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臺灣循環經濟週】
跨部會與民間攜手總動員 建構永續綠台灣🌳
#2021臺灣循環經濟週 今(9/28)正式開跑,由經濟部、環保署、農委會、內政部、工程會攜手籌劃系列活動,結合政府部門、在地資源、產業生態、綠色經濟,希望將台灣循環執行成果與未來願景展獻給全世界!
#五大部會11大特色活動
2021臺灣循環經濟週從9月跨至11月,五大部會11大特色活動陸續登場。其中經濟部以鏈結國際、鏈結在地、鏈結未來為主軸,分別舉辦「#ESG暨永續製造高峰論壇」、「#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跨領域企業循環設計工作坊」。從台灣到國際、農食到高科技、趨勢脈動到行動實踐,引領產業邁向循環永續。
#鏈結國際 #ESG暨永續製造高峰論壇
本活動由產官研合作攜手,集結國際重量級高科技產業專家,包括台積電、高通、應用材料、日月光、台灣默克等,探討半導體、高科技產業對於永續發展的未來方向及策略。
💁♀️「ESG暨永續製造高峰論壇」:https://www.semicontaiwan.org/zh/ESG-%26-Sustainable-Manufacturing-Summit
#鏈結在地 #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
該活動結合「2021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於11/10-12在高雄展覽館舉行,以「實踐動靜脈整合,打造循環生態系,建構永續新台灣」為主軸,齊聚循環經濟相關產業界之翹楚,以「跨產業、創新性、多元化」為訴求,從全球循環經濟趨勢及產業脈動切入,建構動靜脈產業發展循環生態圈之新策略,並從循環創新設計打造永續新商機。
#工業局臺灣永續主題館
同時,經濟部工業局也特別設置「#臺灣永續主題館」,展現循環經濟推動方案四大策略成果、循環生態圈及創新循環技術,透過實際成果展現循環經濟商業模式及高值化產品;彰顯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之循環經濟政策,為台灣建構循環經濟整合解決方案。
💁♀️「2021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https://tassasiaexpo.com/
#鏈結未來 #跨領域企業循環設計工作坊
透過企業跨領域交流,突破自身專業領域之分界,進而激盪出更多創意發想。將從國際新趨勢、循環設計方法與流程以及循環設計案例切入,而後引導企業了解如何在產業中推動循環設計,探討從循環設計到循環實踐,解決邁入循環經濟所面臨的癥結問題。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www.moeaidb.gov.tw/external/ctlr?PRO=news.rwdNewsView&id=37142
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界地球日 小英總統回應:#台灣積極部署在2050年達到淨零
蔡英文總統今宣布:
台灣會把握住國際的趨勢!在我的第一個任期中,我們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已經全面發展 #綠能 和 #循環經濟。今年元旦,我進一步提出,要找出最符合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把減碳挑戰,轉化為產業和就業的新機會。
當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在談論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台灣也正在積極部署。
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經開始評估及規劃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包括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
有些人覺得這是挑戰,但我觀察到,很多產業界的朋友,已經把淨零轉型的趨勢當作機會。市場的供需兩端,都要改變思考邏輯,把握住新的商機,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
像是台積電加入 #RE100 倡議,推動全面使用綠能。也有許多企業加入「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TCE100,嘗試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都是很好的例子。
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封面上寫著「Climate is everything」。扭轉全球暖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課題,台灣要找到機會,在這波趨勢中,和其他國家攜手合作,創造多贏!
#世界地球日 #恢復我們的地球 #淨零轉型 #蔡英文
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為什麼過去這幾年,台灣要努力推動能源轉型?這是因為,面對氣候變遷,台灣必須積極部署。我們都有責任,要扭轉全球暖化,讓人類和萬物保有永續的生活環境。
今天是 #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在國際上,一股新的趨勢正在形成。
首先是歐盟。前年底,歐盟提出了「歐洲綠色政綱」,宣示要在2050年達成 #碳中和,也就是 #淨零排放。此外,歐盟也預計要開始課徵碳關稅。
接著是印太地區。去年,日本、韓國、中國,都提出了淨零排放的目標時間。然後是我們重要的夥伴-美國,就在今天,拜登總統即將召開氣候高峰會,美國將在全球減碳議題上,扮演關鍵的角色。
世界正在快速改變。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20個國家,提出了在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也有不少跨國品牌商,比如蘋果、Google、微軟,做出了淨零排放的承諾。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透過減少碳排放,來降低氣候變遷的速度,進而縮小災害。同時,減碳也會改寫經濟的邏輯。誰能率先發展新技術、建立新模式,誰就能在新的全球局勢中,把握住關鍵地位。
台灣會把握住國際的趨勢!在我的第一個任期中,我們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已經全面發展 #綠能 和 #循環經濟。今年元旦,我進一步提出,要找出最符合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把減碳挑戰,轉化為產業和就業的新機會。
當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在談論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台灣也正在積極部署。
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經開始評估及規劃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包括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
有些人覺得這是挑戰,但我觀察到,很多產業界的朋友,已經把淨零轉型的趨勢當作機會。市場的供需兩端,都要改變思考邏輯,把握住新的商機,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
像是台積電加入 #RE100 倡議,推動全面使用綠能。也有許多企業加入「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TCE100,嘗試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都是很好的例子。
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封面上寫著「Climate is everything」。扭轉全球暖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課題,台灣要找到機會,在這波趨勢中,和其他國家攜手合作,創造多贏!
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 在 #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at Facebook. ... TASS 2021 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 ... 鎖定在「淨零排放、再生能源、永續金融」3大主軸… See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