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之母-台灣·我們的故鄉.我們的驕傲》近年考古、語言及人類遺傳學等研究支持下,認為台灣是太平洋島嶼上那群人口近四億、使用一千二百種語言的南島語族的原鄉,但此「出台灣說」卻未有物種基因的有力證據。
但台灣團隊首度以民族植物學角度切入,台大森林環資系副教授鍾國芳、東華大學博士生張至善、台大森林環資系碩士生劉筱蕾與智利Dr. Seelenfreund團隊合作,分析了台灣、中國、中南半島、日本、菲律賓、印尼蘇拉威西、新幾內亞及大洋洲島嶼合計超過六百個構樹樣本,發現各地的構樹,都有與南台灣構樹相同的葉綠體基因單型(haplotype),從而證實台灣是「太平洋構樹」的原鄉。
所謂的「出台灣說」,是學界認為,從亞洲大陸移居到台灣的族群在台灣形成南島語系,之後沿著島嶼,逐步擴展到太平洋各地。學說最早由語言學者提出,後來遺傳人類學從DNA研究提供更多證據,如今台大的構樹研究,更增添了一個民族植物學上的有力支持證據。該研究也獲選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https://siow3033.wixsite.com/austronesiaformosa/post/%E4%B8%80%E9%A1%86%E7%A8%AE%E5%AD%90%E6%94%B9%E5%AF%AB%E6%AD%B7%E5%8F%B2-%E5%8F%B0%E7%81%A3%E6%98%AF%E3%80%8C%E5%A4%AA%E5%B9%B3%E6%B4%8B%E6%A7%8B%E6%A8%B9%E3%80%8D%E7%9A%84%E5%8E%9F%E9%84%89-%E5%8D%97%E5%B3%B6%E7%A5%96%E5%85%88%E3%80%8C%E5%87%BA%E5%8F%B0%E7%81%A3%E8%AA%AA%E3%80%8D%E7%A0%94%E7%A9%B6%E6%9C%89%E5%8A%9B%E8%AD%89%E6%93%9A-%E5%88%8A%E7%99%BB%E7%BE%8E%E5%9C%8B%E5%9C%8B%E5%AE%B6%E7%A7%91%E5%AD%B8%E9%99%A2%E9%99%A2%E5%88%8A%EF%BC%88pnas%EF%BC%89?fbclid=IwAR3G7dYYBSXbQOzSgbuljsJGs7gwbMiOJsFau45dlbY20OSndxNDZnXGv9Q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
台大植科所張教授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技醫藥新訊>
新藥獲美快速審查 台生技公司獲18億國際投資
台灣生技在美傳捷報,全心醫藥今天宣布獲國際基金投資18億元,且先導候選藥物、在台開創的蛋白新藥第一次獲美國FDA認證。執行長周慧泉期許以「連結」點亮台灣生技。
6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元)募資案是生技界的大消息,也是旅外台灣專業人士連結故鄉、經歷和初心的故事。
由台灣起家、總部設在舊金山灣區紅木城(Redwood City)的全心醫藥生技公司(AltruBio Inc.)總裁兼執行長周慧泉(Judy Chou)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國際基金的水準、要求之高且多,他們的審查、看重與超額投資,對台灣的團隊是很大的肯定。
這項消息今天成為生技新聞外媒的焦點,Fiercebiotech以頭條新聞標題「新品牌、新董事會、新焦點」報導全心醫藥生技的巨額募資。Endpoints News提到,「改頭換面後,全心醫藥表示準備在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也稱急性排斥)上有重大斬獲」。
這3家國際投資公司包括2016年成立的醫療科技和生命科學領域的年輕創投基金aMoon;1993年成立於舊金山灣區的BVF基金,被認定是生技領域最資深的老字號機構投資者之一;總部在紐約的知名跨界基金CAM Capital,針對上市前及上市後生物技術公司精準投資。
融資完成後,全心醫藥生技一位外籍董事在對周慧泉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天會發生。」尤其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之際,為台灣的公司在美國募資是個大挑戰,沒有過去的人際關係幾乎很難辦到。
攤開全心醫藥「全明星」的董事會名單,其中多位是周慧泉在基因工程科技公司(Genentech)業界經驗豐富的老同事,同聚一堂為台灣的生技公司奔走。
但同一批董事會成員、同樣的科學家團隊,在去年10月面臨資金困難時,考慮的是「還要不要繼續撐下去」。
周慧泉認為至為珍貴的經驗是「團隊走過冤枉路、坎坷挫敗,靠著信念一直撐下來」,擁有台灣背景的人,接棒帶入國際的經驗,讓團隊成長茁壯。
全心醫藥的前身是擁有約20年歷史的台醫新藥控股公司(AbGenomics Holding Inc.),創辦人是台大醫學院免疫所前所長林榮華。品牌重新出發是在素有「生技界張忠謀」名聲、羅氏大藥廠(Roche)前營運總裁楊育民博士接下董事長,並說服、挖角前德國拜耳製藥公司(Bayer)資深副總裁周慧泉於2020年初上任後開始。
回歸「科學、創新和助人」的初心,周慧泉連結過去在美國和歐洲大廠的經驗,用行動畫一個圓,投入家鄉的生技業。這同時是慧眼識珠的緣分,證明台灣的生技有潛力一步一腳印走出獨特的路。
由台灣團隊開發的醫藥產品線中,目前聚焦自體免疫疾病的藥物,已有兩個進入臨床階段的候選產品。其中,全心醫藥開發的先導分子neihulizumab(AbGn-168H)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快速審查認定,用於治療類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
54歲的周慧泉是「熱情引導人生路」的實踐者,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院,取得美國耶魯大學生化與細胞生物博士學位後,被哈佛大學醫學院延攬為研究教授。20多年前當生技業界的機會向她招手時,耶魯大學有教授勸她留在學術界,她思考「如果研發新藥能救助更多病人,可能比發表論文的學術光環更有意義」。
因此被延攬到艾伯維公司(AbbVie),接著周慧泉待過惠氏藥廠(Wyeth Biopharma, 現在是輝瑞大藥廠Pfizer)和基因工程科技公司。之後,她參與台灣上市公司泰福生技(Tanvex BioPharma)從新創走到2015年上櫃的歷程。她擔任加州生物製藥公司Medivation製藥暨技術營運副總裁時,協助Medivation與輝瑞大藥廠的併購案。
加入拜耳後,周慧泉在瑞士、美國、德國都有辦公室,也有了不同的國際觀察,對於瑞士生技人才如何「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最後把光環榮耀瑞士」的作法深受啟發。她促進公益與教育不遺餘力,2018年獲選「舊金山商業時報」(San Francisco Business Times)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
文章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4160100.aspx
台大植科所張教授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科技與人文-張俊哲
甄試:真情告白,贏得光彩!
多年前的一場大學入學甄試,我曾經請教高中生以下的問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過,諾貝爾獎得主詹姆士.華生卻說:『如果你想成功,必須遠離愚笨的人。』請問,誰講得比較有理?為什麼?」
同學們的回答令我震驚!倒不是他們富有創意的見解,反而是那千篇一律的答案。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表示孔子講得比較有理,因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之處。然而當我反問:如何從愚笨的人學到東西?有實際的經驗嗎?大多數的考生頂多重複先前的答案,了無新意。縱使等到僅有的一位聲稱支持華生,也屬碰運氣的成分居多。因當我再問:孔子講得難道沒道理嗎?他也只能啞然以對,等待被問下一題。
在書堆和考卷中度過青春的同學,應試時支持較為熟悉的孔夫子,不足為奇。不過針對華生之言,倒可不必一味否定。反之,大可誠實地表示不知華生所指之「愚笨」為何。若華生仗恃聰明而鄙視他人,不可取;然而若他勸人遠離冥頑不靈、缺乏團隊精神的人,則不無道理。總之我設計這一題的本意,乃期待同學思辨能力的展現,但結果令人失望!
然而真正令人憂心的不是上述怯於表達的心結,「不誠實」恐怕才是甄試之病灶所在!不論在模擬或正式面試,我發現相當比例的考生總以「小時候」的某個經驗,作為選擇該系的主要理由。例如,同學常聲稱因小學的某個暑假和外公外婆在鄉下同住,進而對動植物產生莫大的興趣。然而當我進一步請教:媽媽身為外公外婆的女兒,從小在鄉下耳濡目染的時間更長,現在是否投身生醫農的研究或產業?絕大部分的答案為「否」,且繼之啞口無言,或支吾其辭。其實同學大可誠實地說:「不知道!今天回家我會問媽媽。」接著,可在現場說出自己的推測。然而若先前的「小時候經驗」屬謊言一則,同學須另編更多的謊來圓此一謊。不打瞌睡、不滑手機的考官,應不難識破如此虛擬的情節。
學測前多數同學只顧追求高分,甚少去想:我喜歡什麼?我將來想做什麼?更不曾去想: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在通過第一階段篩選,即將應試的科系也可能只是「模糊的興趣」與「不滿意的成績」相互妥協的產物。然而只要真心面對,它們其實提供抉擇志趣和規畫生涯的絕佳省思機會,也很可能是重新出發的轉捩點。面對老師的質問,只管誠實且有條理地回答。相信那真正感動過你的,才能感動老師。不實的捏造和虛偽的表情或許騙得了一時,但也同時玷汙了金榜。若有一天驀然回首,那進入母系的起跑點竟是由謊言堆砌而成,情何以堪!反之,若靠真情與實力出發,母系在良心深處永遠是那股暖流,無怨無悔。謹此鼓勵同學在甄試時真情告白,贏得光彩,也預祝金榜題名!
(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台大植科所張教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任何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手持解剖刀,在螢光顯微鏡下解析細胞的生命奧祕。某日,偶然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後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運用彩筆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而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藝術玩人」。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而常回到母親的故鄉 —花蓮,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尋常的美景;更恣意揮灑畫布,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
對於外婆的依戀.對於光影的迷戀
温宛菁,台北人,但從小就和台灣東部有著不解之緣,對於光和影一直都有一種深刻的迷戀。記憶中,艷陽下,東部外婆家的樹木與光線交織而成瞬息萬變的投射,總能讓她蹲在樹蔭下癡迷許久;而對於外婆的依戀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外婆過世後,院子裡的草木就成為一種對人的追憶,宅院裡斑駁牆面上的海棠花在光與影、虛和實之間搖曳,彷彿是外婆的一生,即便身處困境仍然保持著生命中的彈性。
外婆是道地的傳統客家婦女,十九歲時隨著外公從西部到後山打拼,大半輩子就這麼在花蓮的鳳林小鎮上落地生根。宛菁印象中的外婆慈祥婉約,寡言多能,喜歡蒔花養草;外婆和外公好像比賽似的在前後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時常跟著任教職的母親回鳳林的宛菁,在那兒度過了無數個寒暑假,就連小時候得了腸病毒,也是回到這個小鎮上休養。於是在這幢日式宅院綿生的記憶裡,外公的蘭花、外婆的海棠花,孕育出宛菁的第一件與第二件感人的作品。
不引人注目但保有獨特的美感與生命歷程
在油畫作品中,藝術家想要表現的不是壯麗遼闊的東部風景,而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小片光影。記憶中的花蓮生活,是從吃完中餐開始,趁著外公睡午覺的當兒,鄰家玩伴會聚集在蘭花架下玩沙泥。宛菁卻愛一個人踩著腳踏車,跑出小鎮亂晃,有時來到中央山脈山腳下,蹲在一棵棵不同姿態的大樹底下觀察光影,享受著光影交織的虛實心境。
藉由對於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於外婆的思念,宛菁循著外婆行走過的足跡,畫出當下心情的悸動。她說:「庭院裡牆頭上的那一株海棠花隨風飄逸,很像外婆的人生,不名貴不顯眼,但卻堅忍不拔,我的畫作中那種寧靜其實是在訴說外婆給我的安心感。」十二年前外婆過世時,宛菁感覺頓時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靈支柱;直到如今,每次回到日式老宅院中,就彷若看見那位安靜的坐在屋子裡,將世界隔絕在外,專注踩踏著縫紉機的外婆。對於宛菁來說,這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光影。
從理性科學到感性美學
溫宛菁從小就喜歡塗鴉,小學到高中,常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但由於家族親人的期待而念了第三類組。從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到台大研究所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再到中央研究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總是讓她非常忙碌,幾乎鎮日窩在實驗室裡埋首做研究。直到幾年前的某個假日,媽媽請她陪著一位學生去「拉丁區畫室」學畫,沒想到啟動了她學習油畫的興趣,因此而遇見了油畫啟蒙老師—沈辯。相距這件事之前,宛菁最後一次拿畫筆是在大學時的國畫社揮毫,無疑的,油畫媒材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接觸。只要周末得空,她就會趕到畫室習畫。沈老師指導的不只是繪畫創作上的技巧,還有對於美的感受和認知,還常下書單讓宛菁多方面接觸藝術領域。拿起油畫筆的那一刻,生命中最重要的光影—日式宅院、外婆的身影油然而生,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畫出了記憶中的依戀。第一件作品「外婆的海棠花」讓她在畫中揣摩了許久許久,終至感動到落淚;第二件作品「外公的蘭花」也是她在忙碌的實驗室生活之暇緩慢地完成的。
30歲那年的低潮與轉機
實驗工作有段時間非常忙碌,以至於很久沒去畫室習畫。某天,沈老師捎來一個令宛菁驚喜的消息,沒料到擱置在老師家的畫作居然被某位畫廊經紀人欣賞,並問是否有意願辦個展。温宛菁和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一笑置之,但時隔半年後,因為夜以繼日的實驗工作和心理的壓力,讓宛菁的身體不堪負荷而造成胃出血,正好此時也被教授告知在中研院努力多時的實驗失敗。頓時,宛菁的心情跌入幽谷,原以為自己會一直順遂的走這條喜歡的路,沒想到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人生的低潮讓宛菁有些喪志失意,此刻半年前的一笑置之湧上心頭,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讓30歲的自己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於是便規劃了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先畫出心中的感動吧!
與東部的機緣,被踢離原本的軌道
在研究所灰心喪志的那段時日,宛菁心中的鬱卒難解,於是常跑去她最熟悉的東部海邊沉潛,蒙受燦爛陽光的撫慰。沒想到因此慢慢地與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有了連結,而開始認識了令她著迷的原民文化,起初是受人之託寫了東部的部落故事,後來因為東部發展條例的討論而變成義務志工。有一段日子,白天她在中研院趕實驗,晚上則是趕去參加「東部議題」校園巡迴的分享講座;而在NGO組織裡認識的老師也邀請她一起做宜花東的能源研究。諸多的機緣讓溫宛菁被踢離原本的軌道,嘗試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她認為自己並沒有放棄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單純的希望透過展覽,將這些年對於東部的光影、親情的追憶呈現出來,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金車文藝中心)
温宛菁簡歷:
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用螢光顯微鏡試圖解析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奧祕。某日,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玩人」。
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民生態智慧,常在東部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身邊的尋常之美,而恣意揮灑在畫布上。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與一起生活的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