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阿嬤與我👨🦰👵 l 新書上市預告&贈獎活動
暢銷破百萬、手塚治虫文化賞、達文西年度選書
──改變「國民漫畫」定義的一冊──
「笑著讀完,心卻酸酸的……」浩子(謝炘昊)深情推薦
黃子佼(跨界王)
李霈瑜(金鐘主持人/演員)
施鈺萱Hsuan(旅日藝人)
東京自耕農Leo(在日上班族)
重點就在括號裡(劇評家)
☆笑淚共感,真情推薦☆
◆◇
我的房東阿嬤,見人會優雅問安,動作非常緩慢;
不用手機,不會電腦,買任何東西只會去伊勢丹。
假日邀我賞花,下雨打電話提醒我收衣服;
總是對著剛下班的我說:你辛苦了。
幫我慶生,分享人生,把我當家人。
只是租個房子,卻想起被自己遺忘的另一種人生。
#超越甲方乙方租約關係的共居生活
◆◇
39歲單身搞笑藝人矢部太郎,租下87歲優雅房東阿嬤的透天木造老厝,一起晚睡一個早起,一個優雅老派一個害羞宅男,組合出超爆笑的共居生活。
◆◇
本性害羞老實的 #矢部太郎,是日本搞笑組合「カラテカ」(空手道家)的成員。九年前,他在東京租下一棟老房子的二樓,認識了八十七歲高齡、不可思議的房東阿嬤,他畫下兩人生活的日常,開始在《週刊新潮》雜誌連載,感動廣大日本讀者,引發日本社會熱烈迴響,也讓許多人開始思考跨世代共同生活的價值。
這場超越年齡的友誼,在日本感動了百萬人,不但由NHK特別改編成電視動畫,更榮獲日本漫畫最高榮譽的手塚治虫文化獎,並成為Oricon年度暢銷No.1及《達文西》雜誌表彰的日本2018年度代表書。最重要的是讀者的迴響極大。本來以為都市年輕人喜歡不被打擾的租屋生活,沒想到大家都羨慕矢部太郎有一個這樣的 #房東阿嬤……
◆◇更多口碑好評◆◇
「幽默、暖心、無厘頭!忍不住一直看下去的魔力!」(#消失的情人節 女主角大霈)
「可以從房東阿嬤看到不同日本文化歷史,也從搞笑藝人矢部太郎看到日本演藝圈的奮鬥辛酸,更能體會的是人情溫暖、人與人的羈絆。」(旅日藝人 #施鈺萱Hsuan)
「對你的好一切源自於最基本的相互尊重,在生活節奏比台北快上許多的東京,人與人之間能有這樣的距離,更為難能可貴。」(#東京自耕農Leo)
「假如東京是個舞台,房東阿嬤是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步調,坦然面對衰老,以及死亡。」( 重點就在括號裡 )
「心情不好時讀,心情大好時也讀。半年內買了七本。」(日本讀者)
📍試讀第一話: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3831?loc=a_000
_
✨分享就抽新書活動✨
想得到這本日本亞馬遜讀者五顆星又笑又哭推薦的好書,請完成以下三個步驟喔:
1️⃣ 在貼文下tag有租屋經驗的友人。(✔️)
2️⃣ 留言:快來讀 #房東阿嬤與我(✔️)
3️⃣ 公開分享本書封貼文到您的個人頁面。(✔️)
4️⃣ 即日起活動開始,至10月30日中午12:00截止。11月1日公布得獎名單,陸續寄出新書乙冊(共三名。收件限台灣)。
「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BRI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台灣逝世藝人2020止-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香港已故藝人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已故香港藝人名單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已故香港藝人名單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學術倫理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 ... - gists · GitHub 的評價
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BRI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Words & Sounds #8
用音樂起爭議──性別平權的 2018 年
「對於那些想阻止我們發聲的人,我們給你一句話:『到此為止。』
性別薪資不平等,『到此為止。』
任何形式的騷擾,『到此為止。』」
去年 1 月葛萊美頒獎典禮上最令人動容的一幕,莫過於影歌雙棲的黑人女星賈奈兒夢內(Janelle Monáe)以堅定而清晰的談吐,代表女性音樂人向業界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與仇女文化宣戰。這不單單是延續前一年 10 月韋恩斯坦事件引發的 #MeToo 串聯運動,也是對代表父權體制的川普政權就職屆滿一年的持續抗議行動。夢內演說完,隨即介紹歌手凱莎(Kesha)登台表演。在辛蒂露波(Cyndi Lauper)、卡蜜拉(Camila Cabello)等傑出女性藝人簇擁之下,凱莎聲淚俱下演唱入圍歌曲〈Praying〉,那是以自身遭性侵經驗寫成的一首歌,控訴的正是她的製作人 Dr. Luke。
這場全球矚目的演出、以及長達 4 年的社群聲援,並沒有幫到凱莎。她始終找尋不到足以定罪 Dr. Luke 的關鍵證據,輿論反過頭來質疑她的說詞,Dr. Luke 也漸漸贏回大眾信任。這樁案子彷彿是近年美國性別運動的縮影。自 2015 年 6 月最高法院判決同性婚姻受憲法保障之後,眾人期盼的太平盛世並未到來,日子反而更顯艱難漫長。像是底牌出盡一樣,面對一連串的攻擊毫無還手之力。奧蘭多夜店槍擊案餘悸猶存,這兩年跨性別族群又飽受死亡威脅,遭殺害人數連續寫下歷史新高,尤以跨性女與有色人種最多。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歐巴馬主政時期將性別(gender)擴大定義為個人後天選擇,如今川普政府卻考慮走回頭路,將其限縮為出生時的性徵。
刻板性別角色向來遍佈流行音樂文化,從幕後的權力系統到幕前的展演比比皆是。去年初解散的韓國偶像女團 Stellar 曾以一支極為露骨的 MV〈Marionette〉引發爭議,服裝舞蹈挑逗不說,其中一幕牛奶從嘴角滑落的性暗示意味更是濃厚。前成員佳英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經紀公司不顧她們意願、每每以合約要脅成員做性感表演,採訪刊出後舉世譁然。如今的歐美演藝界或許沒有這麼公然的奴隸合約,但仍遠稱不上是個性別友善安全的職場。
同樣受到性侵指控的資深影帝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銷聲匿跡一年多後於上個月重返社群網站,在一支短片中扮演自己的經典角色──影集《紙牌屋》主角法蘭克,企圖為自己洗刷罪名。雖不乏網友留言批評,但也有不少人因他過去累積的輝煌成就為其說項,似乎只要風頭過了,東山再起並非不可能。樂界耆宿如曾任多家主流大廠執行長的 L.A. Reid 先前也傳出對助理性騷擾,他僅花了幾個月就重振旗鼓;環球音樂子公司 Republic Records 前總裁 Charlie Walk、嘻哈傳奇品牌 Def Jam 創辦人 Russell Simmons 這類靠著權勢得以對工作夥伴上下其手的高層人物,也在暗中等待復出機會。
或許社會已太習慣傳統性別的遊戲規則,使得這些實質上的犯罪者太容易被原諒。歌迷投懷送抱是你情我願,家暴當然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對這些明星來說,長相走樣恐怕遠比性侵犯更罪不可赦。去年中,串流平台 Spotify 針對據傳畜養性奴的 R&B 天王勞凱利(R. Kelly)、有家暴前科的新銳人氣嘻哈歌手 XXXTentacion 祭出特殊條款,將這兩位爭議人物的歌曲從官方歌單中移除。此般審查舉措不意外引起眾多藝人抗議,讓 Spotify 不得不收回成命。事情過不到一個月,XXXTentacion 在一場搶案中遭槍擊身亡,人生以早歿的天才慧星作結;而勞凱利縱然受到輿論圍剿,仍坐擁眾多死忠粉絲與豐功偉業。
似乎 #MeToo 運動的成功愈大,接續而來的反作用力也愈大。一如去年初,全球超過 45 個音樂節聯名要在 2022 年達成參演名單男女各半的目標;到了年底,瑞典一個主打「男性止步」的全女性音樂節 Statement 卻背上性別歧視的罪名。也許是時候認清:立法修法或有階段性成功,社會人心則無。改變發生靠的是比氣長,挫敗喘息之後還是得回到戰場。
說回葛萊美獎,雖然因為當代的音樂分眾化而在台灣不再獲得等同以往的關注,但在西洋樂壇依舊有其崇高指標性地位。在錄音學院主席波特諾(Neil Portnow)主掌之下,如今已滿一甲子的葛萊美獎除了音樂之外,更負起在其他同類獎項極難看到的社會責任。南加州大學安納柏格多元融合倡議(Annenberg Inclusion Initiative)指出在 2013 到 2018 年間,葛萊美獎的女性入圍人數僅佔全體的 9%;波特諾面對相關議題又失言說出「女性若想在樂壇成功,她們就該負責站出來」。《滾石雜誌》評論得好:「葛萊美獎對這些爭議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無視這些批評、等待時間過去雲淡風輕;另一是真的捲起袖子把事做好。」他們選擇了後者,而且從今年入圍名單看來,效果的確立竿見影。
波特諾在爭議後不久即宣佈成立監督葛萊美獎多元性的專案小組,並聘請陳遠美(Tina Tchen)擔任小組主席。這位中國裔女律師不僅曾擔任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的幕僚長,也是白宮婦女和女童事務委員會(Council on Women and Girls)執行長。葛萊美獎也另外針對四大獎項的入圍數與投票委員的組成名單進行調整,務求落實多元政策。於是在今年的名單中,八組最佳新人裡就有六組女性,包括以〈New Rules〉、〈IDGAF〉等單曲成為新世代女性代言人的英國歌手杜娃黎波(Dua Lipa)、以及從藝名到音樂都矢志為女性培力或承接情緒的 R&B 歌姬 H.E.R. 等;在相對傳統保守的鄉村音樂領域,儘管去年女性在告示牌鄉村電台單曲榜 Top 20 全軍覆沒,葛萊美獎也盡可能穩住男女比例。當然更別忘了年度提名數最多的民謠歌手布蘭迪卡莉(Brandi Carlile),她出道多年親身參與各種社會運動倡議;還有從貧窮脫衣女郎出身、以〈Bodak Yellow〉一曲爆紅成為史上女饒舌歌手第一人的卡蒂B(Cardi B)。
今年葛萊美獎結束後,波特諾即會辭去他耕耘十七年的崗位,但無論繼任者是誰,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會更艱辛、卻也會有更多人前仆後繼投入音樂界的平權運動。相較起來,公投過後的台灣從低谷反彈的馬拉松才正要開始。「大家說我常常起爭議。但我想我做過最爭議性的事,就是堅持下去。」瑪丹娜兩年前獲頒告示牌年度女性獎時的一席話,或許就是給有志者最好的答案。
(原文刊登於《週刊編集》第 19 期)
■ Dec 28 2018
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香港已故藝人 的推薦與評價
See More About 香港已故藝人 ... 2018-12-29 林嶺東 https://m.facebook.com/story. php?story_fbid=1115300295314984&id=7997395035 ... 他獲得過台灣第 ... <看更多>
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已故香港藝人名單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香港逝世藝人2017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2018 逝世藝人、藝人死亡名單有關娛樂/明星文章或書籍, ... 香港已故藝人- Posts | Facebook香港已故藝人. ... <看更多>
台灣藝人死亡名單2018 在 台灣逝世藝人2020止-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