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師之路>>
轉眼間,又到了這個時刻。對參加美國住院醫師申請的人來說,3月12跟 3月17號(前後)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日子。身為一個外國醫學系畢業者(IMG,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意即非美國醫學系畢業的申請者),多年的努力就看這兩天的結果了。即便對美國醫學生來說,這天也是個重大的日子。在這天,美國的準畢業生們會盛裝打扮出席系方辦的party。系主任會在party上面唱名,一一公布每個人錄取的醫院跟科別。台下的人都是期待又怕受傷害,跟戴分類帽一樣地刺激。
究竟,對一個外國醫生而言,通往美國醫師的道路是怎麼樣子呢?
首先,想在美國執業一定要先當住院醫師,只有通過執照考試是不行的。問題是住院醫師的名額有限,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被錄取,如何搶到住院醫師的位置便成為關鍵。這跟台灣很不一樣。第一、台灣住院醫師容額大於畢業人數。第二、台灣醫師通過執照考試即可執業(只是沒有專科很難看健保項目)。第三、台灣醫師國考雖然跟美國一樣也是分三個階段,但每一個考試都只要通過都好,成績高低並不重要。記得當初班上大多數人都是考前一個月才開始準備。考試也以背誦為主,只要考古題有看過就能答對。問題….
USMLE(US Medical License Exam,美國醫師執照考試) 不是這樣子的遊戲啊!! (抱頭):
第一、就算台大醫科畢業的學生也都同意USMLE是他們考過最難的考試,沒有融會貫通去考穩死。第二、這個考試的成績會大大影響錄取機會,且一旦考過即不能再考。所以不管是聰明絕頂的印度人還是對考試在行的中國人,全職準備好幾個月都不見得敢去考,因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每個人都不只求過還要求高分。指考托福考差還可以重讀再來,USMLE…well,一旦考差美國路可能就此停止。而USMLE又只是這條路的第一步而已。
拿我參加的2017年來說,有3萬多人角逐2萬多名住院醫師的位置。乍聽之下似乎不難約有77%的錄取率。問題是美國醫學系畢業的醫師(American Medical Graduate, AMG) 幾乎全數錄取,錄取率高達95%。IMG卻只有50%。在IMG裡面又有部分是美國公民但因種種因素(大部分是考不上美國醫學院或是覺得美國醫學院太貴)選擇去加勒比海或是墨西哥讀書的,稱為US-IMG。這些人本來就是美國人,醫學系最後一年又幾乎都在美國醫院臨床學習,比我們這些真正的IMG(non US-IMG)更有優勢。在真正的IMG中,又以印度巴基斯坦的考生佔多數,要跟他們競爭需要相當程度的努力。第一他們分數都高的可怕。很多醫學生都以到美國行醫為志向,很早就開始準備。第二他們英文即使有口音但普遍流利,醫學院上課是全英語教學,與美國接軌問題較小。台灣只有教科書用原文,上課還是用中文解釋,口說很差。第三他們在美國當醫師的人數眾多,關係(connection)強大。每個醫學系每年平均10+個人到美國行醫,菁英的醫學系更是超過90%都過來美國。台灣則是全部醫學系加起來一年不到10個。一路在台灣長大讀書的台灣囝仔如我,自覺素質不會比較差。但比賽跟限量一樣都是殘酷的。知道自己不差卻無法證明實力,也沒有人會同情你。如何在強敵環伺之下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考驗。首先,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成績,也就是之前提到的USMLE分數。成績是客觀的評量,在沒有背景支持下,是最容易了解一位申請者實力的工具。USMLE總共有四個考試,IMG必須要通過step 1, 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 step 2 CS(clinical skill)拿到ECFMG的證書之後才能參加住院醫師的申請。最後一關step3可以留到申請上再考。
Step 1總共有7個block,每個block各一個小時包含40道題目。7個小時內只有45分鐘的休息時間包括吃中餐。在台大語文中心考的時候可能左邊在考托福,右邊在考GRE,考到下午大家都走了就剩你一個人還在考。科目的話跟台灣的國考一試差不多,有病理生化藥理等基礎醫學科目。Step 1雖然是考基礎醫學,但題目設計幾乎都是用臨床題呈現。看完題目要先判斷在講甚麼疾病,再去想背後的生理藥理生化機制才能選出答案。選項的數目沒有上限,可以從A一直到Z。每個題目作答時間平均1.5分鐘,花看題目可能就要花45秒。不要說是檢查了,連答題時間都快沒有。
第二階段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考臨床知識。比step1多了一個block,考試時間8個小時,一樣只有45分鐘的休息時間。
第三階段step 2 CS(clinical skill)考驗臨床技巧,跟台灣的OSCE一樣,但過程比台灣嚴謹,除了問診之外還加考病例書寫以及診斷。考試有12關,也就是有12個標準病人(standard patient,經過訓練的假病人)呈現12種不同疾病。考生每關停留15分鐘問診,10分鐘寫病歷。評分則看三個項目: 問診技巧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CIS), 英文口說能力Spoken English Proficiency (SEP), 以及綜合能力Integrated Clinical Encounter (ICE),每個項目都必須要達到一定水準才能通過。這個階段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上網找練習對象。我的練習對象遍及世界各地,包過泰國、奈及利亞、尼泊爾、瓜地馬拉及中國等。練習的時候一個人當標準病人,一個人當醫師相互練習。
這三個考試通過後會拿到一個ECFMG(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證書,承認了你跟美國畢業的醫師同等學歷後便有資格參加住院醫師申請。拿到這個證書本身沒甚麼難的,要合格只要贏過10%的人就行,重點是成績高低成績高低成績高低(很重要所以講三遍!),一般IMG的目標都是要至少考個高於美國醫學生AMG平均的成績,這樣才有說服力要求別人收你。再來影響錄取率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 美國臨床經驗(US clinical experience, USCE)/推薦信,簡單來講就是人脈。
我們常常講「有關係就沒關係」,還以為靠關係是華人社會的專利,殊不知美國更講求人脈,很多工作都必須有推薦才進得去。linkedin會紅不無道理,畢竟大家都怕收到怪人。IMG原生國家醫師的推薦信幾乎起不了作用,美國人只相信美國醫師的推薦(不一定要是美國人,但一定要在美國有位置)。這個要求對有背景的人(譬如爸爸就是醫師)來說相對簡單,但我們這些沒權沒勢的人,要怎樣讓人家願意推薦? 最好的方法就是申請醫院見習,並且在這段時間好好表現拿推薦信。醫學中心教授的推薦信很有份量,一封來自知名醫院的強力推薦信跟一張川普卡(Trump card)一樣,一出手對方完全無法招架。但見習期間壓力很大,跟美國名校醫學生一起run不僅英文要好,臨床知識還要比他們豐富才行,若沒有特殊表現教授怎麼會注意到你?
申請每年九月正式開始。申請者將資料統一上傳到一個叫做ERAS ( Electronic Residency Application Service)的系統,報名喜歡的醫院,接下來就是等待面試了。這個過程也是大有學問,每個醫院喜歡的申請者不盡相同,有的喜歡剛畢業的,有的喜歡成績高的,有的喜歡有經驗的,申請者必須在眾多醫院的項目中找出最有可能錄取的去投,每投一家報名費就多26塊美金。光內科一科就有400多個項目(program),全部報名的話費用超過一萬美金(30萬台幣)所以不可能全投。一般人都是投100至200家,但在這個大紅海時代投200家以上的IMG也大有人在。
為什麼我們需要報名這麼多醫院呢?絕對不是錢太多,而是因為拿到面試(interview,簡稱IV)的數目跟錄取的機率成正比。粗略的統計是每拿到1個IV便增加10%的錄取機會。競爭力高的申請者可能每投5家就拿到1個IV,弱的申請者投了200家也拿不到一家,但平均來講投10中1就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一個醫院是否發你面試是看你的書面資料,但最後決定要把你排在第幾名就是看你的面試技巧。有很多人即使拿到了不少面試最後還是沒上,也有只拿到一個就上的,每一步都不能鬆懈。最後我總共拿到了22個面試,去了17家,在10月到1月份這三個月內去了美國各地十幾個不同城市,相當花錢又花力。
面試季大約在1月底結束,申請者此時會將所有去過的面試排序(rank),每個program也會將面試者排名。有去參加面試不表示最後program會rank你(將你排在名單上)。有些醫院發100個面試,最後排名50位,錄取18位。有的醫院發300個面試,最後排名200位,錄取30位。同樣的,面試者也不見得要將每個面試的醫院都放在志願表上。面試之後發現自己不適合就千萬不要填,一旦放上去就有錄取這家的可能。兩造將排序表/志願表交到NRMP(national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後,系統會用一套極為精密的演算決定每位申請者最終去處。這套演算法曾經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詳細的步驟極為機密,沒有人知道步驟確實是如何進行的。
當上美國住院醫師的過程就是這麼耗時又耗力,花一兩年準備是跑不掉的。除了要有實力之外,花的錢更是難以估計: 1. USMLE考試報名費 : 3000+ USD 2. 去醫院見習學費: 1000+ USD 3. 報名醫院費用: 3000+USD 4.文件準備、面試準備: 1000+USD 5. 面試的機票食宿費用: 每去一家粗估300塊USD,10家保守估計3000美金。其他的還不算面試季待在美國的費用以及其他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台幣30萬絕對跑不掉,很多人更不只花了這個費用。Well,如果你問我當美國醫師這麼困難,你覺得值得嗎?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台灣的醫療水準其實很高,醫師的薪水在台灣也可以過得不錯。但在美國當住院醫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們提供了一個跟全世界菁英競爭的舞台。在這裡每天我都會察覺自己的不足,藉由努力讓自己更好更進步。無論最後我是否會一直待在美國執業,這整個過程都幫助了我成為一個更好的醫師以及更強壯的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汗水灌溉的果實總是特別地甘甜,我期許自己能夠不斷努力 :)
「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心得] 台大生化分生所、分子細胞所-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台大生化分生所生化科技所上榜心得-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心得] 台大生化分生所生化科技所上榜心得-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心得] 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108學年度) - Mo PTT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台大生化所上榜心得選大碩雲端上課更自由|大碩學員風雲榜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甄戰醫學系甄試榜單】台大醫學院學霸上榜經驗分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台大生化所推甄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台大生化所推甄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台大生化所推甄ptt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台大生化dcard的評價費用和推薦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心得] 給想要考取台大醫學院生化分生所的人- graduate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心得] 111 生化研究所考試心得分享(代po) PTT推薦- 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心得】 台大生化/台大生技/陽明生化推甄心得- 研究所板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直達文教機構- 明天通過一階共同筆試的台大醫學院的強者們 ... 的評價
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台大生化分生所生化科技所上榜心得-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有幸的考上了台大,在這邊提供一些心得給想要考取相關系所的同學參考,我有補習,但是更多的是想分享如何在跨考的情況下準備考試(一)背景:二類科 ... ... <看更多>
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心得] 台大生化分生所生化科技所上榜心得-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1、背景:台大森林系畢業重考生去年9月底退伍大學成績很差畢業平均約66分前年考兩個所台大生化分生所與生化科技所筆試就被刷下來了差門檻1分今年考3個所幸運的都上了 ... ... <看更多>
台大生化分生所面試 在 [心得] 台大生化分生所、分子細胞所-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醫學院生化分生所正取5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所備11
台大化學系畢、重考一年。(算是小跨領域。)
我不是來炫耀的。
考前在板上找到很多很有幫助的文章,希望也能有所回饋。
以下是口試內容、我的筆試書單和一些自己的建議(和學長指點的)。
(我沒有補習,請不必擔心是廣告文,放心看下去吧。)
準備方向上我是以生化分生所為主,分細所的狀況我不是很熟,請參考就好。
如果有幫上忙的也請給我一個推。:p
口試部份:
生化分生所是給一篇 paper 讀 25 分鐘,口試時間 20 分鐘。 paper 通常有五張圖
、全長約十頁。口試時會先讓你自我介紹一分鐘,然後開始報告、八分鐘響一次鈴。
讀的時候會給兩張白紙、文具自備,進去報告前會把 paper 收走。報告的時候是老師
控制電腦、播放 pdf 檔,可要求老師放到某張圖。報告完後老師會問的問題通常是和
實驗作法有關的。
我抽到的:https://www.nature.com/embor/journal/v10/n1/full/embor2008218.html
建議→不常讀 paper 的人應該無法看完全文,所以先看 introduction 和圖就好。
在白紙上寫下五個圖的標題、實驗目的和小標題來提醒自己,看完圖後記得把
不確定的名詞或實驗作法找到。最後再看結論的部份、確定自己該講的都有講
到。筆記大綱要寫清楚,因為進去以後是沒有 paper 可以偷看的。報告的時間
大概在 8 - 12 分鐘左右都可以接受。
在口試前就要先訓練自己這樣讀過幾篇 paper 比較好。另外,其實自我介紹可
以導引教授問到你比較專長的部份,像我說大學做過質譜,教授就硬是要扯過
去問。自我介紹要先準備好、不要講太多,說太久的話會被教授制止滿尷尬的
。(其實教授好像對自我介紹不太在意。)被問到不會的問題,教授也會慢慢
引導你回答,所以有跟上教授的邏輯就不用擔心了。
教授非常喜歡問關於實驗的問題!口試前一定要弄懂常用的生物技術、圖譜也
要會看會解釋。
分細所是面試七分鐘,教授會自己計時趕你出去。
進去以後會有一張題目,五六題左右。就直接照著順序回答下去。主要是自我介紹一
分鐘(含報考動機)、大學時做的專題、若無專題,自己的專長是什麼、未來生涯規
劃。可以自備成績單、專題書面資料等等。
建議→(我面試 84 而已、所以隨便看看就好。)
今年教授是兩男一女,有個男教授會很兇的樣子。不過不要怕他就好了。如果
成績跟我一樣很爛(平均 71.5 )的話可以考慮不要帶成績單,教授還是會問
你平均、和他注重的科目(我是被問有機和分析)。
教授通常會問的題目要先自己想好答案。像跨領域的一定會被問原因,還有背
景知識不足打算如何處理等等。還問指導教授若要求我碩一不能修必修,要重
修基礎科目怎麼辦之類的。(我說想跨領域是因為所有人最後都會回歸到對於
生命的探索,而教授似乎對這個答案不錯滿意。)
我是覺得這個所對於非本科系不是那麼友善(純粹個人感覺),不過跨領域的
考生、盡量表現出堅定的態度,我想多少還是會有加分的效果。(至於教授有
台大病嗎?我覺得應該沒有吧。)
筆試部分:
生化分生所
近幾年都是生化簡答題(或者有很少的選擇、填充),分生多選題。
分生算法應該是每題 2.5 分,錯一個選項一分扣至該題 0 分為止。
一定要看考古題!今年考去年的題目大概佔了有 25% 以上。
分細所
每年的變動很大。今年生化是選擇題,分生簡答。
考這個所的風險是有可能碰到幾年一次會有怪怪教授考很細的題目。
(我查了一下,有一年都是 Gene IIX 上印下來的。)
考古題的幫助滿小的我覺得。
我的書單
Lehninger 生化 4th 中文版
這本的優點是好入門,但是缺點是廢話很多!而且中文版錯誤滿多的,文法也不太流
暢。(這本書是生化分生所教授合譯的,聽李明學老師說之後也許會再改版。)要讀
中文版要先有心理準備,雖然讀起來可能比較快,但到時候考題有可能看不懂。而且
我懷疑考試時寫像酪氨酸、麩氨醯氨這種答案,教授可能也看不懂。(而且中文版要
兩千二左右,比起原文貴滿多的。)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這本是 Watson 寫的。該講的都有講到、好讀又流暢,而且是剛改版的新書,有些資
訊還滿新的。我是覺得考題的範圍都有涵蓋,並且這本讀起來真的很快!
建議→我現在跟的教授是比較喜歡 Voet 和 Stryer 生化。(我沒讀過、不清楚。)
分生需要讀到 Gene IX 嗎?我是覺得不用啦。讀不完也記不起來。
另外是生化分生所的教授有開醫學系的生化,也就是說如果有醫學系的同學,
借他們的共筆來看,其實在出題方向和概念上是滿有幫助的。(不過我最後也
來不及看。不建議只讀共筆不讀書,看不懂的。)他們的課本是用 Harpers'
生化,這本我覺得太精簡了看不太懂、而且雙色印刷讀起來不開心!
考古題做個近兩三年的可以幫助自己抓到老師的出題方向,至於參考書的話,
最後我根本沒有看。(因為來不及。)
其他建議和經驗分享:
‧要讀書前要先看好想考的研究所的考科。我會報分細所而不是理學院生化所,其實
是因為我沒有讀細胞生物學。但是我是覺得非本科系、考分細所口試的優勢不高,
所以請仔細評估自己的狀況來選考。(相對的醫學院生化分生所就不太看畢業科系
。)有些所雖然考科相同,但是出題方向還是稍微有差,像我是以生化分生所為主
來準備,分細所的筆試就不是很高,這部份可能也是要考慮一下。
‧要不要補習?我是覺得沒有必要。(不過我也沒有去補習過。)其他參考書呢?我
是來不及看啦。生化所畢竟考的科目少,自己讀是來得及的。大概課本讀完以後做
個三年份的考古題就可以了。(但這是以只準備一校一系所的狀況來說,若是要準
備多所學校的話我就不清楚了。)做筆記是個好習慣,如果來不及的話別人的筆記
也是很好用、但是請確定你看的懂。
‧讀書進度?我是重考生,只有在兼差家教而已。如果是要重考的話時間分配真的很
重要!很多工作可能工時不長,但是像我家教以後都會非常疲憊無法讀書。所以工
作和讀書的比重要仔細考慮。我從大概九月開始很緩慢的讀生化,一月初才剛把上
冊讀完(因為不認真),結果就是一月二月非常充實,初二就自己回台北關在家裡
讀書。真的認真讀的話我覺得四個月的時間就很充裕了,我自己的建議是也不用太
早開始拼,等到要考的時候也差不多忘光了。
‧雖然說不需要補習,但是如果可以找到考上該所的學長姐作為諮詢,我覺得幫助滿
大的。考過的人可以幫你找出讀書時的重點、出題方向、解答問題、幫忙模擬面試
等等(甚至提供筆記)。這種很個人化的幫助我不知道補習班是不是可以達到?如
果真的找不到學長姐願意幫忙的話,考慮以短期家教的方式徵人上幾次課,也許也
是不錯的選擇。
‧題外話:找教授。放榜當天就可以準備出門去拜訪教授了!熱門的教授留給考試入
學的名額常常只有一個(或者根本沒有)。昨天我和另一個同學都找好了教授,聽
說今天也已經有三位教授額滿了。好不容易考上了卻沒辦法選自己喜歡的實驗室也
是很鬱悶的、所以動作要快。
有問題的話,歡迎直接寄信給我。我能幫忙的會盡量回答。
也祝大家都能考取自己理想的研究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3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