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製作《生魚片》殺青
feat. 陪我到早上但都在睡覺的地下黃昏導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 在 生祥樂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野蓮出庄》第四波推薦—吱吱拐拐的〈豆腐牯〉來了】
這一首歌
獻給村落裡巡迴的植物蛋白質
獻給復育本土種黃豆的人們
#永豐
台灣進入WTO,本產黃豆跟著消失,有很長一陣子,我們食用的豆製品原料是飼料用的進口基改黃豆。直到十幾年前,愈來愈多有識之士提出警戒,並試圖復育本土種黃豆,同時各地皆有年輕人呼應他們的努力,開設社區豆腐坊、專門店。現在,即便不用本土黃豆,量產的品牌豆製品至少也標榜非基改。
這首歌從寂寞的童年出發,向復育本土種黃豆與社區豆腐坊的朋友致敬!
#生祥
接到永豐寫的豆腐牯歌詞,腦子裡就出現我庄賣豆腐的場景與聲音。
在竹頭角庄,下午四點多的時候,開著發財車叫賣豆腐、豆乳、豆腐花的聲音,就會從遠處慢慢靠近,有的時候,媽媽想在晚餐使用豆腐,就會在家門口揮手叫豆腐車停下來,然後從褲袋摸出零錢來買豆腐,邊買邊講一些五四三,偶爾笑鬧聲傳來。豆腐車使用循環錄音叫賣,除了叫賣以外,中間還會配音樂,音樂感覺接近原住民跳舞的節奏,旋律很素樸簡單,五聲音階,整庄的人應該都會哼了。
我腦子直覺想到,就用豆腐車的音樂來發展這首歌,用的越像越好,一定要土味十足。於是我大剌剌地把旋律從大調轉成小調,和聲重新配置過,很快速的就把結構發展出來了。
#關於導演
王子懿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製作《風中的秘密》獲得「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以色列國際學生影展「最佳導演獎」等多項國內外大獎。目前仍不斷參與許多劇情片、紀錄片、廣告等製作。
Youtube 高畫質這邊來:https://youtu.be/-7kztA7RyU8
♪───────♪
▎生祥樂隊【野蓮出庄】發片演唱會
▎時間:2020/11/28-29
▎地點:淡水雲門劇場
▎KKTIX 售票網:https://foothillsfolk.kktix.cc/events/rpq118w
#2020野蓮出庄
#豆腐牯
#感謝各方豆腐職人協助拍攝影片
#田野勤學 #樹合苑 #美軍豆乳冰 #其實豆製所 #豆鄉田豆花工坊 #禾乃川國產豆製所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 在 詹博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底片bolex《兔子男》
對這支片的記憶只有...好熱,熱到昏頭。
Photographer:eggy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採訪的對象大多不在馬來西亞,散居於泰國、中國與香港,過著不斷轉換身份的生活,隱藏著身世與革命的故事。 單純想要理解祖父為何加入馬共的廖克發,在《不即不離》完成的過程裡,持續發現當年左派運動是年輕人為了生命的迫切所需,對抗日本以及英國的殖民,想要更有尊嚴與自由,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很自然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廖克發認為,對政治事務的冷漠冷感,其來有自,並非所謂個人的選擇或立場,而是有一個久遠的脈絡發展──當推進、創造理想社會的人們沒有受到重視,其犧牲完全被扔擲於國家與歷史的敘事以外,未曾轉換為正義時,後來的人也就在長期的審查與壓抑中,被訓練、教導成無法信仰正義,難以想像更好也更平等的可能。 從回溯自身家庭到發掘整代馬共人淹沒歷史的《不即不離》,也就開啟了廖克發的第二部紀錄片《還有一些樹》,由馬來西亞1969年後見於郵件的戳章,進行對種族議題的深刻探討。
馬來西亞社會大致可分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與原住民等。馬來西亞在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建國時,簽署了馬來人享有經濟與教育等的優惠特權,華人與印度人則是能享有公民權的協定。 而華人與馬來人種族衝突的513事件,肇因於反對黨在1969年全國選舉頭一回超越執政黨政府得票率,大肆慶祝遊行,引發馬來人的反感,也上街示威,最後演變成戒嚴,與及大規模屠殺事件。該戳章所註明的禁止散播謠言,即是不允許討論、質疑該事件,乃至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特權。《還有一些樹》透過訪談與歷史資料,耙梳了513事件的始末,同時也凝視種族政策最底層受害者原住民的困境。
廖克發發覺,在華人被馬來人以及政府軍警慘烈殺害時,也知曉華人內部的自相殘殺,甚至及於華人對更少數,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剝削與壓迫。他乃對自己提問,會不會他也同樣是一名種族主義者?主要是他警省到,自身總是從華人是種族主義受害者的角度去思維,而罔顧其他被華人既得利益下的邊緣民族。而如此疑惑更拉高視野地思維著樹(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特別是為了經濟開發,對原住民棲息地、森林的砍伐,透過樹的靜默與見證與原民祖先的洞穴探勘,也就隱隱有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不也是種族主義作為的體會。 廖克發從幼年熱愛看牛仔電影說起,其時他對正義的想像,就是那些槍殺印第安人的西部牛仔皆是英雄。直至成人看了《與狼共舞》方才瞭解,印第安人是被壓迫的對象。
換言之,影像所造成的偏見遠大過於關於正義的探索。 廖克發強調,任何太方便、簡化的敘事跟立場,都是危險的。拍紀錄片必須有疑惑,明白沒有一種面向可以是全面性、全客觀的紀錄。活在複雜的世界,必須有多重、多部的聲音。單一故事永遠不夠,需要有很多故事與作品,討論同一個事情。說故事的權力掌握在誰身上這件事情,得保持懷疑。紀錄片工作者不能牢牢握住這種權力不放,要能時時刻刻反省自身的意圖與認知。這也是為何廖克發會謹慎對待受訪者,要重複確認他們是不是願意將受訪內容公諸於世。
小檔案
廖克發,19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Sitiawan)。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卻熱衷於文學創作以及出國遊學,曾獲大專文學獎。畢業後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後,來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兩部作品曾獲得台灣金穗獎最佳學生影片,曾獲最佳導演,並在2015年釜山國際影展獲得超廣角亞洲最佳短片。編劇作品長片劇本《菠蘿蜜漫長的飄香等待》,根據祖父二戰時參戰的生命故事改編,獲優等劇本獎;被選為2015法國南特影展,台北劇本工作坊。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參與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曾任臺灣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拍攝的電影多與東南亞華人有關,其中紀錄片《不即不離》因涉及有關馬來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馬來西亞被全面禁演。2019年以劇情片《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同年紀錄片《還有一些樹》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後製:馬立群 作品提供:廖克發 場地提供:倆人攝影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IztIgIsveQ/hqdefault.jpg)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 在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學院與大學. 欲申請加入本系社團者,請私訊給【臺藝影】您的學號/中文全名/年級/學制(四種都要),會盡快為您辦理加入~ 1.台藝大電影系轉發-競賽 ... ... <看更多>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 在 電影系比較糟 - 臺灣藝術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打這麼多也該收尾了,看的出來原PO一開始發文主要是檢討電影系系上教學資源與學生程度及學習意願並不均等的問題,這點相信並不只是電影系,甚至台藝大 ... ... <看更多>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 在 [歡樂] 台灣藝術大學的特色- 看板FCSH_Club 的推薦與評價
基本上,台灣藝術大學很常被搞混,
台藝大在板橋;北藝大在關渡,
這兩所大學鳳新的學生都佔了不少(音樂美術班)
怎麼分呢?
北藝大比較走傳統派的藝術,也就是為了藝術而藝術
台藝大走的是商業化的藝術,也就是先填飽肚子再去搞藝術XD
會讓各位吃驚的是,
台藝大面積比鳳新還要小!
我們只有兩個籃球場兩個排球場
沒有操場沒有跑道沒有其他運動場
因為面積太小,所以建築物都往上發展,有越來越高的趨勢
我讀的是校內最不藝術的科系-廣播電視學系
未來的出路大概是記者主播導演導播製作人編劇公關等媒體工作者
其他的科系大概就是美術系音樂系舞蹈系戲劇系視傳系多媒體系
比較特殊也是全國唯一的 就是中國音樂系和電影系和
”古蹟藝術修護學系” 簡單的說就是在維護古蹟修護古蹟
他們還要學怎樣徒手做出傳統建築屋頂上的雕龍雕鳳 我覺得很酷
此外,電影系就是曾經培養出大導演李安的地方
中國音樂學系 則聽說是鳳新的大本營(?)
校內社團 我只能說慘不忍睹
因為大家都忙著練樂器 畫畫 練舞 排戲 拍戲 錄音 剪接
根本沒時間去管甚麼社團
因為自己的學系 就是一個很恐怖的社團
白天上無聊的課 晚上還要趕作品 誰去玩甚麼社團
所以我們學校的社團五十幾年來經營都不善
校內雖然小 但是總是很多人
我們是一個不夜城
半夜或凌晨總是可以聽到音樂聲 吶喊聲
藝術家們總是在半夜進行練習和創作
此外,這裡也是一個抽菸和喝酒沒有禁忌的校園
不知該如何是好 哈
每年最大的盛事 也是台藝最大的特色
就是被我們俗稱啦啦隊的”創意舞劇”
簡單的說 這不是競技啦啦隊
也不是創意啦啦隊
而就像舞台劇一樣 需要演 需要跳 需要唱 也需要華麗的佈景
每個系都全體動員 最誇張的我聽說用了十萬
而且錢都是學生一起出的 有必要嗎 為了20分鐘 = =
但是就會很佩服這些藝術家的堅持
你能夠想像他們做出了兩層樓高的佈景 然後搬到舞台上嗎
或者是做出兩層樓高的變形金剛 最重要的是還可以遙控呢!
還有把整個學校的風景 都做出來放到舞台上
但是準備時間 都只有一個月喔
說真的 十月底有空的話 可以來台藝看一下 認真到噁心的地步~
至於校園消費 沒甚麼好說
一間福利社 一個中餐廳 一個西餐廳
就通通搞定
交通的話 因為是在大台北地區
所以公車捷運都很方便
而且學校也有接駁車
普通班可以就讀的系
大概是廣電系 電影系 圖文系
戲劇系也可以 但要看你有沒有那個長相和底子
不然的話就會等著被冷凍被淹沒
其實藝術大學跟普通大學的教學差非常多
比如說 我們整個學校你找不到有關於數學的課程
因為我們都討厭數學XD
但是奇怪的課很多 比如說”茶與文化”
或者是由僧侶來上的佛教課程
我們很不注重理論分數
簡單的說 期中考期末考這種東西基本上是不太存在的
老師們要看到的是你的創作能量和專業表現
所以考卷上的分數 只是用來心安的
大概是這樣子
林林總總打了很多
大家如果看完的話回一下吧 = =
我也希望可以看到北藝大的介紹
因為你們比我們神秘許多XD
感謝再感謝~掰掰
--
唯我鳳新,南台龍蛟
https://www.wretch.cc/album/anchor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49.7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