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直播】臺灣手語要的是「復振」!不是「覆震」!聯合聲明記者會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在製作「0-3歲嬰幼兒手語教材電子書」時,以手勢中文(或稱中文手語、文字手語、文法手語)作為教材使用,台灣聾人聯盟等多個團體指出,此舉已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及《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並對此作法表達嚴正抗議,同時於7月28日號召全台聾人及聽障團體進行聯署,短短一天不到,已有26個單位加入聯署行列,且多位語言學家和身心障礙權利法規的專家也同樣憂心。
手語是聾人族群所使用的自然語言,手語就是手語,有自己的語法規則,政府編製的手語教材應該採用臺灣手語、必須要有嚴謹的編輯及審查程序才能出版。
▌出席人士:
1. 王婉諭,立法委員
2. 李鴻源,台灣聾人聯盟理事長
3. 黃淑芬,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常務監事
4. 江以文,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秘書長
5. 潘信宏,台灣手語研究發展協會常務理事
6. 陳怡君,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手語語法 在 施正鋒的冥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報橘專訪】什麼情況下才願意說台語?說母語的「地點」顯示你怎麼看待自己的文化 2020/12/08 粱雁
2018 年 12 月 25 日上午的立法院議場,立委 管碧玲 以中、客、閩三種語言,語帶興奮地表達對《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的喜悅,也讚頌了台灣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力。管碧玲是客家人,卻因白色恐怖的壓力,家裡長輩甚少跟她講客語,人到中年才開始學習母語,也特別珍惜能說母語的機會。她的案例也是許多台灣人的寫照,歷經殖民、國民黨高壓統治,人民不敢說母語導致自己的文化漸漸消失,各界期待歷經 12 年推動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能成為國家推動及復振母語的正式法源。
不過,作為移民社會的台灣,自古存在族群衝突,而母語跟族群有深厚的連結,導致復振工作的確會因各方立場不同造成意見不一。此法之前,已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及《客家基本法》,分別維護原住民及客家族群的權益,有了《國家語言法》為依據,「公視台語台」在立法 7 個月後向大眾亮相,台灣閩南語使用者終於擁有全台語的媒體可視聽。看起來一切都很順利,但難就難在這套法律定義出的「國家語言」——台灣 固有族群 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範圍看起來既廣又模糊,為推動母語復振這項任務,增添新的挑戰。
台灣人為了生存放棄說母語,專家:《國語法》須考慮族群需求
「你是把語言當作文化資產呢?還是我們少數族群擁有者,他們講母語的權利?這些東西都沒有講清楚!」作為總統蔡英文 2016 年競選時期的族群政策召集人,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研究族群議題多年,他認為《國家語言法》需要回頭思考 各族群真正的需求 是什麼。
官方語言(official language)是法定政府行政機關使用的語言,國家語言(national language)則與國家或族群認同有更大的關係。 台灣沒有官方語言 ,正式文件或考試皆以約定成俗的中文為主;而目前《國家語言法》所稱之固有族群,依據歷史演進及人數推論,大致可以確定為閩南、客家及原住民族群,共 44 種語言,若要讓所有族群都能享有使用母語而不受限制的權利,光是製造母語環境就困難重重。
「得先搞清學母語的用意是什麼?比如說很多原住民小朋友去學母語,是為了考試能加分,這樣就本末倒置了。那像是苗栗是客家族群最純的地區,現在為了發展觀光,做生意都講閩南話跟國語,對他們來說,說母語有什麼意義嗎?」施正鋒表示,現在政府的做法是把多元文化當作一種資產,但對在地民眾來說,如何能在公共場合用母語競爭、與其他族群平起平坐,才是最實際的誘因。
30 多年前,已故前立委 戴振耀 首度將台語問政帶入立法院,最後被要求「講國語」,幾十年後的今天,陳柏惟以全台語質詢仍遭到批評「不夠尊重國會」,而原民立委廖國棟擔憂阿美族族人聽不懂,要求官員別用台語說明,最後被講成「禁止對方用台語」。本該讓全體國民都能充分表達意見的國會殿堂,是最該提供母語友善環境的公開場合,卻總是陷入應不應該講母語的爭論之中,根本原因就是 沒有足夠的專業人才進行翻譯工作。
「這件事情沒那麼難複雜好嗎!歐盟這麼多國家也同步翻譯啊!或許中央現在比較難,那至少在地方,比如說原住民、客家的鄉鎮,還是可以示範,讓人家覺得這是可行的。」施正鋒舉出的方法,目前只有苗栗縣議會率先試辦,而立委依據《國家語言法》提出設置通譯的 提案 ,現在卻不了了之,媒體的炒作則讓國會說母語的事件升級為 族群衝突 、政黨鬥爭,無法有效解決困境,最終竟只有客委會在列席時「自備」口譯機才躲得過攻擊。
族群紛爭難解?年輕人更盼身體力行保留母語
母語要怎麼復振,這個任務繁複且非一蹴可幾,對於什麼是「台灣話」、「台語」,年長者有自己的堅持,年輕人則對這些名詞爭論感到困惑,族群衝突更在其中沒有停過。
「這裡牽涉到使用者他自己認為,自己的族語叫什麼、別人的族語叫什麼。現在有一個很尷尬的局面,閩南人說自己講『台語』(Tâi gí),客家人不會說自己講的話(客語)是『台灣話』(toiˇ vanˇ fa),但卻不準閩南人稱(自己的語言)『台語』。」
《編按》:客家人稱閩南語為「河洛話」(hok ló fa),稱客家語為「客家話」(hagˋ gaˊ fa)或「客話」(hagˋ fa)。
施正鋒解釋,把閩南語稱作「台語」,某些情況下的確有可能讓人誤解為,客語或原住民語等其他本土語言,就不是「台灣島上使用的語言」。不過他也表示:「名稱有時候是約定俗成。像我有遇到客家司機,我聽口音就問他說是客家人還是閩南人,他就(用台語)回答說『我毋是台灣人』,他的『台灣人』是講『閩南人』的意思。」
致力於保存客家語言的民間團體,過去亦曾公開反對「台語等於台灣閩南語」的立場,他們擔憂單一語言霸權會間接影響客語傳承。不過這些團體的成員,大部分都是老一輩的客家人。
今年 30 歲 T 先生是桃園客家人,他家是落實講客語的母語家庭,對於「台語」這個名詞應該代表的意思,他卻沒有長輩們這麼在乎。曾在南部工作 3 年的他,以全客語受訪分享親身經歷:「我們客家人稱台語為河洛話,更多的原因是來自原鄉的歷史,但 以現在各種 母語的普及率和功能性來看,我可以認同用『台語』來稱呼河洛話 。」
比起字面上的族群爭論,自小就講流利客語的 T , 更在乎能不能好好將母語傳承下去。「假如客語推動很成功,我們也不用擔心河洛語話 到底是叫『台語』還是『河洛話』, 因為你會知道說自己的文化可以成功留存; 假如你自己都不是很有意識地去多講(客語), 在乎名詞是沒有意義的。」
這幾年台灣的母語保存來到愈來愈來艱辛的情況,因為不僅原住民族語言一個接著一個滅絕,老一輩的消逝讓持續進行復振的客語同樣寸步難行,被認為最多人使用的閩南語也開始嚐到了前兩者經歷過的苦澀。
過去,「族群」是各政黨選舉時喜愛拿來操作的議題,歷史上的利益糾葛更讓對立群體老死不相往來,但新世代的台灣人並不認同上一代人的紛爭。對他們來說,包容族群之間的差異,親身去講、去執行,才是改善現今母語困境最實際的解方。
https://buzzorange.com/2020/12/08/who-speak-taiwanese/
台灣手語語法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馬57【導演眼中的「天才演員」:光哭戲就有一百種演法】
今年才20歲的陳姸霏,在《無聲》中精湛揣摩聽障少女貝貝,與資深演員、影壇新秀同台飆戲也毫不遜色。
陳姸霏說,拍《無聲》最挑戰部分不是進入情緒,而是學手語。「手語的語法和一般口語順序是顛倒的,還要搭配情感和手部的肌肉記憶,可能情緒與肢體會彼此干擾。」
前後學了兩、三個月,終於成功演繹劇中角色。陳姸霏說,「我的個性是,要做什麼事就一定會去做,我對拍戲不是只有三分鐘熱度。」
台灣手語語法 在 手語教學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第175集聾之知識【台灣手語-幾個表示語氣強度最高級的不同用法】 ... 第134集聾之知識-【台灣手語語法結構-水桶和桶水】. ... <看更多>
台灣手語語法 在 台灣手語業餘研究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手語 ,是自然語言的一種。學手語,當然要學「自然手語」。每一種語言,不論是口語或手語,都有它自己獨一無二的語法。例如,日文「お久しぶり」可翻成英文的「it's ... ... <看更多>
台灣手語語法 在 [轉貼] 戴浩一:當社會大眾理解台灣手語,便能夠明白聾人在 ...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life.thsrc.com.tw/tw/article/4538
March 2022
戴浩一:當社會大眾理解台灣手語,便能夠明白聾人在閱讀和使用聽人中文時出現障礙的
原因。
文|李偉麟・攝影|Spohie Lin
一直走在語言學研究道路上的戴浩一,以語法結構、理論研究和建立資料庫,建構台灣手
語的主體性,更為社會打開一道門,看見聾人文化的獨特與生命力。
每天電視上的疫情記者會直播,總有手譯員同框,為聾人傳遞訊息,落實資訊平權,讓在
社會上占少數的聾人,也能夠掌握第一手疫情資訊。螢幕上出現的手語,有特定的詞彙和
語法規則,而且世界各國的手語都不一樣,具有地域性,台灣也有自己的手語。
只要連上網路,來到《台灣手語線上辭典》,就能夠進入台灣手語的世界。這是全世界第
一部中英文雙語解說的手語辭典,向全民及全世界免費開放使用。主持人便是創設中正大
學語言學研究所的戴浩一。
手語與口語並重 為台灣語言學界開拓新領域
「為了真正了解人類語言的結構與其溝通功能,語言學的研究應該涵蓋手語與口語。」戴
浩一認為,語言學在 21 世紀將會更科學化,應該能夠和腦神經心理學緊接一起,在認知
科學的範圍內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於是,他在 1995 年回台創設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時
,便以建立嶄新的語言學研究所為目標,期望開拓台灣語言學界尚未著力的研究議題。
語言學是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語言的學科,「語法」是現代語言學最主要的研究課題,即
一套描述某一語言的語音、語詞及句子的系統。其中,詞彙是所有語言的基本,與語法並
行。由於手語以視覺溝通為主體,有4種區別意義的手語詞組合元素,分別為:手形、位
置、動作與手掌面向,並輔以臉部表情及肢體軀幹表達。因此, 2001年在國科會的支持
下,戴浩一帶領團隊展開了「台灣手語之研究:音韻、構詞、句法與影像辭典」的計畫,
《台灣手語線上辭典》屬於該計畫的延伸成果。該辭典自2001年就由蔡素娟教授主導、規
畫與執行,從第1版到第4版,不斷更新與擴增。
透過辭典 呈現台灣手語的主體性
《台灣手語線上辭典》目前收錄4,100個詞項和560個例句,不僅成為各界認識、研究、學
習台灣手語的途徑,也讓後進學者有研究的基礎,並使台灣手語得以傳播及傳承。
由於戴浩一的努力,不僅成功地讓各界看見台灣手語的主體性,所組建的台灣手語研究團
隊,也對社會做出貢獻。包括多位美國手語語言學研究先鋒曾來台訪問、開設手語田野調
查課程,也有日本聾教育專家來台交流,團隊成員蔡素娟教授更前往日本進行研究等,將
台灣手語語言學研究推上國際。此外,《國家語言發展法》將「台灣手語」列為國家語言
,並納入教育部111學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本土語言,團隊成員張榮興
教授功不可沒。
顧一路走來的歷程,戴浩一說,要為台灣手語建構影像辭典資料庫,光是抱著滿腔熱血是
不夠的,除了攝影、錄製、剪輯及架設網站、線上資料庫等領域,不是一般語言學者擅長
的專業,主要的挑戰,來自團隊成員都是聽人,對於台灣手語的南、北差異,以及聾人社
群和文化都不熟悉,如何能夠做出一套專業又令各方信服的辭典,是最大的難題。
戴浩一(站立者)持續推動國際交流,圖為2017年與匈牙利國家科學院在布達佩斯合辦「
東方與西方手語:東亞與歐洲手語比較工作坊」。c 戴浩一
手語語言學 是聾人發展識字與閱讀關鍵
「還好我們遇到了顧爸。」戴浩一說,在辭典中擔任手語示範和顧問的顧玉山先生,曾任
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理事長,不僅能夠示範道地的台灣手語,也知道如何「轉譯」手語的內
涵給聽人,包括南、北差異,以及台灣手語與「文字手語」的表達異同。
原來,台灣手語源自日治時期啟聰學校所教導的手語,台北使用的是東京的手語系統,台
南則是大阪系統,兩者的差異沿襲至今,使得某些詞彙有南、北不同打法。戴浩一也指出
,台灣手語與日本手語屬於同一個手語家族,有高達60%的語彙是相通的。
而「文字手語」是因應教學需要而發展出的一套手勢中文,以中文語法為主,按照漢語口
語的語序打出手語,與台灣手語的語序不同。而台灣手語與世界各國的手語一樣,使用的
語序都與口語的語序不同。比如,中文語法「我-不要-去」,台灣手語表達為「我-去
-不要」。因此,對聾人而言,「文字手語」相當於第二語言,台灣手語才是聾人的「母
語」。
《台灣手語線上辭典》以中英文雙語解說,由手語顧問顧玉山示範。c 戴浩一
理解差異 是尊重與多元的起點
戴浩一強調,重度聽損者一方面需要手語溝通,另一方面,書面資訊也是很重要的訊息來
源,因此培育聾生的中文閱讀能力是很重要的。尤其台灣手語與中文語法有很大的不同,
他表示,「如何培養聾人的中文識字與閱讀能力,需要語言學的專業知識與適當的教導,
可見手語語言學是很重要的基礎研究。」
「當社會大眾理解台灣手語的語法與中文語法不同,便能夠明白,聾人在閱讀和使用聽人
中文時,往往會出現障礙的原因,是來自語法的不同,而不是聾人的理解力較差。」戴浩
一和團隊衷心希望,他們所推動的研究,能夠破除聽人社群對於聾人的諸多刻板印象,同
時也繼續積極召募台灣聾人研究生,來研究他們自己的母語,使聾人社群的語言和文化,
在社會上能夠得到更多的重視。因為,只有在多元性的基礎上,才能夠為社會的未來,創
造更多的可能性。
-------------------------
戴浩一
美國印地安那大學語言學博士。創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帶領團隊持續編纂《台灣手
語線上辭典》,並成立台灣第一個手語語言學研究中心,推動國際交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20.1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646806388.A.01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