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dcast:《 牽小手玩博物館》第二季
——台灣美術好好玩,培養孩子的描述力!
上一週,我們一起用聲音走訪位於故宮週邊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這一週,要介紹位於台北市中心以「台灣美術」為收藏主題的順益分館,從觀賞這些畫作,和大小朋友一同觀察、思考,並鼓勵孩子說出作品的細節,培養孩子的「描述力」!
誕生於 2020 年,順益台灣美術館座落於台北市北門附近,創辦人林清富先生,從70年代開始陸續收藏許多台灣藝術家的畫作,美術館中的常設展,展出台灣美術史中影響台灣畫壇深遠的 12 位人物的 12 件作品。本集應用「尋找名詞、形容詞、動詞」的思考路徑來觀賞陳植棋的《臺灣鄉景》,以及李梅樹的《海上晨曦》,和孩子一同透過美術旅遊台灣、認識20世紀初期的台灣風景!
🎧️ 現在就收聽!《#牽小手玩博物館》S2EP08 | 藝術家的遊記,跟著畫作去旅行─順益臺灣美術館 ► https://bit.ly/3CIROuG
■ 照片提供:順益台灣美術館
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
#藝術 #人文 #歷史 #台灣美術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IVE直播-fb新鮮事 #書畫家的文藝復興 主持人: 李基銘 主持人: Sandy Su 來賓: 辜琪鈞 Ku Chi-Chun 業界五項唯一: 1.亞洲⾸位礦物顏料剪接鑲嵌的藝術家 2.唯⼀三十歲以下國防部藝文獎的評審 3.首位統⼀集團美研社代言合作的藝術家 4.唯⼀曾被中國寺庫藝術代理的...
台灣藝術 博物館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V_Touch藝術史 #秦松
秦松,1932年出生於安徽省,父親為秦嶺,為書法家與詩人。1948年,秦嶺從安徽到南京學畫,受到現代繪畫的吸引,然隔年因戰爭失學,從軍後隨國民政府到台灣。1960年,在歷史博物館展出作品《#春燈》(一說《#春望》)遭到政戰學校師生指當中有倒寫的「#蔣」字,是汙蔑元首,遭到歷史博物館取下查扣,創作生涯因此遭到重挫。
🔻V-Touch藝術史系列介紹:
V-Touch除了展覽、人物、訪談影音單元以外,在波瀾壯闊的台灣藝術史系列中,將用一分鐘講述一件藝術家的 #關鍵人生故事,講述你不知道的藝術家背景,透過影音動畫為媒介,帶領讀者更靠近台灣藝術史。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bit.ly/2SIbtpL
台灣藝術 博物館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動岑宜在瑞芳學的幸福
初認識山長施岑宜是她擔任新北市黃金博物館館長時期,黃金博物館位於瑞芳,是金瓜石、水湳洞地區珍貴的自然生態、礦業遺址、景觀風貌、歷史記憶及人文資產的生態博物館,也見證了20世紀前半葉東亞礦業的經濟活動與歷史。
黃金博物館是西元2002年至2004年,前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吳進風參與規劃營運工作。當時,還曾與已經因為血癌過世的進風兄,一起勘查過荒煙漫草的博物館預定地。
歷任館長幾乎任職時間都是一年至兩年多,岑宜(2008-2009.06)是接任王騰崇先生,擔任第四任館長。因為採訪之故開始結緣岑宜。她雖在館長任內只有一年半的時間,後來,卻以一位來自都會區大半生都奉獻在瑞芳這個兼具山海景色,九份名氣勝過瑞芳的迷人小鎮,甚至,在「瑞芳學」找到她的幸福,也讓旅人找到幸福。
由於工作的關係,在岑宜卸任館長後,與之仍有聯繫。尤其,知悉她與山夫落腳金博館山腳下的水湳洞,人生的道路似乎找到一處安身立命的角落,即使有時候有些質疑與茫然。但,一路走來,無論是在水湳洞的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山城美館」藝文、組織「不一鼓」村落團體、甚至現在力推的瑞芳學,都未曾背離其所學的城鄉規劃,甚至,身體力行的實踐。
因著資訊之便利,偏鄉的水湳洞的一草一木,鄰居的言行或吆喝,似乎一直在我未曾錯過的故事,甚至是神往仿效的對象。
甚至,曾經旅行台東、曾經跨海到中國大陸、岑宜的孩子陳果,從學步到入學國小甚至現在自學,與山夫爸爸牽著手漫步山徑、家裡所養的公雞又有何新發現、山夫請泥水師傅如何協助闢建所規劃的空間、陳果脫光衣服在海邊游泳,有如電影分鏡的畫面,就好像是住在我隔壁鄰居的日常。
山長原是只養兩隻狗、兩隻貓,不想生養孩子的頂客族,未料山城的土地與人際關係,讓她蛻變成兩個孩子的媽。岑宜帶著不一鼓和居民走出水湳洞,像「浮球」般與各社區交流。
在金瓜石山下的水湳洞定居,窗外面對陰陽海與黃金瀑布的美景。她一心想翻轉瑞芳小鎮風情,在火車站旁開新村芳書院、好事學田,牆上架著7個黃藍橙紫的「不一鼓」,曾是她推動山城居民情感連結的樂音,如今,成為老貨運行轉換為新村芳書院的敲門磚。在小紙卡寫上「息」字,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企圖實踐人與土地、環境的關係。
在新村芳書院規劃、落成、營運的過程,又是另一個令人驚艷的過程。「實踐」本身就存在許多的故事,也是值得分享的題材。我看到的,除了山長的堅持與弩力,其實,也有著山夫的支持與愛。
在圖像為王道、網路盛行當下,閱讀著山長的文字是溫暖的,也有著濃濃的人文關懷,一如她暖暖的關懷著瑞芳。我深深相信,為字仍有其魅力與力量,岑宜一篇篇的文字故事,在報紙副刊發表時,也是我與內人必定拜讀與分享的日常,我也成為新村芳書院的鐵粉之一。
在20多年前,曾經感佩、支持曾經是媒體同業的謝敏政,伉儷回到故鄉嘉義東石鄉一起實踐社區總體營造,那時候,正是農村社造風起雲湧之際,敏政與大姊等家人,說服鄉間耆老等,一起胼手胝足創設「船仔頭文化藝術基金會」,滿滿的是對於故鄉的愛。
類似的故事未曾中斷,岑宜大學唸的是輔大景觀設計系,畢業時正值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元年」,碩士唸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也是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博士。多年後,岑宜的「他鄉變故鄉」的故事持續上演。如同「不一鼓」漂流的心,因為與社區連結緩慢而扎實生根。
一路走來,甚至變成推動的瑞芳學,在聊著聊著的理想中,更讓我佩服的是山長的毅力、堅持、與實踐。來自天龍國的女子,來到小村落生活,跨出舒適圈才發現世界大不同。也因為跳脫框架,才有機會回頭看到社會是如何被建構。
瑞芳小鎮面臨的人口老化、少子、隔代教養、產業沒落與環保議題,正是台灣所面臨的困境與考驗。岑宜說,透過實踐希望找到解決困境的答案,這一切,從翻轉瑞芳開始。
收到岑宜的「我的幸福在瑞芳學」1個多星期了,一直要找個晚上一口氣讀完才會暢快淋漓,卻因著塵世俗物耽擱。想想,不能再延遲下去。掀開扉頁,山長寫著「願我們可以一直在幸福裡,成為他人與世界大大的祝福」,又是一段刻苦銘心的文字。
編輯以四季的「夏、秋、冬、春」串連一位來自天龍國女子的故事,以春天鋪陳瑞芳學的新生命的喜悅與迎春,裡面有許多的生活態度,以及我要的傾聽與探索,即使有些閱讀過,也正打算今晚泡一壺好茶,細細品味閱讀重溫,或尋找曾經錯過的桃花源。那是一種「態度」,這兩個字也是我從孩子還小時,一直與三位公主一起分享的家訓。(夸父老鷹/ 吉達兒巴狼Cidal Palang/ 瓦紀瓜歷 Wagi Qwali)
2021/08/26
新村芳書院推社區營造 施岑宜翻轉瑞芳(黃旭昇)
https://youtu.be/EBC7qKPG7c4
#我的幸福在瑞芳學
#新村芳書院
《我的幸福在瑞芳學》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102?loc=M_0039_002
誠品線上: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0932682042191007
台灣藝術 博物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LIVE直播-fb新鮮事 #書畫家的文藝復興
主持人: 李基銘
主持人: Sandy Su
來賓: 辜琪鈞 Ku Chi-Chun
業界五項唯一:
1.亞洲⾸位礦物顏料剪接鑲嵌的藝術家
2.唯⼀三十歲以下國防部藝文獎的評審
3.首位統⼀集團美研社代言合作的藝術家
4.唯⼀曾被中國寺庫藝術代理的台灣藝術家
5.曾展出四⼗⼆次展覽,包含法國羅浮宮ART SHOPPING,韓國釜山,⽇本東京,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博物館,中國⽔立方藝文空間等。
「我想讓全世界看見華人藝術的美,但我不想等它發生,想讓它發生,所以動⼿實現它。」
• 榮獲國內⼤大獎,全球巡迴展出
2007年,我曾有幸獲得全國書法大賽特優以及台灣藝術文化獎首獎,2015年台灣鐵路局邀請題字出⼀款普悠瑪太魯閣號的紀念酒款,民國101.102年,經過地區舉薦通過國防部全國後勤審核,當選全國藝文獎評審。另在2015年博藝畫廊選上新銳藝術家,膠彩作品由博藝畫廊畫廊銷售,爾後還曾配合過現代畫廊、涅普頓畫廊、333Gallery。成為全職的書畫家並不容易,重要的工作是每年到海外展覽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跟傳統技藝有不同特性,技藝追求仿製以及技巧,但藝術除了突破,還找尋唯⼀跟永恆。
我的膠彩代表作《花之圓舞曲》的礦物顏料作品,求拙,求難,求慢,所有裱褙與⽊木⼯工,顏料製作都是親自下去做的,我拒絕使⽤與購買成品的化工顏料,每⼀種礦物顏料,從進口礦物顏料粉末,混合動物膠,兔膠,三千本膠,放上電磁爐的碟盤中,不同溫度會讓 礦物顏料呈現多種變化,製成顏料後,再繪製於不同材質的⼿工宣紙上,剪貼成佛教佛祖座下的蓮花形狀,⼀層裱褙在已手⼯⽤砂紙打磨過的⽊木板上,從製作顏料到完成打磨,需要三天時間,繪製底色則需要一週時間,再裱褙三十幾層,需要一週時間,等完全乾燥後,再鑲嵌上swarvoski水晶,以及純金箔作為點綴。
• 畫作將傳統膠彩創新呈現,讓藝術不再是特定族群才能欣賞
傳統學院派出身的畫家,能畫各種看起來逼真的東西,但我現在不這麼做,因為現實中的各種人事物常是幻影,所以我想做「真的」花,只有觀者⾃⼰才能看見,⽽每個人的感受亦不相同,如果一幅作品,讓你感受到對的頻率,那就是代表那時觀者靈魂的狀態。我使用的技術跟探討的內容,是要傳達⼀種理念。我的創作主題,都圍繞在 「心」與「感受」上,太過強調理性⾄至上的社會氛圍,讓我們很容易生病。⽇本作家曾 說:「對階級制度的適應力越強,美感就越差。魂動,是美的最⾼高準則。」因此我的當代書法作品《安樂居》,想傳達的是營造的是⼀種詩意又開放的氛圍,我們⽣命中都需要找到安放自⼰的適合角⾊與位子,安樂居不是豪宅,不是一棟可數的房子,是安放 「心」的位子。
👇以下主持人、來賓粉絲頁,歡迎追蹤按讚👇
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
粉絲頁: Sandy's Recruitment note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灣藝術 博物館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秦松,1932年出生於安徽省,父親為秦嶺,為書法家與詩人。1948年,秦嶺從安徽到南京學畫,受到現代繪畫的吸引,然隔年因戰爭失學,從軍後隨國民政府到台灣。1960年,在歷史博物館展出作品《#春燈》(一說《#春望》)遭到政戰學校師生指當中有倒寫的「#蔣」字,是汙蔑元首,遭到歷史博物館取下查扣,創作生涯因此遭到重挫。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李孟學Li Meng-Hsueh、張玉音 Chang Yu-Yin
執行導演 Executive Direc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製片 Producer|蔡念栩 Tsai Nien-Hsu
腳本 Script|李孟學Li Meng-Hsueh
分鏡 Story Board|劉禮瑜 Liu Li-Yu
美術設計 Art|陳美如 Chen Mei-Ju
動態設計 Motion Design|陳美如 Chen Mei-Ju
🔻V-Touch藝術史系列介紹:
V-Touch除了展覽、人物、訪談影音單元以外,在波瀾壯闊的台灣藝術史系列中,將用一分鐘講述一件藝術家的 #關鍵人生故事,講述你不知道的藝術家背景,透過影音動畫為媒介,帶領讀者更靠近 #台灣藝術史。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bit.ly/2SIbtpL
台灣藝術 博物館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988年,在紐約有攝影棚、工作室的黃明川,斷然地捨棄美國的商業攝影事業,返台定居,並全心投入電影《西部來的人》(1989)、《寶島大夢》(1993)、《破輪胎》(1999)的拍攝。這三部劇情長片合稱《神話三部曲》,開啟台灣獨立製片先河,對日後台灣電影人大有啟發,包含《流浪神狗人》、《行者》導演陳芯宜,及《築巢人》、《幸福定格》導演沈可尚也曾參與黃明川電影的拍攝、製作。
有感於90年代台灣電影普遍性的匱乏與單薄,投資方往往只要求商業的成功,而無視於藝術成就,黃明川決心投入獨立製片電影的創作,從《西部來的人》原住民遠古神話與社會處境,到《寶島大夢》戳破軍國神話和直搗黑幕深處,乃至於《破輪胎》以電影中的電影形式探索公共藝術,三部曲完整地體現、紀錄90年代的強烈騷動。經歷三次傾家蕩產又再起的黃明川,儼然台灣電影界的韋納.荷索,充滿無比強悍的創作意志。
如同返台時與過去(平面、商業攝影)決斷的作為,在拍完《破輪胎》後,黃明川捨棄劇情長片,將全部火力轉向紀錄片,拍攝文學家、詩人、藝術家。在當時,藝術紀錄片完全是處女之地,充滿無限可能與自由,因此引起他的興趣。他以為90年代不只是混亂的年代,也是藝文啟動慾望最高的時代。紀錄片不只有凝視各種現實衝突、體制悲劇和戰亂,黃明川更想紀錄藝術家們如何創造、又如何生活。
2018年黃明川的新作《給自己的情書》,結合紀錄片與劇情片兩種形式,以女性觀點為主。黃明川表示,對女性經驗的關注,並非突如其來,是長期的觀察與體悟,早在《神話三部曲》時,女主角都比男性腦筋更為清楚,且勇往直前地開拓命運,便可以見得。而他正在進行的影像計畫是紀錄國際女詩人,包含台灣、伊朗、印度、東南亞等地,她們在社會參與的角色。
而黃明川浸淫多年的藝術家紀錄片,也繳出傲人的成績單,作品繁多,涵蓋面向亦廣,且幾乎是全景觀的收攬,如14集的《解放前衛》堪稱台灣藝術家風起雲湧的時代切片,《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宏大而深遠,將詩人們的口音視為寶藏,予以妥善留存,《櫻之聲》更是台灣最後一批跨語詩人絕無僅有的影像紀錄。
他總是花費許多時間去紀錄創作者的聲影,《肉身搏天》拍了5年,《櫻之聲》從1994到2002持續思索跨語詩人的呈現,《解放前衛》每一位藝術家大多跟拍4年,如此才能有時間的厚度,才能真正深入精神脈絡與社會連結。他深悉任何潮流都會消逝,再怎麼前衛多年以後仍然會變成過時,然而時代的體驗是不可逆的,對黃明川來說,每一個時代的訊息,每一種獨特珍貴的經驗,都是紀錄片最無從取代的特質,也方有可能抵擋得住時間的改變。
小檔案
黃明川,知名紀錄片導演,倡導台灣獨立製片及藝術紀錄片的先驅。
1955年生於嘉義,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紐約藝術聯盟主修石版畫,又於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心學院主修美術、攝影。曾任國藝會董事、國家電影資料館之電影基金會董事及顧問、台新藝術之視覺藝術獎國際決選團主席、公共電視基金會董事、華視董事、電影中心董事,2008年至2010年間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現正生活於臺北,為黃明川電影視訊有限公司負責人,以及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藝術總監。
1983年曾獲第一屆雄獅美術評論新人首獎,後並撰寫〈台灣攝影史簡論〉,涵蓋清、日兩個時代,係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篇攝影史。90年代第一位拍攝台灣的228建碑風潮,完成《碑林二二八》。
1989年起至1999年完成三部獨立製作之電影劇情長片《西部來的人》、《寶島大夢》及《破輪胎》,先後獲夏威夷國際影展、新加坡影展、金馬獎影展等國內外最佳攝影獎、銀幕獎及評審團獎項的肯定。劇情短片《鹿港情深》及《1995後工業藝術祭》等受邀參加香港電影節、溫哥華電影節、鹿特丹等國際知名影展;釜山國際影展與香港獨立影展亦均擧辦過他三部劇情片的回顧專題
。
黃明川30多年來長期聚焦於台灣當代藝術人文紀錄片的拍攝,策劃並完成過《一百位臺灣詩人影音計畫》(1999-2009)、《裝置藝術十年》(1995-2004)、《地景風雲》(1993-2005)、《台灣數位藝術新浪潮》、《台灣前輩美術家》、《飛越科技藝術》等紀錄片系列,於華視和公共電視播映。另外,尚有四位本土小說家《賴和》、《楊逵》、《東方白》、《林雙不》(1993-1997)專輯系列紀錄片。2003年藝術紀錄片《解放前衛》共14集,榮獲第一屆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年度首獎。
2010年完成台灣日據時代跨語作家《黃靈芝與錦連》、《陳千武、林亨泰與羅浪》身影之文學家紀錄片,最近完成最後一群跨語詩人的追踪,發表《櫻之聲》(1994-2016)。
2011年起自製新紀錄長片系列,計有《縱花烈放》、《辛辣國族》、《一個女藝術家之死》、《詩藝親親》、《櫻之聲》等,近期來回美國與台灣,拍攝紐約台裔行爲藝術家與其環保意識強烈的作品,製作《肉身搏天》紀錄片。此外也接受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國立台灣博物館等之委託,拍攝多部藝術家與攝影家之短片及國家影音檔案;他於2014年為他的出生地嘉義市建立亞洲第一個《國
際藝術紀錄影展》至今,並爲嘉義市拍攝兩部美術相關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