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某重工斗大的標題寫,中國暫停台灣釋迦和蓮霧進口,然後說什麼佔九成,搞得好像世界末日。
但真相是影響一定會有,不過真的不大。
台灣蓮霧年產量約5 萬4,891 公噸
我國蓮霧去年出口總計4942公噸,其中有4792公噸都銷往中國大陸。
中國禁止出口,僅僅影響蓮霧影響9%。
釋迦年產量64,000 公噸
去年出口總共約1萬4284公噸,其中有1萬3588公噸銷往中國,禁止出口,影響較蓮霧大,影響約20%。
這些影響都可以經由政府收購和開拓其他外銷通路吸收。
所以別被唬住了。
#中國應該說台製晶片內建台獨思想全面禁止進口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討厭跟風啦:任何介入自由市場機制的手段都會導致市場修正回原先的狀況,多吃鳳梨就會排擠其他水果,現在搶鳳梨,就會導致現在價格上升,鳳梨吃飽了,就會導致下個月鳳梨價格因為被排擠而下跌。現在鳳梨根本還沒有大出,你現在先搶買,真正三月底、四月初大量豐收的時候你覺得鳳梨價格會不會跌? 府院都定調這是邊境檢...
台灣晶片禁止出口中國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年八月第四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塔利班攻陷阿富汗首都成立新政府/全球依舊晶片荒汽車產量減半/拜登表態將台灣地位與北約並提/財政部統計今年對歐洲出口值回升/行政院仿照去年加碼振興券/AIT處長與衛福部長會面關注疫苗國際認證】
國外:
#塔利班攻陷阿富汗首都成立新政府
美國逐步撤軍阿富汗後,不到一個月塔利班攻陷首都喀布爾。17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建立新政府。
#全球依舊晶片荒汽車產量減半
全球多家汽車大廠陸續宣布停工、產量減半,顯示晶片問題尚未緩解。也因汽車代工廠及晶片廠所在的亞洲國家病例激增,生產受阻。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710萬。
#拜登表態將台灣地位與北約並提
鑑於美軍撤軍阿富汗,外界質疑美國對盟友及台灣承諾,甚至出現「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的與論。拜登表示「有人對我們的北約盟友採取行動,我們會回應,對台灣也一樣」。
國內:
#財政部統計今年對歐洲出口值回升
根據統計,我國連續兩年對歐洲出口衰退,108年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109年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歐洲國家陸續解封,帶動台灣出口,出口值較上年度增加29%。以資通與視聽產品為首,其次是基本金屬及其製品。
#行政院仿照去年加碼振興券
行政院拍板五倍券免費領,各部會也研議新振興規劃,仿照去年加碼的動滋券、藝fun券、農遊券、客家券。
#AIT處長與衛福部長會面關注疫苗國際認證
新任AIT處長孫曉雅拜會各部會首長,與衛福部長會面時關注高端疫苗爭取國際認證。陳時中表示,高端疫苗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分享,希望順利爭取國際認證。
-
美國駐軍阿富汗二十年間推翻塔利班政權,擊斃賓拉登,同時零星的戰爭從未停止。發起多起戰爭的的塔利班,遵守嚴格的伊斯蘭教義,掌權時禁止女性上學工作,極端的手段讓國際社會難以接受。美國撤軍阿富汗後,使美國有餘裕關注印太問題,而鄰近阿富汗的中國可能花心力處理邊疆。
全球車用晶片稀缺,主因在於過去許多車廠大量壓低晶片庫存,疫情發生初期因車市不好大量砍單,使得半導體產業轉作其他產業,如資料中心、雲端儲存等等,使得車市回升時,這些車廠又拿不到產能。而車用晶片高度依賴台灣半導體產業鍊,要滿足全球需求,恐要到明年年初。台積電居全球晶片代工龍頭,競爭對手英特爾頻頻放話要重啟晶圓生產,並遊說政府帶頭投入產業,讓美國政府針對半導體產業加大投資,但實際上仍必須仰賴台積電。
拜登受訪時談到台灣問題,表示「美國和政治實體建立協議的基礎,並不是因為他們發生內戰,而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團結的政府」。言下之意是,美國與台灣關係並不是使於戰爭,而是穩定的政府。雙方關係的良好,取決於共享民主自由的價值,在理念上是同一陣線,是基於理念的盟友。今日阿富汗的狀態與台灣相比,就地理位置、戰略位置來說毫無關聯,因此美國棄台論的說法,目前局勢來看可信度低。
今年上半年對歐洲出口值增加,達172億美元是歷年同期新高,不受台灣本土疫情影響。期望未來有機會與歐盟談妥貿易協定,降低部分商品進口關稅,開啟新貿易模式。
台灣對外出口升高,但內需市場緊縮,對於業者的補助,應紓困與振興應雙管齊下。行政院沿用去年動滋券、藝fun券、農遊券、客家券,針對體育、藝文、農業、文化振興,讓消費不集中,供多種消費選擇。
高端疫苗通過國內認證,若能得到國際認證無疑是件好事。依照食藥署公布,高端用病毒蛋白質刺激人體免疫反應,優點是成分單純,安全性高。但「免疫橋接」的方式引發不少爭論,保護性也待觀察。若能夠符合國際標準,在全球疫苗到貨率低的情況下,台灣自產有望解決疫苗不足問題。
#AugustW4 #Eventsoftheweek
台灣晶片禁止出口中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6/9 Bloomberg 新聞摘要
<亞非中東新聞>
*日本首相菅義偉稱目前該國每日疫苗施打近百萬人 盼11月前完成全民接種的目標
*疫情以來首次國是訪問 澳洲總理莫里森將造訪新加坡
*從禁止出口到工廠火災 全球最大疫苗製造商血清研究所問題不斷讓全球疫苗嚴重短缺
*隨著大眾對官方處理新冠疫情的憤怒加劇 馬來西亞蘇丹召見政治領袖
*鼓勵港人接種疫苗 企業進一步祭出可抽中特斯拉或是金條的獎勵方案
*韓國考慮與包括新加坡與台灣在內等國家推出旅遊泡泡 允許已完全接種疫苗的民眾團體旅遊
*一旦核協議恢復 伊朗計劃在美國解除制裁後一個月內恢復大部分的原油生產
*美國在新一輪原子能談判對伊朗伸出橄欖枝 呼籲伊朗「相互重返」核協議承諾
*伊朗總統候選人前央行總裁赫馬提稱如果下週勝選 願意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
<歐洲新聞>
*北愛邊境貿易爭議升溫 歐盟威脅將對英國實施關稅以及配額限制
*蘇格蘭過去24小時新增1000例新冠確診 為二月以來首見 疑為Delta病毒傳播
*英國統計局數字顯示 10名英國人中有8名體內已有新冠病毒抗體
*全球各大航空聯盟呼籲各國政府 能針對重啟航空旅行制定統一的防疫準則
*倫敦帝國學院最新研究 氣候改變固然會影響新冠病毒傳播 但防疫禁令對於疫情擴散的影響更大
*俄羅斯週三新冠確診病例單日激增超過一萬例 引發外界對其國產疫苗效用的疑慮
*歐盟議會通過疫苗護照允許境內免隔離自由行動 但仍須經過歐盟各國同意
*英相強森的G7計畫獲得拜登的推動 沒有見過面的英美領袖無形中組成了強大的雙人組
*G7財長達成全球企業最低稅負15%的歷史性協議 英國正推動能豁免此項協議
<美洲新聞>
*美國疫苗接種率逐漸下降 首席傳染病學家專家佛奇警告Delta病毒在高接種率的英國依然具有高傳播率
*輝瑞與BNT將針對12歲以下適用的疫苗 展開最後階段的4500人實驗
*隨著新冠疫情緩解 美國解除對法國、德國和加拿大等國的旅遊禁令
*美國總統拜登撤銷川普對TikTok和微信的禁令 取而代之的是審查可能對美國敏感數據帶來風險的應用軟體
*美國參議院速迅通過2500億美元法案 投資製造業和科技業與中國競爭
*美國通過「創新與競爭法」劍指中國 北京稱美國自己製造假想敵
*白宮提交的供應鏈報告呼籲全面改革 拜登還需要增加520億美元的晶片資金
*拉美最年輕總統再次打破常規 薩爾瓦多成為第一個將比特幣納為法定貨幣的國家
*比特幣沈重的賣壓還沒見底 市場策略師分析虛擬幣還可能再跌40%
台灣晶片禁止出口中國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討厭跟風啦:任何介入自由市場機制的手段都會導致市場修正回原先的狀況,多吃鳳梨就會排擠其他水果,現在搶鳳梨,就會導致現在價格上升,鳳梨吃飽了,就會導致下個月鳳梨價格因為被排擠而下跌。現在鳳梨根本還沒有大出,你現在先搶買,真正三月底、四月初大量豐收的時候你覺得鳳梨價格會不會跌?
府院都定調這是邊境檢疫問題,我不明白那些側翼要無限上綱到兩岸宣戰到底是怎樣?你問問這些農民要不要索性全斷跟萬惡共匪的貿易往來?
是檢疫問題,就解決檢疫問題,是政治問題,就用政治手段解決,是農業政策問題就用農業政策方式解決。哪有每次都是外銷出問題叫民眾多吃,國軍多吃、銀行多買,育幼院多吃,學校多吃,這是甚麼大食王競賽之國嗎?那以後襪子外銷受挫是不是要吃襪子,晶片外銷受挫是不是吃晶片?
還有,我沒辦法想像一個選過總統的駐日代表謝長廷可以這麼無知:【台灣鳳梨外銷日本一年數量約為出口中國的20分之1,市面看到的大部分是菲律賓產的鳳梨,其實價錢不錯,我們也可以投入,不需削價破壞行情,建議一時消化不完的鳯梨,可以暫時冷凍起來,想辦法製造成鳳梨果汁、鳳梨果凍、鳳梨冰棒、鳳梨罐頭、鳳梨酥、鳳梨乾等多元產品,在奧運之前在日本舉辦友好共同抗疫等活動,在日本市場堂堂競爭,開拓新的商機,慢慢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這才是長遠之計。】可是長廷啊,你知道現在台灣根本沒有甚麼鳳梨罐頭的生產線了嗎?發文之前不能看看嗎?自由時報今天的報導:【遭禁止銷中後台灣各界掀起買鳳梨助農熱潮,國營事業也不例外,但銷售鳳梨罐頭的台糖卻因為工廠位在在泰國,在台沒有罐頭工廠,無法改用台灣鳳梨生產。台糖今天表示,將用最大能量支持台灣鳳梨,具體做法包括將台灣鳳梨用於台糖產製之加工食品,如果乾、鳳梨冰品等。】我國的駐日代表講的好像是別人的事情一樣,你知道你就是你要想辦法開拓商機嗎?
而看看有點農業常識的衝組民進黨立委敢不敢這樣說不要賣給萬惡中國?敢不敢說我們農民有志氣不要賺紅錢?就連邱議瑩都發這種新聞稿啦!
【2021.03.01邱議瑩委員辦公室新聞稿【蓮霧外銷貿易順暢,今增加兩貿易商】
昨天有新聞媒體以「不只鳳梨被禁?」為題報導,稱中國貿易商暫停進口我國六龜蓮霧一事。六龜農會表示,消息傳出後一天,今日供貨商又通知六龜農會該批將銷往中國的六龜蓮霧將如期出貨。
六龜農會說,除以此外,今日也新增兩筆訂單:將銷往香港巴掌蓮霧五百斤、銷往中國蜜風鈴蓮霧二千斤。立委邱議瑩表示,目前六龜蓮霧外銷貿易順暢,請農民朋友及貿易業者放心。同時,也感謝共同團結支持臺灣農業,並請大家繼續選購愛用國產農產品,挺臺灣、挺農民】
順帶一提,你的農產品概念是呼籲台灣愛用國產,挺台灣、挺農民,那麼他國為什麼要愛用台灣農產品,挺台灣,挺台灣農民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台灣晶片禁止出口中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投川普就是抗中?挺拜登就是舔共嗎?
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上個禮拜我在臉書上整理了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黨代表大會上的演說重點,結果一堆川粉跑來罵我說我偏心帶風向,台灣價值沒儲值,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啊,身為一個國際新聞從業人員,整理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演說不是很正常嗎?但現在好像我只要一提到「拜」…「登」都還來不及講出口,就有人來丟雞蛋。最近美國總統大選儼然成為「抗中論述大賽」,兩黨搶著說「選我選我,我對中國最派!」(須註解最「壞」),而在台灣也有不少人陷入了一種「投川普就是抗中、挺拜登就是舔共」、「川普護台、拜登賣台」這樣的迷思,但這是真的嗎?我們今天就以實際的政策面角度,帶大家看看美國兩黨的對中政策大PK。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從來沒有一個美國總統像他對中國一樣那麼「派」。那我們就來看看他到底做了哪些抗中舉動。
(一)貿易戰爭:
川普最大的抗中「政績」,要屬對中貿易戰爭。2018年3月,川普宣稱「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課徵關稅,規模上看600億美元(1.8兆台幣)。一直到今年1月,美中才終於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為貿易戰暫時劃下休止符。但時隔一個月,川普又不滿中國「裝窮」,濫用開發中國家優惠,宣布把中國剔除開發中國家名單。原本近期應該要舉行美中《第二階段貿易協議》談判,現在這個會議已經胎死腹中,川普還說這個協議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二)監控外宣:
今年2月,川普把5家中國官媒列入「外國使團」,要這些中共大外宣機構說清楚講明白,他們在美國租了哪裡的房子,雇用了哪些人;6月再把4家中國官媒列入;到了8月,連教中文的「孔子學院」也被視為「外國使團」。
(三)中國病毒:
在今年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川普還一度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讚不絕口,說他反應迅速確實又透明,聲稱美中關係從沒這麼好過,但後來隨著疫情升溫,美中關係又瞬間惡化,川普開口閉口都是「中國病毒」,指控北京當局隱匿疫情,要求對病毒源頭展開調查。
(四)封殺中企:
川普指控中國通訊商「華為」是北京當局的間諜,去年5月起就禁止美國企業使用華為,本月又把38間華為子公司列入封殺清單,封堵華為取得海外商用晶片。最近又放話打算把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和通訊軟體WeChat趕出美國,同時正在考慮是否禁止阿里巴巴(Alibaba)在美國的營運。
這些動作都是過去主張對中「懷柔」的美國領導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專家認為,過去30多年來,美國期待中國能變成美國所希望的國家,但現在美國已經放棄這個念頭了,美中關係現在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而現在美選進入倒數階段,外界紛紛揣測民調落後的川普,很可能加碼「抗中」,作為逆轉劣勢的「10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
不過大家也知道我們川貴人翻臉跟翻書一樣。現在是跟中國翻臉,等選完,又馬上翻回來也不是不可能。像我們先前報導過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寫書爆料川普曾經指向一枝筆的筆尖說「這是台灣」,再指向他的辦公桌說「這是中國」,很多人都相信川普是很有可能這樣一個兩面人,此外他對新疆香港人權狀況的發言也很讓人感冒,所以我們還是來看看被川普貼上「舔共」標籤的拜登,對中政策是不是真的舔得很用力?答案是:不知道。
拜登在黨代會上的演說,強調「愛,希望與團結」,結果就把一些「只希望總統是正常人」的美國選民感動得痛哭流涕,包括我老公蘿蔔頭在內,我在旁邊是完全傻眼哪!沒辦法,共和黨把選戰標準拉太低,一個聞女孩髮香的老頭,好像只要證明他沒有失智,支持者就高潮了。總之呢,拜登在對中政策上大打迷糊仗,整個25分鐘演說裡,提到「中國」兩個字的唯一一句話,是說「要把醫療供應鏈和設備搬回美國,這樣就不用受中國或其他國家擺布。」好啦!算他其中一個政見好了,但怎麼搬,沒有說。有外媒分析,他這麼做是為了避免隨川普起舞,對中國硬起來可能反而替川普加分,公布實際抗中政策也容易被對手挑毛病。
既然打死不提中國,那我們就只能根據他過去的對中態度來分析。「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共同創辦人」楊光舜不久前就回顧了拜登的兩岸政策,其實過去拜登因為跟中國官員交好,一直主張美國對中「接觸政策」(Engagement)以及對台「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一直到去年5月,拜登都還強調「中國不是美國的競爭對象」。
但一年後爆發了「黑天鵝」事件:COVID-19疫情,「抗中」似乎成了美國全民共識,加上香港國安法事件,以及中共對外越來越強硬的態度,漸漸地,拜登的立場也出現了大逆轉,開始放話批評新疆再教育營,還用「流氓」來稱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曾經威脅要派B-1轟炸機飛越中國所謂的禁航區。在北京政府通過《港版國安法》後,拜登在一份聲明中宣誓說,如果他當選總統,會禁止美國企業支持中共的鎮壓和監視行為,也會更全面落實「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至於拜登的幕僚是怎麼想的呢?和川普把自己搞到沒朋友的做法不同,民主黨高層傾向和其他國家結盟,參與國際組織,對中國要採取「議題式的競爭」,而不是重演冷戰式的全面對抗。也有內部聲音主張,面對中國挑戰時,要採取更強硬的姿態,避免中國利用美國的開放壯大國力。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就算拜登選上了,預料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唉呀~又滾進中國的懷抱,更多的可能是維持「微抗中」的路線。這點從民主黨的最新黨綱中,就可以嗅出一絲端倪。
剛結束不久的民主黨代表大會,除了提名正副總統候選人,另一項重要議程就是「通過黨綱」,在最新的92頁黨綱中,民主黨雖然好幾次對中國強硬表態,但是也表示不會採用關稅戰或新冷戰的方式,讓美中兩敗俱傷,其中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過去民主黨黨綱寫的「恪守一中政策和台灣關係法」,被悄悄修改成只剩下「恪守台灣關係法」,「一中」消失了。沒有提到「一中政策」當然不是不小心漏掉忘了說,黨綱是一個黨對於未來走向的宣示,這次拿掉一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三點:1. 這可以被解讀為民主黨對中態度的一大轉變,保留了對中共採取更強硬動作的空間,2. 雖然沒提到,但也不代表全盤否定它,3. 其實黨綱不見得一定會被用在政策上,現在就斷言拜登的對中政策還太早。而且如果他選上了,會不會再改變態度,我們也很難未卜先知。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司徒文(8/21)就說了,倘若拜登勝選,將會是有史以來最為支持台灣的民主黨政府,但強度可能不會達到大家所希望的程度。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也說,「如果拜登勝選,執政團隊很可能重申『一中政策』,因為只有『一中政策』才能有更彈性的解釋與運用空間」。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過去和中國往來密切的拜登,路線確實就是比川普親中一些,這點沒有人可以反對,而且對台灣的策略也很可能繼續停留在「嗯~我可能不會挺你」的曖昧階段。
但是川普乍看之下抗中挺台的做法,看在「辣台派」的眼中是很爽啊!有個大國幫台灣出氣,我們可以準備可樂爆米花隔岸觀火、搖旗吶喊,但萬一哪天擦槍走火了,第一個倒楣的你覺得是美國人嗎?還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民呢?
其實不論是川普或拜登,現在不管說的多麼斬釘截鐵,護台法案通過一百個,他到時候不挺就是不挺,你能拿他怎麼辦?所以現在我們討論兩個候選人的對中政策,說到底也只是在求一個安全感而已,但是翻臉跟翻書一樣的川普,真的比拜登更讓你有安全感嗎?我覺得台灣還是要自己加油啦!安全感是要自己給自己的!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對中政策
#抗中成趨勢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台灣晶片禁止出口中國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5月1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azGlLb1I00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試題風波持續發酵,教育局要求考評局取消引起爭議的中日關係試題,有教師團體與學生組織則表示,倘若取消試題會提出司法覆核,不管考評局如何處理,風波都有可能進一步升級,最受影響的是應屆考生。牽涉大是大非的課題,應否以「利弊分析」去提問,有必要檢討,然而試題設計縱有爭議,事後處理始終要以應屆考生利益為先。歷史科考試已完,任何「推倒重來」的處理,對每一位考生來說,都難言公道。涉事試題在社會引起激烈爭議,未來不宜作為舊考卷題目,納入必須溫習的課程中;與此同時,除非當局真的找到一個對所有應屆考生公平公道的方法,否則不應貿然取消試題影響考生分數成績。
蘋果頭條
警方上月大舉拘捕15名泛民主派人士,包括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控告去年反修例運動期間組織及煽惑參與未經批准遊行等罪,案件昨午提堂,有五人被加控煽惑非法集結罪。李卓人形容今次是政治檢控,想威嚇香港人,強調無論檢控過程或結果如何,「我哋都會繼續行出嚟,行使我哋集會遊行權利,繼續去爭取香港人我哋嘅民主同自由,絕不退縮!」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指抗爭者「坐埋一條船」,相信「歷史將判佢哋無罪」
東方正論
反修例風波持續接近一年,真相逐漸浮現,監警會上周五終於公布有關修例風波的審視報告,官媒指該報告戳破暴徒謊言,揭露示威活動的「黑暴」本質,更斥示威是一場有組織的「顏色革命」,企圖奪取香港管治權,實現港獨。三權因而受到黑暴前所未有的衝擊。本屆立法會會期進入倒數,泛民拉布七個月終於被剪,壹傳媒黎智英及十四名泛民被帶上法庭,時辰到,一切都應該盡快來個了結。
星島社論
中學文憑試歷史科試題,被指迴避日本侵華史實的風波仍未平息,考試及評核局委員會舉行連續六小時的特別會議後,表明會全力配合當局調查,檢視擬題機制;至於歷史科考題的存廢,涉及的因素較多,須詳細探討處理方案。本報獲悉,考評局在會上承認試題確有問題,評卷參考更列明考生作答「利多於弊」有所得分,必須糾正,但具體安排仍待敲定。
今屆文憑試歷史科,要求考生評論「一九○○至四五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必答題,引起空前爭議,教育局破天荒要求取消題目。
經濟社評
美國再出招升級封殺華為,中美科技戰白熱化之餘,更凸顯華府銳意「去中國化」來全方位遏華。面對科技戰來勢洶洶,中國須做好與美科技脫鈎的準備,盡快掌握晶片技術生產,擺脫技術受制於人;但過程需時,華為以至全球科企和消費者都會大受折騰。
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轉移國民對其抗疫不力視綫,不斷對華施壓,上周除迫令聯邦退休基金無限期擱置買中企股票外,在延長對華為出口禁令寬限期90天的同時,更宣布禁止任何使用美國設備的晶片商,在沒有特別許可下向華為供貨,但有120天寬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