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物年代判斷原則:創世論或生命史?
由於宗教文物長時間使用,和宮廷皇室貴族以審美擺設為主、罕有磕碰的文物不同,老化或缺損導致重修之舉,係家常便飯,尤其神像與匾額,常常在寺廟重修之際也隨之整修。以鹿港天后宮大聖母神像為例,神像本體椅背有款,中央為「舊祖宮大聖母」,上款為「同治十二年造」;下款為「閤港公立」;不過,神像正面左下方裙擺上卻以漆線留下「民國四拾壹年 蒲月重修」之年款,顯示粧佛匠師利用巧思以不影響整體美觀考量下留下修繕的記錄。
另外,據傳在清初迎自湄洲祖廟的鹿港天后宮湄洲二媽,其身體背後漆線同樣有「勅賜」「同治壬申」年款,顯示神像本體製作後,身上粧佛已「剃面」(或稱「洗身」)後再重粧神像。若以漆線作為神像雕造年代,恐與真實年代有所出入。
而寺廟文物中,最常一再重修的文物莫過於匾額。苗栗中港慈裕宮「允王惟后」匾,因其上款「大清同治拾参年仲冬之月重修」,下款「欽命臺灣掛印總兵官武隆阿贈」,故廟方《中港慈裕宮志》衍生出一段傳說:「清穆宗同治帝,龍體違和,慈禧太后亦抱恙。欽命臺灣掛印總兵官武隆阿鎮臺,聞中港慈裕宮媽祖靈異,特來祈求賜藥,果如靈效。太后降旨武隆阿於同治十三年獻立此匾。」不過,同治十三年武隆阿早已結帳買單去了,這樣的說法不成了明代的劍斬清代的官了嗎?透過歷史文獻的梳理、工藝製作的考察,配合文物材料與科學分析,可以發現該匾年代是一種動態過程。
「允王惟后」匾中央的板材經檢測係杉木,而漆層經分析屬於日治時代以前常見的礦物彩,另外,匾額上方懸掛用的鐵釘係以手工打製,也是屬於日治時代以前常見的做法。至於上下款,光緒20年(1894)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卷六〈坊匾 竹南堡匾〉述及:「允王惟后匾:在中港街內天后宮,欽命臺灣掛印總兵官武隆阿贈 年月闕。」 也就是原來上款在清末是缺的。不過,民國66年林衡道《臺灣古蹟集第一輯》與民國68年許葉金《中港慈裕宮志》, 則已記錄上下款為「大清同治十三年仲冬之月重修;欽命臺灣掛印總兵官武隆阿贈」,與今日所見一致。這表示上下款應是光緒20年以後到民國66年以前所添補。
拙作指出,原匾應是嘉慶22年(1817)由福建臺灣鎮總兵武隆阿所贈,透過臺灣其它武隆阿傳世古匾的落款年代與官銜推測,其上款應為「嘉慶二十二年歲次丁丑年穀旦」;下款則應是「乾清門侍衛鎮守福建臺澎掛印總兵官阿勒精阿巴圖魯武隆阿敬題」。 目前所見上下款的同治年款與官銜,係日治時代到國民政府遷臺期間因脫落而補,為求一致性也將下款字體換成風格一樣。
透過前述神像以及匾額實例的分析說明,寺廟文物年代研究往往需要同時結合藝術史(工藝研究)、歷史考證與材料科學等跨領域合作與各方訊息的交集、判讀,方能貼近其「製作之原始」。而且由於它們經常重修,因此其年代,應該以動態的生命史概念來分析。
參考資料:
李建緯,〈臺灣寺廟傳世文物年代判斷的反思〉,《美的科學-風格‧鑑定‧修復》(台南市:台南美術館,2019年),頁449-494。
李建緯主持,「106-107彰化縣鹿港天后宮24組具古物潛力之文物調查研究計畫」,彰化縣文化局委託,逢甲大學歷文所執行,執行時間2017/8/10~2018/8/9。
李建緯、張志相、林仁政,〈匾額年代的歷史與科學分析:以中港慈裕宮「允王惟后」匾為例〉,頁83-125。
台南匾額製作 在 凌宗湧 Alfie Lin 花藝生活美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陳彫刻處 獲選 2020 TAIWAN DESIGN BEST 100「年度在地文化推廣貢獻」。
格子 方序中 葉士豪 張鐵志 珊珊 蔡艾迪 Evis Chu 你們的設計和創作力太強了謝謝你們義無反顧的投入,延續這傳承一甲子的手藝~
陳彫刻處第二代陳文才師傅功力一流,故宮「至善園」和台南孔廟「全台首學」的匾額,都是他雕刻刀下的名作。然而,近十年來遇上木雕市場沒落,整體訂單下滑,代客人運送的匾額甚至被退回,陳師傅因此萌生退意。幸而在第三代的陳希彥和媳婦韓惠菁的鼓勵之下,兩代人一同找尋新的可能。
美好關係團隊 集結了設計師朋友和品牌及書店好友,一起重新啟動陳師傅的手藝,傳統與創新再次結合~我和Judy Shih一直反覆的討論著,美好關係並不是要將所有的傳統,做外表的創新和改造,所以我們思考陳彫刻處,手工彫刻是有機器沒有的溫度,而傳承一甲子的手藝如果能説服媒合最有才華的設計師群和品牌,讓他們激發創作,這樣雕刻師傅自然能展現獨特手藝。
作品就一一誕生了新的美好關係!
2019陳彫刻處獲得「美好關係」的邀請,為方序中 究方社、格子 森³ sunsun-museum 光屋工藝 VERSE 青鳥書店  意識形態 等單位製作木招牌,希望延續舊時透過匾額傳遞的溫度。陳雕刻處表示,雖然雕刻技法不變,但在與設計師的討論激盪之下,嘗試了木材與異材質結合、舊木雕刻,所呈現的視覺新穎而富有設計感,也展現雕刻在新時代裡的可能性。
#美好關係 #傳統與創新 #究方社 #森3 #光屋工藝 #VERSE #青鳥書店 #意識形態 #火山口下的365日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6212
台南匾額製作 在 派翠。Spr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happynewyear
昨天發景點,今天來發我最愛的美食啦😍
🔸愛媽廚房
好吃的韓式料理🤤有銅盤烤肉跟人蔘雞湯,還有韓式炸雞都超好吃‼️
不愛吃辣的話也有炒飯跟海鮮煎餅,店裡氣氛很棒,適合朋友聚餐❤️
🔹宏珍宴席餐廳
山產海產什麼都有的餐廳‼️
當天印象最深刻的餐點就是豬腳跟黑蒜頭雞湯,算是來這裡必點的料理🤤
豬腳骨甚至可以直接咬碎😵
黑蒜頭吃起來跟想像中很不一樣,我平常超怕蒜頭的人一連吃了三四顆
🔸復興製麵所-豆菜麵
六甲有名的早餐豆菜麵‼️
當天一發佈限時動態,被朋友發現我在六甲,就大力推薦我一定要吃他們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特色早餐😦
一開始我還半信半疑,結果吃第一口就覺得太好吃了🤩
清淡的醬油風味加上爽口的豆芽菜,麵條扁扁的吃起來很Q彈,當早餐真的非常適合💯
🔹金滿堂青草茶
涼涼的青草茶,沒有加糖,喝起來卻很甘甜~常溫狀態就很好喝👍
但這間店最特別的地方是古老的匾額跟藥材櫃,老店的氛圍真的很適合走一趟~
🔸媽祖廟挫冰
在IG上已經超火紅的冰店,它甚至沒有店名‼️就在有名的恒安宮媽祖廟旁邊
榮登我心目中台南最好吃挫冰🤩
上面滿滿的麵茶粉就是這整碗冰的靈魂,超級古早味,料多實在,覺得值得跑一趟來吃😋
👇下面加碼介紹兩間特色店家,也很適合走走逛逛
🔸鞋旺旺藝術空間
古老的街區,就是要搭配純樸的人事物
特別介紹這間鞋店,有親切的老闆娘親手製作的手工鞋和各式各樣的手工皮件👞
每一雙手工鞋都好有質感😍
🔹百芳農場
大概是我這輩子看到過最多火鶴花的地方😂
這裡有超多種不同顏色的火鶴花,我帶了一束回家,放在花瓶裡可以撐很久🙌
💬已經放了兩個禮拜✌️看樣子還能繼續放
以上,結合上一篇的景點介紹,吃喝玩樂都有了,還要等什麼?快趁元旦假期的好天氣出發吧🔆
🌟想看更多詳細的美食介紹,之後在YouTube頻道🔍派翠Pastry
會上傳⏫旅遊vlog影片🎬
雖然沒有表演吞劍,但有表演吞豬骨🦴
還沒有訂閱的趕緊訂閱起來啊‼️
#台南景點 #六甲景點 #台南美食 #台南小吃 #六甲美食 #古早味挫冰 #豆菜麵 #手工鞋 #火鶴花 #韓式料理 #台南餐廳 #六甲餐廳 #媽祖廟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