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劑隔離採檢的心理疫苗 #如何應對隔離引發的情緒
本文章由 黃天豪 心理師 / 撰文 林長揚 / 製圖
.
疫情指揮中心在5/25宣布三級警戒要延長到6/14;緊接著在5/26,單日死亡率來到11人新高,累計本土病例逼近5000。我相信,病毒一旦進入社區,就回不去了;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開始做更多準備。如同身在加拿大的賴孟泉醫師所說:「這不是三級四級到五月底或更久的問題。這會是整個2021甚至進入2022的議題。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到一個不同的未來,而非幻想回到過往的正常。」
.
與此同時,也陸續看到許多人分享自身因為接觸確診者,需要「隔離、採檢」的經歷。無論PCR結果是陰是陽,那些過程呈現出「校正回歸」背後的實際場景。也許看著「校正回歸」,還可以覺得那只是數字;但是當發生在自己身邊,那就是切膚的真實。
.
然而,少有人提及如何因應這些過程中的心理衝擊。成功的心理準備在於「凡事儘量往好處想,同時仍有一小部份做最壞的打算」;這就好比先打一支「心理疫苗」,讓我們在遭遇這些情緒衝擊時,可以獲得「心理抗體」,安穩度過。
.
所以,這篇文章想談談:某天得知自己接觸過確診者,需要「隔離」與「採檢」時,我們可能 #有什麼情緒反應,又可以 #如何因應。
.
〈#恐懼〉
.
最近和一個因家人採檢(偽)陽性、被隔離兩天三採的朋友談過話。
.
他是醫事人員,有三個孩子,太太肚子裡還有第四個。當時,幾個孩子輪流出現上呼吸道症狀與發燒,加上他曾到過風險區域;於是幾天之間,他很警覺地分別帶出現症狀的孩子前往急診兩次。後來接到通知結果:他是陰性,但大兒子竟是陽性。於是,在接到衛生局電話的十幾分鐘後,老婆陪著大兒子坐上救護車先前往醫院;而他趕忙隨意收拾三大包行李,準備帶著兩個小的,再坐另一台救護車到醫院急診篩檢,也預備接受可能的住院隔離。
.
當時,他腦中滿滿的想法都是「怎麼辦?」
.
「孩子怎麼辦?他們都是高風險⋯⋯」「誰要陪孩子進去隔離?」「老婆懷孕了,怎麼照顧小的?」「可是現在沒有其他人可以來幫忙⋯⋯」「同事怎麼辦?」「隔離要準備什麼?」「要帶牙刷嗎?」「最近接觸過的病人怎麼辦?他們大多沒辦法好好照顧自己⋯⋯」⋯⋯
.
每想到一個「怎麼辦」,他的心就不停沈下去;但有些部分,甚至是連想都不敢想下去。
.
另一個寫下經歷的朋友是位臨床心理師。她接到通知,某天會談的某位個案確診。「當下腦袋一片空白,很不確定當天對方是否有拉下口罩,在這之前我已經和孩子在家宅了一個禮拜,若我是無症狀帶原怎麼辦,心理很不安。」
.
這陣子,有年輕且無慢性病史的確診者猝死,讓「隱形缺氧」的話題浮上檯面。這也讓許多年輕的學子惶惶不安、蠢蠢欲動,真的開始感到害怕。
.
「恐懼」,是人們在此刻第一個可能會出現的強烈情緒。我們感受到生死的威脅逼近,想要戰鬥(如果有對手的話)或逃跑(如果逃得掉的話),若打不過、逃不走,還可能進入凍結癱瘓。
.
「恐懼」,是為了提醒我們威脅有多靠近,提醒我們每日如常的生活其實可能是一種幻想。適當的恐懼,讓我們得以正視風險的存在、做出未雨綢繆的準備。
.
〈#自責〉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活在社群中。當想到自己可能影響到的其他人,會有另一種強烈的情緒出現:「自責」。
.
談到自責,不由得讓我想起SARS當年,好友兼同事心怡發燒疑似染疫,被居家隔離的經過。
.
當時,我們都在台大醫院實習。她在神經科,我和另一個同學勝翔在家醫科。疫情初起,人心惶惶;SARS是新的敵人,無人熟悉;學校對於是否要召回實習生,意見分歧。我們雖然會盡量避免在大樓間移動(當天只待在舊館做門診業務,或只待在新館做病房業務),但同學間仍忍不住抱團取暖、互相打氣。
.
就是這個忍不住,讓我們三人在某天中午一起吃了飯。而後當天傍晚,心怡發燒了。
.
她說,當時的她,其實沒有太多害怕,但想到我和勝翔,心中滿滿自責,反覆想著會不會因此害到我們。當打電話告知我們的時候,想要強顏歡笑,卻笑中帶淚。
.
作家 陳茻 最近也寫下一篇經歷,提到「第一時間想起妻小家人,而後馬上又想起我的學生。我開始回憶我上課的時候有沒有把口罩戴好。有吧,我有好好消毒吧,我如何如何。但無論如何去想,總有一股不理性的自責情緒緩緩升起。」
.
「自責」,不是犯錯的人才會有的情緒。當此之時,即使每天小心翼翼帶著口罩、噴酒精消毒的人,也無法百分之百確認自己不會被傳染。如果已經萬般小心,卻還是確診、更感染身邊最愛的親友,那樣的自責,其實比什麼都更龐大。
.
「自責」,讓我們感受到對身邊他者的強烈責任,讓我們真的看見他人的存在、把他人安危放在心上。適當的自責,其實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讓我們對他人多一些慈悲與利他。
.
〈#無助〉
.
回到第一個故事中的朋友。當他去到急診,又是另一個挑戰。雖然在路上福至心靈,趕忙跟小朋友說了要「讓棉花棒到鼻孔裡探險」的故事,但實際上來到急診,篩檢的不舒服仍然是小朋友難以忍受的。於是,他一手抱著四歲多正在大哭的老二,試圖控制他被採檢;另一手還得壓著一歲多、採檢完也在大哭還掛著鼻血的老么。而三袋行李,身邊沒人敢幫忙、又怕地板髒,該放還是掛在身上?那模樣,說多狼狽有多狼狽。
.
沒有人能告訴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能回答他腦中那堆「怎麼辦」的問題。我幫他命名出當時那種強烈的感覺,其實不是恐懼,更多是「無助」。
.
陳茻也寫到:「有太多事我需要弄清楚了。我到底何時要被隔離?如果我確診,那妻子孩子該如何安置?孩子只有兩個月,有社工會接手嗎?我需要去篩檢嗎?有防疫專車會來嗎?什麼條件符合才會被匡列?沒有答案,只有不斷重複的台詞:『我們不清楚』『要等疫調單位』『要醫生判斷』電話那頭的聲音聽起來很茫然,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生氣,我知道他也無助。」
.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者讓狗待在籠子裡,每當警示燈亮起,地板就通電。通電時,狗可以跳過小柵欄,逃到沒有電的另半邊籠子裡。很快地,狗兒就學會「看到警示燈就跳到另一邊」。不過,心理學家後來做了壞心的版本:即使逃到另半邊籠子,地板還是有電。於是很快地,狗兒又學會了:「做什麼都沒用」;當警示燈亮起,牠會趴在地板上,縮起身體,等待電流過去。最後,即使把牠放回正常的、逃得掉的籠子,牠也仍舊會縮在地板等待,放棄得以不被電的機會。
.
「無助」,正是當我們認為「做什麼都沒用」時,心中最強烈的感受。我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或覺得自己嘗試了所有的努力,仍無法改變困境。這樣的感受,甚至可能讓我們看不見環境的改變與機會的出現。
.
「無助」,其實也是一種保存能量的方式,讓我們在真正無望的情境中,不浪費多餘的體力、腦力與心力。適當的無助,也可能讓我們願意放下尊嚴,開口尋求幫助,從而創造出過去未曾接觸到的資源。
.
〈#委屈〉
.
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前陣子也被隔離採檢。她的臉書貼文有這麼一段:「同仁打電話給民眾,說由於我們辦公室有確診者,某日您前來服務處也將會被匡列,希望您要自主管理到某日,沒想到電話那頭是一陣狂罵『垃圾,你們都是垃圾!會害我得病不能出門』,也有民眾對我的確診同仁指指點點說一些十分難堪的話語。我實在很生氣,也十分心疼。」
.
前面那位帶著兩個孩子前往急診的朋友,也描述當他坐上救護車時,聽見鄰居用力關門、大聲耳語的聲音。後來他身邊謠言四起,甚至有來自其他縣市的朋友傳訊詢問,聽說有人確診云云(渾然不知他正是謠言的中心,而且其實他沒有確診)。沒錯,當疑似確診或確診時,可能會遇到最殘酷的人性:排斥。
.
中古世紀,歐洲蔓延著痲瘋病;高度的傳染性,讓世人極度恐懼。為了擺脫威脅,開始有人把病人放在船上,漂流遠方,史稱「愚人船」。於是,這些被排斥的異己之聲,再也沒有人願意聆聽。林亮君那種生氣與心疼的感覺,其實是一種「委屈」。
.
「委屈」是當我們自認沒有做錯什麼,卻被誤解、錯待、冤枉,卻無從辯解、無人聆聽、無法靠近時的痛苦感受。委屈的人覺得自己明明不是故意(染疫)的,卻感覺自己被(社會)放逐了。
.
「委屈」的人常常會生氣,因為我們心裡有滿滿壓抑的感覺想要釋放。委屈讓我們想要用力伸展、用力表達出自己。適當的委屈,其實讓我們更有勇氣挺身而出,矯正我們心中的錯誤。
.
「恐懼」、「自責」、「無助」、「委屈」,正是當人們接受到可能要「隔離篩檢」的通知時,可能會產生的初級情緒反應。至於後續最常出現的「憤怒」反應,可以參考先前另一篇「#息怒靜心 心法」。
.
現在,你已經看過四種不同情緒的故事。如果可以,接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照著以下的步驟做。
.
—— #模擬Simulation ——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將自己帶入上述的場景,體會那樣的心情。
.
如果這些故事真的難以帶入,也可以回想一個「可比擬的經驗」。
.
什麼是可比擬的經驗?例如孩子雖然無法真正理解失去摯愛的傷痛,但也許可以想像心愛的狗狗過世,或是最愛的糖果紙被丟掉。這種「失落」的經驗看似天差地遠,但是仍然算是某種「可比擬」的失落經驗。
.
因此,我們也可以分別想像一個可比擬「恐懼」、「自責」、「無助」、「委屈」的人生經驗,並且體會這段回憶帶給我們的身體感覺、想法與情緒感受。
.
這些引發出的情緒,就是「心理抗原」。
.
—— #喚醒Evocation——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回想一下:當時的自己,是怎麼度過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如何超越當時的恐懼、自責、無助、委屈,來到這裡的?運用了什麼資源?得到了什麼幫助?創造了什麼樣的結局?學到了什麼經驗?得到了什麼成長?
.
其實,我們的生命中,早有許多成功因應的經驗;只是在情緒高張的時刻,那些內在的資源會被我們「忘記」。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需要學會全新的能力,而是需要辨識出這是我們已經完成的挑戰,將我們的舊能力重新組裝起來。
.
因此,我們要找出這些能力,並且好好體會當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因為我們其實已經做到過)時,心中升起的自信與能力感。
.
這種被喚起的自信,就是「心理抗體」。
.
—— #鞏固Consolidation——
.
現在,做一個深呼吸。把過去曾經成功轉化困境的自信,融入現在的場景。想像自己今天忽然得知接觸過確診者,需要隔離採檢,知道自己可能會出現「恐懼」、「自責」、「無助」、「委屈」的情緒。然後——準備好面對它!相信自己可以度過、也知道自己可以度過,更知道這些情緒不會擊垮自己。接著引導自己想像,在那樣的時刻,自己正專注在接下來應該採取的適切行動中。
.
我們仍然可以有情緒,然而我們得以讓情緒留在「適當的程度」,並且帶給我們最大的幫助。
.
現在,當完成以上「SEC」步驟後,再做一個深呼吸,感謝自己花時間看了這篇文章,做了練習,帶給自己力量。
.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簡單的「SEC」步驟中,為自己秒打一劑「心理疫苗」。果若事件發生(我們每個人現在真的必須要把這樣的可能性放在心中),便能有足夠的心理抗體應對;同時,因為這樣的心理疫苗,也讓此刻的自己更加謹慎: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社交與移動。
.
甚至,也可能幫助我們彼此,獲得群體的心理免疫,讓我們的社群,變得更強壯。
.
因為,我們真的同島一命。
.
--
.
📒延伸資訊:
.
◼️ 文章中提到的陳茻的經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181225211899150&id=100000351387623
.
◼️ 文章中提到的林亮君的經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181225211899150&id=100000351387623
.
◼️天豪與長揚之前製作的息怒靜心五步驟
https://www.facebook.com/KnKpsy/posts/361263768678590
.
◼️心理師想跟你說製作的的隔離心理學
https://www.facebook.com/KnKpsy/posts/360524175419216
.
◼️台大心理系陳淑惠老師翻譯的家長/照顧者協助家庭因應COVID-19疫情指南
https://www.facebook.com/suehuei.chen/posts/4683708274989717
「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小馬 倪子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電話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電話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台大醫院電話分機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加油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台大醫院電話分機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加油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家庭醫學部 :: 牙醫評價網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即日起本院常規營運降載,停止(... - 台大醫院National Taiwan ... 的評價
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來自香港,行醫30多年的他,常與地方、偏鄉甚至部落患者溝通,除了一口有香港腔的國語外,連「台語」也很溜;而從一名偏鄉醫師,到推動國家政策的國民健康署署長,守護民眾健康,是他永遠不變的初心。
在7月19日即將借調期滿、卸下國健署長歸建花蓮慈濟的他,本周日將出版《從樂活到善終:王英偉醫師的全人健康照護》新書。並不戀棧職位的他,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不改開朗心情的說「活在當下很重要」,回想這段期間對健康促進的投入,已走了一條實踐的道路。
王英偉說,他來自香港的醫師世家,會長年在東部行醫,是因當時年輕有夢,在台大就讀醫學系時,有著滿腔熱血「史懷哲」精神,參與很多服務性社團,並隨著前輩組成山地服務隊到偏鄉服務、也參與國外醫療協助,從社區長者的照顧到臨終陪伴等難得經驗,都是他日後決定往安寧、健康照護、及東部服務的種子。
台大醫學系畢業並完成訓練後,王英偉自願前往當時乏人問津的台灣偏鄉-花蓮慈濟醫院服務,一待就是31年至今。憶起難忘的回憶,他說當時人力匱乏,為了啟動巡迴醫療,他「醫師兼司機」,開著救護車跑遍花蓮每一個部落、鄉村義診,甚至爬山、涉水,民眾走不出來,他便走進去,一個個給患者看病、治療。
另一難忘回憶,則是1994年非洲的盧安達內亂時,他自告奮勇,遠赴動盪不安的災區義診,是現場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黃皮膚醫師。他說當時他還在看診,接到一通神秘電話,時任慈濟基金會執行長林碧玉打來,說慈濟將投入盧安達救助計畫,需全科(家醫科)醫師,詢問他的意願。曾在美國杜蘭大學留學的他,擁有「熱帶醫學」加「國際衛生」專長,他覺得這就是冥冥之中的旨意,於是他沒有猶豫就決定前往。
在盧安達10天的經歷,王英偉與團隊深入難民營,他說當時那裡仍是戰地,「教堂裡都是彈孔」,且霍亂、痢疾等疾病肆虐,治療藥物極度缺乏,而後勤設備、補給都不甚完善,連部分醫護人員都遭感染,壓力相當大,但此經驗卻讓他體悟,「教育」是唯一讓民眾能獲得健康知識的力量,也讓他掌管國健署時不忘初心,對於國人健康促進一再的宣導、衛教。
7月下旬即將卸下署長職位,四年多的官職、64歲的他不見疲態,他說「樂活就是養生」,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他,更與記者分享小秘密:原來他去年起開始早上六點從士林的官署走路到國健署上班,每天成為署裡「第一個開門」的人,自然精神抖擻;而回花蓮後,他將繼續做安寧照護,並加強醫學教育與人文知識傳遞,讓史懷哲精神與現代典範醫師的行為共存。
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小馬 倪子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媽媽值得最好的👍
太太,我給妳🤗
2018母親節優惠專案大公開
如果您還在選擇{產後護理之家}
請盡速撥打預約鑑賞專線02-23825588
房間數量有限‧保證入住‧絕不超收
#以人為本
#以客為尊
#汭恩產後護理之家
#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39號21樓
#諮詢鑑賞專線02-23825588
蒞臨洽談鑑賞後,
立即贈 [汭恩超有誠意的參觀禮]
鑑賞後簽約時,
立即贈 [汭恩超級澎湃的簽約禮]
首次鑑賞並簽約者
立即贈 萬元好禮2擇1
日光調理機<寶寶副食品的好幫手>
滙嘉寶寶智慧床墊/寶寶照顧的智慧神器
選擇汭恩產後護理之家的12理由
【醫師巡診頻率】
小兒科醫師巡診:每週二四六
婦產科醫師巡診:每週一
中醫科醫師巡診:每週三五
營養科醫師巡診:每週二四六
醫美科醫師巡診:每週五
家醫科醫師巡診:每一天
【照護比】
照護比1:3 /全館僅僅8房/精緻藏於細節
【照護資質】
堅持全護理照料,杜絕保姆及照護員
【護理人員編制】
三層管理‧面面俱到
護理督導 → 三班護理長 → 三班護理師
護理督導:產兒護理工齡15年以上
且具備新生兒搶救證照
三班護理長:產兒護理工齡12年以上
且具備新生兒搶救證照
三班護理師:產兒護理工齡5年以上
【緊急後援】
台大醫院‧馬偕醫院‧三總醫院
【感染控制制度】
人人皆平等/通通享特權/一切開心
A.加強感染控制設施,設置全台第一條滅菌通道,取代拒絕訪客的封建制度
B.由媽媽自主決定會客地點,開放訪客進入媽媽房內陪伴,訪客離開後,媽媽房內開啟紫消滅菌,感控一流。
C.時尚氣派50坪會客大廳,媽媽可於此與友共餐,家人同樂,共享美食,天倫之樂。
【孕期照料‧獨一無二】
#提前200天融入您的孕期生活
#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地
#提供多元完整的孕期照料
A.媽媽秘書
B.孕期管家
C.孕期下午茶
D.孕期營養衛教
E.孕期SPA
F.孕期胎教
G.產檢陪護
H.待產福袋
I.產子陪護
J.隨身護駕
K.月子福袋
【產後照護‧有口皆碑】
月子期間,
館內設施齊備,服務專業,無後顧之憂;
A.產後SPA
B.產後美髮
C.產後育子培訓
D.產後乳腺無痛按摩
E.產後哺餵指導
F.親子教室‧哺乳支持
【離館照料‧支援延伸】
幫助媽咪預先規劃,
以愛為名,予以指導,完美過度;
A.居家保姆嚴選推介
B.新手媽咪居家動線指導
C.居家隨訪
【三師共製‧量身客製‧月子膳食】
中醫師 + 營養師 + 料理師 ‧ 三師共製
·量身客製‧因人而異‧
·獨特差異‧效果卓越·
A.客製一:用餐時間客製化
依據媽媽生活作息來安排餐飲供應,避免食物反覆加熱,營養流失且失去美味
B.客製二:用餐地點客製化
依據媽媽喜愛,鼓勵媽媽於大廳用餐,避免獨處產生心靈空虛而食之無味,餐食變化創新,月子藥膳火鍋、泰式風味、法式料理、美式早午餐、傳統台式、古法粵式、變化無窮……
C.客製三:用餐內容客製化
依據產後媽媽不同體質與食材愛好,遵循中醫師及營養師的專業評估與充分溝通,量身客製;來自喜來登的料理名廚十餘年月子餐實務經驗,精湛發揮與眾不同的月子饗宴。
【內部環境】
A.房間室內高度4.3米‧零壓迫
B.大金空調‧獨立迴風
C.整潔明亮‧大面採光
D.全室採用鍋爐水
E.3M三管淨水系統‧超高生飲水
F.負離子吹風機
G.ToTo浴廁系列
H.SONY 60吋高畫質液晶電視
I.超靈敏寶寶智能床墊
J.法蝶多桶席夢思床褥
K.文華東方高級寢具
L.寶寶監視24小時畫面
M.內置微波爐‧生活便利
N.電動窗簾
O.無線電話
P.正負壓隔離媽媽房
Q.全館密布紫外線臭氧消毒燈
【交通便利】
1.地鐵捷運西門站(步行街6號出口)
2.地下室平面停車塲可供應臨停或隔夜
#最懂媽媽的產後護理第一品牌
#以人為本
#以客為尊
#汭恩產後護理之家
#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39號21樓
#諮詢鑑賞專線02-23825588
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電話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醫院 家庭醫學部電話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台大家醫科住院醫師,台大家醫科門診表,台大家醫科掛號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 ... <看更多>
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台大醫院電話分機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加油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加油地圖,台大醫院網站提供醫療團隊、特色醫療中心、就醫指南、尋找醫師、門診... 本院各項主要服務及聯絡電話,請撥總機(02)2312-3456後轉下列分機。 ... <看更多>
台大醫院家醫科電話 在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電話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醫院 家庭醫學部電話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台大家醫科住院醫師,台大家醫科門診表,台大家醫科掛號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