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與科技的靈肉磨合】機器向舞者學習舞蹈,需要打節拍嗎?
2021-05-28
AUTHOR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
機器何時會擁有人類的敏捷度?
有這麼一說,舞者們就像是七龍珠的賽亞人,平常時是毫不稀奇的平凡人,一但跳起舞來就像變身的超級賽亞人,瞬間變了一個人,能量爆發全場。看著他們流動的身軀,難以想像身體的動態能夠如音樂般,擁有千變萬化的質地演繹,如果讓機器向人類舞者學習,又會有怎樣的可能呢?
《Hype Cycle》是一系列對未來動態的研究影像,旨在通過表演和新興科技去探索人機協作的發展性,其中《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便是系列的第二部演示影片,由來自英國的Universal Everything公司的製作,這是一家由數位藝術家,體驗設計師和未來創造者組成的遠程工作團隊,創辦人Matt Pyke兼具藝術家和設計師的身分,將一個個創作想法與不同領域的工作夥伴或與其他的科技公司(如動態捕捉公司)合作來完成。
《機器學習》以運動研究的實驗為基礎,試問—機器何時會擁有人類的敏捷度?他們讓舞者在一個寬敞且陳舊的舞蹈室中,教導不同型態的機器人如何運動。如下圖的舞者Mr. Simms一步步引導機器學員Harmony各式的肢體動作,藉由模仿來學習發展對自身身體運用的能力,有趣的是Harmony的型態是一群如飛翔在空中的燈,連結著長長的電線,隨著一上一下的動作,分散、飛舞或是糾結在一塊。無論是被引動的電線所產生的流動輪廓,或是多個小個體組成的形象,都展現出與人類身體有相當不同的發展可能。
學員Izzy則是由可伸可短的管壁所連結而成的機器型態,其造型似乎給了它更敏捷的動態能力及流暢性,那極簡的造型散發著特有材質的體感,兩者的型態截然不同,然而,卻可以與舞者老師達到共舞般的平衡性。
隨著機器從搖搖欲墜的模仿逐漸發展到純熟的掌握,人與機器之間出現了物理的對話關係:模仿,平衡,挑戰,競爭,超越等過程,然而機器真的可以跟上舞者嗎?什麼時候勝過舞者?機器也會樂在其中嗎?為機器取一個名字會讓它擁有靈魂嗎?機器在跳舞時,會在心裡打節拍嗎?
影片:https://vimeo.com/265583901
這些人機交互的問題意識啟發自Gartner Research提出的《炒作週期》(Hype Cycle),這是一個預測新科技進入市場的未來期望和隨之幻滅的趨勢圖。對新科技和市場的互動過程的觀察,是否可以借鏡來設想人與機器未來的關係呢?
最後,來和這些可愛的機器們實際互動看看吧!
影片:
https://vimeo.com/337511882
附圖:創辦人Matt Pyke繪製的概念草圖
舞者Mr. Simms與機器學員Harmony
學員Izzy和舞蹈老師
資料來源:https://tomorrowsci.com/wufenlei/%E3%80%90%E8%BA%AB%E9%AB%94%E8%88%87%E7%A7%91%E6%8A%80%E7%9A%84%E9%9D%88%E8%82%89%E7%A3%A8%E5%90%88%E3%80%91%E6%A9%9F%E5%99%A8%E5%90%91%E8%88%9E%E8%80%85%E5%AD%B8%E7%BF%92%E8%88%9E%E8%B9%88%EF%BC%8C/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2009年開始,協助太魯閣國家公園建立國內首支依據志願服務法成立的「步道志工」隊伍引領青年學生藉由手作步道與自然重新連結,也在永和社區大學成立步道社團課程,以持續步道觀念的推廣、溝通。 手作步道強調以人力方式運用非動力工具輔助進行施作,降低對生態環境與歷史空間的擾動,以增進步道的永續性與整體性。 ...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自2009年開始,協助太魯閣國家公園建立國內首支依據志願服務法成立的「步道志工」隊伍引領青年學生藉由手作步道與自然重新連結,也在永和社區大學成立步道社團課程,以持續步道觀念的推廣、溝通。
手作步道強調以人力方式運用非動力工具輔助進行施作,降低對生態環境與歷史空間的擾動,以增進步道的永續性與整體性。
手作步道的基本原則包括:
考量環境生態:順應步道所在地的氣候、地質、原生生態習性等,兼顧使用者特性與棲地整體性
考量人文歷史:依循歷史反映工法,結合傳統工藝、在地知識進行因地制宜的「適切設計」
設定環境承載量:基於在地資源調查,設定可接受的遊客衝擊程度,進行步道分級及相對應的施作強度,提供從大眾化到荒野級多樣的遊憩體驗機會
盡量就地取材:減少外來材料從採礦到運輸在能量與資源的損耗,善用現地既有自然材料
重視常態維護:確保步道具備一定彈性能因應大自然的變化,又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性。
6強調公私協力:政府的土地管理單位、專業者與民間組織從規劃討論、施作與後續維護需共同參與、平等合作。
在此過程中,志工的參與看似療癒受傷的土地,實際上透過與土地深層的互動,現代生活中與自然隔離的焦慮、以及人與人之間疏離的關係也將獲得療癒。手作步道期望帶來的是更全面的改變,藉由實作行動的過程促發環境的覺知、增進對環境的關懷與敏感度,進而關心更廣泛的環境議題。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介紹
專訪:策展人 林怡萱
魔鬼氈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品,然而這個創意的發明靈感原來是從大自然獲得啟發要!生物歷經 38 億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適應環境的方法,人類也利用觀察大自然生物來創新技術或設計產品,此特展集結國內外豐富仿生科技發明展示內容與互動體驗活動,帶領大家進入仿生的世界裡一起師法大自然的智慧。
因應快速經濟發展所造成全球的環境危機,國際知名仿生學家 Janine Benyus( 珍妮.班亞斯)在 1997 年提倡「Biomimicry」的觀念,將生命永續的意義與仿生科技做緊密結合,藉由仿效大自然的永續智慧來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科教館為向大眾傳遞仿生概念,歷時一年多精心籌備策劃「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以透過結合藝術美學的設計概念,分別從動物、植物及自然生態系統等面向整合國內外仿生科技發明案例,豐富的展品陳列及互動體驗,讓觀眾以沉浸式體驗方式參觀展覽。值得一提的是,「仿生特展」更引進2016 年全球仿生設計競賽 6 件獲獎的作品,引導觀眾透過觀摩國際最新的仿生科技發明當中啟發創意思維,同時也結合 Tinkering 動手操作的概念,各主題區皆設有仿生挑戰工作坊,讓觀眾在參觀的當下,將啟發的靈感立即透過動手操作挑戰仿生的創意設計,參觀動線也設有回饋分享區,深化觀眾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的學習及喚起向大自然學習的謙卑。
仿生特展整合了國內外專業的資源,包括台灣仿生協會協助與國外仿生機構的知識接軌及輔導高中以上學生參加全球仿生競賽,以及 Interface 公司將仿生概念應用在地毯製造的產品,直接鋪設在各主題區的工作坊內,讓觀眾不僅能夠完整的獲得仿生知識及情境體驗,也透過競賽活動點燃學生對科學實作的熱情。在國中小階段的學生,,科教館也規劃以仿生為主題的系列課程,期望學校透過校外教學實地參觀及體驗課程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觀察與啟發創意發明的靈感。
策展單位: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展覽名稱:「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
展出日期:105/12/15~106/08/31
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周一休館)
週六、週日、國定例假日、寒暑假至18:00
展出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台灣互動體驗設計協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2017桃園蓮花季-荷浪桃桃活動介紹
訪問:施鈴邦股長(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旅遊行銷科)
林錦堂理事長(桃園市觀音區蓮花園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曾國權總幹事(桃園市觀音區蓮花園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徐暋盛老師(雞祥蓮年大型裝置藝術作者)
解說:張嘉霖(「步步生」公共藝術)
王昱翔老闆(蓮荷園休閒農場)
表演:陳建華園長(互動變臉布袋戲)
今天這集的節目介紹,主要是蓮花季的小旅行行程之一的「樂遊蓮池獨家大宅門布袋戲變臉秀」,有興趣的聽眾朋友,可以參考後面的桃園蓮花季網頁報名。
桃園自在遊蓮花季小旅行
桃園觀音種植許多蓮花,仲夏朵朵蓮花盛開,隨著微風搖曳,成為桃園著名美景,更擁有「南白河,北觀音」之美名。蓮花盛開的時節正是暑假開端,桃園市政府為了讓民眾輕鬆便利安排暑假賞蓮行程,在今年首創的「桃園自在遊」線上旅行平台推出蓮花季限定兩條一日遊程,除了帶大家參觀「2017桃園蓮花季」,也要探訪當地蓮園近距離欣賞蓮花、品嚐蓮花餐,更獨家安排互動布袋戲團表演,要讓民眾闔家出遊樂趣連連!
桃園蓮花季 漫步蓮花間
今年桃園蓮花季已邁入第19年,從在地農民自行發起的小型活動演變成賞蓮、看戲、品藝術的年度大型活動。而今年桃園蓮花季自7月1日至8月13日,除了可以欣賞會場旁大小蓮園不同品種的蓮花,還有兩件當地藝術家設計的公共藝術作品「雞祥蓮年」及「步步 生藝術畫舫」;而桃園自在遊目前推出的兩條蓮花季限定一日遊要讓民眾共襄盛舉,前往蓮花季會場漫步蓮花間,欣賞在地藝術家的公共藝術品,體驗觀音自然與人文之美。
蓮池古宅 布袋戲變臉秀
「樂遊蓮池.獨家大宅門布袋戲變臉秀」是從下午開始至晚上的夏季限定遊程,在桃園蓮花季會場遊覽後,前往觀音知名的古宅─林家古厝,欣賞古色古香的一進四護龍古建物、朵朵蓮花盛開的蓮田、酒甕步道、紅磚拱門、稻草玩偶等,並體驗剝蓮子的樂趣及品嘗消暑的蓮子冰淇淋。最後,獨家安排知名的敘舊布袋戲園在古厝庭院進行互動布袋戲變臉秀,大小朋友隨時可能被邀請上台參與演出,親身體驗布袋戲的驚奇,品味蓮池古宅和變臉布袋戲蹦出的新滋味!
藻礁尋秘 驚喜蓮蓮
「尋秘藻礁 ‧ 驚喜蓮蓮小旅行」一日遊規劃了更親近自然的行程,除了桃園蓮花季會場遊覽,前往蓮荷園體驗大王蓮花輕功水上飄的樂趣,另外還結合時下流行的抓寶活動,藉著遊戲了解蓮園中各種植物,讓小朋友在遊樂同時學習到知識。此外,由在地達人帶領進入觀新藻礁尋秘,認識全台灣最大的藻礁群,了解千年活化石的珍貴,讓大人小孩重視自然保育!
蓮花季限定遊程 免費限量接駁&加碼贈好禮
桃園自在遊蓮花季限定兩條小旅行「樂遊蓮池獨家大宅門布袋戲變臉秀」(600名)及「尋秘藻礁驚喜蓮蓮小旅行」(320名),提供免費限量交通接駁(台北火車站或中壢火車站);另外再加碼贈送桃園自在遊專屬設計旅遊收納包(市值$199元)。民眾可利用24H線上報名系統報名,即選即訂,暢遊桃園!
(桃園蓮花季網頁)
http://www.universe.com.tw/lotu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