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中電執行長:「碳密集型企業到2050年麻煩會很大⋯」 依賴燃煤電廠的中電 決定轉向零碳排!(09/10/2021 財訊雜誌)
不要把永續投資想成縱身躍入未知的領域,而是當作避險策略。看看中電集團(CLP)的例子。
中電集團是亞太區最大規模的私營電力公司之一,投資遍及香港、中國內地、澳洲、印度、東南亞及台灣的能源市場。集團業務涵蓋能源價值鏈每個主要環節,包括零售、輸電和配電,並擁有多元化的發電組合。中電一向著眼長遠發展,不斷積極推動公司革新,讓業務可持續發展,迎合未來需要。
作者: 瑞貝卡.韓德森
中電是亞洲數一數二的民營電力公用事業。2004年中電宣布,截至2010年,它的電力將有5%來自再生能源。2007年,中電再加碼,承諾在2020年前實現20%的發電來源來自零碳能源。這是亞洲電力公司當中最有抱負的目標,然而若以傳統標準來衡量,這樣的目標根本沒有道理。
中電的大部分發電廠都是燃煤電廠,這在亞洲相當普遍,因為煤很容易取得,而且價格相對便宜,自然成為發電首選燃料。
在2007年,燃煤電力比太陽能、風力或核能都要便宜許多。即使到2013年,太陽能和風力成本已經大幅下降,中電仍然假設風力的成本會比煤高出30%,太陽能的成本更是煤的三倍。
那麼,中電這個算盤到底是怎麼打的?我認為中電考慮的,是繼續重度依賴燃煤發電的風險。燃煤發電隱含著重大的政治風險,發電廠是不動產,運轉期間長,成本又高,一般需要花三到五年建造,之後可以運轉發電二十五到六十年。
由於無法移動,又往往是當地唯一的供電來源,燃煤電廠要成功營運,關鍵在於跟社區保持良好關係,也就是取得一般所稱的「營運社會許可」。中電相信總有一天,燃煤電廠所在社區很有可能會把汙染、淹水的責任怪到電廠頭上,屆時電廠的營運社會許可就會出現大問題。中電擔心政府可能會採取行動懲罰燃煤電廠,也許透過某種形式的碳價或碳稅提高煤的價格,也許直接勒令燃煤電廠關閉。
繼續採用燃煤發電也會有技術風險。中電相信,太陽能和風力的成本很有可能大幅下降。新技術在剛推出的時候,價格往往比較高,例如第一支可攜式消費性手機在1983年推出時,要價3,995美元,換算成2018年的幣值就是1萬美元多一些。
但大多數技術都會沿著所謂的「學習曲線」發展,當需求增加,企業便會投入更多資源在研發上,而隨著技術愈來愈普遍地用於產品中,企業的製造能力也愈來愈強。雖然在2007年,太陽能和風力比燃煤貴許多,但遲早比燃煤便宜的機率顯然是存在的。
我不知道中電有沒有為這兩種風險訂出確切的機率,但我在2008年問了好幾位公用事業公司的高階主管,他們認為這兩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結果答案非常一致。這些高階主管大多認為,未來二十年中,再生能源的成本可與化石燃料競爭的機率是30%左右,而公眾施壓迫使政府實施某種形式的碳稅或碳價的機率也是大約30%。我們把這兩種不確定性以四個象限表示:
這張圖的右上方界定了「一切照常不減排」的世界,即沒有法規管制碳排放,再生能源相對於化石燃料的價格也仍然昂貴。我有時會說,這叫做「老天保祐」的未來,因為有那麼多的企業、花那麼多的時間,祈求這樣的未來。根據那些能源主管的說法,有大約49%(70%×70%)的機率,到2030年時,我們的世界跟現在差不多。左下方界定的是「綠色天堂」,在這樣的世界裡,碳排放是要付費的,再生能源也比燃煤便宜。在2008年,許多公用事業主管認為這種未來不太可能發生,機率只有9%。但其他兩種未來:「再生能源有競爭力」和「法規管制碳排放」,發生的機率都是21%左右。
這張圖解有兩處頗有意思:第一,它顯示未來世界跟現在差不多一樣的可能性小於50%;第二,每當我在會議中亮出這張圖,大家總是覺得很新鮮,通常一開始會嘲笑那些堅信綠色天堂即將來臨的夢想家,再慢慢轉到苦惱該如何兩邊押寶避免損失。中電的領導層認為,未來世界能夠一切如常不減排的機率實在很低。2013年,時任中電執行長的包立賢(AndrewBrandler)這樣說:
我們認為,碳對任何企業都是長期威脅。如果是碳密集型企業,到2050年麻煩會很大,很有可能到時你已經被淘汰。中電成立超過一百年,我們希望到2050年,中電還在經營,但我們不能等到2049年才開始行動,必須一步步朝著目標邁進,隨著世界的變動,為每一個轉彎預先做好準備。
這是了解中電策略的關鍵,危機就是轉機。亞洲的電力事業如果要去碳化,那麼在競爭白熱化之前搶先轉向零碳能源,將會是極具吸引力的商機。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重新想像資本主義 》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33822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70的網紅蘇巧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競選政見,早已宣示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台灣,更不能置身事外!我認為要達成這個目標,已不再是環保問題,而是要以新思維、新科技,讓產業升級,讓台灣得以永續發展。 今天在委員會中,我以兩個例子質詢環保署與經濟部。其中,小朋友最喜歡的各類塑膠聲光玩具,壞掉後...
台灣永續發展例子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施振榮這篇“王道與民主”,看得我滿頭問號。
他說”在現行的民主制度下,因為「一人一票」的機制,也造成社會運作出現盲點,政治人物或為爭取選票,會偏向以「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政策來吸引選民的支持,往往忽略「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政策,長期將造成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這個我同意是民主制度的盲點。民主政治裡的選舉制度,的確造就了政治人物,凡事用”選舉”思維來做決定政策方針的直覺反應。以台灣來講,四年選一次,於是常常看到政策規劃是以四年為期。這還是不錯的,很多為了選舉,一夜換邊的例子不知凡幾。另外政治人物先考慮自己,再考慮選民利益的,這看太多了,也沒有問題。
我的疑問在他提出來的解方。
他說“我提出領導人應該要從王道思維出發,進而彌補民主制度的盲點。
“「王道」的三大核心信念是「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很重要的是,所創造的價值要從「六面向價值」來看待,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外,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
「王道」的三大核心信念是「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
「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這是很進步的思維,非常符合我這”左膠”的味口,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麼這叫做”王道”?這跟王道的關聯性在那裡?
我特地去google了施振榮以前的文章,他指的”王道”是指大大小小組織的領導人之道,身為領導人要有三大基本信念:就是之前他講到的,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
所以這個”王”是指領導人?還是個形容詞指的是主導的理念?
再看這一段。“從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之爭,到台灣的藍綠之爭,再看許多推行兩黨或多黨政治的國家,民主政治都面臨無法順利運作的困境,公務體系的運作效率不彰舉世皆然。
反觀一黨獨大的新加坡與大陸,雖然分別實施民主制度及共產制度,但面對經濟發展與疫情來襲時,一黨獨大卻能快速反應做出決策,也獲得人民的高度支持,值得我們思考。”
的確,民主制度目前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分裂的社會很難取得共識,造成鐘擺式的執政方式,也就是選上以後,就把前任推翻,朝令夕改是很大的問題。但解方是一黨獨大式的政體?
那請告訴我,如何防止一黨獨大的這一黨濫權?有什麼樣的監督機制?要知道這一黨上去了之後,它就不下來了吔。如果民主制度的解方,是一黨獨大,那一黨獨大制度出問題的時候,解方是什麼?
至於企業經營,我本來想,在大老面前,我懂個屁?還是不要嘴了。
但只忍了兩秒,我就受不了了。
文中說“企業運作的制度也相對有效率,也十分值得借鏡。企業的運作也講求民主程序,企業透過股東會「一股一票」選出董事組成董事會,並由董事會選出董事長(企業負責人),再由董事長提名經營團隊,經董事會同意後,負企業經營成敗的全責,在內部討論做出決策後,就全力落實推動。
一旦做不好,董事會可以隨時換掉董事長及經營團隊,在企業民主機制下,經營十分有效。而如果董事會中分為兩派,彼此意見相互掣肘,企業自然運作不好,經營績效也不會好”
企業要效率,當然越少人決定,它速度越快。這在幾年前的矽谷的確是顯學,有一陣子就很流行,讓新創公司CEO有極大的決策權,說是這樣創意才能充分發揮。但這個方式,現在受到很多反省。
我前兩天才看一篇經濟學人,在批評”軟銀”的決策方式非常的不透明。”軟銀”的確做了很多很棒很好的投資,但它出包的時候,也很大包。最近一個例子就是WeWork,軟銀投WeWork一出手就是44億美元,根據紐約客的報導,是孫正義參觀了WeWork總部12分鐘後就決定了。而且之後真的就是放手讓WeWork的創辦人紐曼充分發揮”創意”,上個月WeWork公布的財報,上一季虧損高達20億美金。
至於WeWork的創辦人紐曼是不是真是個天才?我不知道。但根據紐約客的報導,WeWork有一陣子獨步天下,就是紐曼用創投給他的錢,把相對腳踏實地的對手逼死了。紐曼在2019年下台,但本來共享辦公室空間這麼好的創意,因他的操作,把整個產業都搞臭了。
我同意太多監督對效率會變慢,但太少監督機制的體制,不管是在政治上,或企業管理上,真的是健康的嗎?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5545967
台灣永續發展例子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衛生局、環保局業務報告】
本日(5月10日)是衛生局與環保局的業務報告,我特別針對衛生局的 #防疫措施(活動舉辦把關與疫苗接種)、 #進口豬肉及加工品檢測和把關 等大家關心的議題來討論。在環保局的業務報告則是討論 #廣告物管理、 #溫室氣體管制方案與低碳永續家園,以及我的非常關心 #國家新城 後山等產業道路 #偷倒垃圾的問題與 #獵鷹計畫執行,並附議 #電動共享機車的議題,希望環保局能與交通處以低碳運輸的規劃來評估。
衛生局業務報告
🖥 衛生局業務報告D-live: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10DR_0.mp4
💉防疫措施:活動舉辦把關、疫苗接種情形
近期國際疫情趨勢緊張,再加上本土案例也有增加,同時,又碰上媽祖生與母親節,有些廟宇直接取消媽祖繞境、有些仍持續舉辦;而母親節活動也有在里民活動中心吃蛋糕等室內外群聚活動(有的有維持社交距離、有的因為人潮太多沒有),發現不少民眾可能由於天氣變熱,參與活動時並未全程配戴口罩,雖然最近幾案本土確診案例的足跡並沒有來到基隆,但都是在鄰近且很多基隆人每天會經過的新北、台北市繁忙地區,因此我特別請教是否會因為近來的疫情發展加強防疫措施,或是和民政單位配合加強活動舉辦方以「Covid-19因應指引:公眾集會」評估活動舉辦必要性與舉辦後的相關措施。
在疫苗施打上,今天(5月10日)開始開放第七(軍人)、第八類(65歲以上長者)公費對象進行疫苗接種,除了衛生局報告中提到的醫事人員疫苗接種狀況外,我請教衛生局其他類屬的公費對象接種狀況及宣導情形如何。
👨💼衛生局長回覆:
中央已經頒布大眾集會指引,包括必要性審查(有沒有必要舉辦),以及要舉辦必須要有條件(社交距離、口罩、流量管制、量體溫、萬一有狀況的後送等等)中央早期公布有分四大階段,第一階段是有社區的案例出現,第二階段比較嚴重,其標準是有未明的感染源,此時集會室外500人、室內100人以上不准舉辦。
目前比較接近上述的第一階段,因感染源都能追蹤到,並未達到第二階段的狀況,活動劇版是根據大型集會指引,衛生局已經精簡成一張表,讓活動舉辦方利用這張表查核,若有集會問題,可以跟疾管科聯絡。
針對疫苗的部分,目前施打1708人,醫事人員476人。施打率不高,雖然媒體報導很多,但是AZ疫苗在聯合國觀點,是極低機率(百萬分之1.5)會造成50歲以下女性血栓,但這個機率遠小於不施打的風險,由於國際疫情嚴峻,施打疫苗很重要。今天開始目前會努力以流感疫苗推動、有經驗的院所,極力尋找適合的合約院所來增加施打率。
🐖進口豬肉及加工品檢測把關
去年政府去年11月提出五大步驟宣示把關,除了進口前查廠、邊境查驗、新增貨號並將第一層流向通知在地衛生局外,在豬肉生產鏈末端的消費者選擇相關的就是衛生局如何確保各通路末端「清楚標示」,以及如何「嚴格稽查」是否「標示確實」。
目前豬肉原料(生豬肉)的使用上會要求下游攤商依規範「清楚標示」,並檢具與上游廠商的進貨單、交易憑證、輸入產品的進口報單或其他足以證明產品原產地資訊資料,然而還是有魚目混珠的疑慮。
例如,上下游報導(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44332/ )中提到,某小吃店老闆出示一張屠宰證明,可以證實店內的小腸、豬肚購自台灣肉品市場。然而單據上並未註明購買重量,店家多久可以消化掉一次購買量,也無從得知,或是若餐廳使用多種豬肉原料,絞肉購買證明是證明店家自製的紅燒獅子頭來自台灣,卻無法順便讓進口豬肉製造的香腸加工品被認知為台灣原料。這些例子要問的是用部分原料取得台灣豬的證明卻沒有標示清楚其他產地,該怎麼確定標示確實、同時給消費者讓具有「知情權」下做出選擇?
而在豬肉加工品上,因為有調味與過多干擾因子,業提到快篩試劑無法檢測萊劑含量,可能會造成偽陰和偽陽的狀況,僅能檢測生豬肉(快篩試劑業者也特別提到)。我特別提到,我知道在進口、查驗後,第一層流向會通知在地衛生局,但我特別以加工製成為例、提出假設:某批進口豬肉在通關,先到彰化等工廠加工成肉鬆或早餐肉送到基隆早餐店來,那基隆衛生局會被通知嗎?最後,像這樣的標示與後端查驗要如何確認與進行?衛生單位要怎麼稽查呢?
👨💼衛生局長回覆:關於萊豬的管制,若有美豬進口的話中央都會知道,並分配到各個地方縣市衛生局。四月份基隆衛生局有接到有兩家,已經查核快篩完畢,基本上豬肉都是透過這個系統管理。關於「加工原料是否能夠使用快篩」其實是有疑問的,能否檢驗的關鍵在於準確度如何,必要時可以檢驗,陽姓代表存在、陰性卻不代表不存在,若加工過程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則需要檢驗專家做正確回答。
🙋♀️薇仲會後討論:由於時間不夠,我在會後特別和局長與食品藥物管理科長確認,科長特別補充,快篩試劑確實無法檢驗許多加工品(如肉鬆)。在進口豬肉成為加工品的生產鏈,若以我假設的案例來說,進口豬肉會在進入某地工廠通知該地衛生局,並由該地衛生局確認使用原料與標示,並以「原料產地」、「(加工)產地」標示於包裝上。若真的進入到基隆,基隆衛生局則會透過標示查驗確認包裝和相關上游證明資料。
---
環保局業務報告
🖥環保局業務報告D-live: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10DR_1.mp4
廣告物管理:旗幟廣告管理與稽查
《基隆市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修正上路後,我們發現未經核准、沒有標示核准文號的旗幟廣告,懸掛狀況不但沒有比條例修正上路前改善,還有更惡化的狀況,不用特別稽查,經過某些主要幹道就可以看到大量未核准的旗幟廣告。
根據《基隆市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張貼廣告及旗幟廣告是環保局的管理範疇,業務報告內容中,環保局也有提到民眾付費使用的狀況。我特別請環保局說明關於違反條例第六條——沒有經過審查、沒有核准文號的張貼廣告及旗幟廣告,環保局接到檢舉的狀況,以及稽查、勸導及開罰的情形與金額,並說明未經核准就張貼廣告和廣告旗幟,環保局是否會主動巡查或拆除?以及相關規定的宣導情形如何?
👨💼環保局長回覆:沒有經過申請的廣告就不得懸掛與張貼,張貼廣告依照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罰處1200到6000元,因手邊沒有資料、相關處罰金額再回報。
🙋♀️薇仲追問:依據《基隆市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第二十條(前略)除招牌廣告及樹立廣告依建築法規定、張貼廣告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處罰外,那旗幟廣告是限期改善或補辦手續,若未補辦手續則處新臺幣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或命其自行拆除嗎?👨💼環保局長則回覆:執行細節的部分跟我們目前處理模式有出入,我們會把相關的SOP順過後再提供議會。(薇仲orz:2021年1月5日修正施行的條例怎麼現在還沒有確定SOP...)
🌍溫室氣體管制方案與低碳永續家園
溫室氣體管制方案中有許多各局處的目標,在環保局主管的目標上有輔導協和減少重油、回收量與垃圾減量、綠色採購機關執行率等,除了空品淨化區有特別以二氧化碳吸附的公斤數作為量化達成目標,想特別請環保局說明其他目標的設定預期的溫室氣體減量或是其質化意涵?另外,輔導協和電廠減少重油使用量的成效上,2018年的成效比預估的還要好,但在2019年、2020年沒有達到溫室氣體管制方案核訂本中原本訂定的策略目標,請環保局說明原因,並說明今年開始的輔導目標和規劃。
另外,在先前低碳永續家園計劃中的節電種子是不錯的公民節能教育與社區協作,未來是否還有相關經費或計劃能加深社區的廣度與深度,讓公民更能經由相關知識培訓並透過社區參與並了解家戶節電?同時因為減碳是未來城市的重要目標,市府目前也正在進行《基隆市發展低碳城鄉自治條例(草案)》,我特別請環保局說明研擬狀況,以及本市的減碳目標及規劃。並特別請秘書長也督導各局處儘速檢討節能、減碳相關計畫(低碳永續家園、縣市共商住商節電計畫與溫室氣體減量方案)之目標達成率,並基於此基礎上提出未來的方案。
👨💼環保局長回覆:溫室氣體減量方案會盡量去做、目前府內也在檢討將官,協和電廠減少重油記得有達標,但相關的二氧化碳減量數據手邊沒有資料,會後再提供。另外,二氧化碳減量主要針對的是業務報告中提到的管制對象:協和電廠和敦南科技基隆廠。並再次說明低碳永續家園過去是環保署補助的相關計畫,目前由於綠電發展和綠能基金的設置,節電相關業務回到能源局,環保署不再給補助,環保局需要用局內預算去執行。低碳自治條例正在開始準備相關擬定,不論是作為補助依據或是相關計畫目標之依據,目前正在參考其他縣市案例。
💣偷倒垃圾問題與獵鷹計畫執行狀況
許多產業道路因較少人煙,因此被鎖定為不肖業者偷倒裝潢廢棄物的熱點,我特別也以國家新城後山(我家)的自強產業道路為例,由於垃圾偷倒點是非常多私人地主共有的地,很難有一致性的防治設施投入,因此去年我們有與環保局討論除了協助清除外,是否能設置移動式監視設施以預防不肖業者或亂丟垃圾之民眾。同時,我也請局長局長說明「獵鷹計畫」的啟動機制、執行次數、巡查範圍、執行內容等相關成效,以及移動式監控系統6組的使用狀況。
👨💼環保局長回覆:自強產業道路兩處道路入口有監視器,環保局有嘗試在偷倒點附近設置移動式攝影機,每次都被拆掉,需要有強制力的警察局去設置。另外移動式攝影機都是以市預算去購買的。
🛵電動共享機車與交通處研商評估
討論到最後,我也附議張顥瀚議員提到的電動共享機車固定示範點計畫,尤其是目前交通處與公車處正在進行公車營運改革,其中一個項目則是發展跨區公車,然而,大眾運輸的發展並沒有辦法如此快速,因此也許能在期間透過固定點的電動共享機車設置、提供跨區通勤的共享運具。由於電動共享機車低碳排量,同時也不會如汽車佔用過多的既有道路空間,若以固定停車點來設置,也比較不會佔用市區既有的機車停車格,希望環保局能和交通處來研議與評估,並思考此類低碳運輸的可能性。
👨💼環保局長回覆:此部分會跟交通處來討論,並納入低碳自治條例補助或試辦機制來思考。
台灣永續發展例子 在 蘇巧慧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競選政見,早已宣示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台灣,更不能置身事外!我認為要達成這個目標,已不再是環保問題,而是要以新思維、新科技,讓產業升級,讓台灣得以永續發展。
今天在委員會中,我以兩個例子質詢環保署與經濟部。其中,小朋友最喜歡的各類塑膠聲光玩具,壞掉後卻因「不是環保署公告的回收項目」,被當作一般廢棄物,送進焚化爐或掩埋場;但是若能好好回收,甚至是在製造的過程中,就加入循環的概念,不僅能減少廢棄物,甚至可以創造很大的商機。環保署今天也承諾,將透過相關措施的檢討,讓壞掉的玩具透過回收、賦予新生命。
同樣地放大來看,我們都知道事業廢棄物的處理步驟,是追蹤、管理、處罰,但是目前都只著重在處罰端。如果我們可以善用現在的科技,如無人機、AI、雲端大數據等,將廢棄物從源頭追蹤管理,自然能夠有效減少事業廢棄物亂丟棄且無法解決的問題。
用新的科技解決老的問題,不僅是要從技術端去變革,更需從體制去推動。我再次重申,永續發展不只是環保,更是產業轉型與升級,當全球世局變動都將這個概念列為優先時,我們更需要有新的思維與方法,去面對並跟上世界的腳步。
#sdgs #立院永發會 #永續白話文
台灣永續發展例子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ttp://eball.tw/news/22093
蘇貞昌今(18)日受邀到文化大學演講,演講主題「比政治更重要的事」,蘇貞昌首先以最近日本311大地震破題,闡述全世界地球村的概念,透過媒體網路當媒介,遠在日本所發生的災難狀況,全球都能夠同步感受現場摧枯拉朽的慘況,而世界各國也透過網路,在最短時間內瞭解日本欠缺何種物資,發起募款,有效率地給日本民眾幫助。蘇貞昌演講主軸緊扣地球村的世界,以及網路時代的行動主義對世界帶來重大的影響,最後,蘇貞昌期許所有年輕人,應該要學有專精,也要放眼世界,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勇敢去闖、勇敢做夢!
蘇貞昌從此次日本大地震開始講起,帶入世界地球村的概念,日本距離台灣說近不近,但日本這次發生三一一大地震,所帶來的海嘯、核能輻射危機、金融的動盪,都深深影響著台灣,甚至是影響全球,全球也跟著動盪。
蘇貞昌說,媒體網路時代在全球化的世代,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透過網路,過去台灣發生八八水災,政府沒有能力提供正確的訊息,反而是網友們串連起來,架設了一個準確反映各地災情的網站,將正確的資訊蒐集、傳播,還能募集到需要的物資,送到最需要的地區;日前蘇貞昌在Facebook上發起募書的活動,沒想到短短兩個禮拜,就募集了超過40箱、上千本的書籍,捐贈給雲林讀冊館;這次日本大地震,日本留學生Fumi Lin的臉書留言,透過網路在第一時間,讓關懷和鼓勵沒有距離,這就是網路的力量,也是地球村。
蘇貞昌進一步表示,透過社群網路,可以把人的思想、情感、創意透過串聯不斷地放大,無遠弗屆地延伸、傳送與集結。更證明了社群網路發展的速度與規模皆超乎想像,讓習於掌控媒體主流輿論的統治者,恐怕從此再難高枕無憂,因為時間與科技可不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蘇貞昌提到最近發生在突尼西亞、埃及的茉莉花革命,利用網路示威衝突的影片被世界看到,並且逐漸擴散,最終在三周內推翻了執政23年的班阿里;埃及人民更在18天內扳倒了執政30年的穆巴拉克;甚至連中國也陸續發生數起透過網路發起的定點聚會活動,引起世人關注,更讓中國政府大為緊張,每每出動大量的警力予以驅趕。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網路集結的力量,是難以想像的。
蘇貞昌也藉此強調,台灣現在所享受的民主自由是非常可貴的,蘇貞昌憶起某天他帶狗散步,遇到中國觀光客,看到他熱情的要和他合影,最後要離開時,卻遲遲不敢開口說一句祝福蘇貞昌的話,這就是獨裁國家人民,被監控、被壓迫的恐懼與限制,因此,台灣也從過去獨裁政府到現在人民完全享受到自由的美好,是過去所付出的努力,更應該好好珍惜。
蘇貞昌也提到人們應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就像他前天去參訪朱銘美術館時,看到藝術家朱銘的雕塑新作「立方體」系列,以科學角度出發,人文關懷作反思,提醒大家,立方體是不存在自然界的形狀,人類創造出各種隨處可見立方體,但最終卻被立方體框住,並進而影響思想行為,危害人類生存。蘇貞昌呼籲,我們應該讓大自然永續發展,讓世世代代都能享用大自然的資源。
而互相幫忙,是很重要的。蘇貞昌表示,台灣現在於世界上算是滿強的國家,而當初台灣貧乏的年代,也是透過美國的幫忙,漸漸繁榮、富裕起來,因此我們現在也應該要幫助其他貧窮國家站起來。蘇貞昌進一步指出,日本在全世界捐助給他國的,排名世界第五,這就是大國的責任。但台灣也可以做,但不做凱子外交,要做可以實質幫助人民的事。例如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於2003年派出醫療團隊,解決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瘧疾的問題、台灣農耕隊教導農業技術、替代役連加恩醫師到布吉納法索防治愛滋病,發展教育,以及保護環境等等,蘇貞昌強調,國與國互相幫忙,是很重要的。
最後,在三十分鐘問與答階段裡,學生問到蘇貞昌對於世界末日傳言的看法,蘇貞昌則說,世界末日預言很多,有些不能操之在己的事,就不要杞人憂天,每天還是要好好過,與其怕世界末日會來,倒不如做一些對地球有意義的事,做一些可以讓這個世界永續發展的事。
台灣永續發展例子 在 美麗台灣永續家園EP73 - SDG 9 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上) 的推薦與評價
... 台灣 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簡又新董事長將透過認識聯合國 永續發展 ... 這僅是一個小小的 例子 。若一個國家能為所有地區提供永續且具包容性的建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