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長說:全國公務員都應該要修台灣史學分?!
要恢復台灣記憶...
公務員表示:.....
-
台灣過去民主先烈努力的一切似乎都變成民進黨所有的產物,他們是扛一整個過去台灣的一切來對抗反對他們的人,即使現在已經執政,溫欸他們知道,這是他們最大的靠山。
院長講的記憶?還是思考箝制?
到底是學台灣歷史、地理?
還是要了解多少反抗運動的背景~
然後,持續創造對立與仇恨!
#每次看他們發言都還以為在戒嚴時期
-
影/讓台灣有記憶?游錫堃:全國公務員修台灣史3學分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5218254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背景」的推薦目錄: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背景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流行文化現在已經不再被認為只是風行一時而不長久的文化現象,因為流行文化開始能夠引發我們對於某些文化、歷史、社會議題的關注,甚至進一步鼓勵人們對於這些文化與歷史進行反思。以在天竺鼠車車出現前一直引發話題的《鬼滅之刃》為例,背景設定在已經有現代化電器設備與蒸汽火車的大正時代,但是反派卻又是從日本古代留下來的鬼,負責面對鬼的則是現代化前的武士集團。這三者的交錯雖然不是整部動漫的主要賣點,但卻是讓這部動漫與其他作品作出關鍵性區隔的背景設定。
-----------------
近期爆紅的日本漫畫及動畫《鬼滅之刃》以日本的大正時期為舞台,敘述著以煤炭業維生的主角炭治郎全家被吃人的「鬼」殺害,唯一的妹妹更是變成了「鬼」。為了找回讓妹妹變為人類的方法,炭治郎選擇加入「鬼殺隊」以對抗惡鬼的故事。
在這個敘述著青少年與朋友們對抗惡勢力的故事中,作者特別點名這是個發生在「大正時代」(1912-1926)的故事。即便《鬼滅之刃》的劇情聚焦於「鬼殺隊」及其周邊的組織,鮮少涉及歷史事件,除了有以淺草、火車為舞台的場景之外,若將「大正」換成其他時期也不影響劇情整體的發展。
時至現今不僅動畫電影版的票房收入打破日本影史紀錄,突破361億日圓(約新台幣100億),相關話題依然討論不絕,各種試圖分析鬼滅成功原因的專書文章層出不窮,其中值得留意的是,由鬼滅所延伸得時代社會歷史考證、再度掀起一陣「大正熱潮」復興。雖然說《鬼滅之刃》膾炙人口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不少粉絲提出其中一個理由是:
故事設定在「大正」時期,多少喚醒了一部分人的「大正鄉愁」。
然而「大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時期?在日本人的歷史記憶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論及日本近代史,「現代」的起點經常是從1868年的「明治維新」說起。即便明治維新在大眾的認知上是日本「成功」擺脫舊時代枷鎖,邁向新時代的起點,對於剛成立新政府,明治時期是一個還在探索日本新的國際地位、政府充斥著保守主與混亂的時代。
此外,日本也在明治時期參與兩場重要的戰爭,分別是「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並且都以勝者之姿戰勝,日本更是從此擠身為帝國之列。先是取得台灣作為第一個殖民地之外,更是在1910年正式併吞朝鮮半島。然而日本的帝國之路卻稱不上「順遂」,不只在甲午戰爭後發生了「三國干涉還遼」逼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慘勝,卻在協商之下只得到非常少的賠款,更是引發民眾抗議的「日比谷事件」。
即使看似成功地邁出「脫亞入歐」的第一步,明治時期在大眾的形象中還是更充斥著戰爭與腐敗的政府等元素。如同美國歷史學者Carol Gluck所指出,明治時期不只是日本政府,各種民間力量也積極地在開發符合現代化的意識形態。
而相較於明治時期,前後只有短短15年(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5日)的「大正」年代卻被視為近代日本的「黃金時期」。大正年號的由來,取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相較於明治「前朝」,人們有了更大的思想自由以及更好的物質條件。大正時期的代表名詞之一——「大正民主」——便是指在大正時期一連串的政治改革。
在明治時期,政府要員大多是幕府末期來自九州的「功臣」所霸佔,而這個現象在大正初期由在野黨呼喊「打破閥族,擁護憲政」下成功開啟了新局面,迫使長州藩出身的桂太郎辭退首相之職。民間也有不少學者對於憲政提出新的學說,例如東京大學教授美濃部達吉便提出了「天皇機關說」,以對抗認為天皇即主權的說法(而後美濃部達吉也在軍國主義時期遭到清算)。制度層面上,日本於1925年通過〈普通選舉法〉,意指25歲以上的男性皆可以投票,可謂邁向民主社會的一大步。
同時,除了日本內部的變化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民族自決」的概念,更是在國際上推動世界各地反殖民運動,影響擴及了印度、中國、埃及,當然也包括了日本以及其殖民地。朝鮮半島在爆發了「三一運動」後,日本修正了對於朝鮮的軍事統治,而改為較為溫和的「文化統治」。在日治台灣,則是由林獻堂等人發起了「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即使目標並未達成,卻也奠定了對於憲政自由的追求。
在物質層面上,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迎來了經濟成長,並且在整體上提升了物質水平,尤其是都市裡的咖啡廳、百貨公司、電影院等等都成為了現代性的象徵。《鬼滅之刃》當紅的「無限列車篇」,也展示出了此時日本的鐵道文化已經相當豐富,不只有多樣的鐵路便當,當時鐵道旅遊也相當興盛。此外,《鬼滅之刃》中除了揮刀之外,藥學知識也是能打敗鬼的關鍵之一;這也反映了在大正時期,日本的科學研究承襲江戶、明治的經驗,並向西方國家取經,逐漸發展純熟,並透過大學教育培養自己的人才。
同樣地,到了大正時期,歐洲的浪漫主義也在日本的文學與藝術發展中逐漸發展純熟。加上此時物質文化條件發展純熟,因此許多人使用了「大正浪漫」(大正ロマン)一詞,也影響了日後日本人對大正時代的歷史記憶,經常是一個浪漫、充滿鄉愁的年代。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192514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背景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作者: 管仁健
日治時代的御用仕紳辜顯榮,1909年被殖民政府選為台中廳參事,並獲得鴉片經銷權。1923年11月,他與板橋林家的林熊徵等人組織「台灣公益會」,協助日本壓制林獻堂等人推動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民權運動。因此日本檢察官三好一八在「治警事件」時,讚賞他是「顏智」(印度聖雄甘地的台語音譯)。於是台南詩人謝星樓寫詩諷刺:「辜顯榮比顏智,蕃薯籤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
到了戒嚴時代,當權者與日本殖民時代一樣,還是提拔一些專說蠢話的鷹犬。但是國民黨管制新聞比大正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更嚴格,所以這些霸佔媒體的蠢材,肚子裡究竟有多少墨水,鄉民根本無從探究。幸好這些蠢材越老越喜歡刷存在感,讓鄉民看破藍營這一邪教的水準。2016年11月11日《中時電子報》報導〈川普當選,李艷秋:有位政治素人能為藍營阻擋小英〉︰
「川普爆冷當選美國總統,資深媒體人李艷秋今天在臉書指出,看川普,讓她很自然想到兩個政治素人,一個是柯文哲,一個是郭台銘。柯P神功破功,窘態畢露;郭董卻是藍營未來阻擋蔡英文所能想到的唯一。
李艷秋點出,柯P與川普同樣狂妄自大、口沒遮攔,卻恰好碰上政治世家,赤裸直白對照虛矯身段,反而成就一種清新,因為他們沒有過去,所以人們期待未來!……
李艷秋語帶期許地說,川普和郭台銘,同樣具備有錢、有能、有膽識、有俠氣等令人產生期待的特質,不同的是,川普必須在黨內過關斬將。而郭台銘則是非典型思考所能想到的唯一,因為藍營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已無人可以在2020年阻擋蔡英文連任,既然沒有成功的政客,為何不選個成功的企業家呢?『試想一想,蔡英文vs.郭台銘,你選誰?』」
戒嚴時代國民黨所扶持出來的資深花瓶,改朝換代後為什麼就是不懂得藏拙?一個在新聞圈混了這麼久的從業人員,還能發表這麼幼稚又這麼膚淺的政治觀察,國民黨要不滅亡還有天理嗎?
李艷秋認為川普和郭台銘具備「有錢、有能、有膽識、有俠氣」等特質,這一部分的觀察,本魯並無異議。無論鄉民們是否喜歡郭董,一個能擁有這麼多員工的企業主,必然都有超過常人的能力,也會有膽識與俠氣的領導氣質,否則別說是創業,給富二代接手沒幾年也就玩垮了。
但川普能當上美國總統,靠的只是他的財富,或是其他富商大多也都有的膽識與俠氣嗎?李艷秋的夸夸其談,也就證明了戒嚴時代新聞管制下那些花瓶的水準。
首先,郭董能挖走綠營的票嗎?柯P說的一口台灣國語,又是228受難家屬,還畢業於台大醫學系且長期任職於台大醫院;他是綠到只差一頂帽子就全綠的政治素人。但他祖父到父母到妻子一家都是公教人員,自己又是小蔣的忠實粉絲,因此淺藍的相信就算他當上市長,變動也不會超過阿扁。
柯P雖是政治素人,身上卻同時具備這樣藍綠矛盾的色彩。民進黨在政治版圖明顯藍大於綠的台北市,已經在野16年了。加上一年後小英就要出馬競選總統,在這麼特殊的時空背景下,小英才有意願也才有辦法,強力壓住其他黨內想要角逐市長的政客。不然綠營只要有人出來攪局,柯P大概就落選被關,去龜山等水母來當室友了。
柯P是從未入黨的政治素人,但川普則不然。1987年他脫離民主黨,轉為共和黨,1999年又轉投「改革黨」,準備問鼎總統大位。2001年他又回到民主黨,直到2009年再次脫離轉投共和黨。2011年他退出共和黨後,以個人身分參選2012總統失敗後,又重回到共和黨,今年獲得提名參選。
立場搖擺的政治素人,所以選舉時他們都能兩邊拿票。川普雖是共和黨提名,但拿到不少民主黨的選票,否則不可能當選。可是郭台銘那張臉就是外省人,前幾次總統大選時又表態認同兩岸統一,還多次為藍營輔選(而且被輔到的都落選),這樣有可能拿到淺綠的票嗎?
那麼退而求其次,藍營的人挺起胸膛,不必等候淺綠的施捨,單靠藍營支持者就把郭董推上總統大位吧!但這也有個問題,藍營支持者大多是軍公教,或是一些來自支持所謂「穩定」的家庭。他們的特色是什麼?就是特別講究按序排班的「朝儀」。
藍營支持者心中理想的領導者,一是家世,你叫得出連戰的爸爸是連震東、宋楚瑜的爸爸是宋達、郝龍斌的爸爸是郝柏村;就算叫不出爸爸的名字也要叫出岳父,例如朱立倫的岳父是高育仁,但郭董的爸爸是誰?二是學歷,不但要博士,還必須是美國名校。三是溫良恭儉讓的宮廷身態。
郭董有家世嗎?有學歷嗎?郭董的土豪形象絕不輸給川普,這都不是藍營支持者要的。而且最麻煩的是軍公教看重的就是按序排班。就算全台灣甚至全世界都知道,老蔣要讓小蔣接班,但小蔣還是要先當國防部副部長、再當部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長;即使老蔣駕崩,仍然再3年才裝模作樣的登基。
連小蔣這樣的太子爺,在國民黨的文化裡,照樣也要排個班、過個水。因此馬英九、宋楚瑜拿到博士回國後,是先在小蔣身邊當秘書,再外放內閣混個資歷,最後才來選市長省長。郝龍斌雖沒在大內當過差,但也選過立委、當過署長。
在這種文化氛圍,連勝文之所以會在台北市慘敗,就是因為完全跳過「養望」的階段,一開始就直攻台北市長,這完全是在挑戰藍營支持者的基本價值觀。如今郭董若聽藍營的蠢材建議,也去選個總統玩玩,下場只怕比條仔姊更難堪。
好吧!既然藍綠兩頭落空,反正小英也不可能把經濟搞好,那麼郭董就跳開藍綠,學川普那樣直接訴求基層民眾總可以吧?抱歉,還是不行。川普的競選口號是「美國優先」,就是強調面對外國時,優先考慮美國利益。
川普是靠房地產起家,他為了選舉可以大開支票。調高基本工資沒關係,反正他的員工多是業務員。提高關稅也沒關係,反正他的公司不進口。讓製造業回流也沒關係,反正成本再高也與他的公司無關。他只要以民族自尊心為號召,無論選上選不上,這些「芭樂口號」都不會影響他的企業。
可是郭董不一樣,他的工廠都在中國,產品要銷售到美國,現在卻要他在台灣選總統,請問他的口號要喊什麼?喊「台灣優先」,他還能去中國嗎?喊「中國優先」,那些失業或低薪者會投他嗎?喊提升勞工福利,即使選不上,他的員工與嗜血的媒體會放過他嗎?川普的「芭樂口號」他都不能用啊!
唉!郭董比川普,藍教比雞腿。如果藍教的過氣媒體人,把希望寄託於郭董,別說是選總統,現存35席立委都還太多了。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背景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高一歷史科 ... 的推薦與評價
A24. 某款手機遊戲以臺灣的歷史為背景,其文宣:「玩家扮演主角,自今日臺南為 ... 阻撓林獻堂發動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D)國際上,正值一次大戰結束,法國總. ... <看更多>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背景 在 台灣議會請願運動百週年賴清德籲珍惜成果-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視即時新聞】10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21年1月30日,民主 運動 前輩林獻堂等178人第一次向日本帝國 議會 ,提出「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 書」,爭民主、要求 ... ... <看更多>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背景 在 真.台灣民眾黨成立】 1927年7月10日,蔣渭水、林獻堂、蔡培火 的推薦與評價
... 背景的知識份子,逐漸形成受日本共產主義影響的左派 ...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在往後14年間,向日本帝國議會 請願15次,爭取台灣人民政治上的自主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