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才拚優勢,台灣有何能耐?
產官需求速盤點,人才培育動起來!
虹安日前在教育文化委員會針對「#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提出質詢時指出,教育部的業務報告顯示,我國的STEM領域學生人數呈現下滑趨勢,尤其是博士班下降幅度最大,已超過10萬人,令虹安對於台灣在全球競才戰爭能否佔據優勢相當擔憂。(#STEM 領域就是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及 #Math 4個字縮寫,為結合 #科學、#科技、#工程 以及 #數學專業領域 的新興教育議題。)
#Appier 董事 #簡立峰 日前在 #行政院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時提到,「台灣從事科研人數愈來愈少,在每年只有16萬個小孩出生的年代,包括台灣半導體、新創事業能否靠這16萬個小孩,成為世界第一,將是很大挑戰。」可見台灣產業能否持續成長,政府能否協助作好養才、攬才的工作就相當關鍵。
近年許多大學積極成立專業學院與研究中心,例如交大 #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台大、成大、清大與交大各自成立的「#AI創新研究中心」等。但大學相關系所很多,不少學校教研能量並不差,沙盒試辦不應限定台清交成等少數國立大學。同時,國家重點領域也不是只有半導體,其他領域也必須囊括進來,攸關國力提昇不能再繼續慢吞吞。
「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的立法目標,是要整合政府端、學校端、產業端。促進大學辦理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制度創新、帶動產業科技與經營模式創新之高階科學技術人才、引導企業研發資源結合大學研究能量,擴增國家重點領域博士人才等。不過,如何監督執行端,監督研究學院財務及管理,及最重要的立法成效,這些問題都有待行政院各機關再次研討。
雖然法規的主管機關是教育部,然而,現在政府有許多推動人才的相關政策及法規散落在各部會。虹安呼籲教育部要趕快和各部會,如國發會、科技部等單位針對國家重點領域進行盤點,並研擬相關人才培育計劃。作為主管機關的教育部應該思考如何整合,集中資源、統一規劃,打造一個「一體」的人才政策體系,以趕上全球瞬息萬變的競才步伐。
台大ai創新研究中心 在 專業主持人莊涵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技部 AI創新研究中心成果記者會
打破AI黑盒子,可解釋性的人臉辨識模組
#工作記錄 #主持人 #司儀 #科技部 #口罩也能辨識 #人臉辨識 #AI突破 #打破黑盒子 #模組 #台大研究 #台大AI創新研究中心 #學術 #實體展示 #部長玩得好開心 #未來科技 #emcee #host #government #taipei #taiwan #ntu #ai #technology #work #weekday #happy #livedemo
台大ai創新研究中心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大、中研院看準AIoT趨勢 合創智慧聯網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
2020-01-04 14:53:12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看準未來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將整合成智慧物聯(AIoT)趨勢,台大今校務會議通過,將與中研院合作,110學年增設「智慧聯網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預計招收10名,盼提升研發能量,促進產業升級。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表示,該學程由電資學院與中研院資訊所和資創中心結合,主要希望招收此領域頂尖的國際博士生,預計招收10名,將整合AI和物聯網,發展嶄新的理論和應用,搭載未來5G的建設與技術,橫跨大數據處理、雲端計算、資訊安全、訊號處理和機器學習等。
台大電資學院今也在台大校務會議上正式提案,希望通過申設學程,促進未來人才培育需求,包含軟硬體整合能力,以及學生跨領域能力等,經決議後正式通過,預計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在110學年新設並招生。
張耀文指出,電資院國際學位生12年來成長為原來的7倍,現已有282名國際學位生,佔電資學院3700餘名學生的11.3%,大學部更高達15.8%(博士生7%),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學院的國際化優勢。
張耀文說,台大被最近的烏鎮智庫評列為亞洲各大學人工智慧領域的第一名,跨國企業Intel公司也在2012年來台大電資院成立亞洲各大學內首個智慧聯網創新研究中心,學院師生也在AI各領域屢獲大獎,未來跟中研院強強合作,可更能促進相關發展,提升整體國民生計水準。
附圖:台大今校務會議通過,將與中研院合作,110學年增設「智慧聯網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記者方賓照攝)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029702
台大ai創新研究中心 在 臺大人工智慧中心aintu | Taipei 的推薦與評價
創新研究 營」,今年(2022年)已是連續五次合作舉辦。 中心與Google藉由這個活動連結當今AI領域中廣受討論的議題,促進使產學之間產生互動與對話, ... ... <看更多>
台大ai創新研究中心 在 AI Boot Camp AI創新研究營-鄭文皇教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AI Boot Camp AI創新研究 營】臺大AI 中心 與Google於2018 年舉辦首屆「 AI 創新研究 營」,今年(2022年)已是連續五次合作舉辦。 中心 與Google藉由這個 ... ... <看更多>
台大ai創新研究中心 在 [新聞] 台大成立AI研究中心技術應用雙管齊下- 看板NTU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成立AI研究中心 技術應用雙管齊下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1日電)科技部今天在台大成立人工智慧聯
合研究中心,而台大同時扮演技術和應用的雙核心、雙引擎角色。科
技部表示,希望透過資源浥注,讓研究能量能夠擴散到業界。
台灣大學今天舉行科技部人工智慧(AI)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
究中心揭牌典禮,科技部前瞻及應用科技司長楊琇雅、台灣大學代理
校長郭大維等人出席。
郭大維表示,人工智慧從1950年代開始發展,到了1980、1990年代,
在工業控制上已有長足發展,2010年開始在網路深度學習上有些進展
,特別是語言、物品辨識和醫療影像識別等。
郭大維指出,過去AI領域的世界大學排名,亞洲共有3所大學進入前
50大,台大排名37名,是亞洲表現最佳,現在科技部在台大設立AI研
究中心,台大也希望結合醫療和健康資料庫優勢,推動生技醫療研究
,幫助國內AI產業提昇競爭力。
楊琇雅表示,AI是近期全球關注焦點,科技部長陳良基上任後定調去
年是AI元年,並積極爭取經費,以5年、每年新台幣10億元的預算啟
動AI相關計畫,期待透過AI創新研究中心的設立,在技術和應用層面
作為全國AI發展的核心角色。
楊琇雅指出,科技部共設立4個AI研究中心,台大是唯一扮演技術和
應用的雙核心、雙引擎角色,另外3個研究中心也需台大核心技術的
協助,科技部希望藉由資源的浥注,讓AI中心的研究能量能夠跨校、
跨領域合作,甚至擴散到業界和國際。
此外,台大AI創新研究聯合中心也將設立「人工智慧技術子中心」、
「全幅健康照護子中心」2個子中心,由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陳
信希和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傅立成擔任主任、共同主任,並
分別任1個子中心的主持人。(編輯:張芷瑄/梁君棣)1070131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801310183-1.aspx
--
◆投票名稱: 八卦板板主選舉 - 2017/7/1~2018/2/28
◆投票結果:(共有 1246 人投票,每人最多可投 2 票)
選 項 總票數 得票率 得票分布
olmtw 19 票 1.52% 0.87%
0.87%,是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46.1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M.1517405722.A.80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