二段的開頭,感受到作者毅然決然的情緒,像是心中默默做了什麼決定似的。「密碼沉在海底,信息等待重見天日/然而真相大白又如何?/扼腕嘆息落淚又如何?」在這裡還看不出敘事者探求詢問的是什麼,但敘事者好像對於真相的追求改變態度,即使找到「又如何」呢?找不到「又如何」呢?語句看似瀟灑,卻還是感受到難過與無奈。
尾段使用大量問句,扣合詩題,並在一行中塞入兩個短的問句,與一、二段相比,第三段的節奏顯得急促,情緒上也較為激動,「會有歸宿嗎?盒子主人是誰?/歸宿又如何?會偕老、生死與共嗎?」這些問題存在於敘事者心中,他尋找與詢問的就是這些答案,在思考過程中不斷辯證,又更進一層問對他來說最為重要的問題,直到最後使用連接詞「也許也許」和「不過是」,還是感受的到這並未真正的放下,而是為自己找一個出口,不讓自己難過的說法。
張錯不只使用古典語句,還將中國古物胭脂瓷盒放入詩中,透出古典氣息。他像說故事般,慢慢道出這個敘事者想尋找與詢問的事物,縱然我們不太能確定敘事者究竟是製盒者、盒子,或是張錯自己,但這故事流露出淡淡的哀傷想必讀者都能接收到。
--
美術設計:ccy
圖片來源:rawpixel.com from Pexels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4/20190410.html
台北 醫學大學 人文藝術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遠離失眠與焦慮的惡性循環!
不吃藥也能好好睡。
透過練習,
重新認識自己,活化心靈,
用24週的時間帶你擺脫失眠,
回歸正常生活。
★剖析壓力,解決失眠困擾
12個面臨不同困境的案例故事,告訴你日常的壓力源有哪些?搭配不同的互動練習,一步一步從根本解決問題。
★五大向度練習,認識自己
透過心理、運動、活動、飲食、藝術創作,五大不同向度的練習方式,重新認識自己,調整心境與作息,給大腦快樂的暗示,解除你的壓力源。
★互動式治癒,激發新思維
透過設計好的題目與互動練習,激發你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日常的變化,幫助你學會新的思考方式,讓過熱的腦袋降速,進入放鬆的狀態。
作者簡介:劉貞柏(阿柏醫師)
劉貞柏醫師現任柏樂診所院長,國立中央大學諮商中心兼任醫師,前台北榮總新竹分院主治醫師。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接受完整訓練,包括門診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療及住院藥物暨認知行為治療訓練。推廣使用人文藝術創作媒材結合精神醫學、心理治療領域專業知識來提升靈性感知、豐富生命。著有《失眠關鍵50問》、《請問醫生,我的孩子有問題嗎?:精神科醫生教你聽懂孩子的內心話》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