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迷訪談計畫(12)-就這樣在京都讀書工作13年了。優雅低調的台灣女孩
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無法返京所訂下的京都迷訪談計畫,就這樣一路延宕發表,到這一篇,終於到了最終篇了,其實這系列的訪談文字,大部分在三月就都全部完成了,但是因為發懶,到了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天慌地亂的,就這樣都已經進入處暑過的九月了,終於要發表最後一篇,上次就曾經提過了,最後兩篇訪談,我會留給目前住在京都的台灣朋友,上次分享的是對日本傳統與藝術非常專研的厭世京都,最後一位,則是一位已經在京都13年,唸完碩博士論文,也在京都生活工作的低調美女haiyo。
認識haiyo也是因為粉絲團的關係,當時看到她讀的是京都的龍谷大學,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馬上就想到了京都雙壁的作家-萬城目學所寫的小說-鴨川荷爾摩,裡面四個進行荷爾摩比賽的京都大學,其中朱雀組,就是龍谷大學,後來,那陣子還到另一位台灣朋友,她說她準備要去立命館大學念博士,有沒有這麼巧呀,剛好都是鴨川荷爾摩的大學與隊伍,哈!
雖然和haiyo只是網路聯繫的朋友,但是感覺她是位很謙虛低調的女孩,她的博士是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感覺很專業,在她的文字裡,更能感受到她是個喜歡享受慢步調的人,真的好適合在京都,她有一年的時間,願意騎上40分鐘的腳踏車去上學,真是令人佩服不已。文章裡的許多問題,她也回答的非常詳盡,果然是做研究的高材生,介紹了很多京都的好店家與散步的地方,還有真正與京都人相處的事,透過haiyo在京都生活的眼光與推薦,或許大家可以進入更悠閒更緩慢的京都,她提到她的夢想是在京都買一間有緣側的老屋(誰不想呢,哈哈),非常期待,也祝她夢想成真,還是非常謝謝haiyo願意參加這個計畫,也期待日後能帶家人在京都與她相聚。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嗎?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您好,我叫haiyo,來到京都已經邁入第13年了。在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京都留學。在大學時學的是日文,但因為認為語言僅是一種溝通工具,使我想要利用這個工具再擁有屬於自己的專業。我在日本的碩博班念的是社會學,主要研究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報紙,社會學系在日本不算太冷門的科系,主要分一般社會學以及社會福祉兩種。而我念的新聞學也是包含一般社會學之內,與台灣的社會學系印象有很大的差異。在漫長的留學期間,一開始在日式餐廳打工,後來開始接觸口譯翻譯以及教學等工作。目前為日企正社員從事翻譯工作。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工作)的原因是甚麼?
其實我認識京都是透過一位曾來京都交換留學的大學同學,我記得她結束交換留學時,一邊拿著相機的照片,一邊跟我述說關於京都的美好,讓我對於這座古都有很好的印象。同學當初也笑笑地跟我說,以我這樣慢步調的個性,可能不適合東京大阪那種大城市,京都可能最適合我。沒想到因為這句話,我就待了13年。
311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吧!那時候家人也希望我回台灣,但是剛好同時博班也錄取了!雖然掙扎但還是想繼續學業。在外國生活的確會遇到很多挫折或是困難,比起求學上的困難,我覺得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比較多。
例如,租房子的時候仍是有不少房東不想租給外國人,要不然就是要日本國籍的連帶保證人,對於保證人還有許多職業年收等等的條件。除了保證人還要繳納預付房租,禮金押金以及火災保險等等,在日本搬一次家就需要花上25~30萬日幣。這個是比辛苦的地方。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或日常生活)嗎?
起床洗漱後開始泡咖啡做早餐。是的!日本沒有美而美也沒有永和豆漿那種早餐店,基本上早上都是自己煮。像我這樣慢步調的人,還是無法像一般日本人選擇不吃或是在便利商店抓個麵包飯糰果腹。目前即使已經成為社會人,我還是寧願早起兩小時慢慢地吃早餐享受早晨。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這題蠻難的。如果要說的話就是來京都的第一年,什麼都不太知道,聽留學生的學長姐說京都都是用腳踏車代步的。所以我就騎了一年腳踏車上學,單程就要40分鐘,至今想想真的十分青春。但也因如此,我比很多人知道京都的小路,沒有紅燈就可以一路向北或向南的捷徑。往往這種道路是樸實卻很有味道的。
以前有很長的時間在圖書館,常常都是唸到關門。有一次身心俱疲出了圖書館要騎車回家,停車場滿地的黃色銀杏葉,像是絨毛地毯一樣,非常的美。看著看著竟然不自覺流出淚來,可能是身心太累,突然看到這樣的美景,內心突然非常感動。現在想想真的蠻浮誇的。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我覺得是京都人的性格吧!我想大家都有聽過京都人很難相處,講話也不好好說,總是拐彎抹角的。我覺得這蠻真實的,也真真切切感覺到。因為在京都的時間長,同時期的留學生朋友也各自發展,目前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以在地京都人為主。
這樣說吧!老京都人是無意識覺得優越於其他地區的人。這種與生俱來的優雅以及自信到現在還能感受到的。我與熟識的老京都人朋友曾聊過這個話題,我也蠻直接問說為什麼你們京都人這麼難相處?他笑著說,是啊!他也這麼覺得!他接著說,他從小被奶奶教導絕對不能給人帶來困惑以及麻煩。所以,即使是多年的鄰居,掃門前的地時也是絕對不能越界。這樣的教育之下,對於還不熟悉的友人更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是不失禮儀的作法。
這樣的想法是深植老京都人的生活,所以衍生出許多場面話。常見的例子如:京都人覺得你說話太過冗長,會說你這錶真好真漂亮。實際意思是請你注意時間。或是你在京都人家作客,京都人問你要不要吃茶泡飯?其實是想要讓你回家等等。
有人會說京都人陰陽怪氣,話都吞在肚子,不好好說。依我看來,這是他們慣用的一種表達方式吧!其實在熟識之後,京都人也是會付出真心來交往的。只是他們真的很慢熱很慢熱,到他們真心認同你的時候,這份友情也會長長久久。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櫻花跟楓葉的季節。比起其他城市,京都的櫻花與楓葉更有一種雅致。即使在京都多年,看過的櫻花楓葉太多太多,但還是在這兩個季節裡,讓我有一種「京都にいて良かった!(身在京都真好!)」的深刻感受。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騎腳踏車吧!京都市真的不大,若真的有時間我會建議可以租借電動腳踏車慢慢自己探險。京都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你會看到什麼風景。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街景,也會讓你感受到京都的美好。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我喜歡兩個區域,一是目前居住的四條烏丸區域。一是四條大宮周圍。烏丸區域大部分的人認為是銀行與辦公大樓的集中地,但其實也是祇園祭舉辦地點。周圍也有很多傳統產業的店鋪,可以享受在都會中感覺傳統的優雅。另一個區域是四條大宮,以前阪急電鐵還沒有烏丸跟河原町站時,四條大宮便是最終站,所以附近聚集了很多很道地的店家。很多都是觀光客比較難知道的在地店家,這個區域算是京都市中心的下町,所以其實對外國人都是蠻和善的。直到今天還是很常到這一帶與朋友聚餐。這裡很京都,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京都,而是很容易親近的京都。
訪談文章一樣非常長,haiyo因為回答的都很詳盡,也介紹很多好店與好地方,所以這裡就不全文貼出了,歡迎想看的朋友,繼續點留言的訪談文章詳讀喔!照片用了大家最想念的京都銀杏地毯,我想很多人都曾經被不經意遇見的銀杏與楓葉地毯打動過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0的網紅柚智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荃鈺小時候是資優生,備受家裡的期待,大考失利後他選擇了「體育」這條路, 但家人通通不看好他,質疑他為什麼要去選一個「冷門」的科系? 社會對於成功的刻板印象,讓他很不服氣, 難道除了「臺清交成」外,別的選擇就注定失敗嗎? 體育大學就只能當運動員? 曾荃鈺最後成了一位入圍金鐘獎的廣播主持人、心智圖講...
「台灣大學冷門科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柚智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CoffeeTea&Jan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問卦] 其實那些冷門科系也挺無辜的吧-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台大的冷門系畢業後都去哪啊? - 考試板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班上超過一半的人想轉系! 台大冷門科系"農經系"驚見逃出潮畢業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今周刊- 對於當初的選擇,他坦承:「超後悔的啊,台大冷門科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拋磚]你適合唸台大嗎?--台大冷門or政清交熱門?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亞洲大學冷門科系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亞洲大學冷門科系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台大冷門科系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就是要台大,冷門系贏清交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台大冷門科系dcard的問題包括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台大冷門科系dcard的問題包括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閒聊] 讀頂大冷門科系碩士的人後來都去哪了-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個選擇都是錯的」
/
/
我常常聽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可是人生就是會常常選錯。對!因為人生不是考試,沒有標準答案。(最近放榜就來寫一些跟科系相關的事)
/
前陣子我跟一位朋友去開會,對方公司的阿伯就問我們在哪唸書(他覺得我們像大學生)
她就說:政大。
接著阿伯露出一個哇~你真聰明的眼神。
/
我瞬間想起多年前在台灣我說唸師大
其他人都覺得還好
阿伯還會問:你要當老師嗎??
然後我朋友是唸政大某種冷門的語言學系!
根本是我當年也可以考上的系!!
(以後聽要聽別人講完學校有沒有加科系)
/
/
為此我跟大學同學暢聊師大人的美麗與哀愁
(對!我明明出國五年還是很在意這種爛事!)
我們一度覺得當年應該選政大才對
這樣才會一直被叫高材生!
/
/
可是我們分析完一堆不同地方畢業至今天的發展。發現人類生命力堅強,不管唸哪裡大家還是會找到自己的路。而我們會覺得選錯,是因為懷有一顆不滿足的心與不甘的情緒。我們執意認為沒走的路最美。反觀當年我們也是唸得很開心,也形塑了現在饒富趣味的人格,大家也成為了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雖然我此刻只是一顆沙發馬鈴薯,可是沒有四年的師大也沒有今天的我。選擇師大,你就是STAR!!(為什麼很像畢業感言)
/
/
後記: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不管是做一個獨排眾議的選擇,或是走一條披荊斬棘的道路,我們的存在都有屬於自己的意義,而每個選擇未來都會連成一個最完美也不完美的自己。
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德國的Abitur
早上繼續把昨天的芒果煮完.
從昨天下午我就已經開始煮芒果了. 這次14顆芒果可以有5公斤的果肉. 然後你可以看到我的成績. 有準備兩罐要送人. 另外3瓶芒果糖漿. 剩下的芒果羔這樣放. 糖量夠就不需要太擔心壞掉這個問題...
分了兩鍋煮. 煮完後還可以喝芒果紅茶...
你會覺得奇怪: 上面的不是第一張主圖照片的敘述.
我只是先把剩下的照片講完..... 因為有一長串來到這裡的一些心情要寫XD
這幾天有很大的感嘆.
今天是我兒子的Abitur 詳情可以看這個簡體網站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795977 . 我覺得非常清楚. 因為牽扯到德國中學的體制. 我兒子女兒讀的是文理高中. 這些畢業生之後絕大多數都是進大學讀書.
就像我們的聯考. 但不是一考定終身. 一個科目的考試除了筆試還有口試. 而且平常的學業成績也會一併納入計算.
朋友中有很多人對於小孩的教育很注重. 曾有人問我德國的學校教育問題. 趁機也可以了解一下.
Abitur 考試. 你可以根據你的最佳科目選擇三科.裡面一定要選的一科就是德文!
我兒子女兒讀的學校因為從一開始就是有篩選得考試的數理化專門的高中. 當然大多是德國長大的人. 這個學校以平時成績不輕易打高分聞名. 但是代表這個邦出去比賽得獎的都幾乎會有這個學校. 我女兒說這個學校參與奧林匹亞競賽是常態. 但其他的學校則不是如此.
之所以強調這些是因為接下來的事實很殘酷.
因為學校的平時成績打得嚴. 所以當初從五年級就進入學校讀書到了高一( 10年級) 結束的階段就會有一波轉學潮. 這些人大多是日後要往醫學院或是法學院發展的學生. 他們要爭取那個小數點以後的高分才能進入醫學系( 因為在校平時成績計算就是最後兩年為主) . 聽說, 離開這個學校去他校讀高二以後的兩年都覺得外面的世界是天堂.... 因為只有原來的這個學校會有從入學就經常到下午4點才放學的課業. 其他的一般文理學校都很輕鬆....
我兒子的德文應該算是不錯的. 但因為小四才來. 在此之前, 雖然每年至少兩次兩個月在這裡生活. 並不能真的對德國的" 教育" 及" 心理" 層面有一樣的體悟. 所以縱使老爺很早就要求他們讀課外書籍( 多數是小說等) 但仍舊在最近我問他時. 他覺得自己的德文不夠好. 而今天要考的是德文. 他說沒甚麼需要準備的. 因為是給一篇文讓你去解析. 不是選擇題.
另兩個科他選的是數學及化學. 這兩個是他進這個學校的主因. 而他的化學也已經是全國前十名的好. 所以也不太需要準備這個根據全國學生準備試題的考試. 記得以前我都是死背化學元素表. 而他則是對每個元素都聊得津津有味. 當然不用那樣強記歸類.
兒子也說, 他的Abitur成績不需要很好. 因為他要申請的化學系不需要比小數點. 算是比醫學院, 法學院冷門的. 以他平時的成績表現. 德國最好的化學系一定會收他....
你很難想像一個要考Abitur的小孩最近成天上網玩西洋棋的樣子. 他不只一次跟我說現在的學校很無聊. 都不是他想上的課. 他希望趕緊畢業趕緊去學他想學的化學.
我們陳家這一代的小孩受的教育就是讀書就要讀醫學相關行業. 要讀就要讀大家都想要的科系. 然後大家擠破頭. 也不知道到底適合不適合?
聽到我兒子說那些話時. 我真的好羨慕. 因為我就是那個讀完書考完國考拿到藥師執照. 但從沒想過自己" 喜歡" 甚麼的人.
這是今天我讓兒子帶的便當. 今天考試要考5個小時. 前兩天我就已經問他要帶甚麼當中餐. 讓我好好幫他補補~
我第一個建議的是壽司....
但被他拒絕了. 他說那很奇怪.
跟著我這些年一路走來的你們. 肯定知道我當初做麵包的原因. 也包括當初兒子中午那個紫菜飯糰被同學取笑. 才開始走上自己做麵包的路. 時至今日. 雖然中餐店或是超市都已經可以看到壽司的蹤影. 兒子還是不想要這樣吃. 於是今天就是這樣的三明治便當. 是昨天用酪奶做的斯佩爾特帶蓋( 食譜已經在部落格) .
而我一直都不知道的, 是這兩個混血小孩在那樣的菁英高中裡是甚麼樣的生活? 本來以為那些注重小孩教育的父母的小孩們. 會比較有世界觀. 但事實並非如此.
是一直到最近我女兒才跟我說這些事, 剛開始進去學校時, 常有同學會問她某件物品的中文怎麼說. 等她熱心地說出口才知道. 他們不是想學. 只是想怪聲怪調取笑你.
混血女孩五官比較不同. 其實在哪裡應該都吃香. 尤其是這個德國青少年哈韓哈日的年紀. ( 而且這個學校的男女比例4:1甚至更低.)不過卻會招來同性相斥. 例如, 會有認識不深的同學的朋友直接叫妳" 中國來的" . 雖然也會有同學去糾正那個女生隔壁班同學: XX是台灣來的. 但那也無濟於事. 她就只是想幫妳取這個綽號然後在大家面前這樣叫妳.
我不知道我身高200的兒子是怎麼面對殘酷的男性競爭世界. 但我很高興他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的學習目標. 還真的可以去學得更多. 他最常跟我說的事情是他不想管別人說甚麼XD
歧視到處都有. 我很慶幸這樣一路跟著他們一起走.
而我真的有感覺到兒子女兒會特別照顧我這個身在異鄉跌跌撞撞的媽.
啊~ 小孩長大真好. 但也好捨不得啊!
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柚智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荃鈺小時候是資優生,備受家裡的期待,大考失利後他選擇了「體育」這條路,
但家人通通不看好他,質疑他為什麼要去選一個「冷門」的科系?
社會對於成功的刻板印象,讓他很不服氣,
難道除了「臺清交成」外,別的選擇就注定失敗嗎?
體育大學就只能當運動員?
曾荃鈺最後成了一位入圍金鐘獎的廣播主持人、心智圖講師,替運動員發聲。
「如何最大化運用身旁的資源和機會,去找到自己的價值?」
「人生贏在轉折點,靠的是清空存量思維?」
「如何活出多工、斜槓的精彩生活?」
荃鈺:「人最終希望的,就是被別人記得。我希望別人會覺得我是一個會為人著想的人。」
※感謝這裡胡說、彼岸薄荷的場地和設備贊助,歡迎大家也去聽聽他們的優質 Podcast 喔!
------
►參與本集討論?
歡迎到臉書搜尋「 雷蒙三十」,加入我們的專屬社團
本期的而立人物正在裡面等你來交流喔!
👨🏻💻雷蒙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raymondhou0917
⭕️Facebook 社團:https://raymondhou.pse.is/fbgroupR
⭕️Instagram:https://raymondhou.pse.is/insRY
🔺內容文稿:https://raymondhouch.com/raymondpodcast/
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CoffeeTea&Jan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政治系聽起來好可怕?!誤會了誤會了~身為一個正在讀政治與國際研究的的大學生,今天來聊聊我的科系到底在學些什麼,以及唸這個科系需要具備哪些特質和能力! 想把這個影片獻給正在猶豫徬徨不知道如何選系的準大學生,希望這個不專業分享能提供給你們一點參考和心理準備!【記得打開CC字幕喔】
✿ 影片後半段引用的是這本書: Global Politics: A New Introduction
Zehfuss, M. (2013) ‘Conclusion: what can we do to change the world?’ in Edkins, J. and Zehfuss, M. (Eds) Global Politics: A New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不要問我的科系全名!!! (淚奔😣)
我的學校(Monash, Malaysia)去年做了科系的變動 所以網站上已經找不到這個科系了 我們最後這幾屆學生畢業後它就會永遠消失xD
如果你還是有興趣 最接近的管道是 [[ Bachelor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 主修選擇 Global Studies ]] 跟我唸的大概會有80-90%相似度
* 每週一晚上8點固定更新+週五不固定更新
*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coffeeteajane
* 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TeaJane/
* 推薦不膩之你們有機會一定去看的演出💛 https://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
* 這不是一個贊助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
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台大的冷門系畢業後都去哪啊? - 考試板 的推薦與評價
我當年考試的時候目標只有醫牙電資沒研究過其他系今年看到大家都在說分科就跑去看了一下發現台大有好多我沒聽過的系像是人類學系、圖資系、農藝學系、園藝 ... ... <看更多>
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班上超過一半的人想轉系! 台大冷門科系"農經系"驚見逃出潮畢業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冷門科系 "農經系"驚見逃出潮畢業生起薪卻高達4萬銀行.農政機關就業選擇多│記者光申鈺余德芹│【台灣要聞】20220621│三立iNEWS. ... <看更多>
台灣大學冷門科系 在 [問卦] 其實那些冷門科系也挺無辜的吧-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