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正在學校體制中的人|
這學期在政大修課前幾週讀的進度,是一本研究美國國小,中產階級為何能持續保有成績優勢的專書。因為期中報告得引用論文和該書理論對話,其中一篇我引了台大社會系藍佩嘉教授的論文。
這篇精采的研究後來發展成一本專書《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我自己也買了,因為寫的是台灣教育體制與家庭養育策略的關係,筆觸平易近人但內容深入淺出,適合正在升學與家裡有就學中孩子的父母。
如果擔心不習慣閱讀此類學術專書的人,可以先 鏡好聽 ,藍佩嘉教授有錄製幾集「拚教養」的節目,我昨天聽了一集,訪談很幽默又實用,但仍有學者要傳達的學術語彙及專業。(記得要先看過網頁上的內容摘要)
🎧鏡好聽:https://reurl.cc/L0qYl7
我摘要藍佩嘉教授期刊論文的部分重點,有興趣的家長與學生,可以去書局翻閱或買回家。我剛閱讀教育社會學相關的研究時,會倒抽一口氣,那樣的感覺就像進到實驗室發現原來自己只是複製人一樣。
2014,藍佩嘉<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
作者與Lareau及Bourdieu大量對話,並點出後兩者研究與理論的不足之處,並透過自己的田野調查補足理論缺口。與上一篇論文將「成為國小老師」定義成中產階級與向上流動,該篇定義中產階級為「在高教體系擴張前,父母其中一人擁有大學學歷」。她同時認為勞工階級與中產階級的慣習並非固定在同一個位置上,階級背後除了不同的場域與資本形式,還有更多層次中有意識與無意識的社會實在(Giddens 1984),人的實踐企圖往往導致非預期的後果。因此,作者將階級分成四種光譜,以補捉其中的異質性表現。
(一)中產階級靠右:如Giddens (1984)所說的「反思性監控」(reflexive monitoring),可以用來描述中產階級親職的特色 。換言之,中產階級的父母不願意以他們上一代的教養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這類父母普遍相信說道理和協商的方式跟小孩溝通的西方教養方式 ,但又擔憂此種方式與台灣強調服從及階層關係的職場文化不相容。 父母會安排孩子學習才藝與週末休閒活動,將經濟資本轉換成文化資本,但此舉可能導致非預期後果,如(Lareau 2003)所言,他們雖然重視孩子的自主與自治,但過多的規劃與介入,往往造成孩子依賴父母規劃。反而,強化了孩子順從及對權威的尊敬(Shih 2010: 201) 。父母也透過人際網絡及資訊管道,協助與督促孩子學習。
(二)中產階級靠左:這類父母的「規劃自然長大」的教養策略,因對教育體制抱持懷疑態度 ,所以將孩子送到森林小學。孩童因此學習爬樹、木工、種田等非體制內認可,對未來升學看似沒有幫助的技能。
相對於中產階級的「世代斷裂」敘事,勞工階級使用「世代延續」形容自身的教養方式。他們認為權威管教與情感關係並不斥,而是相輔相成的教養做法。既有研究認為勞工階級的父母拙於言辭,下意識地延續了過去身受的管教經驗(張建成、 陳珊華 2006)。但藍佩嘉則認為,在於階級位置導致的資源不足, 使他們難以使用以中產階級為原型的新興教養方式。雖然諸多研究發現勞工階級的文化資本,不適於中產階級的學校體制,但其研究中看見有不少勞工階級父母積極參與學校事務。勞工階級的職場較少強調口才,而是接近腳踏實地、刻苦耐勞及守規矩為道德基礎。家長同樣會跟孩子透露家裡的經濟問題與工作困境,這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將兒童與成人的生活狀態視為連續的生命階段,藉此激勵孩子努力來超越現實困境。
(一)勞工階級靠右:家長希望透過升學讓孩子達成階級向上流動 ,因此常對孩子耳提面命,以藍領工作,低於白領工作的價值框架,否定自身階級來鼓勵孩子讀書。 這樣的父母即便經濟資本有限,但與中產階級無異透過外包教育,以追求下一代階級流動的夢想。但非關課業的才藝班方面,則認為是昂貴且不必要的支出。勞工階級或許沒有受到學校體制肯認的文化資本,難以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但他們能透過跨階級的社會資本,尋求受過高等教育的親戚或朋友提供教育相關資訊,讓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與教育機會。 Lareau (2000)所描述的美國勞工階級,與學校老師的關係疏離而對立;但台灣勞工階級的父母卻是透過和老師建立私人關係,希望藉此確保孩子受到老師足夠的關注、意見與協助。
(二)勞工階級向左:期待小孩可以完成基本學歷,將繼續升學視為個人資質的自然發展。(陳如涵 ,2010) 提及勞工階級的家長雖然關切成績,但並不期待孩子出類拔萃,只要求成績及格或不墊底達到「基本學習」的目標即可。家長將課外活動視為奢侈、非必要,孩子的才能是先天的資質,而非後天培養的成果。 如果他們還住在都會區公寓內,作者能明顯地感受到 Lareau 所說的「侷限感」,包括金錢、空間、身體的侷限感。 他們遇到陌生人時會避開眼神接觸與主動攀談,與中產階級不同。
此研究與《Negotiating Opportunities :How the Middle Class Secures Advantages in School 》(Calarco,2018)研究相異觀點:(一)中產階級希望孩子採取協商與尋求協助的策略,但又擔心過度強調主體性,未來孩子無法適應職場必須服從權威的文化。(二)中產階級對孩子的學習與生活過多的介入與規劃,導致孩子養成依賴個性,順從權威。(三)勞工階級外包教育,花錢替孩子補習加強課業表現。(四)勞工階級積極與老師建立親密關係,以確保孩子在學校得到足夠的協助與關注。
台大社會系 特色 在 童書大集合 - 姚小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風靡台灣小學界,讓小孩第一次看就愛上,連老師都推蔫必看書單!開團囉~https://gbf.tw/2rebp
✅直播回顧:https://reurl.cc/NaZN76
閱讀不偏食,不知怎麼挑的看過來👋 #小學生的第一套橋樑書 科學+文學都在裡面,挑戰完6本書,媽媽出頭天的日子也愈來愈近了😍等的就是【獨立閱讀】這一天阿!!
這薄薄一本書看完將近5000~8000字,也激發起小孩對文字的興趣、閱讀的成就感、故事的理解、看書的技巧💪就能愈看愈開心,愈啃愈好啦🎉
姍媽覺得這幾本特色都很鮮明,可以讓小孩從書裡面獲得老師們的知識養份
搞笑滑稽的《屁屁超人》、充滿幻想幽默的《小東西》、跳脫制式的《換換書》、幽默自然觀察筆記《我家有個烏龜園》、好奇百科迷《蟲來沒看過》、新古典文學《狐狸金杯》
🎥看姍媽影片分享:https://youtu.be/rNZvR_VL9aw
_____________
【內容簡介】
《#屁屁超人》文/林哲璋/#教育部悅讀101小一新生推薦書
超能力小子大對決,一場正義與邪惡之戰,即將在神祕國小展開!
屁屁超人、哈欠俠、好話騎士究竟誰能贏得最後的勝利?狡猾的校長又會玩出什麼樣的把戲?
《#小東西》文/哲也/#兒童及少年圖書金鼎獎
小小大世界,來看「小東西」千變萬化的世界;來聽「小東西」獨一無二的故事。
每樣「小東西」,都是自己的最佳女主角!
《#我家有個烏龜園》文/童嘉/「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大人小孩都不能錯過的幽默自然觀察筆記,讓孩子捧腹大笑,同時體驗自然觀察的樂趣,培養細膩嚴謹的科學精神。小朋友不用上自然課、不用到動物園,就能親眼目睹烏龜的「家居生活」。
《#換換書》文/林世仁/#教育部悅讀101小一新生推薦書
「大風吹,吹什麼?」一個大家熟知的遊戲,衍伸為一本你從未見過的書,呈現出一個世界、多種視角。只要一點想像力,小毛驢會長出象鼻子、大象會長出翅膀飛翔、大鵬鳥能夠用袋鼠袋子裝魚,世界變得如此奇異多變!
《#蟲來沒看過》文/楊維晟/「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你看過昆蟲嗎?觀察過昆蟲嗎?喜歡昆蟲嗎?害怕昆蟲嗎?大家對這個小東西各有不同的想像,但這裡說的可不是常見的螞蟻或蟑螂喔,而是你從來從來沒看過的奇特蟲蟲。現在他們齊聚一堂,為的是爭奪「金昆蟲獎」寶座!
《#狐狸金杯》文/謝武彰/「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國家文藝獎得主謝武彰再造新古典文學,比擬西方奇幻經典哈利波特之東方傳奇。取自聊齋的經典奇幻。一只遺失的金杯,串起狐狸與人類間的奇妙經歷,勾勒出絕妙傳奇,「狐狸千里取物」的傳言再次流傳……
_____________
【讀者推薦】
某日放學,兒子堯堯跟我提起故事媽媽分享了幾本親子天下出版的「閱讀123系列」書籍,他很喜歡,問我今年生日禮物可不可以選這一系列的書,我感到十分驚訝。
當這五本倍受期待,充滿幻想、幽默又帶點小小搞笑的書寄來了,他只花兩個晚上就看完。這個小孩,在七歲生日前夕,也走進了文字世界,開始悠遊其間了。
──Sama (「Sama記事本」格主)
【閱讀123】系列zozo、yoyo每一本都好喜歡!我很喜歡左右姊妹看一些幽默的童書,像是林世仁老師的《換換書》這類顛顛倒倒、跳脫既定模式的書,總覺得遇上什麼大困難,幽默一點就能坦然度過。推薦給小一到小三的小朋友。
──Selena(「一開始就不孤單」格主)
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我「半強迫」全班輪流閱讀【閱讀123】,每週一本,並上台分享。當聽到同學說一本書怎樣好笑好玩,每個孩子都會好想看!學生們high作家和插畫家的程度,不亞於追星族呢!
──楊佳惠(嘉義文雅國小教師)
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哲也
喜歡看到讀者眼睛發亮的童書作家
五年級 黑皮膚
低學歷 愛跳舞
願世界光明祥和,
看到這本書的人都健康長壽,
快樂無憂,包括你在內喔!
林世仁
文化大學藝術碩士,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十餘年。長期創作童詩的經歷,使得他的童話故事,也經常充滿音韻與形式的趣味。他的童話常帶有哲學意味,試圖用簡單的故事,帶著小讀者展開愛、孤獨、公平、死亡等深刻的人生探索。
林哲璋
來自臺東大學兒文所。
他聽說兒童文學是全家福文學、長壽文學——小時候讀,長大當了爸媽讀,老了當爺爺奶奶也有機會讀。於是開始信奉淺語的藝術,嚮往「writes cats and dogs」;希望取悅「未來的大人」及「長大的小孩」!
童嘉
本名童嘉瑩,台北人,按部就班的念過懷恩幼稚園、銘傳國小、和平國中、中山女高、台大社會系,畢業後按部就班的工作、結婚、生小孩,生小孩後成為全職家庭主婦至今,2000年因偶然的機會開始繪本創作,至今已出版10本童書2本成人繪本,每天過著忙碌的生活,並且利用所有的時間空檔畫繪本。
謝武彰
國家文藝獎得主,出生於1950年,是臺灣最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個性率直,草根味濃厚,擇善固執,擅長在日常生活中擷取素材,用心經營成文學作品,他寫兒童詩、寫兒童散文、寫圖畫書...。他對生命的體認是:「每個人的記憶裡會有一個旅行袋,裝滿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事和物」。
楊維晟
淡江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系畢業。近年來專心於昆蟲生態觀察與寫作,並致力推廣自然生態教育。目前旅居台東,記錄河海岸生態。
繪者:林小杯
也畫也寫,作品如同其名,正常又奇怪,奇怪又童趣,畫面流露著自由隨興的筆調。 近年出版的作品有《喀噠喀噠喀噠》、《非非和她的小本子》、《找不到國小》系列等。故事的內容常是幻想和生活的結合,相信一朵花開和小雞破蛋而出這些藏在平凡裡的事物,才是真正動人的神奇。
繪者:達姆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法國國立南錫美術學院造型藝術文憑。韓國南伊島國際插畫比賽入選。作品散見於副刊,文學書封面。與眾貓一狗一起生活,覺得貓是世界上最可愛的生物。想和達姆討論貓咪、畫畫,以及有的沒有的,請來信:mongrosbebe@gmail.com
繪者:崔麗君
出生、成長、求學、工作都在臺北市,卻深深愛著大自然,選擇住在看得到海的山上-金瓜石。
做了二十多年的插畫SOHO族,畫過很多兒童文學作家的故事,以及教材和國小課本。作品有:《誰在敲門》、《水果大餐》、《山丘上的約會》、《妹仔快長大》、《貓妮妮愛漂亮》、《山伯伯的下午茶》。期許自己生活在最愛的土地上,畫最好看的故事,一直到變成滿臉皺紋的老奶奶。
Facebook粉絲專頁:貓妮妮的石頭屋
繪者:楊麗玲
生於桃園大溪,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一直做著畫畫的工作。以漫畫造型見長,作品充滿幽默與詼諧,帶點誇張的風格,深深吸引孩子進入她所想要分享的故事情境中。
繪者:錢茵
視覺藝術系畢業,童書插畫工作者。著有《娜娜的煎餅》、《芽芽搬新家》、《非客尋的秘密》、《比利的娃娃世界》等。曾獲【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入選【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並售出巴西、土耳其、韓國、泰國等國際版權。
繪者:Tai Pera
在義大利生活五年多,學了一年義大利文,四年插畫。
碩士畢業於 MiMaster, Illustrazione Editoriale 出版品插畫系,
滿分畢業於 Istituto Europea di Design (IED) di Torino 杜林歐洲設計學院插畫系。
作品多見於報紙雜誌、兒童繪本等。
BO2
1968年生,復興美工畢業。
怪怪新村系列商品設計者,曾為資深商品設計師,目前為專業圖文創作者,設計過無數種文具禮品卡片與雜貨,在國內各大主流媒體皆開過膾炙人口的個人專欄,畫過無數本書籍的封面插畫,寫過無數篇有趣的搞笑文章,發表過無數篇華人界閱讀率最高的搞笑電子報,出過幾本字比圖多很多的書,圖文作品常出沒於各大平面媒體。
蔡其典
出生於1980年台灣南部的熱帶小鎮。大概是因為接近赤道,對畫圖這件事的「溫度」甚高,跟筆對話的時間更是多到讓一般人無法理解。他認為一部好作品不能只給所謂懂得欣賞的人看,一件普通的事,如果可以講到讓人痛哭流涕,那才算是成功,而這正是他一直在努力的事。
_____________
🙋♀️讓小孩喜歡且能獨立看書的書單分享
爭取開團中,#有興趣請先留言喊「右」
開團會收到通知唷
➰➰➰🙋♀️更多獨家好書分享加入 ➰➰➰
✦LINE: https://line.me/R/ti/p/%40xca4255p
✦點讀筆社團:https://goo.gl/inO4ZR
✦童書社團📚https://goo.gl/nQP4MZ
歡迎到門市玩✦姚小鳳育兒館
新北市蘆洲區成功路101號 09:00~16:00 (周一~周五)
台大社會系 特色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民共識論壇--「公義祥和的社會」
近幾年來,包括低薪、人才外流,以及少子化與老年照顧等議題,已成為我國未來最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甚至是國安危機。尤其是長久以來的低薪現象,更是造成人才外流與年輕人不婚不育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於少子化帶來的衝擊,更是導致傳統家庭功能瓦解,以及欠缺高齡照顧人力。因此,為實現公義祥和的社會,特針對上述議題舉辦全民共識論壇,期盼透過專家學者與來賓的相向交流,共同研擬具體的對策。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時間:108年1月16日(星期三)08:30~12:00
地點: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B2會議室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6號)
議程表
08:30 - 09:00 報到
09:00 - 09:10 開幕式 主持人詹火生教授致詞
林副董事長中森致詞
09:10 - 09:50 專題座談一:如何照顧低薪者之生活與海漂族的勞動保障
引言人:辛炳隆(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
潘世偉(文化大學勞工系教授)
羅五湖(前勞保局局長)
09:50 - 10:20 雙向交流
討論題綱:
1.台灣薪資M型化之趨勢與影響
2.如何縮小貧富差距
3.海漂族之組成特色與變化趨勢
4.如何維護海漂族之勞動權益與社會保障
10:20 - 10:30 中場休息
10:30 - 11:10 專題座談二:如何因應高齡少子化危機與健全長照制度
引言人:薛承泰(台大社會系教授)
引言人:李玉春(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11:10 - 11:40 雙向交流
討論題綱:
1.如何因應少子化危機
2.如何強化居住與托育服務
3.如何提升長照服務量能
4.如何打造永續的長照制度
11:40 - 12:00 總結與閉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