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後遺症: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台灣從5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防疫在家,靠打電玩渡過漫長時光,轉眼間暑假過去了,即將開學,你家裡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宅在家期間對我們身心的長遠影響,似乎現在才浮現。例如,螢幕成癮問題。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從來不用擔心螢幕時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紀律嚴明,而是因為生活中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天氣好的日子可以游泳、可以跟朋友打球,天氣不好的日子也有各種室內遊戲場、購物中心裡的遊戲區可供選擇,家裡兩個小小孩,七歲的兒子、兩歲的女兒壓根兒不會主動想去看電視或玩電玩。
但是疫情爆發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居家防疫期間,兒子開始跟同學連線玩「太空狼人殺」,女兒開始在迪士尼頻道上看「米奇妙妙屋」。我跟女兒約法三章:「每個週末可以看三集米奇妙妙屋」,但每次關掉電視時,她總會撲倒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大哭至少半小時。兒子的談話內容也總是圍繞著狼人殺遊戲打轉,好像對生活中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了。
跟媽媽朋友們聊天時,我開玩笑地說:我的小孩玩電玩、看電視上癮了。她們都表示有類似的困擾,我們互相表示同情,但都解決不了問題[1]。
■電玩的回饋造成高濃度多巴胺上癮
「多巴胺」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酬賞物質,當我們從事任何讓人快樂的事情時,就會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感覺無比的美妙興奮。但這些都是透過自然途徑,刺激的頻率也正常,沒有任何人需要持續不斷接受多巴胺刺激,也絕對沒有人受得了。
當打電玩的回饋或是往返不止的社交訊息沒日沒夜地大量湧入,大腦就會被迫一直處在高度興奮之中。但人類尚未發展出抵擋多巴胺攻勢的機制,所以就形成不斷被勾引以維持高濃度多巴胺的上癮行為[2]。
■「成癮症」有兩大條件:耐受性和戒斷症狀
▸耐受性
指的是成癮者必須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玩遊戲,才能帶來快樂感,這代表主掌情緒中樞的大腦前額葉、杏仁核等部位已經受損。
▸戒斷症狀
則是指只要不打遊戲,就會出現焦慮、憂鬱、不安等情緒障礙;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暴力、自殺傾向。
不過,與菸癮、酒癮、毒癮這類的「物質成癮」不同,像網路成癮這類的「行為成癮」並沒有讓人體攝入像尼古丁、酒精這樣的額外成分,但在精神醫學上看來,也確實影響到大腦運作,達到精神疾病的等級。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初在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正式承認電玩成癮是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也追隨WHO的腳步,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之內,加以預防及推廣相關輔導治療[3]。
■「電玩成癮症」: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說,「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方面的不良後果,假若無法控制,比如迷戀電玩遊戲無法自拔就叫做電玩成癮,迷戀上網無法自制就叫網路成癮,如是攝取某種物質就稱為物質成癮,如毒癮、酒癮、菸癮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成癮」加入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當中,主要症狀為「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即使有負面效果仍持續遊玩」,而諸多研究亦發現人際關係困難或個性內向或有憂鬱及焦慮症狀的人比較容易「成癮」。
▶大帥,被媽媽帶來安南醫院精神科就醫。大帥低頭不語,但媽媽卻一直駡他:「整天都在打電玩講不聽才讓成績一落千丈,再這樣下去真正就要撿角了...」
王文隆醫師表示,有這樣的困擾可以到精神科求助,而不是一味的責駡,處罰與禁止,若造成個案選擇化明為暗將更難解決。他也呼籲正在放暑假的學生及家長們,應把玩電玩成癮看成是一種疾病,所以更應迅速就醫,就如同身體疾病一樣,若不及早治療,病情可能因此日益嚴重。
個案中的大帥在經過幾次心理治療後,真正發現其打電玩背後主因竟是因為缺乏愛及為了填補空虛,在王醫師引導方向後,其更懂愛惜自己身體與學會正向思考,面對困難時亦能更加冷靜來處理,也讓人際關係明顯改善許多,真正邁出電玩成癮的深暗黑淵世界[4]。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將過去使用的「網路成癮」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針對沈迷於遊戲內容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其中,網路遊戲成癮中的「手機遊戲成癮」類型值得關注,其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也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為了解國內學童、青少年手機成癮情形,「國衛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113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
▶研究結果發現,手機成癮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較高,手機遊戲成癮的國小學童中,有21.4%願意花錢購買手遊點數或寶物,國中生為36.3%,高中生更高達42.2%,遠遠高於一般學生的消費意願。
▶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只要回答4個問題,每項敘述可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可能有成癮風險。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題目如下:
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
3.在過去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
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5]。
■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
根據世衛網站的資訊,包括打線上遊戲(digital-gaming)或電玩(video-gaming)的行為,連續長達12個月以上,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學習和工作等,並危及身心健康者,就可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症。
「這個問題被關注十多年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網路成癮後的症狀和酗酒、吸毒很像,都有戒斷問題」,「衛福部心口司」諶立中司長說,令人擔心的是,臺灣、大陸、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網路成癮高風險族群,比歐美國家高,尤其臺灣兒童和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時間少,民眾上網時間早已名列全球前茅,很需要提醒。
根據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民國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可發現,全球青少年網路成癮高風險比率約為4.6%,台灣的網癮高風險族群,國小為9.9%、國中19.2%、高中職19.4%,均較其他國家高出甚多。以假日實際上網時數來看,國小平均3.5小時、國中5小時、高中職6小時。
研究「網路遊戲障礙症」的林煜軒醫師,曾以8000名青少年網路玩家為分析對象,發現經過專業診斷後,被確診的比例是3.1%。[6]。
■遊戲成癮具體有哪些表現?
《國際疾病分類》中,專門為「遊戲成癮」設立條目,並明確「遊戲成癮」的多項診斷標準。確診遊戲障礙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以縮短。
現行標準中一共列出了9種症狀:
1. 完全專注於遊戲
2. 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 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 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 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 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 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的時間
8. 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 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7]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黃彥勳醫師建議,遠離誘惑、增加多元興趣,改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協助是成癮行為改善的不二法門。
「減少生活上使用網路、手機、電腦的機會,並且開發其他的興趣,當有更多時間投入不同的興趣或是人際活動時,花在網路遊戲的時間相對就會減少,就能降低網路遊戲的誘惑性。」[8]
■網路遊戲成癮是警訊,家長應及時介入
「桃園療養院」邱献章院長表示,網路遊戲成癮這個現象或許可發揮預警功能,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孩子的心理危險因子或精神疾病。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林峯立醫師提醒,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經由謹慎且完整的評估,再採取不同的介入協助方式。
林峯立醫師強調,即使沒有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家長們仍需注意隱藏在背後的心理健康危機。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常見的共病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
除了積極就醫外,他提醒家長,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家人更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建立人際關係和加強溝通技巧[9]。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親子天下)「居家防疫後遺症:我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857
[2](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為什麼別人小孩打電動不會成癮?彭菊仙:把孩子從電玩拉走,你要把孩子拉到哪兒呢?」: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88
[3](數位時代)「電玩成癮「5年增3成」!不上網就無法生活,科技發展何以讓網路難以戒斷?」: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099/internet-addiction
[4](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電玩成癮症 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醫呼籲尋求專業幫助回歸正常生活」:http://www.tman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796
[5](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10分以上即有成癮風險!」: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7989
[6](Yahoo 新聞)「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 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https://bit.ly/3jwva2a
[7](風傳媒)「孩子一直打遊戲怎麼辦?心理師以過來人角度現身說法,4招帶孩子走出遊戲成癮」: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427615?page=3
[8](健康醫療網 )「你遊戲成癮了嗎? 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覺」: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639
[9](健康2.0)「孩子整天上網玩遊戲 家長務必留意:恐暗藏這5種精神疾病!」: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6168
➤➤照片
[2]
[10] (Yahoo新聞)「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https://bit.ly/38vDWXy
▶圖說:網路遊戲成癮症狀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精神疾病 #成癮 #成癮症 #遊戲成癮 #電玩成癮 #螢幕成癮 #手機成癮 #手機遊戲成癮 #網路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 #網路遊戲障礙症 #多巴胺上癮
衛生福利部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 衛福部心口司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署立桃園療養院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台灣網路成癮比例 在 Follow XiaoFei 跟著小飛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用衛星圖找尋瀑布> 沒有人在照片裡,很難表現出比例尺。該瀑布20多公尺高,後面的懸崖更有100多公尺高以上。巨大的岩石和滑坡使照片中的一切看起來都微不足道,但是現場親眼目睹卻令人嘆為觀止。面對這座山,我們都很渺小。
🌊⛰🐢🤘
當我發現它時,也很難解釋我的感受。至少可以說這個瀑布很遙遠。即使在開始溪流溯溪之前,您也會失去網路信號。路線很長,坡度很高。每年的這個時候這個高度也很冷。當您知道有目的地在終點時,徒步旅行的時間就不會覺得那麼漫長了。但這是一條只有可能存在的東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的朋友無法繼續決定更早時間止步,所以我獨自走了最後800公尺。我不能保證我們實際上可以健行旅行到任何地方。有可能最後只是浪費力氣而已。
🌊
這就是在衛星照片上留下污跡的風險。最後可能甚至沒有大瀑布。路線未知,即使有,您也可能無法到達那裏。沒有其他訊息可以繼續下去,我甚至不知道它是否真實存在。但是,如果我到達那裡,那自然就在確認我的整個信仰體系。它是真實的。我並不瘋狂,而且它確實存在。這是最終的成就感。
⛰
http://tw.followxiaofei.com/taiwan/haomagaban-waterfall
Haomagaban Waterfall
Nantou County, Xinyi Township
郝馬戛班溪瀑布
南投縣信義鄉
GPS:
停車: 23.51846, 120.85389
瀑布: 23.50223, 120.86199
🐢
Without a person in the photo it's difficult to show a sense of scale. This waterfall is over 20 meters tall, and the cliff behind it goes up more than 100 meters. The sheer size of the rocks and the landslide make everything look miniature in photographs, but it's breathtaking to see in person. We are all very small when faced with the mountain.
🤘
It's also difficult to explain how I felt when I found it. This waterfall is remote to say the least. You'll lose mobile signal even before starting the river trace. The route is long, and the gradient high. This time of year it's also cold at this elevation. It's not such a long hike when you know there is a destination at the end. But it's a long way to go for something that only might exist. My team decided to stop earlier, so I went on the last 800 meters by myself. I couldn't guarantee that we were actually hiking to anywhere. It might just be a lot of effort for nothing.
🐢
That's the risk of following a smudge on a satellite photo. There might not actually even be a big waterfall at the end. The route is unknown, and you may not be able to reach it, even if there is. With no other information to go on, I don't even know if it's real until I make it. But if I do get there, then it's like nature is confirming my whole belief system. It's real. I'm not crazy, and it really does exist. This is the ultimate satisfaction.
---------------------------------------------------------------------
購買我設計的機能衣,也是支持我影片創作的收入
一直喜歡戶外走跳的我, 開著自己的露營車小阿卡, 穿梭在大自然裡找尋台灣漂亮景點
在溫泉~瀑布中~ 釋放自己, 完全回歸自然!
從尋尋覓覓 ,完成地圖, 改裝車子
我也親身測試體驗 更適合戶外的各項穿著
通過我的測試聯名好物 上架嘍~
小飛 / A-myzone 聯名品牌專業機能服
給一樣 愛戶外, 愛運動 的你們~
要溯溪游泳嚕石壁 耐磨抗水阻的水母衣 ?
曝曬爆汗 無法換洗 也不易發臭還抗菌 ?
跟著小飛玩 ~ 跟著小飛穿~
小飛的黑熊溯溪水母衣 (我最愛的一件) :https://a-myzone.com/product/detail/?d=237
小飛的黑熊Hiking多功能上衣 : https://a-myzone.com/product/detail/?d=240
小飛的上山下海溯溪水陸雙棲壓力褲(我最常穿的)
無痕速乾版 : https://a-myzone.com/product/detail/?d=245
護膝迷彩版 :https://a-myzone.com/product/detail/?d=247
小飛的輕便水陸兩棲快乾短褲 https://a-myzone.com/product/detail/?d=249
小飛的舒適登山露營外搭褲(我穿過最舒適的) https://a-myzone.com/product/detail/?d=247
跟著小飛玩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ollowxiaofei/
FB: https://www.facebook.com/followxiaofei/
募資平臺贊助我的瀑布成癮症:https://www.patreon.com/xiaofei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followxiaofei
地圖部落格:https://tw.followxiaofei.com/
台灣網路成癮比例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第一次感覺到推力(行為經濟學)已經被濫用,偏離原本提倡者的說法(幫助人做出好決策)是幾年前我終於去買智慧型手機時,門市直接幫我下載line並安裝好...
後來我得知line在台灣用戶數量之高時,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每一部手機一開始就被推力引導去line,而根據網路外部效應,越多人安裝,越多人會安裝。
後來這幾年,我讀行為經濟學,行銷,廣告,社群網站研究,文案寫作之類的書,就得知這個世界很殘酷的分裂成懂得操弄群眾心理以及被操弄卻還一無所知的兩群人。
人們開始被各種成長駭客技術搞到各種上癮,被各種外在力量制約,失去原本就已經恨微薄的自主權或稱主體性。
這是個讓人憂心的發展趨勢,如果你家的孩大腦還未發育完成就被各種心智操弄技術滲透並且培養出成癮行為,以後讀社會秩序要怎麼運轉?
青少年自殺比例的拉高,有可能跟他所屬的社交媒體世界不整合造成的脫序型自殺有關。
眼下趨勢難以逆轉,個人能做的事情,在我看來要屬趁年紀還小,就養成閱讀紙本書的習慣。
目前的資訊來源,只剩紙本書能讓人較長時間斷線,且在書中沒有推送廣告的演算法干擾,人可以獨立安靜的讀完一本有主題有系統有扎實論證,資訊品質相對穩定,可以鍛鍊獨立思辨能力的作品。
未來非常險峻,很多聰明頭腦都投入這個對人類大腦健全發展沒有幫助的數位系統對開展。這些人不是壞人,但是,系統卻往造成人類大腦不可逆傷害的方向發展。
超快速讀書法
https://zen1976.com/fast_reading/
習慣學
https://zen1976.com/post-1372415058/
行為經濟學
https://zen1976.com/cognitive-heuristics/
https://zen1976.com/read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