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慕辰老師的刑事訴訟法「爭點解題總複習」雲端函授(第三波收單)
➤課程介紹:
各位同學好,這是一系列的刑事訴訟法總複習課程,針對考試上重要或常出題的章節,進行主題式的複習,例如從刑事訴訟結構中最基本的單元「訴訟主體與客體(單一/同一性)」、以及考試中最常出現的觀念─「強制處分」與「證據法」,乃至於偵查、審判程序各論,及因新法後目前實務上屢屢出現爭議的沒收特別程序,都會加以介紹。在準備考試過程中,常有謂「爭點即考點」,瞭解爭點、明白不同見解的爭論背景,將有助於答題的論述深度。所以老師在每個主題裡,從最基礎的觀念講解,到爭點解析,再進一步與爭點相關的歷屆試題也會一起在課堂上講解,讓同學可以明白從教科書或參考書上所看到的爭點是如何被包裝為一道考試題目!
➤授課教師:
慕辰(台大法研所刑法組研究生、律師高考及格)
第三波收單時間為:2021/6/14(一)結束時。第三波收單結束後,預計從 2021/6/17(四)開始寄送講義,並開通影片觀看權限給這些同學。
填單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QlXrwVozE399GtN499hPIOJnW69gOHqh6Xwo8d9dPIw/edit
台大法研出題老師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刑事訴訟法「爭點解題總複習」雲端函授(第二波收單)】
第二波收單時間為:2021/5/24(一)結束時
👉🏻授課教師:慕辰(台大法研所刑法組研究生、律師高考及格)
👉🏻課程介紹:
各位同學好,這是一系列的刑事訴訟法總複習課程,針對考試上重要或常出題的章節,進行主題式的複習,例如從刑事訴訟結構中最基本的單元「訴訟主體與客體(單一/同一性)」、以及考試中最常出現的觀念─「強制處分」與「證據法」,乃至於偵查、審判程序各論,及因新法後目前實務上屢屢出現爭議的沒收特別程序,都會加以介紹。在準備考試過程中,常有謂「爭點即考點」,瞭解爭點、明白不同見解的爭論背景,將有助於答題的論述深度。所以老師在每個主題裡,從最基礎的觀念講解,到爭點解析,再進一步與爭點相關的歷屆試題也會一起在課堂上講解,讓同學可以明白從教科書或參考書上所看到的爭點是如何被包裝為一道考試題目!
👉🏻適用對象:
考司律和非司律(例如高普考、司法特考、調查局)申論/實例題的同學,原則上都適合本課程,但因為會涉及司律考題的考點講解,如果不是考司律的同學可以斟酌服用,老師也會盡量講解簡單化一些,請同學留意
🌹購買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_AeLJGWvV4vTyUxDfA3ai360XgIEe2V92BS4UE9gjUE/edit
台大法研出題老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一生都在反思中學習當個「好」媽媽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怎麼當一個母親。當媽媽的這條路上,每一天都是學習。學習著該怎麼把握?又該怎麼放手?
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中,我很少拿第一名以外的成績,直到進了台大醫學系,才從永遠的第一變成偶爾的第一。對我來說,小學中學時期全科滿分,應該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
也因為這樣,我很容易無意間,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老大老二進小學之後,成績上一直很難達到我覺得滿意的程度。外加準備進入青春期,兩個相差一歲的大孩子,一個女孩、一個男孩,情緒、心態完全不一樣,我為他們倆操的心,可能比創業時期還要多。(帶孩子絕對是一件勞心又勞力的偉大事業,大家一定要向全職媽媽致敬!)
因為對自己要求完美,所以不自覺也把這個完美主義,延伸到孩子身上。
我曾經為了他們的學習狀況,氣急敗壞的打過他們,總覺得恨鐵不成鋼,明明可以做到的事情,卻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然而,經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突然發現,他們的成績也許稍微有點起色,問題卻沒有真正改善,一樣是起起伏伏。但,他們的心情卻因此變得更緊張,慢慢少了自信和學習的興趣。
我開始反省自己。
我認真研究了一下孩子們的考題,發現,以前在我自己小學的階段,因為當時資訊沒有那麼發達,老師們很多都是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課本也是舊版本,考題更是千篇一律。題目不多,也沒有太多變化。也就是說,在我那個年代,只要懂得背誦並熟悉出題方式,成績其實不會差到哪裡去。
但孩子們的考題卻不一樣。基本科目的課綱內容全都翻新深化之外,他們還有英文要應付。滿滿的兩面考題,題目數量比我當年多得多,題型也變化多端,這一代孩子們的老師比起我以前的老師們,更懂得在細心度上給年幼孩子考驗、在文意上玩弄,但不變的是缺乏深度思考的單一。(可能太直白,但對於真的相當懂數理跟學習的過來人來說,太多題目的答案,我都明白能爭辯成送分題⋯)
孩子們在很短的時間裡,要閱讀題目、思索、答題,常常寫完全部考題後,時間已經不太足夠,能粗略檢查一遍,做完這一切,對他們來說其實已經用盡全力。所以,即使我再怎麼嚴格要求,他們也就只能做到這裡。
想起以前聽過的一個理論。內容是說,孩子們的身體和大腦,其實會根據年齡,有不同的發展期;到什麼階段,適合怎麼樣的思考與學習,其實有他們自己的時間。就如同,我們不可能要求幼兒早早拿筆寫字,因為他們的小肌肉根本沒有發展完善,勉強拿筆只會讓他們的肌肉扭曲。
但身為家長的我們,卻常常希望年幼的小學生,可以更早熟、更聰慧,幫他們安排先修,填滿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接觸他們大腦還無法負荷的知識,再逼迫他們學習.....也因此,讓他們失去這個年紀,本該盡情玩耍的空間,只能不斷超前學習,並且一直糾結在細心度上的要求。這樣,對於孩子的大腦來說,真的是好的嗎?
我看著孩子們的考題,反省那陣子自己的想法,突然意識到,我可能太常把我對我自己的要求,不小心放在孩子的身上,我在學習上的早熟,可能讓我從小學開始就一路沒敗過,但實際上太多我的台大醫學系同學們,很多都是國高中才開始嶄露頭角。
給孩子們一次好好當個孩子的機會與時光吧!
也許有些孩子可以做得很好、分數很高,但很可能是他們的大腦已經成熟到,可以吸收這些知識,能配合考題的陷阱,檢查好每一個細節;但也非常有可能,是他們犧牲了大部分的休閒時間,在補習、在唸書。
比起耗掉所有的時間在課業,我還是希望孩子們除了必要的課業之外,可以多做點其他課外的活動,豐富他們的童年。運動、畫畫、遊戲......或是什麼也不做,每週花幾個小時,跟爸爸媽媽依偎在一起,聊天、擁抱,好好生活。
專業在貶值,只有靈活的腦袋、有能力斜槓、善於溝通的孩子,才能在下一個世代好好生存,不再是考試能力,而這些十足依賴父母的引導跟帶領,而非一直補習與考試。
我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我也會犯錯,我也會因為自己的完美主義,對孩子過度要求。
不過,事實上,沒有人可以真正「完美」,世界上也沒有真正完美的母親。但我相信,只要懂得反省的母親,就是個好母親。
學習放手,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學習接納孩子的不足;學習不去勉強自己做到完美,也練習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我們隨時可以反省,隨時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在「掌握」與「放手」之間找到平衡,學習做一個「剛剛好」的媽媽。
母親節這天,別忘了對親愛的自己說一聲:
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