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政府採「BOT+ROT」方式進行招商,106 年與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和結元能源開 發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之宜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簽約,第一期投資金額約 7.65 億 元。
地熱潛能本期完成 4.2MW(百萬瓦)發電裝置 容量,約可提供 1 萬戶家庭用電,相當於大同鄉及三星鄉之戶數,其發電機組及相關 設備是向全球地熱發電機組市占率最高的著名大廠 Ormat 公司訂製購買,其有機朗肯循環(ORC)技術,在中低溫循環下,擁有全球最高的熱能轉換效率,從深 1,200 至 2,100 公尺的地熱井汲取 180 度熱水,透過熱交換發電後,再將水回注至地下;另氣冷式機組散熱系統,利用空氣作為冷卻介質,無須消耗珍貴水資源,讓地熱水有更好
回注效益,過程無耗損、無污染、無碳排,未來將融合教育資源建立臺灣地熱教育園區,成為臺灣地熱電廠商轉的重要指標領航基地。
#今天見識全國首場地熱發電綠能科技
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時重工安、天天保平安💪
你聽過「#安衛家族」嗎? 為了協助中小事業消彌職業災害,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自99年起,於各縣市推動並成立「#勞工安全衛生登錄家族」,由 #核心企業 擔任領頭羊的角色,以『大廠帶小廠』的經驗分享與合作模式,輔導工安較為弱勢的中小企業改善工作環境,讓推動職安工作不再單打獨鬥!
#官田工業區服務中心 於108年,推薦 #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官田廠 擔任安衛家族核心企業,該公司在安全衛生方面,不但曾經獲得🏅健康職場啟動標章、🏅健康職場促進標章,同時建立完善職業安全衛生制度,並納入ISO 9001進行管控,堪稱為標竿企業🏆,足供其他事業單位效法學習!
在109年度工業區職業安全衛生促進計劃-全國工業區績優單位人員表揚暨安全衛生成果發表會中,官田工業區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官田廠,榮獲優良會員廠商獎;芳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季惠卿副總榮獲優良個人獎,獲得高度肯定💯
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業觀點 - 星元電力董事長張國鑫:核四,一帖過期的藥!! (08/07/201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報導)近一、兩年因能源轉型導致用電備轉容量吃緊,加上空污問題讓國人不安而對燃煤發電有所疑慮,能源政策變成社會大眾普遍關心的一個議題。確保供電穩定、降低空氣污染以及可負擔的電價是很多國人殷切的期盼。為了減緩地球暖化、降低碳排量,發展再生能源不但是世界潮流也是台灣能源轉型的重點。
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有其不穩定性,因而利用核能發電來幫忙穩定供電,甚至重啟核四的説法甚囂塵上,然而重啟核四可行嗎?這真的是台灣要維持穩定供電的最佳選項嗎?
核四電廠(原稱龍門電廠)從1980年開始規劃到1999年正式動工,就歷經貢寮居民抗爭、暫緩興建、預算凍結、預算解凍、地方公投、追加預算、立法院決議廢止興建及立法院覆議興建等等地方與中央各方勢力角逐,在還沒興建、台灣還沒有政黨輪替前就爭議不斷,命運多舛。
正式動工後,核四的爭議並沒有因而停歇,在社會重大的反核壓力下,核四工程歷經停建、重建、追加預算、封存等艱辛過程,曠日廢時。而2000、2008年的政黨輪替,讓核四的興建與啟動變成不只是一個爭議性的公共議題,也是政黨權力的角逐場。
客觀的檢視一下核四發包、施工和驗收的過程。核四的採購案與核一、核二、核三採用的最有利標不同,而且前三座核能電廠皆於細部設計完成百分之85之後才動工。核四邊設計、邊發包施工的做法,已經違反一般要求絕對安全的建設法則即從規劃設計、採購施工、到品管監控都必須有嚴謹的做法。
核四施工時沒有專案經理,而是由台電的核能技術處、核火處及施工處三處共同負責建廠,三頭馬車相互牽制,遇到事情時無法即時決斷,其工程品質就已經很難令人信服。加上工程停擺許久,相關已裝設之設備是否有妥善防護,於建設完成後能否發揮原有功能,讓人存疑。在重建時,如果工程的細節交接不妥,一個小小的環節疏失於日後便有可能造成台灣社會承受不起的事故。
再者,測試驗收的單位又與未來運轉單位相同,其測試數據的獨立性、可靠度及與團隊之經驗及專業度皆讓人疑慮。來自不同設備商所提供的機組間的系統整合完整度及系統在運轉時是否能夠順暢,也讓很多學者專家憂心。加上設計的修改,已讓這部拼裝車無法得到原設備商的保障。
台灣颱風、地震頻繁,地方小、核廢料處理困難,天然環境本來就比較不利發展核能發電,這也是核四電廠議題吵吵鬧鬧三十幾年的主因。核四又有施工、設計修改及不同系統整合等等工程上的問題,先天不良加上後天失調的風險,萬一重啟核四後發生問題,力主重啟的人敢承擔所有的責任嗎?
核四建建停停,確實花費不少錢,如今封存實屬一件非常不幸的事,然而類似的情形也在其他國家發生過,如在美國紐約長島附近的肖勒漢姆(Shoreham)核能電廠。肖勒漢姆核能電廠從1973興建到1994廢除也是命運多舛、所費不貲,而廢除原因也是居民對核安的疑慮。
核四的興建適逢台灣環保意識抬頭時,而停建、封存也各發生在民進黨、國民黨執政時期,這已是台灣社會轉型的歷史共業,參與停建、封存的卸任元首和行政首長應該比任何人的感觸更深。
核四封存前,有多項系統未能或無法完成測試,如果要開封,勢必所有系統設備都需要重新檢驗、測試,萬一設備壞了或性能差了,能採購到原廠相同規格或合格的代用品嗎?重啟的工期要多久? 重啟的結果是否只是一個代價不知有多深的錢坑?
既然封存已成事實,重啟又有那麼多工程、安全、經濟上的疑慮,而台灣三十幾年來對核四爭議不休的原因也沒有消失,那麼任何倡議以這一帖「已經過期的藥」來解決目前台灣能源轉型有可能面臨的電力問題的論點都值得全民三思!
本文作者張國鑫現任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台汽電)子公司星元電力董事長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294443
♡
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 在 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 Taipei, Taiwan. 1 like. Energy Compan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