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議會第19屆第5次定期會
#黃碧妹議員質詢1100510
#各單位工作檢討
環保局局長-郭建成
蘭嶼鄉各機關學校及部份民宿業者急需水肥車處理民生問題,盼環保局能盡快與業者及公所承辦人協調處理。
文教行政科科長-金惠珠
各學校族語老師及語推人員希望行政工作能簡化,鐘點費可以改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9的網紅劉櫂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過後,造成台東地區垃圾量爆增,台東縣無法短期內解決暴增的垃圾問題,為避免垃圾長期堆置滋生細菌,造成衛生問題,劉櫂豪立委特邀請環保署長李應元到台東勘查,瞭解台東垃圾的清運與處理,並透過中央協調將暴增的垃圾清運至高雄的焚化廠處理,李應元署長今(15)日在台東承諾,清運及處理垃圾所需的相...
台東縣環保局局長 在 黃健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週末我抽空到台北上GLS領導課程,也在iM教會跟學員分享自己的領導實務經驗,不論教或學,都很有收穫。領導的面向很廣,但「用人」絕對是領導成敗的核心;不只要用人唯才(專業掛帥)、用人不疑(充分授權),還要「慧眼識英雄」,更要把人擺對位置。
擔任縣長時,我從外部延攬了很多跟我並沒有私交的人才,進入我的內閣,比如:副縣長張基義、觀旅處長陳淑慧、社會處長鍾青柏、衛生局長盧道揚、原民處長吳鄭善明⋯還有和我競選兩次立委的許瑞貴是我的建設處長。他們在不同時期、不同崗位上,都對台東的進步做出貢獻。而調整戴清坤為縣長室參議、王邦賢為行政處長、謝清泉為環保局長等案例,不僅出乎大家意料,甚至一開始當事人百般抗拒,但最終證明,他們在新的職務上發揮潛能更甚以往,創造了公務生涯更高的價值。
正巧分別在10年前及8年前的今天,我們歡喜迎接張基義及盧道揚加入台東縣府團隊。基義後來歸建回到交通大學,現在是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的首任院長。道揚在台東衛生局表現出色,被挖角外派到駐美國代表處,任滿後到衛福部台北醫院擔任顧問醫師。他們在台東的付出,上帝都看見,而那些可貴的歷練,成就了他們後續的職涯發展。他們對台東及國家的貢獻,我深深感謝並引以為傲。
台東縣環保局局長 在 區塊勢 - 說人話的區塊鏈圖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蘭嶼的遊客人數爆量,忽然想到收入島費、鼓勵遊客將垃圾帶回台灣的想法,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當時我曾邀請數金科技的執行長李亞鑫,到區塊勢 podcsat 節目上討論他所看到的蘭嶼困境。
「台東縣蘭嶼鄉長表示,擬加收每人 50 元的入島費 ... 蘭嶼湧進大批遊客,光是 7 月就已經跳電三次!鄉長夏曼.迦拉牧表示鄉公所有認真宣傳,希望鄉民可以節約用電。另外,蘭嶼的垃圾處理不易,多年來一直宣導,希望遊客回台灣本島時,能將垃圾帶回台灣丟
台東縣環保局代理局長郭建成表示,自即日起特別舉辦「多背一公斤」活動,鼓勵遊客將垃圾帶回台灣。由於爆量人潮對蘭嶼的自然生態帶來影響,夏曼.迦拉牧表示,研擬隨飛機票、船票徵收 50 元入島費用,以回歸「使用者付費」。」
👉 所有文章列表:https://blocktrend.pse.is/archive
👉 訂閱區塊勢每月 240 元:https://blocktrend.pse.is/subscribe-now
台東縣環保局局長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過後,造成台東地區垃圾量爆增,台東縣無法短期內解決暴增的垃圾問題,為避免垃圾長期堆置滋生細菌,造成衛生問題,劉櫂豪立委特邀請環保署長李應元到台東勘查,瞭解台東垃圾的清運與處理,並透過中央協調將暴增的垃圾清運至高雄的焚化廠處理,李應元署長今(15)日在台東承諾,清運及處理垃圾所需的相關費用,約計2,000萬元,將由中央來協助處理,協助台東有一個乾淨衛生的環境。
劉櫂豪表示,今年第一個強烈颱風尼伯特在上週重創台東,風災過後,風雨摧毀的招牌、鐵皮與倒木四散在台東的街道上,而透過國軍弟兄、清潔隊員以及各地志工所清運出來的垃圾,1週以來共計清運6,600噸,是台東縣2年的垃圾量,暴增的垃圾量使台東目前掩埋場已不堪負荷,部分清運至高雄焚化廠處理,清運以及處理費用高達2,000萬元,地方政府無力負擔,劉櫂豪特邀請環境保護署李應元署長來台東瞭解垃圾處理的情形,在台東縣環保局謝清泉局長、台東市張國洲市長陪同下,前往建農掩埋場及傑帝爾掩埋場會勘。劉櫂豪並爭取經費協助處理台東暴增的垃圾,李應元署長立即承諾清運垃圾以及焚化廠處理的費用2,000萬元,中央允諾全數協助處理。
劉櫂豪強調,颱風雖重創台東,但是台灣各界紛紛伸出援手,這次暴增的垃圾,謝謝各縣市政府的支援、辛苦的國軍弟兄與清潔隊戮力同心幫忙,協助鄉親運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垃圾,也謝謝高雄市允諾協助台東處理部分垃圾。這次透過環保署的協助以及經費的挹注,希望能夠讓鄉親早日見到整潔的市容,儘速恢復生活的正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GfRr9Zlu2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