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下防疫勤洗手這件事。
這幾天義大利韓國疫情擴散大爆發,奧地利瑞士也有確診案例,英國德國感染人數也在陸續增加中。我的手下終於開始覺得事情大條有點緊張了,因為他們接下來的出國度假旅遊計畫開始受到影響,已經訂好票的航空公司陸續發出提醒跟警告要他們注意病毒動態自行處理改票退票。這兩天紛紛來問我「啊那個健保制度世界第一的台灣是怎麼處理的啊~~~」
大家有看過照片裡這個東西嗎? 如果各位有到過歐洲,比較傳統一點的餐廳酒吧,廁所都會有這台,名字很多,大概是叫作 cabinet roller towel 之類的捲筒擦手布機。我本世紀初剛到英國唸書的時候,第一次在學校廁所洗好手找不到擦手紙巾或烘手機,看到這台也不知道要怎麼用,糗死了。還是看英國人用了我才知道,往下拉露出乾淨的一截,擦好手之後舊一點的機型要自己手動捲回去、新一點的機型會自動捲,然後露出沒用過的一截給下一個人使用。萬一用完了,也沒辦法自己換,很多人照樣擦在已經有人用過濕掉的布上,說因為之前的人是用洗過的乾淨的手擦的所以沒關係。
我們現在看起來真的很不可思議,多髒啊!! 但是當初的設計是真的為了環保,整捲布用完拿去洗一洗烘乾可以回來重複使用。我這幾年回來這個東西變少了,都變成烘手機,但是我還是很常在我的生活中看到。
SARS發生那年我在英國唸書,沒有經歷過到底有多恐怖。但是回台灣之後,明顯感受到經過SARS的重創,#台灣在公共衛生設施上有非常驚人的進步。為了避免手的接觸傳遞細菌,公共場合餐廳購物中心絕大多數的洗手台全部換成感應式的水龍頭跟烘手機,進出各個地方幾乎都是自動門不用動手,新型辦公室為了省電也幾乎都換成感應式照明不用按開關。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每天的生活,需要自己動手開門握門把的機會非常少,幾乎都是自動感應的。(還有其他很多自動感應設備我暫時沒想到歡迎大家補充)
可是我現在在英國的生活不是。我住在較偏僻的城市裡,我公司的建築是1980年代蓋好的,除了十多年前有增建跟稍微重新裝潢一下、近期裝了些環保省電的裝置重換管線之外,一切都很傳統。洗手間還是旋轉水龍頭、不提供擦手紙。洗手不擦乾,細菌多8成,比沒洗手還髒。
而且衛生跟消防法規規定廁所、茶水間、每棟建築連接的走道都要double door,就是要有兩重門卡關。到處都是有門把的厚重大門,大家進進出出都要動手用力拉門。萬一我抱台電腦又拿杯咖啡,整路還要不停掏識別證刷卡才能穿梭每個門,真的很折磨。
問題就來了,我這幾天仔細算過,我如果去上一趟(最近的)廁所,來回至少要拉8次門把,如果客滿要換地方,會變成20次;上班單程從停車場走到座位4次;中午去員工餐廳吃飯來回12次;還好我把咖啡給戒了不然上下午各去買一次咖啡總共要拉16次門把。我觀察了半年,這!些!門!把!從!來!沒!有!清!潔!擦!拭!消!毒!過!!!
(還好,英國最被大家稱讚的就是紳士風度,我的老闆手下都是男的,我的工作偏業務性質開會帶專案通常整間的同事只有我一個女生,所以進進出出幾乎都是老闆同事很主動幫我開門讓我先走,把我寵壞了也讓我接觸門把機會大幅減少,加上我超認真洗手消毒到都快脫皮了...) (我連隱形眼鏡都不戴了,也忍住揉眼睛咬手指的壞習慣)
所以你們知道台灣有多先進、有多衛生、絕大多數的人多有公德心嗎? 在全民公共衛生跟疾病傳染病的防治上,有極高的水準。這次台灣若能幸運控制疫情逃過感染擴散,全民衛教功不可沒。加上台灣的頂尖人才都進了醫界然後轉戰政界,看看檯面上從副總統到幾任院長部長都是醫療出身的菁英,民進黨執政這幾年來刻意地與中國切割大幅降低災害 (也謝謝中國之前為了抵制懲罰台灣緊縮禁止陸客來台觀光)、全民都經過SARS的震撼教育很有警覺性地自主自律健康管理。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誰有資格位列最開發最先進國家,絕對非台灣莫屬! 光看國外口罩供給跟價格有多失控、防疫隔離有多離譜、醫療衛教有多糟糕,我真的不懂那些只會嘴砲扯後腿的、大家就夠忙了還在批評政府的、還在似是而非扯人權求曝光刷存在感的,只能說,報應不遠... 你覺得台灣不好,那就再見不送,哪裡好請你哪裡去,不要吃台灣米還在害台灣人!
最近同事都在問我口罩哪裡買... 哈哈哈哈~~~ 我跟他們分享台灣政府全面接管口罩禁止出口並且採用實名登錄分配制,他們全都嚇壞了,不敢相信亞洲最民主的國家竟然能夠這麼有遠見有經驗地搶先一步作出如此高效率的危機處理。
不過憑良心講一句,不要再用籠統的「台商」稱呼那些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台商已經成了非常負面的字眼,20年前可能真的是商,電視上看到的是很偏激享有特權的極少數。 現在多的是跟我一樣有很不得已的原因、在台灣真的無法再發展,只好出國打拼求生路的一般打工仔上班族,我們沒有特權、也默默為自己的選擇承擔。
Search
台灣在公共衛生設施上有非常驚人的進步 在 建築改革社(建改社)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REFORM)源起自台灣921災後校園重建,當時一群年輕建築師在教育部的理想感召下熱烈參與了重建,新校園運動誘發了第一波有關於建築人群聚,以及參與公共議題討論與辯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