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任巡檢八個死在任上,鳳山縣有多可怕】
鳳山縣,清朝統治台灣初期就設立的縣,範圍大概是今天高雄、屏東的平原地區,而鳳山縣可說是修羅之地,戰鬥民族練功的場所,今天來用史料看看,鳳山縣有多可怕。
#一百人無人生還
1696年,鳳山縣出了狀況,台南府城官府派了一支一百人的隊伍,出發前往鳳山縣的下淡水,下淡水在今天的屏東萬丹、東港一帶,結果無一人生還,沒人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另外鳳山縣的衙役與四名友人結伴南下,最後只有衙役得以生還。
#為何要捨近求遠
再根據台灣府志的記載,鳳山縣轄的下淡水駐派了一名巡檢司,職位相當於現在的警察局局長,配有十八名弓兵,負責當地的治安,這樣的配置處理一些小問題應該可以,即使有重大案件發生,下淡水的上頭,鳳山縣城-左營興隆莊應該也有數百名守軍,為何要從台南府城調派百人隊伍,遠赴70公里外的下淡水支援呢?
#無政府狀態
真實情況可能是左營的興隆庄根本就沒有兵力,對,堂堂一個縣府竟然沒有駐軍,甚至下淡水東港巡檢司,也沒有所謂的十八名弓兵,當時整個鳳山縣基本上屬於無政府狀態,1696距離清政府將台灣納入版圖已經10餘年了,鳳山縣竟然還是如此混亂。
#八任巡檢死於任上
原因是駐派的官員都自身難保了,還談什麼治理勒,鳳山縣志記載,「淡水巡檢司署,水土惡毒,歷任皆卒於官,甚至闔家無一生還..」23年間,下淡水巡檢司共有九任巡檢,除了第五任做滿告老還鄉外,其餘八人死於任上,直到第十一任巡檢司,把官府遷移到了鯉魚山上,才設下了停損點。(請見留言圖一)
#瘟疫橫行
那一百人的隊伍,也很有可能是水土不服,而斷送了性命。
你可能說東港本來就瘟疫多,要不然幹嘛燒王船,但其實鳳山縣城,左營興隆庄只是比較好一點而已,鳳山縣志記載,有兩任典史死在任上,其中一位還是剛上任就病故身亡。
#鳳山官員長期不在縣內
因為環境惡劣,鳳山縣官員長期不在縣內,都龜縮在府城的邊沿,自然整個鳳山縣如同蠻荒世界,台灣府志記載,1711年全台人口,原住民不算,還不到一萬五千人,鳳山縣人口才三千五百人,等於離開府城後,要再看見漢人就很難了。
我們從史料中也可以看見,三百年前的鳳山縣是多麼的恐怖..
高雄一百 歷史小教室最後一集,我們下次見啦
#高雄一百
如今高雄人口達277萬,不再是那個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今年適逢打狗更名高雄一百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以「高雄一百」為核心,除推出一系列歷史探尋活動,以及兼具實用與設計創意的文創小物外,今年跨年更以港灣為舞台,首創陸、海、空三向度玩大港,2020/12/24-2021/1/3愛河灣上,與大家一起 #以光為名, #跨百光年。
更多活動訊息可至「 文化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粉專查詢。
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原因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戰鬥民族在高雄】與【左營、鳳山的一哥之爭】
現在我們覺得俄羅斯是戰鬥民族,但其實在清領時期的台灣,有著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的說法,而早期最動盪不安的便是現今的高雄地區,兩座縣城四度被攻陷..
那麼我們從左營與鳳山的高雄一哥之爭說起..
#左營與鳳山的高雄一哥之爭
上一篇文章,我們簡單介紹了打狗到高雄,也提到左營是高雄最早的行政中心,而鳳山是後來的行政中心,但其實左營和鳳山之間的行政中心變動也歷經好一番波折,用現代話講,有點類似為了爭奪高雄一哥,吵了上百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到左營,有一個著名景點叫做「鳳山縣舊城」,為何鳳山的城牆會建在左營?
#左營的發展
為了解答這問題,時間回到明鄭時期,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為糧食傷透了腦筋,因為鄭成功以為台灣物產豐隆,足以養活上萬大軍,實際上餓都快要餓死了,沒辦法只好把軍隊四散到各地開墾,也就是軍屯。
#左營成為縣治所在
今天的左營就是如此開發,這也是相傳左營地名的由來,說明了左營的開發與與軍事有關,當時陸路不發達,河流又湍急,最快的移動方式就是海運,而左營附近有萬丹港,附近有有龜山、蛇山當屏障,所以明鄭相當重視,左營也成為了打狗最早開發的地方之一。
清朝把台灣納入版圖後,把今天高雄與屏東的平原地區,畫了一個行政區名為鳳山縣,而縣治就是左營,當時叫做興隆庄。
#鳳山
但左營畢竟是軍事興起的城鎮,大家還是比較常往下埤頭跑,下埤頭就是今天的鳳山區,因為下埤頭位於台南府城與阿緱(今屏東市)的中間,是一個交通重鎮,鄉民們也希望把縣城搬到下埤頭,這件事情吵了很久,但都不了了之,直到發生了一件事件..
#戰鬥民族登場
清代的台灣就是一塊修羅之地,會來到台灣的人幾乎都是在原鄉活不下去的鄉民,經歷黑水溝與瘟疫的洗禮,能活下來的人可說是戰鬥民族,他們又大多單身,所以只要遇到官吏貪污還是什麼不平的事情,就會揭竿而起,可不是上街抗議而已。
所以台灣那時真的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每當造反時,首要目標就是縣城,而清政府不知道哪來的白痴邏輯,認為蓋城牆容易被叛軍利用,所以堅決不在台灣建城,結果就是毫無防禦,很容易被暴民打下。
#朱一貴事件攻破鳳山城
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鳳山縣城興隆庄就被佔領,隔年平亂後,在慘痛教訓下,鳳山縣城不得不築城自保,不過材料簡陋,土製的頂多在外面交了刺竹林,但仍是台灣第一座城,1760年又在四門增設砲塔加強防禦。
#林爽文事件再度攻破
蓋這種簡陋的城,完全是把戰鬥民族看沒有,1786年林爽文事件,響應林爽文的莊大田攻下左營鳳山城,雖然隔年清兵收復,但不久又被叛軍攻下,兩年後才由福康安獲得最後勝利。
#縣城遷至下埤頭
在連年戰火摧殘下,鳳山土城早就面目全非,官員都覺得鳳山土城旁邊有座山,叛軍容易經山攻入城內,易攻難守,又覺得這地方多兵災,是個不祥之地,於是把縣城遷到了下埤頭(鳳山區)。
#兵鋒再起
縣城這個頭銜,就像是小衰神一樣,誰套上誰倒楣,1795年林爽文事件才平定不久,台灣鄉民就因為物價飛漲又起來造反,陳周全、陳光愛在鳳山起義,雖然不久就被平定,但也亂了好幾個月。
#鳳山縣城再度淪陷
1806年海盜蔡牽、吳淮泗又攻陷鳳山縣城,還佔領長達80多天,大家這時又想起了舊縣城左營的好,想說那邊有兩座山可以倚靠,而下埤頭根本無險可守,於是縣城又搬回了興隆庄(左營),並記取教訓,蓋了更為堅固的石牆。
#左營縣城淪為蚊子館
但這座新城完工後,原本在下埤頭辦公的知縣、官員,嫌左營太偏僻沒人煙,大家還是喜歡在下埤頭辦公,所以造成了縣府明明在左營,但實際都在下埤頭辦公的怪現象。
#鳳山再度成為縣城
1847年,官員上奏後終於在道光皇帝同意下,認可下埤頭為縣城,這才讓鳳山縣一哥之爭告一段落,這也讓新蓋的左營新城成了蚊子館,讓其大半完整保存至今,也就是今天我們熟知的「鳳山舊縣城」。至於下埤頭的鳳山縣城,後來被日本人拆光了,只留下一座城門與三座砲台,這些古城也默默敘說著那時的故事。
#當時鳳山有多恐怖
由此可知,興隆庄與下埤頭,左營與鳳山的打狗一哥之爭,原因就在於強悍的台灣暴民,且鳳山縣的環境非常惡劣,1696年,鳳山縣府派了一百人到下淡水(今天的萬丹、東港)一帶警戒,結果無一人生還,沒人知道發生什麼事,又根據康熙末年出版的《鳳山縣志》記載,位於鳳山縣轄下的下淡水,九任巡檢八人死於任上,整個鳳山縣除了鄰近府城的區域外,基本上其他地區屬於「無政府狀態」,這時都已經距離清政府統治台灣十餘年了,可見當時鳳山縣是多麼恐怖。
#高雄一百
而歷經百年來的發展,鳳山縣後來變成了高雄,成為了南台灣第一大城,台灣的工業重鎮。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106年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左營舊城見城計畫」,歷經多年文史調查、公眾考古與再現工程,於日前完成左營舊城東門護城河重新通水,還原城牆水岸風貌,在「高雄」之名誕生百年的2020年,為保存城市歷史記憶又添一筆珍貴資產,並持續進行中。歡迎大家來到高雄,走訪左營舊城,閱讀隱藏在這座城市的各種故事。
更多 高雄一百相關活動訊息可至 文化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粉專查詢。
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施琅平定台灣真相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備受矚目的大型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施琅大將軍》在央視一經播出,立即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點。該劇主人翁施琅——一位三百多年來爭議不斷的人物,再次引起社會輿論關注。有人認為,施琅成功蕩除台灣割據政權,將其納入中華行政版圖,是一位了不起的愛國英雄;也有人認為,施琅兩次投降清政權,甘願為外族統治者賣命,是「民族」敗類。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我們不妨拂去歷史的塵埃,一起走入施琅的坎坷人生……
兩度降清,與鄭氏家族始恩終仇
施琅1621年出生在福建晉江衙口一個較為殷實的農民家庭。他自幼力氣驚人、見識出眾,家人對他寄予厚望,本想讓他謀取功名,光宗耀祖。無奈他好武不好文,對仕途興趣不大。後來隨著家道日漸敗落,施琅棄文從武,拜師苦練武藝,精習兵法。
當時,正逢明末清初,遍地狼煙。施琅有個叔叔叫施福,是明朝總兵鄭芝龍的親信。施琅在17歲那年,離開家鄉投奔叔叔加入鄭芝龍的隊伍。因戰功突出,施琅很快就晉升為游擊將軍。1646年11月,時任南明太師平國公的鄭芝龍眼見大勢已去,於是秘密派人聯絡降清。清平南大將軍博洛許諾鄭芝龍投降後讓他任閩粵總督。鄭芝龍不顧兒子鄭成功的苦勸和阻攔,率領包括施琅在內的部眾趕赴福州降清。然而,投降後的鄭芝龍才發現自己上了當,非但沒有當上閩粵總督,反而被博洛挾持進京軟禁起來。隨鄭芝龍來降的官兵被強行分配到清軍軍營,施琅也被編入攻打南明政權的清軍中。1648年,施琅獲悉鄭成功起兵抗清,於是率領弟弟施顯和一些部將投奔到鄭成功麾下。
比施琅小三歲的鄭成功當時起兵不久,力量弱小,因此非常器重施琅的軍事才華,任命他為左先鋒,視其為自己的左膀右臂,每遇大事都要和他商量。施琅也一心一意為鄭成功效勞,還率軍隊攻下漳浦、揭陽等地,提高了鄭成功的威望和勢力。然而,時間一長,有些恃才傲物的施琅與年輕氣盛的鄭成功之間不斷發生摩擦,二人的關係漸漸惡化。
1652年4月,「曾德事件」終於導致施琅和鄭成功二人分道揚鑣。曾德是施琅手下一名標兵,一次違背軍法犯了死罪,因害怕受到施琅懲處,便投奔鄭成功尋求庇護,鄭成功把他提拔為自己的親隨。施琅聽到消息後大為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斬首。鄭成功勃然大怒,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親施大宣和弟弟施顯。後來,施琅用計逃脫,鄭成功盛怒之下處死了施琅的父親和弟弟。施琅遂對鄭成功恨入骨髓,決心投靠清朝,誓報鄭成功殺父誅弟之仇。聽說施琅主動來降,清軍閩浙總督李率泰喜出望外,立即報奏朝廷,清廷很快批覆,任命施琅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把他提升為同安總兵。施琅的舊部得知他降清後,不少也追隨而來。就這樣,施琅由鄭成功的親密戰友變成強大的敵手。
三次攻台失利,「內大臣」鬱悶13年
1662年,鄭成功利用濃霧作掩護,率兵收復了被荷蘭侵略者侵佔的台灣。在台島,鄭成功奉明朝為正統,夢想有朝一日實現「反清復明」大業。可惜的是,這位民族英雄不久英年早逝,鄭氏集團發生分裂,為爭車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王位而大動干戈。在台灣的鄭軍將領擁護鄭成功的弟弟鄭襲繼位,在廈門的將領推舉鄭成功的長子鄭經繼位,雙方各不相讓。最後,鄭經平息矛盾,掌握大權。但他公然背叛其父,竟然宣稱台灣遠在海外,不屬中國的版圖,意圖割據一方,與清廷隔海對峙。鄭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世人的極大憤慨。當時已經升任福建水師提督的施琅,建議乘機攻取金門和廈門。
清廷採納了施琅的建議,讓他同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合謀「勦賊」。一戰下來,清軍成功收復了金門和廈門,鄭經逃往東山島。1664年3月,施琅又率軍攻佔東山島,使鄭軍在福建沿海經營達20多年的據點全部喪失。緊接著,施琅又提出進軍台灣的主張,建議乘鄭經軍心不穩,發兵進攻澎湖,然後直搗台灣,謀求實現四海歸一。躊躇滿志的少年康熙欣然接受了施琅的建議,並任命他為靖海將軍,負責統領水師,尋機對台用兵。
1664年11月,施琅選擇冬天偏北風的季節,率領清軍水師首次出征台灣。不料進軍途中,在台灣海峽的清水洋突然遭遇颱風,風雲翻滾,惡浪滔天。任憑施琅航海經驗豐富,依當時的船舶製造水平,根本無法抵禦那樣的狂風巨浪,只好下令返航。
從1665年3月到次年4月,施琅又發動了兩次攻台行動,但都因遭遇颱風而擱淺。
接連三次出兵都無功而返,引起了朝中許多滿族官員對施琅的非議,有人甚至懷疑他對台用兵不是真心。之後幾年間,清廷內部反對武力征台的呼聲佔了上風。年幼的康熙雖非常支持施琅的主張,但無奈自己尚未掌權,只好聽從鰲拜等主撫派的意見。1668年,康熙下令撤銷福建水師,焚毀了全部戰船,朝廷不再商議武力征台之事,還把施琅調進京城改任內大臣。內大臣只是一個閑職,一心武力平定台灣的施琅因而感到十分苦悶。不過,他並沒有氣餒,而是繼續關注福建沿海動向,認真總結失敗教訓,慢慢等待東山再起的時機。誰知道,這一等就是整整13年。
東山再起,恩威並施收復台灣
1681年,主政台灣的鄭經去世,鄭氏子孫為了爭奪王位,再次發生嚴重內訌。而此時清廷已經平息了「三藩叛亂」,康熙皇帝也穩固了自己的寶座,於是下定決心以武力統一台灣。這時已年屆花甲的施琅終於等來了夢寐以求的機會。
在福建總督姚啟聖和施琅的同鄉、大學士李光地的極力舉薦下,康熙力排眾議,重新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並加太子少保銜,讓他立刻返回福建,準備出兵。臨行前,康熙專門賜宴施琅。席間他語重心長地說:「在用武力平定台灣問題上,只有朕贊同你的方案,希望你能盡心而為,不要辜負了朕的希望!」感激不盡的施琅豪情萬丈地表示:「老臣今年雖然已經六十有二,但血氣尚未衰竭,還可以報效皇帝和朝廷。如果我此行再次失利,我甘願領罪。」
施琅一到廈門,便夜以繼日地進行出征前的準備,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一面操練水師、製造軍械、選配將領,一面蒐集鄭軍情報、策反鄭軍將領、制定攻台方案。經過半年努力,終於萬事俱備,只等出兵。
台灣本島地域狹窄,缺乏戰略縱深,澎湖是其外圍防禦的唯一屏障。澎湖一旦攻陷,台灣不攻自破。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領大型戰船300餘艘、水兵2萬餘人、230餘艘中小戰船,從福建東山島揚帆啟程,進逼澎湖。16日晨,施琅向澎湖鄭軍發動第一次進攻。18日,施琅派戰船攻取了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盤二島,掃清了外圍。22日,清朝水師兵分三路再次發動進攻:施琅親率56隻大型戰船組成的主攻部隊,正面進攻鄭軍主陣地娘媽宮;總兵陳蟒等率領由50只戰船組成東線攻擊部隊,從澎湖港口東側突入雞籠嶼,作為奇兵,配合主攻部隊夾擊娘媽宮;總兵董義等率領另50只戰船組成的西線攻擊部隊,從港口西側進入牛心灣,進行佯攻登陸,牽制西面的鄭軍。此外,剩餘80艘戰船作為預備隊,隨主攻部隊跟進。交戰雙方都知道這是決定命運的一戰,於是一交手便展開了廝殺,激戰歷時七晝夜。施琅巧妙利用有利的西南風向條件,採取「五點梅花陣」戰術,即用多艘戰船圍攻鄭軍一艘,集中兵力作戰。頓時,茫茫大海上朵朵「梅花」飛舞,清軍水師越戰越勇,一舉攻克澎湖列島,擊毀鄭軍大小戰船近200艘,殲滅其精銳部隊1.2萬餘人,收降近5000人。鄭軍主帥劉國軒僥倖依靠熟悉的地形帶少數部下逃回台灣。
澎湖失手,鄭氏集團一下子亂成一鍋粥:有主張降的,有主張守的,還有主張撤往呂宋的,一時沒個結果。可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施琅並沒有即刻發兵攻台,而是在澎湖安頓下來,一面安撫當地百姓,一面派人撈救跳水未死的鄭軍官兵。對被俘的台灣兵將,施琅下令釋放回台灣,臨釋放前他還專門聲明:「我絕對不會報私仇!當年殺害我父親的人已經死去,與其他人毫不相干。」他還許諾說:「不僅兵士不殺,就連鄭家人只要肯降,我也絕對不會殺。」施琅身邊的人曾問道:「將軍與鄭家具有血海深仇,如今鄭氏子孫已經成為釜中魚、籠中鳥,您為何不快點發兵剿滅,為親人報仇雪恨呢?」施琅說:「我帶兵進攻台灣,這是國家大事,怎麼能趁機公報私仇呢?只要鄭家人真心歸順,我不會傷害他們,否則會引起人們的不滿,連累台灣的百姓。」
與此同時,施琅上疏朝廷,建議對鄭氏集團實行招撫政策,爭取和平統一台灣,使台灣百姓免去刀兵之災。對於施琅的做法,康熙十分讚賞,並傳旨同意了他的建議。年幼的延平王鄭克塽和劉國軒等人,原本害怕施琅復仇,不敢投降,如今看到施琅的確沒有殺害自己的意思,於是連忙派人到澎湖施琅軍前請降。8月13日,施琅率軍抵達台灣,由鹿耳門登陸上岸。劉國軒等人到軍前迎接,台灣各族百姓夾道歡迎。8月18日,鄭克塽率領鄭氏集團文武官員,及明朝宗室在台的魯王世子朱恆、樂安王朱凌等削髮剃頭。隨風飄落的一縷縷頭髮,標誌鄭氏集團正式歸順和南明小朝廷壽終正寢。
施琅收復台灣的捷報傳到京城的時候,正值1683年的中秋佳節。康熙聞訊喜不自勝,脫下龍袍派人賞賜給施琅,又親製褒章嘉許,封施琅為靖海侯,世襲罔替,令其永鎮福建水師。
功成名就,卻留爭議三百年
施琅平定台灣後,在清廷內部產生了一場對台灣的棄留之爭。許多大臣對台灣的戰略地位缺乏認識,主張將台灣人口遷往大陸,放棄台灣的土地。康熙也一度表示贊同此議,認為「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失之無所損」。看到朝野上下棄守之聲高漲,施琅心急如焚,連忙上奏了彪炳史冊的《恭陳台灣棄留疏》,堅決主張駐守台灣。在奏疏中,施琅指出,台灣事關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防護重任,萬萬不能丟棄。他用自己的親眼所見,進一步論證說,台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為東南沿海地區提供重要物質保障。另外,他還告誡說,對台灣這個地方,荷蘭等外國侵略者無時不想侵佔,我們如若不守住,他們一定會捲土重來。台灣一旦再被外國侵略者侵佔,那時再出兵遠征,將會難於登天。施琅的上疏雄辯有力,一些大臣贊同他的建議,這促使康熙改變了主意,下決心守住台灣。
1696年3月,施琅在福建任上病逝,享年76歲。康熙皇帝聞訊後,痛心不已,下令厚葬,加贈太子太傅,諡號襄壯,並在泉州府學前建祠紀念。至今閩南各地紀念施琅的牌坊、祠堂、碑文仍隨處可見。
然而,三百年來,施琅也一直是位爭議人物。關於他的歷史定位問題,歷來存在不同的聲音。施琅的一生,就史載的情況看,不外乎兩件事:一是反鄭降清;一是統一台灣。也正是這兩點,構成了後人對其評價褒貶揚抑不一的根本原因。關於施琅統一台灣的歷史功績,史學界已有充分肯定。但對於其「叛主投敵」的氣節問題,人們至今爭議較大。
如果說施琅降清是出於「報私仇」,那麼其後來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出了個人的狹隘視野。無論是在征討、棄留台灣問題上,還是在善後、治理台灣問題上,施琅都高瞻遠矚,為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做出了不可抹煞的功績,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和愛國主義將領。
如果從「民族英雄」和「民族敗類」的角度來評判施琅,則不免又有「狹隘民族主義」的嫌疑。因為,無論是統治元朝的蒙古族,還是統治清朝的滿族,他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謀求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責任。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王朝,滿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成員。歷史上,滿族源於女真,後改金,再改為清,主要居住於東北和華北各地。1644年,滿族貴族在一部分漢族地主武裝的配合和幫助下,取得中國統治權,緊接著發動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統一整個中國的戰爭,最終於18世紀中期開創了中國的空前大統一局面。但長期以來,由於滿族統治者專制殘暴,加上人們認識上的一些偏差,國內有些人把清政府統一中國這件大事,說成是「異族入侵」。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仍有人把清政府看成是「滿清侵略勢力」。因此,有人把施琅看作民族敗類,就是以此錯誤歷史觀為前提的。
有學者曾提出這樣的觀點,讓人感覺頗有新意:施琅降清但不叛鄭。施琅投清後協助清政府實現大陸與台灣的統一,正是鄭成功當年奮鬥的目標,正所謂殊途同歸。著名明清史專家傅衣凌先生就曾說:「鄭成功的復台和施琅的復台雖各有具體原因,但是都隱藏著中華民族的大義。」「兩人的處境不同,征台的出發點不同,但是他們對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則有同樣的認識,都堅定地主張保衛台灣。從他們兩人對台灣的認識來說,我們說施琅不是鄭成功的叛徒,而是他的繼承者。 」
事實上,在施琅的故鄉福建省晉江縣施琅紀念館中,有一幅對聯就是這樣寫的:「平台千古,復台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後人這樣把施琅與鄭成功相提並論,應該說是拋開「個人感情」的,是基於「中華民族的大義」而對他們的歷史功績的肯定。(原文載於:《環球人物》,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原因 在 『清潮來襲!那個原住民被稱為「番」的時代。』- 臺灣世界史 ... 的推薦與評價
自從大清國斷開臺灣與世界的牽連,臺灣變成現在以漢人為主的社會。原本在臺灣西部平原的原住民們,漢人來了以後又奔去哪裡呢?上一集『就決定是你了, ... ... <看更多>
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原因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一歷史科 ... 的推薦與評價
(B)清朝統治時期的文獻多稱為「東番」或「番」 (C)日治時期曾以「蕃族」與「山胞 ... 置巡檢司,納入中國版圖;三、明代實施海禁,此地一度成為海上走私貿易的中心;四 ... ... <看更多>
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原因 在 台灣簡史-滿清征臺與首度納入中華帝國版圖- 精華區Cross_Life 的推薦與評價
五、滿清征臺與首度納入中華帝國版圖(一六八三-一八九五):澈底漢化
一六八三年,清朝消滅鄭氏王朝,首度將臺灣納入版圖,直至一八九五年臺灣割日,統治
時間長達二百一十二年。這是兩岸首度甚至是唯一的統一期,影響臺灣之發展最大。政治上
,中國統治組織確定,忠君思想形成;經濟上,臺灣迅速開發,與大陸結成互補經濟體;社
會上,漢人大量移民,並占有平原精華區,取代原住民成為優勢民族,因而建立鞏固的漢人
社會。
(一)防臺政策與漢人之偷渡:澈底漢化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鄭氏降清,清廷為是否將臺灣納入版圖而有「棄」、「留」
二派之爭。次年,決定將臺灣置於福建省轄下,設立臺灣府,下轄三縣,即臺灣、鳳山、諸
羅。然而,清廷領臺後自始即奉行「為防臺而治臺」之消極政策。其根本原因是,清朝征臺
並非貪圖土地,而是為消滅反滿勢力,自然不希望臺灣過於開發,重演鄭氏抗清故事。的確
,海峽阻礙交通,一旦有亂事,必然勞師動眾,耗餉費時。
清朝政策可歸納為二點。一是海禁,即規範渡臺移民人數與資格,防止人口增加太快,尤
其是劣民;二是山禁,禁止漢人侵入番地,防止其據地為亂與引起漢番衝突。為執行此策,
授與臺灣最高民政長官(道臺)與軍事長官(總兵)較高權限,以處理緊急事件。其它配套
措施如:不築城以防叛亂者守城頑抗;管制軍火以防落入亂黨之手;實施輪調的班兵制以防
駐軍據地稱王等。
然而,執行效果不佳。原因是滿清統一中國後,人口快速成長,自康熙四十年後,壓力日
增;其中福建、廣東二省山多田少,人民謀生尤其困難。反之,臺灣則地曠人稀,廣大平原
多未利用,因而二省移民,不顧禁令,大舉偷渡拓墾。原住民人口不多,經濟、文化亦相對
落後,面對著排山倒海的漢人移民,幾乎毫無招架之力,乃迅速被取代而淪為弱勢民族。據
估計,原住民人口約二十萬左右,在一六八三至一八九五年間,不增反減,而漢人則從十萬
人猛增至二百五十萬人左右,占有絕對之數量優勢。漢人也占有平原之大部分土地,發展進
步的精耕農業、興盛商業,從而建立鞏固的漢人社會。於是,臺灣迅速漢化,漢人社會全面
移植。除了中國政治制度之建立外,經濟、社會、文化均有重大變化,略述如下。
(二)移民與臺灣之開發
自康熙末期移民大舉東來後,臺灣興起一大規模的拓墾活動與水田化運動,二者事實上是
同時進行並相輔相成的。
臺灣高溫多雨,土壤肥沃,宜於農業,然而廣大平原仍為原始的鹿場,此對擅長水田耕作
的漢人實有莫大的吸引力。因此,漢人千方百計,以合法或不合法、正當或不正當的手段取
得土地,進行拓墾。不久,平原即迅速水田化,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彰化平原的八堡圳、臺中
盆地的葫蘆墩圳等。米糖產量猛增,大量輸出大陸,臺灣遂成為中國之東南穀倉。
由於多數移民並非富人,如何在短期內完成耗資費力的拓墾工作呢?其秘訣是採取合作開
墾的墾戶制。清朝之拓墾手續是由有錢有勢的人向官府申請開墾執照,其土地面積廣大而開
墾期限只有三至五年左右,因此墾戶通常另招佃戶,由其自備人工、資本,從事實際的開墾
工作。如此,雙方各盡其力,各擔風險,可以迅速完成開墾任務。事實上,連墾戶亦多為合
夥組織,至少是家族組織,故能集眾力而成巨大力量。由於是合作開墾方式,因此發展出雙
重土地所有制,即墾戶在墾成後成為業戶,然而佃戶卻擁有永久佃耕權,成為共同地主。而
且日後佃戶通常另招現耕佃農分種其地,甚至自由買賣,成為實質地主,形成一田二主之「
大小租制」。早期大富豪是大租戶,但中期以後日漸衰微,小租戶取而代之。如板橋林家與
霧峰林家,絕大部分的土地乃小租權地。
(三)兩岸互補經濟之形成:商業之發達
臺灣由於農產豐富,但手工業不發達;反之,福建缺米,華中、華北缺糖,但手工業發達
,日用品種類多、價格廉,因此兩岸貿易興盛,形成互補經濟體。臺灣出口米、糖、花生油
、藍靛等農產品至大陸,而自大陸進口紡織品、瓷器、建材、日用品等,由於貿易量大,因
此有「郊」商組織的出現。「郊」乃商人同業公會,負責擬定交易規範,郊商則經營兩岸貿
易。
「郊」通常以貿易地或商品命名,如「廈郊」是對廈門港貿易的組織,「布郊」則是買賣
紡織品的。例如府城三郊,為「北郊、南郊、糖郊」,鹿港八郊,為泉郊、布郊、油郊等。
由於貿易興盛,臺灣濱海地區興起不少商業繁榮之商港,如府城、鹿港、艋舺之先後崛起,
號稱「一府二鹿三艋舺」。同時也產生很多富有的郊商,可與大地主分庭抗禮。例如府城三
郊組三益堂,財力雄厚,經常捐款協助政府,推展大眾公益事業,甚至組織義勇,協助平亂
。
(四)開港與進入世界體系:西方商業與文化之引進(一八六○-一八九五)
臺灣位於東亞航線要衝,盛產世界所欠缺的樟腦,雞籠又富藏當時的重要能源--煤,乃引
起西方國家之通商興趣。一八五八年至一八六○年,英法聯軍之役後,中外先後簽訂天津條
約與北京條約,臺灣亦開放通商。一八六二年,淡水首先開港,英國於此設領事館,推展貿
易。英國要求淡水一港應包括艋舺、大稻埕;而安平、雞籠、打狗亦於次年陸續開放,自此
外商可合法在口岸居住、經商。於是,外商大舉在臺設洋行,進行貿易。著名的洋行有怡和
(Jardine, Matheson & Co.)、顛地(Dent & Co.)、寶順(Dodd & Co.)、怡記(Elles
& Co.)、和記(Boyd & Co.)等。他們輸入的商品,除了鴉片外,亦包括紡織品、金屬
、煤油、火柴等西方產品,並將臺灣特產糖、樟腦、茶銷售至世界各地。其中以茶葉之外銷
最具意義,它一躍而為最大出口品,成為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而「福爾摩沙烏龍」(Formo
san Oolong)也揚名於世界。由於貿易順差,人民生活水準頗有改善。此後,臺灣與外國
之貿易關係日益密切,走向世界化,而與大陸的經濟互補關係亦相對地降低。更重要的是,
臺灣產業結構因而大變,由米、糖經濟轉變為茶、糖、樟腦經濟,而因茶、樟腦、煤礦產於
北部,臺灣經濟重心也由南部轉至北部,並影響政治、文化中心之北移。
開港後,除了洋商來臺貿易外,西方宗教亦登陸,主要是天主教與基督教長老派,尤其是
後者。南部是英國長老派(Presbyterian Church)教士馬雅各(Maxwell)所創,北部是加
拿大長老派教士馬偕(George MacKay)所創。傳教士熱心傳教,普設教堂,長老派因而成為
歷史最久與勢力最大的教派。他們首創羅馬拼音之臺灣文「白話字」,以教導教民讀經,
有助於掃除文盲。他們又發行臺灣第一份報紙「長老會公報」、設醫院與學校,引進西方文
化,對臺人文化水準之提昇,甚有助益。
〈五〉文教之遲緩發展
臺灣經濟進步神速,相較之下,文教則較落後。傳統中國治國之道除建立政法制度外,亦
透過科舉考試與任官制度將人才納入統治體系中,並增進人民對政府之向心力,因此對邊疆
社會通常有優待條件鼓勵新附民入學。臺灣自不例外,入學名額有保障。然而,臺人似乎較
不熱中功名。考其原因有幾點:一是移民以謀求生存為首要目標,無暇顧及功名;二是臺灣
教育設施、師資較差,學生程度無法與大陸比;三是臺灣較富庶,致富機會多,不必經由升
官管道再發財。更重要的事,臺灣內亂、外患事件極多,官府常向紳民要求捐餉、募勇,效
命清廷,因此富豪之家大多可經由捐納、軍功管道取得功名,不必掙扎於科場。清代有不少
本地仕紳,以捐納方式取得功名,通常捐例貢生、監生。
由於臺灣文風不盛,以致不少內地學生來臺冒籍占用士子名額。他們原與臺人語言相通,
因在本鄉不易考取,乃假冒臺人親屬報考。大致上,嘉慶、道光後,冒籍方才漸漸減少。再
者,臺人參加之科舉考試武科比例亦較高。惟道光年間文武優勢開始轉變,中進士者,文科
已高於武科,舉人方面,則至咸豐時,文科以二點一八對一,高於武科,直至光緒。此顯示
臺灣文風日盛,漸脫草莽期。
(六)動盪的移民社會(一六八三-一八九五):漢番衝突、叛亂、械鬥頻繁
整體說,清代臺灣仍是個動盪的移民社會,治安不佳,亂事頻繁,百姓生命財產無保障,
直至十九世紀才慢慢文治化。動亂之因,除漢番衝突外,以叛亂與械鬥為害最烈。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
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朱一貴之亂後,藍鼎元說:「臺民喜亂,如撲燈之蛾,死者在前
,投者不已」,「方慶削平,又圖復起」。道光年間臺灣道臺徐宗幹說:「三年一小反,五
年一大反」。同治、光緒年間,吳子光指出臺灣有『任反不成,任征不平』之謠。這些言論
充分顯示臺灣之多亂。其所以如此,原因多端。一者官紀不佳,貪污、壓迫盛行,民怨甚深
。二者臺灣遠隔重洋,易生自立為王之心。三者單身漢多,結拜風氣盛,一經煽惑,群起響
應,即可出事。歷史上最大的三次亂事是康熙年間之朱一貴、乾隆年間林爽文、同治年間之
戴潮春等亂事,戰亂地區幾乎擴及全臺,清庭派大軍渡海方能平亂。其他小亂事更是不絕如
縷。
分類械鬥盛行
清代械鬥次數頻繁,乃一大社會病。自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鳳山縣之閩粵械鬥起,至
光緒二十八年(一八九四)臺南學甲堡的謝、黃異姓械鬥,歷時一百六十多年,據府、縣志記
載,至少有四十二次之多。魏源「聖武紀略」即指出:「七、八年一小鬥,十餘年一大鬥。
」
械鬥之因主要是經濟因素,如爭土地、水源、生意等。但因移民往往依同鄉聚居,形成泉
莊,漳莊、粵莊,以至於個人間之小糾紛亦可能釀成大械鬥。再者,官府為維護政權,亦利
用族群矛盾協助平亂,當漳州人叛亂時,就利用粵人、泉人為義民對抗。械鬥類別主要為閩
粵(客)、漳泉及其他(職業、姓)。閩粵械鬥始自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朱一貴之亂,
漳泉械鬥則始自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彰化莿桐莊之賭博糾紛,其後愈演愈烈。
械鬥規模小至異姓,大可至一縣,甚至全臺。不但動刀棍,且有使用槍砲者。時間短者數
日,長者達數月、數年,而且互相結仇,累世不解。械鬥規模大者,往往造成重大傷亡,甚
至族群遷徙。臺灣到處有大眾爺、萬善同歸等小廟,一部分即收容此類死者。鬥敗族群亦有
他遷者,如客人之遷離臺北地區至新竹、桃園,漳人之另建士林新街,咸豐三年艋舺「頂下
郊拼」後同安人之遷往大稻埕等。
械鬥是臺灣歷史上之一大破壞力量,也造成治安上之困難,連官府都無力約束。更嚴重的
是造成泉莊、漳莊、客莊之各分畛域,族群對立,影響「臺灣人」意識之形成。
(七)牡丹社事件與積極治臺政策之展開(一八七四-一八九五)
十九世紀西方新帝國主義(neo-imperialism)挾工業革命之威大舉東來,船堅砲利,經濟
力雄厚,而清帝國積弱不振,無招架之力,臺灣亦屢遭外患。臺灣原被清廷視為邊陲孤島
,然而隨著十九世紀新海權時代的來臨,成為東亞航運頻繁之地,地位頓形重要。臺灣又盛
產煤礦與樟腦,為外人所覬覦。再者,臺灣海域險惡,卻欠缺燈塔等航運設施,以致海難頻
頻,且遇難外人常遭原住民殺害、劫掠,成為外人干預藉口。因此,外患日增。
一八四一-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期間,英國軍艦內布達(Nerbuda)號與安恩(Ann)號先後
騷擾雞籠與大安港,為守軍、義民擊敗,俘虜多人,臺灣總兵達洪阿與道臺姚瑩奏請斬殺
英俘,戰後遭英方抗議,而被定罪解職。一八五四年,美國艦隊司令培里派船來臺調查雞籠
煤礦,以煤與臺灣地位之重要為由,曾建議美政府占臺灣。
一八六七年,美船羅妹(Rover)號在瑯嶠(今屏東)七星岩觸礁,船員為原住民所害,最
後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 W. Le Gendre)與瑯嶠十八社頭目卓其督(Toketok)直
接簽訂協約,原住民承諾不再傷害海難者。自此有「番地不屬中國」之說,伏下日軍侵臺之
機。一八六八年,漢堡商人美利士(J. Milisch)以後山不屬中國為由,與英人荷恩(Horn
)侵墾大南澳。同年,英國因樟腦官辦,英商走私樟腦被沒收,派兵船攻占安平,臺灣道臺
被迫訂立樟腦條約,開放自由買賣。
真正威脅清朝在臺統治權之事件當推牡丹社事件。一八七一年,琉球漁民因遭風漂至八瑤
灣(在今臺東),竟為牡丹社生番所殺。日本藉口保護其屬民,與清廷交涉,而清廷以「化
外之地」,無法懲罰回應。一八七四年,日軍即藉口「番地不屬中國」,派兵侵臺。日軍深
入屏東山區,且有長久駐兵之意,清廷乃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來臺處理,幾經交涉,雙方簽
訂和約,清廷賠償五十萬兩銀,日軍方撤出臺灣。
戰後清廷鑑於國際局勢之丕變,外患乃臺灣的主要問題,於是一改以往的「防臺」而為「
防外」的政策。事實上,歷經近二百年之統治,清廷對臺灣的控制已相當牢固,小動亂不免
,大叛變已不可能,因而戰後在沈葆楨的建議下,改行積極治臺政策。首先,強化行政組織
,將原有的一府四縣兩廳擴建為二府八縣四廳,在北部另設立臺北府;巡撫半年駐臺。其次
,推動開山撫番工作,即開通山路、剿撫生番、招徠墾民,以消除外人之覬覦。第三,加強
以國防為主的近代化建設,如設立電報線、新式砲臺等。因此,臺灣逐漸加入中國自強運動
的行列。
(八)中法之役、臺灣建省及劉銘傳之近代化工作(一八八五-一八九五)
一八八四-一八八五年,中法戰爭戰火波及臺灣,法軍進攻北臺,劉銘傳奉命來臺協助防衛
。他採取撤離基隆、保衛淡水之戰略。法軍雖自基隆攻入月眉山、深澳坑、暖暖(在基隆
市)等地,但進攻淡水之役,則為清軍與臺灣土勇所敗。法軍乃轉而攻打馬尾造船廠、攻占
澎湖,並封鎖臺灣,以致進出口貿易停頓,百物騰貴,民生困難。然而,法軍亦無何進展,
兩國乃簽訂和約,解除對臺封鎖。
一八八五年戰爭結束後,清廷痛定思痛,下詔臺灣建省,並以劉銘傳為首任巡撫,進行大
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擴大行政組織為為三府一州三廳十一縣,以強化對地方的控制。其次
是清賦,目的在消除一田二主制度,簡化土地所有權;並提高稅收,以供應建設之需。雖然
土底改革只成功了一半,但增稅的目的達成了,田賦由每年徵收十八萬兩遽增至六十七萬兩
。第三是開山撫番,目的在解決內部統治問題。劉銘傳採取官紳合作政策,即以板橋、霧峰
二大林家主持工作,政府在其後支援。林維源被任命為幫辦撫墾大臣,乃實質上之負責人,
林朝棟為中路撫墾幫辦,並領有軍隊,擔任勦亂工作。由於官紳各盡所能,執行成果頗佳,
清朝統治力量逐漸深入山區。
然而,近代化建設才是劉銘傳施政之主要目標,成果亦豐碩。他的貢獻除設立機器局、新
砲臺等國防建設外,最為人稱道的是交通,尤其是鐵路。有鑒於南北陸路交通困難,計劃敷
設連結基隆與府城的鐵路,自一八八七年開始興建,一八九一年完成基隆、臺北段,一八九
三年他卸任後二年完成臺北、新竹段。此為中國人第一條自建之鐵路,臺灣領先大陸享受近
代化交通工具。一八八八年,他又創立中國第一個郵局。其他要政,尚有設立電報學堂、西
學堂以發展新式教育;設立商務局以招商;開發新實業,如煤、金、石油、硫磺、棉、絲織
等。他並在臺北展開都市建設,建洋樓、馬路,首創電燈照明。凡此種種,在在顯示他旺盛
的企圖心,臺灣也被譽為清帝國最進步的一省。惜乎他一八九一年離職後,新政漸廢,而不
久臺灣亦割讓予日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1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