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Blue!!!
.
【時報-盤前掃瞄】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27.966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2.1分,成交值為7.74億美元。
2.集中市場30日融資減為2914.67億元,融券增為402334張。
3.集中市場30日集中市場總體自營商賣超1.77億元,投信賣超0.98億元,外資賣超173.69億元。
4.天鈺進入下半年後,持續受惠於驅動IC需求熱潮,使訂單動能依舊遠大於供給,呈現供不應求狀況,且隨著驅動IC價格有望再掀漲潮,加上電源管理IC價格續衝。法人看好,天鈺下半年營運將可望繳出逐季改寫歷史新高的優秀成績單。
5.由於美系、歐系客戶供貨穩健成長,光聖第二季獲利可望續揚,展望下半年,光聖指出,因高毛利的10G產品出貨比重拉高,有助於毛利率提升,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營收逐季成長有望,上下半年的營收占比估為45:55。
6.記憶體今年價格逐季上漲,包括南亞科、旺宏、晶豪科、愛普等已公告第二季獲利大躍進,上半年營運表現優於預期,其中愛普上半年已賺逾一個股本。法人表示,尚未公告財報的模組廠如威剛、宜鼎、十銓、宇瞻,第二季可望繳出亮麗成績單,下半年記憶體價格看漲到年底,記憶體業者營運表現會更好。
7.受惠PCB擴產需求強勁,以及半導體設備佈局逐漸發揮效益,大量第二季淡季不淡,稅後淨利1.22億元、每股盈餘1.52元,獲利表現較第一季及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8.微控制器(MCU)下半年供需仍舊相當緊張,在全球IDM大廠相繼喊漲後,台灣MCU廠九齊亦傳出8月起將全面調漲報價。法人圈傳出,九齊在8月將調漲二位數百分比報價,且預期出貨動能有望一路強勁成長到年底,使全年營收繳出翻倍成長的歷史新高水準。
9.筆電及Chromebook晶片訂單持續供不應求效應下,電源管理IC廠致新、類比科母子公司聯手,持續搶下全球前五大非蘋筆電廠大單,加上中國面板廠如華星光電等擴大拉貨。
10.汽車零件族群苦盡甘來,甩開疫情衝擊後,隨車用晶片短缺高峰已過、車廠客戶恢復拉貨動能,海運缺櫃、缺艙位干擾緩解,加上新台幣匯率持穩,及業者成功漲價轉嫁成本下,法人樂觀下半年汽零族群營運衝鋒,點名包括東陽、廣華-KY、和大、怡利電、麗清等個股將受惠。
.
📣投資沒有遙遠的距離,只有最對自己的頻率
老牛與你《談股論金》
🔍SoundOn
🔗https://bit.ly/33U9hAW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hBQW3H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8的網紅黃偉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帝寶冠軍路 #車燈龍頭世界大廠 這家位於台南溪北地區的帝寶工業,是目前世界最大的「AM 車燈」製造商,分別在北美與歐陸佔有4 成與7 成的市佔率,行銷近200國。車燈被歸類為會影響生命安全的安全零件,在所有汽車零組件中,車燈製造其實相當複雜。早期的帝寶,為了堅持品質,曾走過一段辛苦的路。 ...
「台灣汽車零件大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股海老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MoneyDJ理財資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黃偉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新聞] 汽車產業推代工模式行不行? - 看板St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頂級超跑零件MIT 台灣廠商打進供應鏈 中視新聞20191014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汽車零件製造商台灣、卡車零件廠商、汽車零件工廠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全球汽車零件供應商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全球汽車零件供應商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MoneyDJ理財資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車廠搶晶片、台積電吃長單?傳福斯增庫存、下長約】
車廠搶車用晶片、將讓台灣台積電吃下長單?傳出德國汽車大廠福斯汽車為了能穩定採購晶片,除了增加庫存之外,也展開長期契約的協商,而豐田汽車等其他車廠據悉也考慮提供長約。
#原先的車用晶片供應鏈為車廠向車用零件廠下短期單
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Joe:「中國積極的在開發半導體產業,實質效果不知道有多少,但整個產業鏈中,急著先分錢的廠商肯定不少。」
美中關係不斷惡化,美國制裁當頭,中國北京當局把半導體供應鏈去美化,當成「國家緊急狀態」(national emergency)事件處理。中國廠商全面檢討供應鏈,據傳已經形成默契,晶圓廠的生產設備至少3成需向本土業者採購。這替中國晶片設備商和材料業者,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商機,以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而言,該公司在中國北京指引下,積極檢討供應鏈,要用本土業者或非美國業者取而代之,該公司找來800名全職員工,一天三班檢視製程,從生產設備、化學品,到設備裡的螺絲、螺帽等無所不包,此一行動已經進行兩年,至今尚未結束。
中國力推晶圓本土化生產,為當地的晶片商和晶片供應商創造了「一生一次」(opportunity of a lifetime)的商機。除了政府撒錢補助半導體業之外,中國科技巨擘小米、Oppo、聯想等也幾乎肯定會向國內廠商下單。中國晶片業高層表示:「雖然沒有白紙黑字的公開告示或是官方通知,但是業界所有人都有共識,如果要建新晶圓廠或擴增半導體產線,至少3成生產工具必須來自本土業者」。
如今美國晶片業的所有龍頭廠商在中國都有分身,這些業者積極卡位,要取代美商在中國晶片業的地位。舉例而言,長江存儲的做法和策略和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極為神似。北方華創是美國晶片設備大廠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的翻版,中方希望北方華創未來能挑戰應材的地位。中微(AMEC)是中國版的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專門生產蝕刻設備。華海清科生產化學機械平坦化(CMP)設備,要動搖應材在此一科技的獨霸地位。
中國晶圓廠狂下單,讓當地設備廠和材料廠的業績爆表。鋰離子注入機製造商凱世通高層表示:「我們不只2021年產能滿載,需要擴產...許多同業的產能也全滿」。中國晶片設備龍頭北方華創,2020年獲利破新高,年增73%之多。另外,儘管中微在2020年下半遭列美國黑名單,該公司的年度盈餘仍刷新歷史紀錄,中國當局為了抗衡美國的科技追殺令,未來六年將砸1.4兆美元發展半導體。政府滿天撒錢,以空前力道扶植晶片業,導致騙補猖獗,根本不了解晶片的公司,也搖身一變成了半導體商,只為領取龐大的補助金。
2020年前9個月,超過1.3萬家中國企業登記為半導體商。光在9月份,半導體廠商的登記家數就增加30%。這些新晶片商,許多在半導體方面毫無經驗。有的是海鮮業者、有的是汽車零件商。大連晨鑫原本從事海鮮銷售,後來轉型線上博弈,2020年5月又趕搭半導體熱,擬砸人幣2.3億元,買進上海一家半導體商的51%股權,美國與中國科技戰持續延燒,在美國強力圍堵下,可能延緩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不過,中國仍將朝半導體自主化邁進,半導體業者認為,這對台灣廠商長期發展是隱憂。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認為,美國半導體產業無論是短期或長期發展,去中化的戰略思維都不會改變,將會建構一個與中國脫鉤的半導體產業鏈,並持續不斷拖延中國半導體自主化的發展,台灣半導體廠高層說,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是「川普規拜登隨」,雖然中國在半導體設備方面並沒有經驗,不過,在基本材料領域並不差,在美國施壓情況下,可能刺激中國加大政策扶植力道,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還不是台灣的對手,尤其是半導體製造業,業者表示,中國人才很多,又有政策加持,不排除可能拉近與台灣的差距,甚至追上台灣,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長期發展是一大隱憂。
半導體微影設備廠艾司摩爾(ASML)總裁暨執行長Peter Wennink提出警訊,在缺乏外國技術支援,中國要建立自己的半導體設備和技術需要很長時間,一旦成功打造半導體產業,外國企業將被擋在全球最大的晶片市場之一的外面,失去大量工作機會與收入。
波士頓顧問公司認為,地緣政治摩擦與中國政策追求半導體價值鏈的自給自足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潛在風險,預期中國若提升半導體自給率恐對整體半導體供需造成衝擊,台灣廠商過去在美、中兩邊通吃的模式將不再適用,未來將很難兩邊討好,營運模式應靈活調整,投資也要更加謹慎,為地緣政治的風險做好準備,並加強人才發展和基礎研究。
業者表示,台灣廠商應投入更多研發經費,專注研發,繼續往更高價值前進,建立新門檻,才能拉開與追逐者的距離。
歐洲聯盟計畫,在原物料、原料藥和半導體等6個戰略領域,減少對中國及其他外國供應商的依賴,歐盟概述了任務的急迫性,並稱用於敏感生態系統的137種產品中,約有一半依賴中國的供應,這些產品主要是原物料、藥物和其他對歐盟環保與數位目標至關重要的其他產品,疫情導致供應鏈出現瓶頸後,因此有了這份更新版產業策略計畫,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計劃對原物料、電池、原料藥、氫能源、半導體以及雲端和邊緣運算技術進行深入評估,並採取相應措施。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副主席Margrethe Vestager表示:「今天公布的更新版產業策略是關於在擺脫冠狀病毒危機邁向復甦的背景下,確保我們的產業具有推動數位和綠色經濟轉型的能力,同時也確保我們產業的競爭力。」
歐盟的措施可能包括「在可能情況下,依賴不同貿易夥伴實現供需多樣化,但也在必要時進行自動儲備和自主行動」,為了減少進口依賴,歐盟國家可為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Important Projects of Common European Interest, IPCEI)在下一代雲端、氫、低碳產業、製藥和尖端半導體方面匯集資源,IPCEI將允許歐盟各國政府在更寬鬆國家援助規則下挹注資金,並允許企業在整個項目中進行合作,範圍涵蓋從設計到生產到下游應用。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050379.aspx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b2484a95-9346-42a1-ad3d-37ac144ba82a&c=MB010000&fbclid=IwAR0p7n48LCZnlPKdI9dZDiJBaQAT3jgsvq22c8OKjI4FBNwQiMJJdJ5dSfs
https://technews.tw/2021/04/25/china-chases-semiconductor-self-sufficiency/
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黃偉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南帝寶冠軍路
#車燈龍頭世界大廠
這家位於台南溪北地區的帝寶工業,是目前世界最大的「AM 車燈」製造商,分別在北美與歐陸佔有4 成與7 成的市佔率,行銷近200國。車燈被歸類為會影響生命安全的安全零件,在所有汽車零組件中,車燈製造其實相當複雜。早期的帝寶,為了堅持品質,曾走過一段辛苦的路。
帝寶執行長在受訪時說到:「我們就惦惦做、穩穩做,繼續做我們的隱形冠軍。」
現在讓偉哲帶你來看,帝寶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如何一步步走向冠軍之路,把台灣產業暢銷全世界。不撓的精神,如何一步步走向冠軍之路,把台灣產業暢銷全世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7mAixhpSZI/hqdefault.jpg)
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oneyDJ 財經新聞】勤美鑄鐵起家 新竹廠規模居全台之冠
投資大眾對勤美集團過去的印象,可能大多來自勤美樸真等豪宅案,其實勤美本來是做鑄鐵起家,勤美新竹廠目前年產能規模達18000噸,是台灣規模第一大的鑄件廠!!旗下 勤美達在車用零件鑄件的獲利,更是繳出亮眼成績單,成為集團底下的小金雞。
營建獲利波動大 近年專注鑄鐵本業
勤美旗下小金雞勤美達 帶動獲利成長
勤美達大陸4廠 年產能逾20萬噸規模大
勤美達提升汽車零件營收 增添新動能
勤美鑄件具規模優勢 後進者不易追隨
歐美委外代工趨勢興 市占率持續提升
擁國際汽車零件大廠客戶 獲利看俏
勤美達強項剎車與引擎零件 利潤較高
去年天津舊廠檢修 獲利未成長
擴產、併購規劃中 挹注未來成長動能
勤美現金流充足 未來不排除併購可能
鑄件事業獲利增 今年EPS看3.3~3.5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BhiqfkbI4g/hqdefault.jpg)
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頂級超跑零件MIT 台灣廠商打進供應鏈 中視新聞20191014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在彰化花壇的 汽車零件 公司,員工只有129人,2018年卻創造出3.6億元營收,其中四成收入來自德國 汽車大廠 客戶,而他們的獨門絕活,是生產用來確保引擎不 ... ... <看更多>
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汽車零件製造商台灣、卡車零件廠商、汽車零件工廠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客戶遍及國內外各大汽車廠與零組件廠商,現時在亞洲地區主要身為各汽車廠的一階生產廠商,在歐美則有部分產品為二階供應商。現為台灣五大汽車零部件廠商之一,並在世界 ... ... <看更多>
台灣汽車零件大廠 在 [新聞] 汽車產業推代工模式行不行? - 看板St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標題:
汽車產業推代工模式行不行?貿聯-KY梁華哲:模具費用誰出?三條件待解答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Q7EXgp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1.03.01 by 王郁倫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汽車產業推代工模式行不行?
2021.03.01 by 王郁倫
車用市場前景受矚目,台灣也組成了聯盟要打群架搶進市場,連接線束大廠貿聯-KY董事
長梁華哲指出,有些應用市場可能適合這類需求,但EMS(專業電子製造服務)廠概念能
否改變車業現有生態,他並不樂觀,指出:開模成本誰出、品牌車廠疑慮、規模經濟等3
問題待解。
全球車市將因電動車的逐步替換燃油車趨勢,出現天翻地覆變動,新變動帶來新機會,台
灣過去非汽車業大國,也積極佈局期望在電動車時代拿下門票,目前動作最大的就是鴻海
發起的MIH電動車開放聯盟MIH。
已是車業連接線束大廠貿聯-KY,在牆內如何看牆外?梁華哲指出,MIH開放平台或許能滿
足某些需求,比方有些些年輕人喜歡帥氣車款,不是很在意其他因素,也可能適合一些商
用車隊需求,但對於EMS概念(品牌跟代工分開的產業分工機制)能否整個搬到車業?他
認為可能沒這麼快。
車業EMS能否成功?三門檻「規模、成本和合作模式」
梁華哲指出,除非聯盟會開發一款公版車,讓客戶這邊改一改,那邊改一改再量產,但他
不解公版的經濟規模夠不夠?他指出,「模具機構」要開模是很花錢的,EMS聯盟中誰來
出這個錢?而如果聯盟沒有人能出,沒有辦法快速讓零件可以商用,讓客戶可以便宜有效
率的把設計方案很快的導入,對車廠來說,設置一個部門,把既有車款改一改會不會更方
便?
梁華哲指出,EMS要進車業的話題已經講很久,他曾問車廠會不會用?車廠都回答:現在
應該不會。梁華哲認為,或許一開始小量的車款會找EMS合作,等到大量,車廠或許會在
自己體系做,但若這樣,EMS一直只做初期小量的訂單,會有問題,成本如何解決呢?工
廠不可能一直陪客戶燒錢,「也可能會成功,大家再繼續看看。」梁華哲分析。
事實上,有意參與MIH聯盟的供應鏈或都有「投資」的打算,畢竟沒有先期研發跟投資,
如何取得汽車客戶的認可?但梁華哲也提醒,汽車電子零件類供應鏈沒有此問題,要加入
聯盟很容易,但對需要如貿聯-KY得開模具的機構類供應鏈,模具絕對是一大成本,比方
「汽車底盤」。
他分析,除非EMS夠大自己做(底盤),或者打造一個非常交叉結盟互助(cross each
other)的合作模式,不然公版底盤開模費用很貴,「還有問題是我開的模(底盤)究竟
能不能用?」梁華哲拋疑問,如果這個公版底盤大家都用,那也還好,但若客戶又說要改
來改去,就慘了!
打造供應鏈界Google Map,貿聯攜手產業咖
梁華哲26日出席「富比庫(Footprintku)與貿聯集團(BizLink)、騰輝電子(Ventec)」策略
聯盟記者會,對最近產業觀察做出分享。
貿聯-KY是連接線束領導廠商,騰輝是基板材料大廠,期望結合電子零件客製化雲端服務
平臺新創富比庫(Footprintku Inc.),利用以雲端平臺整合供應鏈夥伴資訊,加速客戶一
站式找到零組件供應夥伴,讓產品開發商的產品研發更具效率、縮短產品開發時程。
富比庫將用 AI 及數位轉換技術,讓客戶在產品開發商在研發及設計變更階段,於該平台
上快速尋得最佳零部件及優質供應商,志願成為供應鏈界的「Google Map」。
貿聯三業務今年成長,比特幣超夯「先開戶」
而貿聯-KY跟騰輝都是車用關鍵零件商,貿聯總經理鄧劍華指出,今年以家電、車用線束
及半導體三類營收成長貢獻最大,車用客戶除既有的電動車客戶,也有新客戶,醫療類需
求有成長,但因為單價低,營收平穩,半導體需求較為波動,加上缺料效應,長交期可能
成為常態,業績力求多元平衡。
梁哲華表示,客戶今年需求不錯,關鍵是產能跟缺料缺人,現在客戶是否會超額下單也很
難說,貿聯-KY接單也會很小心,有些客戶甚至下單一年或兩年,這些客戶也跟他們確認
,是不是能確保下單一定會吃下全部。
貿聯除中國產能吃緊持續擴產,墨西哥新產能 4 月開出,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以及新加
坡也在擴廠,以因應工控、半導體以及醫療產品需求,為避免客戶重複下單,貿聯-KY接
單也很保守,今年仍預估有雙位數百分比營收成長。
而對客戶也看好的比特幣需求,他指出,貿聯-KY也有在考慮比特幣,因為在美國很多公
司銀行都接受比特幣,有考慮「先開戶」,在看看是否適合買,負面因素有:認列匯率造
成困擾,要會計師同意,因為台灣相對保守等,但短期內貿聯-KY是不會接受客戶付款用
比特幣的。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如果汽車業可以用電子業代工的方式做,
那應該早就可以做了,
代不代工,跟汽車是不是電動車無關,
而是跟技術與資本投入有關(機車界請參考狗狗弱幫山葉、宏佳騰的案例),
如果是這樣,為甚麼傳統的汽車業不走代工的模式呢?
以引擎來類比3C的中央處理器晶片,
有沒有思考過為甚麼傳統車廠不太走代工模式?
MIH的確是一種很新的概念,但我並不看好...
如果他可以拉大咖一點的品牌(VOLVO、BMW賓士),
也許這個牛皮會吹得比較像一點...
我弱弱的想,
原因目前想到有這些:
1.經營汽車製造業,後續維護動不動就是10年、20年,零配件庫存成本高
2.維修體系建立
3.品牌與產品連結度高,產品生命週期太長
4.回歸代工的本質,根據過去筆電代工的例子,
不賺錢的才會委外,甚至賣掉,
沒有到這一步,傳統車廠不太可能會把生產工作外包出去....
5.根據狗狗弱代工的例子,除非你的設計師風格迥異,
要不然代工做出來的產品,長相應該會87%像,
客官們會希望花100萬,然後買到一個白牌的車子嗎?
又不是在買筆電、還是家電...
所以MIH能拉的只有新創車廠,完全沒有過去的生產經驗的新創車廠,
這部分,我個人是不太看好啦...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請勿刪除 違者4-1 刪文處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25.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14930062.A.24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