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上市📖|#這樣安排是為你好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
▌我們是否因為忙碌、「方便」照顧,忽視父母的需求?
▌我們是否因為「害怕」,而限制父母的能力?
▌若照顧父母有困難,我們是否忘了尋求其他資源、求助相關單位?
因為父母的不適,可能他們說不出來;父母的疼痛,可能不知如何開口;更可能他們的眼淚,總是獨自吞下。
「我相信子女們照顧父母多是基於關愛的,但一不小心很容易超出界線,而不自覺,變成了「愛」少一點,但「關」多一點。
子女們不自覺地把老病衰的父母看成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或是乾脆擺起來,當家中太上皇般地讓家中大小事都不入他的耳朵,殊不知「不讓老人家因知道而操煩」的善意,卻也可能變成「不想讓老人家煩惱,所以什麼都不告訴他」的控制。反倒造成家中長輩只能被動地接受子女們為他做的決定,沒辦法參與事前的討論過程,更無法透過討論來表達自己的愛惡和心意。」──本書作者 #陳乃菁 醫師
══════════
【專文推薦✍️】
朱為民(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 、臺中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有感推薦❣️】
朱偉仁 (愛長照執行長)
余尚儒(都蘭診所所長)
林書煒 (POP Radio電臺臺長/主持人)
郭慈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蔡佳芬(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詹鼎正 (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兼新竹醫院機構負責人)
#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8月20日溫暖上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立法委員林佳龍於針對「十年長照計畫」質詢內政部部長李鴻源,林佳龍痛批,10年長照至今已經推行5年,馬英九於2008年總統大選時宣示的:「推動長期照護保險與立法,4年內上路」政見,承諾正式跳票,「長照服務法」與「長照保險法」規劃的千瘡百孔,需要通盤檢討。 林佳龍表示,目前衛生署規劃的「長照服務...
「台大醫院看護中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黃欽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新聞] 【疫情下的陪病風暴】1天2千6仍找嘸看護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台大醫院看護費用的推薦與評價,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專業看護照顧服務中心平台專區 | 得士派人力資源顧問股份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網路上關於台大醫院看護pt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網路上關於台大醫院看護pt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網路上關於台大醫院看護pt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新北市看護推薦、台大醫院看護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新北市看護推薦、台大醫院看護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看護推薦ptt [MF9ARS]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ptt 看護推薦[U5V14K]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請問關於雇用醫院看護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台大醫院擺位技巧示範影片(中文字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台北市看護中心台大、榮總? :: 全台國小情報 的評價
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黃欽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該是說”Goodbye”的時候了!
我們的狗兒子Sunny連續一、兩天沒吃狗食了,就算送到嘴邊也無動於衷,我想是該到了要道別的時刻了。
16歲的老狗,全身軟趴趴的躺在夫人為牠晚年準備的「涼床」上,老婆不忍,送去就醫。獸醫說給再他一次機會吧。大直有家24小時看護的醫院,你可以請他們輸血,如果再無起色,就不要勉強了。
老婆將Sunny交給我送去「大直狗狗醫學中心」,我想就人類的概念而言,大概就是台大醫院這種等級的教學醫院吧?獸醫給的資料是體重6.2公斤,這比牠最胖時的8.5公斤大概少了1/4。我摸著牠瘦骨嶙峋的背,已經削尖的臉頰,眼角含著淚水。狗狗會掉淚嗎?牠知道我在跟牠道別?我沒注意過,但我想牠的一生是幸福的。
不要再折磨牠了,住一晚高級病房,讓牠壽終正寢吧!
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北社區感染破口危機 大量確診列入明天 將發警示簡訊】
指揮中心記者會重點:
■今日本土57例,境外1例,新增15例死亡。
■臺北市29例躍居第一、新北15例、新竹縣4例、桃園3例、基隆3例、台中2例、新竹市1例。
■22例為居家檢疫時驗出(新北4例,台北13例),35例為社區驗到案例(新北11例,台北16例)。
■5/11-6/30累積個案13605人,解隔離10347人,佔76.1%。
■北市大型篩檢發現約50名個案,這些不包含在今天個案,今天還在採檢中,且周邊還有很多店家,之前都沒有匡列篩檢,還要再篩檢。
■中央與北市設前進指揮所,7/2晚間8點將發布警示簡訊提醒篩檢,7/2下午五點前完成確診者疫調,7/3完成密切接觸者隔離,安排採檢。並持續匡列風險區域人員。
■請環南市場相關活動人員暫時勿移動,在家等候聯繫、疫調匡列與採檢安排。
■陳時中部長語重心長不斷提醒疫調匡列篩檢重要性,目前量能可以大量PCR篩檢,一定要儘速做好疫調隔離,把這波(之前放任太久)的疫情控制好。
■相對台北防疫荒腔走板,屏東Delta案例未再擴大,枋寮醫院相關316人無陽性,環境採檢均為陰性,接觸者匡列490人,除14816以外目前無陽性。
■屏東社區採檢累積10689件,目前檢驗完成都是陰性,應該是比較樂觀的情形。
Q&A:
■環南市場依照農委會安排,進行停業後物資供應調配。晚上8點才會發簡訊還在統計中。
■「快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成立聯合指揮所(補充:#只靠台北已經不行),事情發生了就趕快處理,依照現在技術與量能都有提升,我們主張用PCR大規模的把處理完。
■Novavax疫苗都在談判中。
■雙北市場一而再再而三爆發感染,前段時間北農、現在環南,都會大規模擴大採檢。部長認為,採檢站地區地點一定要近,要方便採檢,把可能感染的人都找出來。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面對問題,「處理場所」跟「處理人員」是兩件事情,場所清消就沒問題,但人員一定要匡列到。不要分你我因為病毒沒有在分這個。
■今天死亡個案中,一案為外籍看護,本來確診後住院治療已經改善,出院後再去防疫旅館隔離,不幸死於彰化火警。另一案50多歲男性,為愛爾蘭男子跑步路倒死亡,死後PCR陽性,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死亡原因是否和武漢肺炎有關還要釐清。
■今天開始擴大入境採檢,會依照今天狀況(週五入境最多)再來調整動線。
■第七類施打疫苗人員中,捷運等工作人員也會列入。
■7/12各行業別能不能開放要看疫情狀況,像今天台北的事情要先處理,不然開了也沒有人敢去。開放後重點也會包含「確診了怎麼辦」的做法。
■中央防疫醫師協助各縣市疫調,但主體還是各衛生局,外傳耳鼻喉科診所確診事件,「戴口罩就不用匡列」一事並不確實,例如就診的599名個案,交給台北市衛生局進行匡列,要經過電訪詢問後才決定匡列名單。
■中央從6/5就要求雙北市場進行採檢,但在速度與管理上「#稍嫌有一點慢」(補充:雙北是超級無敵慢吧),所以現在才加速進行推動,目前再講什麼也無助目前疫情控制,只能大家合作趕快控制下來。
■這次環南市場還是派出 #王必勝擔任前進指揮官,直接進駐聯合指揮中心。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指揮以中央為主,但指揮官希望大家是以合作討論的態度來進行,有歧見都能提上來。
■今早環南PCR陽性個案中,Ct值>30傳染力較低的12位,但Ct值<20傳染力很高的16位,強弱都有(補充:也就是染疫時間拖得很長,每個人感染時間都不同,市場有病毒已經很久,不知道都傳了幾層了)。
■台大醫院每個單位都有一間負壓隔離病室,對於疫情期間其實是不理想的,疫情期間盡量集中收治,但疫情擴大時這種病房也會被拿出來使用,感覺上是混住但其實是負壓病房。台大醫院在疫情後,硬體可能還要再做檢討。
■本來要準備公布餐飲解封指引,但現在時機不對,要先控制疫情。
■COVAX最近聯繫都沒什麼積極回應,Novavax除了在COVAX平台預約以外也和原廠洽詢中。另外藍營縣市想買疫苗的,都在要求補件中(也就是沒有一個縣市文件是齊的)。
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立法委員林佳龍於針對「十年長照計畫」質詢內政部部長李鴻源,林佳龍痛批,10年長照至今已經推行5年,馬英九於2008年總統大選時宣示的:「推動長期照護保險與立法,4年內上路」政見,承諾正式跳票,「長照服務法」與「長照保險法」規劃的千瘡百孔,需要通盤檢討。
林佳龍表示,目前衛生署規劃的「長照服務法」與「長照保險法」問題非常大,其中有兩大因素可能讓長照體系崩解,第一、外籍看護被排除於正規長照人力之外,第二、「長照保險」的給付包含了「現金給付」選項,最終的結果,將會讓絕大部分的家庭「領現金,聘外勞」,失去十年長照計畫的美意,以日本而言,日本從2000年開始辦理「長照保險」,且無「現金給付」選項,全民使用「服務」,短短不到十年,已經發展出完整的長照服務。
林佳龍說,根據統計資料,有長照需求的家庭中,由家屬自行照顧者約佔65%、聘請外勞照顧者約佔28%、機構照顧者約4%、其餘3%才是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現金給付實施下去後,「十年長照計畫」將宣告死亡。
林佳龍呼籲,「十年長照計畫」不應該使用保險制度,以國民年金而言,全台灣有超過5成的人積欠保費,如果「十年長照計畫」用保險的制度走下去,窮人保窮人的結果,也只會走上失敗的命運。
林佳龍最後提出四點要求,分別為一、將失智失能人口納入長照體系中,二、外籍看護工與我國居家服務體系建立接軌制度,三、提高居家服務員的時薪,由政府補助,四、「長照保險」開辦不可開放「現金給付」選項,呼籲內政部確實做到。
林佳龍:以台中為榜樣,建立全國食物銀行體系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加入全球食物銀行協會的結盟典禮,台灣正式成為食物銀行第24個會員國,活動結束後,立刻返回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針對食物銀行在台灣未有法源依據,造成諸多問題,質詢內政部部長李鴻源。
林佳龍認為,除了法源依據外,推行食物銀的首要工作為建立食物銀行互通的資訊管理系統,有正確、即時的資訊交流,才能互通有無,創造最大效益。
此外,林佳龍也建議,以抵稅方式鼓勵企業、賣場及物流等產業,參與食物銀行的運作,李鴻源則當場承諾,將積極建立食物銀行體系。
上個會期,林佳龍在立法院推動的食物銀行法,目前已完成一讀,並在台中成立全台首創的實體食物銀行,未來也會持續推動食物銀行法,在全台建立一個組織完整、品質完善的食物銀行系統。
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專業看護照顧服務中心平台專區 | 得士派人力資源顧問股份 ... 的推薦與評價
得士派人力資源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照顧服務中心擴大徵才1 台南成大醫學院誠徵優秀看護及管理人員2 雲林台大醫院分院誠徵優秀看護及管理人員3... ... <看更多>
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網路上關於台大醫院看護ptt-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和台大、馬偕等多家醫院合作的「侒侒看護中心」表示,平常就很缺人,現在更缺,看護的家人叫他們現在不要去醫院顧病人,有病患等了1、2週,「甚至出院 . ... <看更多>
台大醫院看護中心 在 [新聞] 【疫情下的陪病風暴】1天2千6仍找嘸看護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沒有經過SARS風波,今日看到這篇報導
想請教各位前輩,全責照護是打算將一般病房ICU化,增加人力的意思嗎?@@
還是一樣是網內互打稀釋點值而已啊?
https://reurl.cc/nz5A38
以下轉載自報導者。
2018年11月,《報導者》推出《病床邊的照護危機》專題,統整健保資料庫並進行全台19家醫學中心大調查,披露全台民眾負擔的醫院看護費每年高達660億元之多;醫院卻將這些病床照護工作外包給仲介業者,只抽成、不把關,不僅病家負擔沉重、看護也缺乏保障,形成醫院照護與院內感染的黑洞。2003年,2名看護工及4名家屬正是因此漏洞不幸感染SARS。
報導中,呼籲衛福部須重視醫院陪病問題、將全責照護納入醫院體系,以免殷鑑重演。不料,1年後,當時的警示一一驗證。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爆發迄今,一名印尼籍看護確診引發社會驚慌;北部醫院更爆出院內感染,致2名病患、3名陪病家屬、3名護理師、1名清潔人員染病,上百名醫護人員被隔離14天。
《報導者》近日訪查發現,隨著疫情急速升溫,醫院照護風暴持續捲動,不屬於醫院內部人員的照服員和看護,因防疫物資保障有限,許多看護自顧不暇、不敢接案;而賣命接案者的價碼水漲船高,從24小時2,100元、一路漲到2,600元,仍有病患等到出院都等不到看護,家屬只得自己輪班顧,儘管醫院目前皆施行一天一名陪病者限令,但輪班者愈多、進出醫院的人數反而更多,徒增院內感控風險。
吳小姐的家人今年2月底住進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向醫院登記申請看護和照服員,卻發現因為COVID-19疫情,許多看護不願意到醫院工作。隔壁床病人好心給了一張看護仲介的名片,吳小姐透過仲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名中文流利的外籍看護工。沒想到,2月26日爆出印尼看護確診,吳小姐請的那名外籍看護當天就不見人影,還偷走了她家人的健保卡,要求吳小姐得付清看護費才肯歸還。
疫情下的照服困境:保命的拒接案、賣命的急漲價
「我們也曾懷疑她是行蹤不明的移工,但是沒辦法,我們真的找不到看護,」吳小姐無奈地說,聯絡不到看護的當下非常傻眼,不過疫情期間花錢也排不到看護,這名外籍看護要價並不便宜,24小時是2,200元,已經和本國籍差不多了,在急需的情況下實在沒辦法顧慮太多。
但事實上,吳小姐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看護費漲1成,家屬掏錢也排不到
COVID-19疫情至截稿前已累積252起案例,部分看護為了自身健康暫時休息。和台大、馬偕等多家醫院合作的「侒侒看護中心」表示,平常就很缺人,現在更缺,看護的家人叫他們現在不要去醫院顧病人,有病患等了1、2週,「甚至出院了都還沒等到。」侒侒看護和各大醫院簽有合約,不能任意調漲價格,維持在24小時2,200元,但接待的工作人員私下表示,「外面個別接案的看護,已漲到2,600元了。」
台大醫院是台灣醫療龍頭,疫情期間就醫人潮仍絡繹不絕,小艾(化名)的公公已經在此住院3天,家人在工作之餘輪3班照顧,她詢問之前曾配合過的仲介公司,一般科病人原本24小時照顧費用是2,100元,現在已經漲到2,400元,復健科、骨科等特殊病人或居家24小時照顧,也從2,400元漲到2,600元,仲介公司回應,「現在都找不到看護了!」她也向醫院配合的業者登記申請照服員,遲遲沒有下文,後來才發現前面還有好幾個人在排隊,根本排不到。
一名看護仲介業者張先生表示,現在台北24小時看護至少2,500、2,600元,還不一定找得到人,如果遇到肺炎個案,即便是只是一般肺炎,看護仍嚇得避之唯恐不及,「群組裡上百個看護沒人要接。」只能跟家屬說抱歉,請他們自己想辦法。
一度落在防疫網外,口罩得自籌自備
漲價其實並非只因看護和照服員坐地起價,而是現在到醫院工作的風險實在太高。
在嘉義地區擔任照服員的何春美,SARS期間曾在衛生署嘉義醫院的護理之家擔任照服員,當年碰到住民疑似感染SARS,導致工作人員都要隔離,「那種心情非常非常沉重。」17年後,她的小孩已成年,卸下經濟重擔,這次疫情更嚴重,兒女特別傳LINE、Facebook訊息叮嚀她這段期間不要接到醫院陪診、照顧的案子。因此即便老交情的看護業者急call,但何春美仍只接老客戶和到家照護的案子。她也透露,「不少同業這段時間也不太願意去醫院照顧,通常都是有經濟壓力的才比較沒得選。」
讓看護和照服員卻步的原因,除了家人勸阻,另一個重要的關鍵在於看護接觸的多半是高齡、患有慢性病者,都是這波COVID-19高風險病人,但他們都不是醫院體制內的人,不僅工作缺乏保障,也落在防疫網之外,口罩防護等物資,第一時間都要自籌自備。
如今面對世紀大疫來襲,疫情初期,許多照服員連最基本的口罩都要想辦法自己張羅。
盧湘羚從事照服員工作20多年,2009年和朋友創辦嘉義市照服員職業工會,常用「體制內、編制外」,形容他們在醫院的角色。她舉例,台灣在1月21日出現武漢肺炎第一例,當時衛福部特別保留口罩給各大醫療院所,但是嘉義基督教醫院平時每班向照服員抽成100元,此時卻認為照服員不算是醫療人員,不發給他們口罩,而和醫院簽約的仲介公司,也認為沒義務提供他們口罩。
盧湘羚表示,許多會員因為買不到口罩,只好重複使用,甚至有人不敢到醫院工作,影響收入。幸好在工會尋求立委協助向院方反映,嘉基很快在2月4日、5日就發放每人每天1片口罩。
盧湘羚說,當然很感謝嘉基釋出善意,但希望政府思考防疫策略時「將眼光看向弱勢」,許多看護和照服員是二度就業、經濟條件不佳,才從事這麼辛苦的工作;且24小時接觸病人的照護工作,風險不比醫療人員低,希望防疫政策都能一併考量這群看護工和照服員。
漏洞關鍵:不在非法看護 ,而在醫院管理
衛福部直到2月26日才發布「醫療機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外包人員管理指引」,要求醫院針對外包人員強化感染控制措施,包含常見的照顧服務員(含病人聘請看護)、清潔工、保全等等,須造冊管理外包人員TOCC,量測體溫、要求配戴口罩等等,並且辦理感染管制教育訓練。不過直到3月3日,衛福部才拍板定案,發放住院患者「陪病者」每天2片口罩。
2月26日遭確診的印尼看護,第一時間疫調查找不到她的踨跡、在另家醫院尋獲她、將她送檢,引發各界聚焦討論「非法看護」的管理政策討論。不過,醫院的院內感控和疫病傳播,真正核心的問題其實在「醫院陪病」的本身風險,醫院把病房照護工作外包出去,責任落在病家身上,無論家屬、合法照服員或非法看護工,實質上都造成醫院人流變多、甚至接案照服員跨院服務,而增加疫病感染與擴散風險。
印尼看護確診後的2天,北部另一家醫院即因一名50多歲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婦人(案34),確診前曾因低血糖住院,後來牽動3名護理師、1名清潔人員,以及期間曾到醫院照顧她的女兒、兒子都陸續確診,甚至連同病房不同病室的病患和陪病家屬也遭感染。這起院內感染至今已9人,是台灣這波疫情最大的群聚感染事件,也導致此醫院上百名醫護人員被隔離14天。
這證明,病毒不會檢查身分證和工作證,醫院管理才是關鍵。
防護政策、法律,都沒站在看護這一邊
衛福部長陳時中雖然在印尼看護確診後強調,現階段抓非法看護對防疫沒有好處、照護缺口無法補上,卻並沒有正面回應醫院長期將照護責任外包的問題,僅說「看護視同陪病者」,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教育他們不要到處「趴趴走」。
2018年,《報導者》與立法委員吳玉琴進行「全台醫學中心看護大調查」披露,19家醫學中心機構裡有13家把看護工作外包,平均抽佣3~5%。報導刊出後,衛福部曾回應,修改「醫院照顧服務員管理要點」,醫院「得」設專戶或基金,提供看護在職訓練,並把關勞動環境、推動醫院全責照護、直聘照服員等等。
一年過去了,到底醫院有沒有用基金培訓看護?《報導者》再度詢問衛福部常務次長薛瑞元,他同樣沒有正面回答,僅說未來會將看護納入整個體系,「只要醫院能管理好就好。」
除了防護政策不足,法律也沒有站在看護這邊。看護常需出入醫院,染疫風險自然也高,不過桃園家庭看護工工會理事黃姿華表示,《職災勞工保護法》的補償僅限因職災死亡及因工作造成失能,如果只是罹患傳染病確診,「沒死沒殘的話,看護工還是一毛都拿不到。」
重蹈SARS覆轍:全責照護遲未落實,人流進出造成感控風險
由醫院施行「全責照護(Total Care)」,讓病房照護由醫療單位進行專業訓練、分級及管控,是減少醫院感染最適宜的方向。推動「全責照護」30年的台灣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周照芳指出,護理人員都有防護措施,而且知道何時可以接觸病人、感控怎麼做,但家屬和看護不一定知道,「家屬帶來的院內感染很多,」而且頻繁的人員進出對感控不好,若看護有問題,因為不是醫院裡的人,醫院也不好管理。
印尼看護確診當天,衛福部也同步公告新政,限制每名病患一天只能有1名陪病人(含看護)、2名探親者。雖然陪病人員減少了,但許多家屬有工作,得輪流請假照顧,兩三天就換一次面孔。一名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會員、在北區醫院服務的護理師就表示,會勸家屬要固定人力,但家屬要上班很難限制,只能一次一次教家屬怎麼照顧病人。「沒辦法,要從頭開始教,也不能不教,不教最後還是護理人員要承擔,」她希望照護人員要有系統性和連貫性,對醫院感控也比較好。
17年過去,共聘照服員醫院不到2成
2003年SARS爆發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發生院內感染,2名看護和4名家屬因此過世,當時醫院推行全責照護的聲浪和共識很高,這項計畫也由當年受創最慘痛的和平醫院帶頭開始,並宣稱要落實到其他家醫院,然而17年過去了,卻雷聲大雨點小。
2017年衛福部和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合作試辦「住院友善」計畫,鼓勵醫院共聘照服員,加入醫院僅34家,多半只開10床、20床,病人想住也住不到;今年則新增到93家,約5,500床,但也僅佔全台500家醫院不到2成。
擔任照服員20多年的盧湘羚,曾親眼目睹許多不及格的防護措施:沒有受過感控訓練的家屬,將病人沾血的棉棒、用過的手套直接往廁所垃圾桶丟,「但我們受過醫院訓練的就會知道,有感染風險的廢棄物要丟在黃色垃圾桶,沾到血液或體液要丟紅色垃圾桶,一般垃圾則丟在白色桶。」不過她也感嘆,這種結果不能全怪家屬,許多人是因請不起受過訓練的照服員只好自己顧,若未來有全責照護制度,可減低陪病家屬數量,醫院整體感控也能做更好。
照護責任外部化,反榨乾護理人員
照護責任外部化不僅成為醫院感控漏洞,也反過來影響醫療環境。3月4日台北巿立聯合醫院被爆出,疑有50名護理人員集體請辭,許多護理師聽到這消息都感到不意外,甚至紛紛表示身邊也有許多朋友想離職,「但壓垮醫護人員的不是疫情,而是長期被壓榨的勞動環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連若馨表示,聯合醫院每年有預算聘護佐,已經是相較能單純從事護理業務的醫院,「不用幫病人換尿布,」但勞動負擔仍非常重,護病比可達到1比15,也就是一個護理人員要顧15個病人;加上醫院去年開始砍中秋、績效獎金,長期不被尊重,才是護理人員離職主因。
其他沒有全責照護的醫院更慘。北部某醫學中心護理師表示,有些看護或家屬訓練不足,護理師得要幫忙翻身、扶去廁所,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病患沒有家屬能顧,又請不起看護,護理師不可能丟著不管,只好把屎把尿,兼顧看護業務,忙到一整天沒時間吃飯已是日常。「這種現象還滿普遍的,坦白說這樣病人照顧品質一定會下降,畢竟時間就這麼多。」
建置照服員派案系統
「人力和派遣公司的外派看護沒有系統化管理,形成醫院裡面相關問題,」日前面對吳玉琴在立法院院會質詢時,陳時中也坦言,醫院管理有問題。
陳時中表示,2019年底已和行政院長蘇昌貞提過,蘇也指示要積極規劃相關事宜,衛福部除了試辦計畫,未來會思考運用類似長照的支付標準表,根據支付項目,建立多對多的共照派案系統,引進評分機制,由醫院掌握看護人力,現在正積極建立電腦系統、計算費用,「希望下半年這些計畫可以開始試辦。」
薛瑞元則表示,目前看護和照服員不足,難以在醫院全面推動全責照護,不過衛福部將會利用這波疫情醫院登記的陪病人員和探病者資料,分析家屬可能有多少比例自己顧、自聘看護,評估未來的人力需求等等,「之前的確沒掌握需求和供給量。」
除了院內感控、照護品質問題外,病人自聘看護的負擔極大,且許多看護收費沒有規範、隨時都可以調價,就像目前疫情嚴峻下的漲價現況。
台灣全年估計約660億元的照護費用,如何才能更有效益支出、減輕病家負擔?對此,不僅民代、照護團體,甚至連醫療監督團體,都罕見地已有共識──應把全責照護的費用,納由健保給付,再由精算合理反映在保費上,病人實際使用後,以差額負擔或共照費用支付,減少負擔、也能讓照服員收費穩定。
衛福部鬆口「全責照護擬納健保」
吳玉琴多次和衛福部溝通用健保給付全責照護,衛福部原本一再表示,照服員非屬醫事人員,且執行的服務屬於生活照顧,依法不屬於全民健保給付範圍;但吳玉琴認為,醫院內所有人都是照顧病人的一員,健保費給付全責照護,並不是將這些錢給看護個人,而是「病床服務」的一環。衛福部終於鬆口說會溝通,吳玉琴期盼,「衛福部不要疫情過了就忘了痛,全責照護是國家醫療政策,不是病患自家的事。」
家總祕書長陳景寧也呼籲適當調整健保費,將照服員納入醫院體系。她分析,目前全國約有7萬多張急性病床,以平均滿床率7成計算,大約是5萬張病床;若以一名照服員負責4位病患、採3班制、年薪50萬元推估,每年全民健保保費約需調高188億元,占全度7,500億元的全民健保年度經費不到3%,民眾可能每天增加2、3元的保費而已。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也支持將全責照護納入健保。但她認為,以醫院病床數計算成本不精確,應以病人實際使用狀況為依據。她試算,全台平均一年有195萬人住院,平均住9.55天,再以過去周照芳曾試辦的病房成本計算,一天每床成本約1,100到1,200元,民眾若自付差額500元,一年健保約支出315億元,增加的健保支出全由民眾埋單,每月保費約多114元;若與政府、雇主按比例分攤,民眾每月約多付42.2元保費;若一名看護照顧多位病患,整體費用可再往下降。
雖然民間團隊計算出的健保費用不盡相同,但全責照護納保已是共識。如何更精確計算出經費,端賴衛福部更積極規劃,讓照護不再成為病患、家屬與醫療人員沉重的負擔。
今年10月,衛福部預計檢討健保費,是否用全民健保支付全責看護?陳時中首度鬆口表示:「我會來溝通!」希望透過試辦計畫,讓系統跟支付項目完善後,再考慮放到全民健保。
【發文提醒】請附上至少20字心得。
轉錄他板文章應徵求原PO同意後方能轉文,並請移除底下推文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MI 8 Lit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76.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585357884.A.79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