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於我的電影,不知道高雄火車站的保留,有沒有拍紀錄片?也不知道其邁市長有沒有委託國際平台或TAIWAN +…將來能用力播出?如果沒有,我建議趕快去做。
因爲,高雄火車站的保留改建,不只是城市交通樞紐的蛻變發展,更是文化的凝聚昇華,放眼比較於世界城市,都是極其難得而值得驕傲的典範,高雄人應享有這樣的光榮,而且應昭告天下!
我還深深記得,19年前,以創意的工法,每分鐘動1公分搬移82公尺,14天的時間讓高雄市民扶老攜幼川流參觀,老車站歡笑與淚水的記憶,讓整個城市的感情都在這裡盈滿泛開。
這14天的活動,意外成為誘發高雄人自我認同的臨門一腳,當時民調顯示,原本仍自稱屏東人、台南人、澎湖人、嘉義人(或幫)的境內移民,遽升至80%以上認同新的「高雄人」並感到光榮。(有點像去年屏東燈會後,一股「我屏東、我驕傲」的氣勢)
這是有機而精采的城市壯大的經驗,真的很值得拍成紀錄片。若再加上後來鐵路地下化與國際級建築團隊的參與,高雄這個從殖民帝冠建築走出,融合與共構所設計出來新時代的車站,真的足以驕傲於世界其他城市。
高雄創造出城市典範,要感謝的人很多很多,首功當然是謝長廷。但小英總統今天說,感謝當年謝市長「獨排眾議」極具洞見,卻是略有曲折。
故事我記得應該是這樣的。
2002年,交通部鐵改局準備興建新的高雄火車站(已籌備多年),原設計案是拆除舊站,蓋起四棟玻璃帷幕大樓,應是閃耀奪目的現代摩天建築。那個時代高鐵還沒完工,也沒有鐵路地下化。
發包時消息才傳到市府,副市長林永堅、管碧玲、吳孟德、林欽榮、周禮良、張豐藤、林向愷…等局處長,還有已過世的施並璟顧問,還有我(時任高市副秘書長)聚一起討論「這麼美的帝冠式建築怎麼可以說拆就拆?」,立馬建議謝市長應「刀下留站」。
那時中央主導的工程已經過預算編列、規劃、設計,工程招標已箭在弦上,台鐵、市府內部有些工程或財主背景的人,紛跳出來反對;而且,我們剛開始也只能提出「拉縴」這種土法煉鋼的不可行工法,嚴重分歧下,我記得在市政會議上掀起一場罕見的大辯論。
好在謝長廷一向慧眼,也深知文化蘊藏的社會能量,他「獨排」的是「發展派的官僚思維」,但支持「刀下留站」的「眾議」,還共同討論找到工法、爭取預算並擴大市民參與。
很幸運的,所有問題最後迎刃而解,19年來老車站重新定錨中軸線,寄望其邁加油,高雄驛起飛,高雄人一起飛!
#謝大使cue我
#我回報一段故事
#拍紀錄片可以找我
#我也想起明治橋拆解棄置至今18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驛起飛! 高雄舊車站,充滿我們高雄人的回憶。 因應高雄鐵路地下化而遷移的帝冠式車站(願景館),歷經19年的歲月,將遷回原址。而原先有舊地名「大港埔」意涵的紅鯉魚,也將跟著回到城市的中軸線。 高雄更名100年,高雄驛則有80年的歷史,於1941年日治時代完工啟用。 這次,它的回歸,串聯了城市...
台南鐵路地下化完工 在 趙天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驛 帝冠式建築回家了!
如此值得紀念的日子,不禁想起19年前,當年我還在《台灣新聞報》擔任採訪主任,也曾經針對高雄驛的遷移問題,寫下相關的評論文章:
📰「高雄市諸項重大交通建設即將開工,尤其是捷運系統及鐵路地下化備受矚目,無論是工程的規模,還是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捷運及鐵路地下化將是改變高雄城市風貌的關鍵建設。
高雄火車站現址,未來將是重要的交通匯集地,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火車站都必須面臨拆除或遷移的決定,才能讓捷運及鐵路地下化工程順利進展。
高雄火車站的建築屬於帝冠式建築,從日據時代至今已有相當的歷史,無論在其藝術價值或市民記憶的層次上,都具有相當的價值,所以市府一直朝向保存的方向研究,甚至已開始在規劃如果必須暫時遷移,可以舉辦全市性萬人拔河的社區營造活動,創造高雄市民的新共同記憶。
然而在昨天的一場地鐵處有關帝冠建築的遷移計劃說明會上,市府有關單位從顧問公司的報告中發現,遷移一座古董級的火車站,再將其於重大交通建設完工後遷移回來,必須花費二億多元,所費不貲。所以工程相關首長或主管,莫不鬆動原先遷移、保存的決定,甚至還有人表示折除重蓋比較便宜。
二億四千萬元貴不貴,真的很貴,假牙、年金、幼教券都可以加碼補助,從務實的面向來看,幹嘛為了一堆破舊瓦厝「浪費」這麼多錢,分給市民花用不是很好嗎?
其實,台灣就是在這種唯物的價值觀主導下,搞得每一座火車站長得一模一樣,從台中下車或從台南上車,城市風貌都是雜亂、無章,賓館、排班計程車,再來就是數以百計的名產店,不抬頭看看車站名稱,還真的不曉得自己身在何處?
高雄市難得有這樣一次藉由重大建設來重塑城市風貌的機會,但同時也是禍福相倚的危機。帝冠式建築不僅是文化資產,更是連結廿世紀與廿一世紀高雄子弟間的情感聯繋,換言之,百旬老翁與嗷嗷待哺的孩兒,都能同時依著高雄火車站找到對高雄市的情感。這種無形的、文化的價值固然難以數計,但卻是無價。
由於英國政府及民間對文化保存願意投注重大成本,使得今天台灣人遠赴英倫留學時,尚能在劍橋大學的校園建築中,俯拾徐志摩的愛情;回頭看看高雄火車站的保存問題,期許主事者決策時天平的法碼,除了單純的數字計算外,能再加上對文化的尊重與重視,也能展現對文化無價的認知。」
再次看完仍是無限的感動,見證光榮城市日漸蛻變茁壯,而我們想為這座城市奮鬥打拼的心境卻始終不曾改變!讓我們繼續攜手同行,一起向前邁進更精彩、更美好的高雄💪🏻
台南鐵路地下化完工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承續上一代的記憶 給下一代的車站 還有我的青春】
19年前,我還在車站旁邊的學校唸書,老車站停用前最後一天,我和同學特別帶著相機去門口拍照。那時候,沒有想到臨時車站一用就是16年,沒有想到會離開這座城市,沒有想到會再回來。人生中,會有許多沒預料到的事,會有許多永久失去掉的回憶,但也有隨著歲月過去不變的事物。老車站就是一個有Happy ending的故事。
世紀之交,當這座城市正在進行交通大動脈的改建,準備捷運與鐵路地下化的施工時,市民決定不要和台北一樣摧毀記憶,要留下陪伴市民一甲子的老車站。困難的是,和後來也保存車站的台中、台南不同,高雄車站之下還有垂直交會的捷運紅線,難以避開,因此,高雄選擇不怕麻煩,大費周章的保存並遷移老車站。
19年前,高雄車站的搬遷是全高雄人的一件大事。當時市府本想象徵性地找萬人來拉動車站,移動一點點也好,但移動的建築體面積約570平方公尺,高17.5m,重量2500噸,並沒有這麼簡單。
在移動之前,要先把建築「切下來」,在下面加固,用千斤頂撐起來以後安裝軌道和推進裝置,上述這些工程從2002年3月7號開工,花了5個多月完成。另外遷移的還有建築後方的九塊外牆,以及噴水池的鯉魚雕像,加起來要搬的結構約莫3000噸。工程日本清水營造工程團隊來進行,巧合的是,該公司的前身,當初正是興建高雄車站承包商。
2002年8月16日,上千名高雄人齊聚一堂,時任總統陳水扁也出席遷移工程啟動儀式。致詞時特別提到:「一個沒有老車站的城市,就是一個失憶的城市;留下老車站,就是留下城市願景再發展的開始。」
那時候市府特別找了李炳輝和辦桌二人組做了一首歌《再會啦!車站》,有一陣子高雄各種媒體廣告都在放,對旋律若還有印象,就可以看出年紀。典禮就在彩帶舞蹈與市民共唱這首主體曲中大功告成:
再會啦 老車站
再會啦 老車站
再會啦阮的青春
阮的愛人 懷念火車聲
再會啦 老車站
再會啦 老車站
再會是暫時
未來重逢才是咱的 永遠
2002年8月29日,車站到達定位,之後開始安裝固定裝置,並進行回填工程。隔年1月完工,作為願景館開放。捷運通車後,換鐵路地下化進行,願景館又調整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展示館,這一等,就是好多年。
我記得,當公民團體爭取高雄車站重新設計時,有不少沒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表示老車站幹嘛一定要搬回去? 中間博愛路直接穿過去不就好了? 那時候我格外的氣憤,除了原有的車站歷史地景、站前中軸線等意義外,最重要的,還有過去市府與市民一起的約定:今天我們把車站搬走,有一天會再回來。
終於,隨著Mecanoo獲得計畫主導權,車站作為正面入口意象的設計被保留。在2018年地下化車站通車後,又過了3年,我們也終於等到老車站回家的那天。
和19年前相比,可惜受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沒有這麼多市民能參加觀禮。但今天的典禮在傳承之餘,又有了更新的意義。19年前拉著紅絲帶的舞者,成了今天表演的編舞家;19年前督工的林欽榮局長,現在是台上的副市長;而像19年前一樣,今天的典禮,也有著另一首滅火器專為車站創作的主題曲《高雄驛起飛》。
海風吹呀吹
高雄準備欲飛
飛向未來對全世界
展現咱的美麗
夢想揣呀揣
原來佇出身的土地
願望是平安生活會得過
上愛的人 永遠做伙
小時候走進車站,高聳的天井透入天光,照在熙攘人群身上,那樣的記憶已經隨著時光漸漸褪色。所幸我們這代人,仍然能看著一樣的天井,和下一代講述老車站的故事。親愛的小朋友啊,曾經這座車站離開十九年,在我們的青春中被遺忘,後來他又回來了,這就是我們永遠的高雄車站。
台南鐵路地下化完工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高雄驛起飛!
高雄舊車站,充滿我們高雄人的回憶。
因應高雄鐵路地下化而遷移的帝冠式車站(願景館),歷經19年的歲月,將遷回原址。而原先有舊地名「大港埔」意涵的紅鯉魚,也將跟著回到城市的中軸線。
高雄更名100年,高雄驛則有80年的歷史,於1941年日治時代完工啟用。
這次,它的回歸,串聯了城市拼圖,代表高雄已做好邁向下一個百年的準備,也代表著台日雙方80年來友誼的堅定與「羈絆」。
小時候,我從台南搬來高雄,那時高雄是他鄉,時間一久,高雄他鄉變故鄉,成為心之所繫的地方。雄中時期,也常在車站旁和同學嬉鬧,滿滿青春回憶。
車站放映著屬於人生的某一部分:送往迎來、留戀分離,因此車站遷移,是高雄人的大事,代表新的里程,也見證高雄城市的轉變與發展。
高雄人,寫高雄歌、唱高雄歌,「高雄驛回娘家」我們也特別邀請身為高雄囝仔的 #滅火器 Fire EX. 樂團創作《高雄驛起飛》主題曲,並於今天舉辦新歌MV首映會。
其中一句歌詞:「海風吹呀吹,高雄準備要飛」,象徵高雄蓄勢待發、準備揚帆。
伴隨高雄走過不同時代,高雄的城市發展,無論是路科、橋科、亞洲新灣區等科技廊帶的形成、以及交通規劃,都是以高雄驛來定錨、延伸。
快20年前,當時我當代理市長,#林欽榮副市長 則時任工務局長,我們一起爭取鐵路地下化由中央負擔7成5經費。歷史的巧合與緣分,林副市長形容是「奇妙旅程」。
當年高雄車站要遷移時,辦桌二人組和李炳輝前輩,也以一首「再會啦!車站」,唱出對於高雄驛的感念與不捨:「再會是暫時,重逢才是咱的永遠」。
高雄驛,是我們的牽掛,期許它永遠陪伴高雄人,迎接故鄉更嶄新的未來。
台南鐵路地下化完工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南臺南車站 #台南古蹟 #台鐵老車站
南臺南車站位於臺南市東區,建於日據時代,算一算車站也快百年歷史。早期業務是運輸貨物的車站,沒有對外提供載客的服務,漸漸貨物量的萎縮,調整為簡易站。後來貨運業務不再有需求,於1991年正式廢止,一直保存於今日。
南臺南車站地址:
台南市東區大同路二段635巷111號
GOOGLE MAP:
https://bit.ly/33EdyYv
隨著臺鐵捷運化及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的進行,預定恢復此站之客運業務,預計2022年12月完工通車。
改建並地下化之後,新站將會是一個配置一座岸式月臺與一座島式月台的地下車站。到時候該站的面貌會是如何呢?這座老車站是經過修整再呈現給旅客,還是讓它繼續在原址靜靜地躺著,歲月就讓人們逐漸淡忘。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