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的好山古蹟要被剷平種電,需要10萬份連署,拜託一下,共襄盛舉!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U5lV4N-v0-97vZI48psm_3o7NkqYrFa-IpqBiXGDmEF9cXg/viewform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90的網紅Marcos & Jinny相許旅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嶺頂沙丘 #七七高地 #台版天橋立 【景點簡介】 一,嶺頂沙丘: 位於花蓮溪出海口,為海岸山脈的起點。若從七七高地往下看,頗有日本天橋立之感。黑潮為溪口帶來豐富魚類資源,每年11月到2月不少野生鰻苗迴遊海口,不少漁民會摸黑尋捕鰻苗。 二,七七高地: 七七高地為舊軍事營區,因為海拔高度77公尺,...
台灣軍事遺址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搶救二戰遺跡-石頭營] 連署書
自己的史蹟自己救,別讓我們的子孫和我們一樣,淪為一群沒有歷史記憶的迷失原始島民。
https://bre.is/597pfB94
台灣軍事遺址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不義遺址上,沒有轉型的咖啡館】
兼論會計法99條之一。
〈青島東路3號,蜜蜂咖啡。〉
週末早餐何處去?最方便的就是辦公室樓下的蜜蜂咖啡,一樣的味道吃了近30年,週末人少,無上班族,較自在。
進入立法院後,最平價最方便用餐之處(中午有台式簡餐)就是蜜蜂咖啡了,創業於民國67年,已43個年頭了,從老立委、增額立委,到今天第10屆立委,不管立委、助理、記者、國會聯絡人、國會訪客,相信是很多人並不陌生的地方,有近半世紀共同記憶,立法院周邊餐廳開開關關,唯有蜜蜂,屹立不搖,與立法院同在、並存,默默見證台灣民主發展史。
民國67年逢中美斷交,尚屬戒嚴時期,還是蔣經國時代,風雨中國家一路走來,有數不盡的台灣民主轉型,衝突、變革、改革,皆在不到30公尺對街的立法院上演,43年台灣歷史事件簿,何其豐沛、動人、澎湃、扎心,從生死存亡、風雨飄渺、民主轉型、政權交替,到今日台灣成為全球矚目關鍵地位,重要性不言可喻,這是三代台灣共同打拼的結果。
〈但有誰知道青島東路3號是不義遺址?〉
東西向的青島東路、忠孝東路,南北向的鎮江街、林森南路所圍起長方形街廓(包括喜來登飯店在內),這裡就是青島東路3號,過了紅綠燈就是立法院。
1949年,青島東路3號是國防部軍法局及台灣省保安司令部看守所,1967年遷至景美看守所,美麗島事件審判處,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時代,軍事犯、政治犯、思想犯、重刑犯皆關押於此,「施明德」、「黃華」皆曾落難於此,那年代台灣知識份子、理想主義者、反威權體制者,都走入青島東路3號,
命運只有三種,
幸運的人:下一站是綠島監獄。
不幸的人:下一站則是槍決,血濺「馬場町」。
最慘的:在看守所就被凌虐至死。
不服判決、喊冤、上訴者,刑期加倍,甚而改判無期徒刑,送蔣介石的簽呈,原槍決5人,回來可能改變為7人、9人等,如台南案、麻豆案…等,就他一個人決定所有人的生死、命運,是悲慘荒謬年代。
〈全國最有歷史性,見證歷史,沒有轉型的咖啡館〉
咖啡廳牆上掛了一段文字:
「推開門在咖啡館裡,點一杯記憶的香氣,記錄一段陳舊過去,溫度撫慰了不安,香氣豐富了回憶,慶幸我還有一杯咖啡的幸福。」
有意思!是內行人寫的,道盡對歷史見證與寬容,同時也是獻給在民主化運動中仆倒的人們,可不是嗎?
蜜蜂咖啡老闆娘纖瘦、溫柔、待人客氣,從少女時開店,至今卻看不出是祖母級,43年如一日,貨真平價,微利經營,堅守著歷史的情愫,數十年裝潢不改,不隨波逐流而變,堅持原味,故「沒有轉型的問題」。
她曾多次告訴我以前資深老立委,誰誰常來用餐、喝咖啡,有的退休後拄著拐杖,結伴或獨來,看盡多少英雄豪傑、政客、騷人,彷彿歷史的幻燈片,是可成見證、口述歷史的人。
咖啡廳已與立法院共長天一色,尤其開在不義遺址上面,可說是歷史的「資產」、「勝地」,這種店,大概只有歐洲才有,何其可貴!哪天老闆娘不做了,希望退休後的我能接手來繼續經營。
〈在不義遺址上,從事轉型正義〉
1996年連任後,辦公室就搬到蜜蜂咖啡樓上,因為同屬青島東路3號,同屬不義遺址,已1/4世紀了,在歷史洪流算是短的,但在不義遺址從事轉型正義,對我而言是有歷史的急迫感及責任感,「故會計法99條之一修正案須嚴肅面對」。
昨日下樓用早餐,想起上週日4/11到總統官邸開會,大家共同決定8/28公投不提對案,
〈短短一週內,我們見到〉:
除公投案外,陶德訪台、日本首相菅義偉訪美發表聯合聲明,顯示台美合作發展推上高峰,及台灣在亞太和平穩定的重要地位,卻見國民黨左支右絀,不知所云,殘抱92共識,戰略模糊、搖擺不定。
奉勸國民黨朋友應改弦易轍,勿再抹黑、對立、為反對而反對,共同為國家努力,可否?善哉,善哉!!
台灣軍事遺址 在 Marcos & Jinny相許旅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嶺頂沙丘 #七七高地 #台版天橋立
【景點簡介】
一,嶺頂沙丘:
位於花蓮溪出海口,為海岸山脈的起點。若從七七高地往下看,頗有日本天橋立之感。黑潮為溪口帶來豐富魚類資源,每年11月到2月不少野生鰻苗迴遊海口,不少漁民會摸黑尋捕鰻苗。
二,七七高地:
七七高地為舊軍事營區,因為海拔高度77公尺,故名七七高地。最北端的制高點有廢棄營舍,二樓平台擁有360度絕佳視野,能俯瞰壽豐大橋、花蓮溪出海口、嶺頂沙洲、太平洋。
【交通方式】
設定導航至「壽豐鄉國姓廟」,下車即可抵達嶺頂沙丘。若要去七七高地,可從嶺頂沙丘往回公路方向路口進入(捷徑),或是回到台9線入口進入(距離較長)。
台灣軍事遺址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福州山公園 #台北親山步道
台北市大安區可說是市中心的精華地段,提到知名公園,大家會想到的是大安森林公園,但在捷運麟光站附近隱藏一座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公園裡面林相種類多元,茂密的枝葉把地面都覆蓋住,跟外面都市叢林形成一大對比。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早期是一座軍事用地,為存放彈藥的地方,當你在園區會不時發現以前的軍事設施遺址,這些遺址讓整個公園增添了許多可看性,不妨駐足拍張照吧。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生態豐富,有各類小動物、鳥類和昆蟲,公園內的叫聲此起彼落,很難想像你位於台北市中心。公園不大也不小,地圖指標清楚且不少遊客,所以不用怕迷路,步道還可以通往福州山公園,登頂後可以俯瞰台北市區和遠眺台北101大樓。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台灣軍事遺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座公園的百年歷史變遷
●溜狗、運動、漫步、沉思之餘,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公園知識
◇為什麼臺灣會有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植物園,這些熟悉的城市綠地,都是起自於二十世紀初臺北都市計畫的成果。當時日本政府意圖將臺灣帶向現代化的道路。隨「星期制度」出現,大眾交通系統發展,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革,開啟臺灣人的休閒風氣。公園成了大眾的休憩場所,並兼負保健、防災等重要功能。1932年都市計畫中規劃了17座公園。
日治時期,政府還拆除了臺北城牆,鋪設有美麗行道樹和安全島的三線道路,現今愛國東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等三線道,是臺北車水馬龍的街道,但是當年卻因人煙稀少成為情侶約會好所在,臺語老歌〈月夜愁〉說的就是這道路上發生的故事;而現在時興的路跑,在當時的三線道就舉行過了呢!
◇公園深入日常,休閒中有濃濃的「政治」味
公園和許多現代化設施一樣,都是日本政府「二手移植」的成果。將歐美公園的音樂亭、噴泉造景與西方的博物館、博覽會、動物園等空間「再現」於公園內,民眾可以在精心塑造的空間中,接受文明洗禮,體驗前所未有的新鮮事,例如棒球比賽、相撲比賽、音樂表演等,當時《臺灣日日新報》還會刊登音樂會曲目。
此外,圓山公園中的臺灣神社與植物園內建功神社的祭典儀式,還有公園內的收音機體操,都是讓民眾在享受休憩活動之餘,強化愛國意識、健身保國的思維,也是「教化」國民的有效方式。
◇隨歷史變遷的公園命運交響曲
17座公園百年來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些因戰爭工程停擺,有的存續至今,如二二八和平公園。戰後有些被當成居民聚落、眷村用地、國防軍事基地等,有些甚至直接改變用途放棄建設公園。
不久前因圓山文化遺址產生爭議的圓山自然景觀公園,戰時將運動場改建為軍醫院,戰後曾供美軍顧問團使用,後改建為中山足球場,在2010年又成為花博用地,其中經歷的土地轉移過程宛如臺灣現代史的縮影。
◇體檢台北公園,我們還可以這麼做
本書透過實地田野考察與資料蒐集,一一重現17座公園的歷史與現況。作者為地理與歷史雙學科背景,引領讀者翻閱百年來的地圖、都市計畫圖、報刊、文獻、明信片、照片,讓我們能對臺北公園的地景風貌與歷史脈絡有更多認識。更深入全面檢視臺北公園建設的問題,如圓山公園的考古遺址問題,防災公園可以怎麼做?本書特闢專欄以日本公園與紐約案例提出建議,期待臺北的公園可以乘載更多文化歷史外,還能發揮其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林芬郁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兼任助理教授。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關懷文化資產保存,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
著有《臺灣文化藏寶圖》一書,並與他人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看見師大校園》、《城市前世到今生:臺北考現學》、《臺灣地名辭書 卷二十二臺北市》、《北投區志》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