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聲新年音樂會,用音樂傳承文化,台灣的聲音大放異采
2021/01/04 中時 鄭家鐘
編按:今年元旦,台灣有一場別開生面的新年音樂會,由金曲獎得主李哲藝帶領灣聲樂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結合人聲、竹笛、泰雅古謠、歌仔戲及京劇,用音樂傳遞對這片土地的希望。資深媒體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對此提出他的觀察與期許。
灣聲一直期許跟國際各大新年音樂會比肩並列。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台灣新年音樂會恐已取得世界唯一的紀錄。在爆滿的國家音樂廳中,人人戴著灣聲防疫口罩聆聽的場面,亦可列入歷史性的圖騰。
透過電視與網路傳播,這項紀錄將成為2021的第一道希望之光,讓世人看到音樂如何團結一方百姓、給出了力量。
灣聲新年音樂會。我要談的不是單純欣賞音樂,而是拉到文化再創與激活人心的高度來看。
首先是灣聲在李哲藝的豐沛創作能量及音樂才華下,成功啟動了文化再創的風氣。為什麼不只是本土音樂的經典音樂化而已?而可以拉到文化的層次?這就涉及音樂在人身上會留下的遠比音樂本身還多。
有人說過,每個人在15歲到25歲聽過的音樂,會他的影響一輩子。這個說法簡單說明了人類吸收音樂作為構建自我意識的重要層面。如同今天演奏的曲目,在第二部分的〈台灣電影交響組曲〉中,第二及第三樂章特別令我感動,因為它們正跨過我的青春期,在音樂中讓人追溯一生性格的元素原來是埋在樂音中的,《黃飛鴻》的〈將軍令〉、《七匹狼》的〈永遠不回頭〉,是多麼與年輕時的經歷共振呼應,至今聽來猶熱血澎湃、甚至熱淚盈眶。相信跟我同一世代的人都少不了這樣的感動,因為它是深植於心的核心記憶。
李哲藝與藍祖蔚的搭檔,講活了電影,演奏出跨世代文化基因,讓這塊土地不同世代的人的青春都連成一條血脈,如藍祖蔚說的:「無論乘著黑潮北漂的原住民、唐山過台灣的漢族,都會愛上這塊土地。」李哲藝用創作將文化中的感情密碼再度擴充放大藉由經典音樂的演奏形式,凝聚人心,世代傳承,已超過音樂本身,由第一樂章到第四樂章,涵蓋了由日治到現在的各個世代,一直到〈那一年我們共同追的女友〉及最近的〈孤味〉。
此外,這次音樂會,排灣古謠、京劇、歌仔戲同登殿堂,與古典演奏應和,證明只要是文化的傳唱,灣聲都可以融入壯闊的經典音樂世界,而帶來文化的串接傳遞。
其次,這場音樂會激活人性的原力。一位藝術家告訴我,他看書時一定要放莫札特的音樂,因為它會讓閱讀呈現更立體、躍然紙上。另外江賢二則以德布西的音樂作畫,把音符化成圖像。由此可知,音樂可以激活人腦中的連結通道,得到人心更大的力量。我看李哲藝的編曲技巧具有非常文學性的風格,他讓不同音部樂器、國樂器、管樂器都能適切的鑲入人心中文化記憶點的要害,堪稱是每首曲子在譜寫一篇歷史感性的詩篇。
台灣二十四節氣,以竹笛擔綱,任重的笛音盤旋高亢及低吟鳴唱,演繹出時間與土地的流轉、技巧氣勢讓人嘆服。心向天明音樂渾厚為主,正是表現台灣在疫情中的群策群力風雨同舟的氣概並向防疫英雄致敬。在女高音林錦如同樣渾厚的嗓音中,表現了2020年台灣的集體力量。
李哲藝的編曲功力不只在音樂,更在呈現文化氛圍,特別能激勵人心。
這方面我覺得李哲藝詮釋李泰祥的音樂特別用情至深,他在兩首陽剛的樂曲中夾了李泰祥替電影歡顏做的主題曲,這段百轉千回(可惜短了點)非常昇華台灣人的柔情一面帶來原始的生命力。
李泰祥因為胡慧中之美做了永不衰退的絕美,他在出唱片時在封套上寫了一段悶在心裡許久的話,也是回應楊祖珺早先交給他的課題:「我再也不能忍耐了,音樂家應該真正行動的時候到了……我決心要從嚴肅的音樂工作崗位走入群眾,寫出有風格,也能表現我們在大眾生活裡最動人、精緻的感情,寫出眾人的歡喜悲哀,和對時代的感覺,並融合文學,透過大眾歌曲的形式,帶給群眾、走入生活。」。
我覺得這段話來講灣聲樂團及李哲藝,也絕對成立。
其三,灣聲新年音樂會,超越了國際新年音樂會的維度,它有效反映了台灣多元文化的兼容性,唐美雲的歌仔唱腔仍然匹敵整個交響樂團、唐文華的京劇唱腔用來唱流行歌曲依舊跳耀於眾多樂器的和鳴破雲而出、泰武古謠傳唱即使只有獨唱時亦可破空開出音域,凌駕於眾聲和鳴之上,這樣的場面在其他地區的新年音樂會都是絕無僅有的。
灣聲樂團的各個音樂家實力都是一時之選,作曲極具文化格局、指揮更是立體,甚至連全場聽眾都納入指揮,合唱《梁祝》的〈大牛〉及鄧雨賢的〈望春風〉。
台灣新年音樂會,光是這三個特色就決定它不是普通的音樂會,根本就是以音樂提振世代文化接軌、創造人人心連心場域的整體藝術。恭喜灣聲。你做到的遠比音樂還多。
(本文作者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104005504-260405?chdtv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深火熱燙出「黃金薄片」柴燒豆皮池上發光 台東池上這裡,有一個比金城武樹,更早就紅透半邊天的地標,叫做柴燒豆皮店,這家老店五十年來,都是用木柴起火。 ☞六龜芒果的互助滋味 肉細汁甜美 金煌很金黃 八八風災就滿五週年了,重建區的居民們,依舊努力地為生活奮鬥著,像是芒果農張淑瓊,災變過後被迫離開熟...
台灣歌仔戲第一武旦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圓滿落幕
施振榮:讓台灣的庶民音樂會傳揚四海,感動全球華人
2021《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元旦在國家音樂廳圓滿落幕,以經典音樂會的最高規格成功讓世界聽見台灣。新年音樂會總製作人施振榮表示,將與灣聲樂團持續致力推動台灣經典音樂普及化,讓台灣的庶民音樂會為東方矽文明做出貢獻。
2021新年音樂會今日下午登場,在音樂會正式開演前,主辦單位還特別安排在國家音樂廳一樓大廳的舉辦感恩祈福儀式,祈求在疫情下大家平安,並由施振榮敲鑼後,宣佈新年音樂會正式啟動。
特別的是,今年在主辦單位邀請下,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部長也特別率防疫英雄一同出席新年音樂會。同時在音樂會開場,由女高音林錦如獻唱台語版的《心向天明》防疫歌曲,藉此向勞苦功高的防疫英雄們致敬。
施振榮表示,今年新年音樂會演出內容精心安排,包括了歌仔戲、京劇以及原住民的天籟美聲。其中,由國光劇團首席文武老生唐文華帶來的《玉翠酒香》演出,事前賣個關子預留伏筆,在京劇後突然演唱台語歌曲《酒後的心聲》及國語歌曲《夜來香》,帶給現場聽眾驚喜連連。
此外,由藍祖蔚擔任製作及導聆人的台灣電影音樂交響組曲,從1931到2021年,橫跨90個年頭,細數了17部台灣電影音樂的歷歷往事,也喚起許多聽眾的回憶,尤其當年人人朗朗上口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主題曲的黃梅調,及當年讓許多年輕人悸動的電影《七匹狼》主題曲。
更有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以農民曆24節氣全新創作的《臺灣貳拾肆TAIWAN 24》世界首演。
施振榮說,此次音樂會中許多演出曲目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十分精彩,贏得現場聽眾如雷掌聲。相信音樂會透過轉播將會更有看頭,歡迎大家可以利用YouTube隨時看重播。
他表示,新年音樂會經過半年的籌劃,今天在國家音樂廳圓滿落幕,這也是第三年再次用最高規格的經(古)典音樂,並透過網路向全世界傳達來自台灣的聲音,要感動全球華人。
新年音樂會節目進行到最後,在現場觀眾的安可聲中,主辦單位灣聲樂團也特別安排二首安可曲,第一首是《丟丟銅仔》,讓現場與會的所有聽眾一同配合歌曲節奏拍手;第二首安可曲則是讓所有人齊唱《望春風》,2021新年音樂會就在眾人齊唱聲中圓滿結束,並期待來年的新年音樂會再見。
施振榮期許,新年音樂會雖然以經(古)典音樂的規格演出,但在內容用心規劃安排下,也能實現普及化的理想,讓新年音樂會走向庶民音樂會,不僅要讓台灣的民眾感動,還要感動海外離鄉的華人,也讓國際友人也能藉此認識台灣的音樂。
2021《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元旦全球網路直播:
https://youtu.be/qVayjVTXO7A
台灣歌仔戲第一武旦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元旦全球直播
新年音樂會總製作人施振榮:要讓台灣人以台灣經典音樂為榮
2021《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元旦下午將在國家音樂廳登場,新年音樂會總製作人施振榮上午特別前來關心音樂會總彩排。他表示,新年音樂會精彩可期,並將網路全球直播放送到全世界,要讓台灣人以台灣經典音樂為榮。
施振榮與夫人葉紫華元旦上午來到國家音樂廳新年音樂會的總彩排,關心即將在下午登場的新年音樂會。他表示,為了完美呈現音樂會演唱與演奏,演出的音樂家歷經多次彩排不斷磨合,大家都投注所有的心力,將是一場在創新中融合台灣音樂元素且令人感動的音樂饗宴。
施振榮表示,2019元旦第一屆舉辦新年音樂會,當年還選在戶外的台北大湖公園舉辦,當天雖然下著雨,不過在風雨中讓三千聽眾留下美好的回憶。第二年舉辦的2020新年音樂會,首度在國家音樂廳進行也讓聽眾留下深刻印象。今年邁入第三屆,希望再次帶給聽眾更完美的台灣經典音樂饗宴。
他強調說,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台灣的音樂,而且聽台灣經典音樂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沒有Class,反而應該要覺得很Proud(感到榮耀),台灣也很有Class 的音樂,不一樣的Class,而且會讓你感動。
此外,為了讓全世界華人都能分享這場來自臺灣的聲音,主辦單位將於元旦下午四點進行網路全球直播。施振榮表示,希望藉此也讓來自台灣的經(古)典音樂更普及,同時打造來自台灣的庶民音樂會,希望在十年、二十年後,可以跟西方的納也納音樂會齊名。
《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是以經(古)典音樂來呈現各種臺灣音樂的元素,音樂會由灣聲樂團以大型管弦樂團型式創新加入一組國樂演奏,80人編制呈現更多樣色彩,屬中西合璧的新交響樂形式樂團的組合。
此外,今年新年音樂會開場,特別邀請甫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唱人的女高音林錦如獻唱台語版的〈心向天明〉防疫歌曲,同時特別邀請防疫醫護人員參加音樂會,藉此向勞苦功高的防疫英雄們致敬。
2021《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演出者包括: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暨指揮李哲藝、灣聲樂團、傳藝金曲獎最佳演唱人入圍/女高音林錦如、臺灣新生代竹笛演奏家任重、傳藝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及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獲獎原民團體/泰武古謠傳唱、歌仔戲名伶/唐美雲、國光劇團首席文武老生/唐文華、以及臺灣電影音樂交響組曲製作及導聆人/藍祖蔚。主持人/張翰揚。
2021《臺灣的聲音 新年音樂會》元旦下午16:00全球網路直播:
https://youtu.be/qVayjVTXO7A
台灣歌仔戲第一武旦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水深火熱燙出「黃金薄片」柴燒豆皮池上發光
台東池上這裡,有一個比金城武樹,更早就紅透半邊天的地標,叫做柴燒豆皮店,這家老店五十年來,都是用木柴起火。
☞六龜芒果的互助滋味 肉細汁甜美 金煌很金黃
八八風災就滿五週年了,重建區的居民們,依舊努力地為生活奮鬥著,像是芒果農張淑瓊,災變過後被迫離開熟悉的家園,還背了300萬的負債,只能夠把希望,寄託在每年的芒果收成上。
☞法式甜點宛如藝術品 工程師轉行甜點主廚
這一名甜點師傅很特別喔,他念的是美國名校,也曾經紐約擔任程式設計師,放棄高薪跳TONE轉行,原因竟然是他吃到了,超完美的法式蛋糕,所以心裡頭很感動,就讓這個工程師,當下決定辭掉工作 ,轉換跑道。
☞竹東牛肉麵女王 薄利拼多銷 一天七百碗
新竹竹東鎮有一家牛肉麵店,走的是傳統重口味的川味,老闆娘是堅毅的客家女性,離婚之後為了小孩堅持不再婚,一個人挑起養兒育女重擔,從擺路邊攤開始做起到現在 ,她一天可以賣上700碗麵。
☞昔打鐵街魔法變身 法式小店老屋新妝
台北市赤峰街最近幾年,隨著文創產業的進駐,多了一家又一家,獨具特色的創意小店,其中有一棟76年的老建築,現在搖身成了,充滿法國元素的時尚咖啡店,正如同 古樸老房,跟新世代的對話。
☞第一苦旦廖瓊枝 台灣最會哭的女人
被封為台灣第一苦旦的,歌仔戲演員廖瓊枝女士,她可以說是台灣最會哭的女人了,一開唱好多戲迷們,都跟著揪心掉淚,說起這個廖老師的成長過程,小小年紀已經,經歷了人世間所有的苦難,還好她靠對戲曲的熱愛,堅強的活了下來。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歌仔戲第一武旦 在 如果兒童劇團 Ifkids Theatre Studi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說到歌仔戲,一定不能不提 明華園戲劇總團。這次《我的媽媽是薛丁山》要說歌仔戲團的故事,強哥為了編寫劇本多次拜訪陳勝福社長,聽他說從小在歌仔戲班長大的故事,結果,陳勝福社長慷慨的在各方面全力協助我們。昭賢、昭婷加入劇組,演出主要的「媽媽」一角,台灣歌仔戲第一小生孫翠鳳小姐更是在她繁忙的演出工作中,一直想要擠出時間來幫助我們,真的非常令人感動!來聽聽 孫翠鳳小姐推薦《我的媽媽是薛丁山》👍
🏆明華園,台灣規模最龐大也最著名的歌仔戲團,創立於1929年(日治昭和四年),歷經傳統歌仔戲最火熱的時候,勇於創新,將傳統歌仔戲融入現代劇場、實驗劇場及電影分場的節奏,巧妙結合音樂、戲劇、舞蹈、民俗、美術、聲光等各類藝術,使得明華園的大舞台充滿了魔幻般的魅力與神話的傳奇感。
👑孫翠鳳小姐,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家台柱,台灣歌仔戲第一小生!是戲劇藝術界難得一見允文允武、亦生亦旦的演員。
★強哥在心中醞釀10年的故事,即將搬上舞台
▶10/15-23 台北《我的媽媽是薛丁山》 https://goo.gl/DFhe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