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一命償一命」確實是很原始、不先進的想法,也承認死刑無法降低犯罪率,然而他認為,對被害者家屬來說,這已是最好的「公平」和「慰藉」⋯
---------------------------------
🔥風傳媒高峰論壇》由政經領袖吳田玉、童子賢、朱雲漢、利明献,為您解析美國大選後,台灣的挑戰與機會!
https://bit.ly/34rqgvN
㊙️今日新聞懶人包
http://bit.ly/3bTyVIZ
台灣死刑犯罪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我高中參加中一中演辯社時,廢死議題就是基本的辯論題目,直到現在這個議題仍在台灣爭論不休。
支持廢死的理論不外乎死刑不能減少犯罪率、可能會有冤獄、加害者也有基本人權等,只是我總是納悶,不斷保障加害者的人權,那被害者的人權在哪裡?還是因為被害者已經死亡了,所以也不用討論所謂的人權問題?看了很多支持廢死的論述,沒有一個對「保障被害者人權」有令人信服的說明,通常特意閃躲這個問題。
我也有女兒,所以看到被虐殺馬來西亞女大生父母的哭泣,感同身受,所以不必再提那些高傲的數據、理論、或寬恕,只有讓加害者親身嚐嚐被害者死前的驚恐和痛苦,才是平衡的處置。
很原始、不先進的想法?沒錯!處死罪證確鑿的犯人無法降低犯罪率?沒錯!但可以確實還給被害者「公平」,可以給被害者家屬最好的「慰藉」,保障被害者最後的「人權」。
不用再說些清高的理論,預謀、故意剝奪他人生存權利的人,自己的生存權利也該被剝奪,沒什麼好爭辯的!
「稍早班機落地後,鍾女母親在桃園機場泣不成聲,父親則面色嚴肅、不斷拍肩安撫妻子,2人在大批人員護送下入境,約要2、3小時才抵達高雄。
早前一日,鍾女雙親曾在馬來西亞受訪。父親表示,這是他第一次來台灣,也是最後一次來台;母親則說,希望嫌犯一命賠一命、被判處絞刑,讓對方體會被勒死的感覺多難受。」
新聞網址: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101/1844541.htm?from=fb_et_news&fbclid=IwAR2YEI-_At5YzF-3woMPS4OegQ-FFukuI_8CbIegFJXIIWhoyAlCMp48rww
台灣死刑犯罪率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一個建議,不要自己嚇自己,這跟車禍意外死亡差不多正常,雖然正常隨機但我們都難以接受,所以也要不定期提醒孩子多注意安全。
第二個建議,則是多與孩子談心事,該有的教導還是要有,但在管教小孩與讓小孩心靈健康,兩者比率可以嘗試動態平衡。
[ 社會觀察 ] 為什麼家長認為社會治安越來越差?
治安越來越差,這答案是不對的。
這個從統計上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台灣的犯罪率越來越下降。
那為什麼很多家長會覺得台灣治安很不好?
.
首先是因為-他們忘記自己小時候了。
三十年前的台灣,乃為犯罪者的黃金年代,一年可以幾起針對學童(不含大學生)的兇殺案(含姦殺、分屍與焚屍),整個社會人心惶惶。
所以有些 韓粉 整天 說民進黨執政、治安越來越差。
那個是韓粉腦殘,請大家不要效仿。
別忘了這些數據也包含馬英九執政八年的過程,犯罪率也的確在馬英九任內持續下滑,有沒有執行死刑的隔年凶殺案犯罪率也都持續下降。
這不會是民進黨執政的功勞,也不是國民黨的功勞,而是國民水準持續上升的鐵證。
然而除了現代家長忘記小時候那段自己最危險、且比現在自己小孩更危險的時間外,是什麼讓現代家長覺得社會治安越來越差?
.
我粗淺的把這三十年的凶殺案整理一下,然後選取有殺學童(高中以下)的作為觀察,有以下趨勢
1. 30~20年前:綁架撕票為主、姦殺為次。
2. 20~10年間:雖然綁架與姦殺都有,但更多的是家庭人倫悲劇,家長殺自己或姻親小孩的數量很多;第一次分別出現學生殺學生、大範圍無差別隨機傷人。然而整體來看,案件數是真的有下降的。
3. 10年內:數量反而稍微增多,且隨機傷人增多。
簡化原因,台灣對學童的兇殺案近代分別是三個階段:
(1) 要錢綁架誤殺小孩、先姦後殺學生
(2) 蓄意謀財害命或者要死全家跟我一起陪葬
(3) 負面情感爆發的隨機傷人
所以第二個可能原因是:這十年來對學童的犯罪殺人,的確高於二十年前的頻率。
.
第三個可能則是:隨機傷人會讓人更加感到恐懼。
舉個例子來說-車禍致死,與酒駕車禍致死,兩個都很可怕,但非理性來說我們更怕哪種狀況呢?恐怕是後者!
因為我們誤以為前者可以控制、後者無法控制。但實際上,不論是駕駛或者被殺害,這些不見得都是自己能夠控制的。舉個例子說,今天戰爭時隨機狙擊與地雷哪個比較恐怖呢?
因此這的確是一種違反直覺的感覺誤導。
.
然而打那麼長,要講什麼呢?
當然是講可能要注意的解方,我們現在台灣的犯罪的確開始走向內隱的犯罪動機,往往都在外表察覺不出來,但突然而然就發生了,不知道原因也毫無頭緒。
所以接下來是情感教育必須重視的時候,而且更恐怖的是,近年的衝動犯已經減少了,反過來是爆發犯。
衝動犯是直接的衝動、一氣之下而毫無延窞反應;爆發犯也會情感猛烈的爆發,但她的情緒起因很可能是來自日積月累的怨恨,而且往往是自己放不開、又找不到能夠實施的對象,自然就會轉往弱勢或者社會大眾來行兇。
情感教育已經要從緩解衝動,要關注於整個價值觀、世界觀的正面引導。正面引導恐不是一直用的話語去安慰或鼓勵,而是承接負面情感後,轉往"讓自己更好"的正面行動。
.
那家長怎樣去面對這種趨勢呢?
首先第一個建議,不要自己嚇自己,這跟車禍意外死亡依樣是"活在這世界就可能會遇到"的現象。雖然隨機發生、見怪不怪,但我們都難以接受,所以也要不定期提醒孩子多注意安全。
*另外嚴格來講,孩子車禍死亡的機率還比走在路上被隨機行刺還要高很多,比起罪犯更該擔心交通安全。
第二個建議,則是多與孩子談心事,該有的教導還是要有,但在管教小孩與讓小孩心靈健康,兩者比率可以嘗試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