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前陣子在北師美術館造成排隊人潮的《#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嗎?
這兩天,新竹市政府發布新聞稿表示在民富國小發現疑似 #石川欽一郎 的兩幅畫作,其中一幅為罕見的大型油畫,目前已移至市府典藏室,並委託南藝大調查。若為真跡,將是石川欽一郎繼《河畔》失蹤90年再現,又一重大發現。
我在今年一月底,有幸和台大藝史所的邱函妮教授、文資保存學者蕭文杰老師,以及典藏雜誌的編輯,一起探訪散於新竹市的珍貴畫作,其中也拜訪了民富國小,近距離觀賞石川的兩幅作品。校長更分享了民富國小自大正五年創立以降的「學校沿革誌」,我也當場要求文化局承辦儘速就此做數位典藏。
.
石川欽一郎,致力台灣現代美術文化運動發展,和鹽月桃甫、鄉原古統等人一起推動 #臺灣美術展覽會(台展)的創立,台展作為台灣畫家的舞台,對台灣近代美術發展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石川除了曾教導倪蔣懷、陳澄波、李石樵等近代著名畫家外,出身新竹地區的兩位藝術家——知名水彩畫家李澤藩和曾任日本皇室攝影師的彭瑞麟亦為其學生。石川更在1926年起連續7年暑假,受邀到新竹,教導新竹學校教員繪畫技能,深化並提升新竹地區美術風氣,是台灣近代美術發展的關鍵人物。
.
我以「不朽的傳承——校園文資再發現」為題,除了向日前引發熱潮與討論的展覽致敬外,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過去常常認為學校東西老舊就需要換新或改建,認為新的才是最好的,對於文資和古物保存都沒有概念,加上往往沒列入財產,古物就非常可能被當成廢棄物或被輕易轉送。一月的探訪中,就有學校(非民富)曾發生將李澤藩的畫作給職員帶回家的狀況,所幸後來有追回。
近年,全台各地啟動 #百年學校文物普查計畫,許多古物或畫作在校方與學者溝通後,才驚覺其重要性,光是「這件古物或是這幅畫是怎麼到學校的?」就有許多可以研究之處,除了建構校史,更能探討地方發展史的脈絡,加深孩子們對成長土地的興趣和認同。
然而,這些因為歷史脈絡應該被留在學校的文資,學校往往苦於無經費修復以及沒有設備做保存。我也立即向教育處和文化局表達這些文資留校的意義,並要求文化局給予更多協助。
期許透過校園文物普查和調查研究,讓過去沒被觸及的校園文資可以被進一步挖掘和認識,讓文化能夠融入校園,進而內化成校園中孩子們的養分,讓這些過去一片片的累積,建構出城市的共同記憶。
新竹是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只是這片土地的故事需要被更溫柔的傾聽和認真的發掘。
————
新聞連結🔗
疑石川欽一郎2畫作新竹市現蹤 文化局委託南藝大調查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103010023.aspx
同時也有7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秦松,1932年出生於安徽省,父親為秦嶺,為書法家與詩人。1948年,秦嶺從安徽到南京學畫,受到現代繪畫的吸引,然隔年因戰爭失學,從軍後隨國民政府到台灣。1960年,在歷史博物館展出作品《#春燈》(一說《#春望》)遭到政戰學校師生指當中有倒寫的「#蔣」字,是汙蔑元首,遭到歷史博物館取下查扣,創作生...
台灣現代美術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已經於週日落幕,但這個展覽透過研究團隊與民間力量的協力,呈現了1920年代以來,臺灣現代美術蓬勃發展的文化精神與意義,讓人意猶未盡。
當時的美術家,如同北師美術館官網的說明:
「他們竭盡心力創作的結晶,超越時代的政治紛爭,成為臺灣的文化記憶寶庫。美術作品不僅是臺灣面對現代轉變期的視覺紀錄,藝術家的視線,更可說積極為此時期的臺灣,從各個面向上率先打開視覺與想像上的邊界。藝術家們一方面接受嚴格的技法訓練,但又時時思索著屬於此時此刻的獨特表達:如何描繪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山岳草木,或者身邊關愛者的樣貌;一點一滴的生活記憶,或者一腳一印的旅人觀照;要如何在畫面中融合不同的文化傳統,或更進一步地放眼未來,思考臺灣百年後的美術,會是怎樣的一番風貌。這些對於現代世界的思索、感受、熱情,一一綻放在這些前輩畫家的作品當中。」(https://montue.ntue.edu.tw/theeverlastingbloom/)
讓我們透過 藝術很有事 的紀錄片,來了解策展研究團隊的田野調查訪談過程,藉此看到當代藝術家所處的生活世界與視野。
---
「為什麼有這麼多年輕的學生,或是二、三十歲的人這樣投入創作,然後認為美術創作可以改變台灣社會,而且犧牲他的生命都沒有關係?」在一次訪問中,顏娟英老師道出1920、30年代,藝術家們的心魂。
百年前,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藝術家燃燒生命創作,揭開臺灣現代美術的序幕;百年後,以中央研究院顏娟英老師為首的研究群,費心考掘這些年代久遠且散落在藝術家後代、民間、非美術館的公立機關、甚至海外的作品,並與北師美術館的策展團隊共同尋找作品。「藝術很有事」節目從2019年8月開始側拍,將這一年多來匯聚各方心力的找尋過程,製作成兩支影片:《追尋不朽的青春》及《探尋未竟的山水》。
《追尋不朽的青春》著重理解時代精神,聚焦陳植棋和黃土水兩位天才、勤奮卻早逝的藝術家。拍攝團隊訪問陳植棋的獨子、已高齡93歲的陳昭陽先生,以及孫子陳子智,談論他們心目中的父親與祖父,當年因為發動學潮被退學、轉而赴日學習美術的孤絕心境。再者,黃土水作為開創台灣現代美術的第一人,存世的作品不多。1920年,他在東京美術學校創作畢業作品《少女》胸像,然後贈予母校太平國小,百年來從未正式面對世人。這次《少女》胸像經過修復後終將公開展出,是本次展覽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MILt6oQbw&t=267s
台灣現代美術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潛入公眾記憶的黑洞進行考古打撈,重新喚醒久遠前的靈感】
如何以影像記錄一個長久被人們遺忘、忽略而且模糊不清的歷史,甚或是早已煙灰滅盡的一群藝術家,和他們遺留下來如片鱗半爪般,剝落灰黃,難以賞心悅目的作品?
暌違十多年,公視「藝術很有事」製作人徐蘊康再次製作台灣現代美術影集,手法相較以前更為成熟,多層次的敍事穿插,前後連貫更為流暢、清晰。
#公視 #藝術很有事 #紀錄片 #台灣美術史
台灣現代美術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秦松,1932年出生於安徽省,父親為秦嶺,為書法家與詩人。1948年,秦嶺從安徽到南京學畫,受到現代繪畫的吸引,然隔年因戰爭失學,從軍後隨國民政府到台灣。1960年,在歷史博物館展出作品《#春燈》(一說《#春望》)遭到政戰學校師生指當中有倒寫的「#蔣」字,是汙蔑元首,遭到歷史博物館取下查扣,創作生涯因此遭到重挫。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李孟學Li Meng-Hsueh、張玉音 Chang Yu-Yin
執行導演 Executive Direc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製片 Producer|蔡念栩 Tsai Nien-Hsu
腳本 Script|李孟學Li Meng-Hsueh
分鏡 Story Board|劉禮瑜 Liu Li-Yu
美術設計 Art|陳美如 Chen Mei-Ju
動態設計 Motion Design|陳美如 Chen Mei-Ju
🔻V-Touch藝術史系列介紹:
V-Touch除了展覽、人物、訪談影音單元以外,在波瀾壯闊的台灣藝術史系列中,將用一分鐘講述一件藝術家的 #關鍵人生故事,講述你不知道的藝術家背景,透過影音動畫為媒介,帶領讀者更靠近 #台灣藝術史。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bit.ly/2SIbtpL
台灣現代美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台灣現代美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台灣現代美術 在 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意象變造雕塑(雕塑類) - 雜誌與叢書 的相關結果
本書撰寫的主軸,鎖定在戰後台灣雕塑變貌的潮流中,與時代脈動呼應,並引起注目之藝術家的風格形塑環境,也就是每一家都有各自的時代敏感度,和不同的人生體驗。 ... <看更多>
台灣現代美術 在 現代美術| 172期 - 臺北市立美術館 的相關結果
028 - 東南亞/台灣現代美術交流簡史│高森信男. 037 - 台泰計畫:一段路徑重劃的工作過程│許家維. 專題. 2013臺北美術奬觀察. 048 - 在尚未種植的檸檬樹下│林怡秀. ... <看更多>
台灣現代美術 在 戰後至70 年代以前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 的相關結果
50 年代中期以後,西方「現代主義」美術逐漸被轉介進台灣,年輕一代的. 美術家不願趨於僵化的傳統,乃投身於西方現代藝術追逐,他們根據西方新潮以. 來批判本土的傳統,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