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正的綠能和愛土地,是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的低碳精緻農業,甚至只要跟國外學習,更進一步可以達到低碳低排放的規格。真正的綠能碳平衡實踐者,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民。他們的努力付出,才是為了將台灣未來推向碳平衡的真正無名英雄。
今年因為疫情爆發的關係,台灣許多的精緻農業受到影響,我也開始在故鄉雲林一個一個的拜訪這些農民,傾聽他們的聲音和對於農業的願景。禮失求諸野,而正確有遠見的農業政策往往不是政府所推出,而是這些一步一腳印的農民為了生存所思索出來的。
就以雲林最大的花卉種植者,京品園藝的董事長陳國明先生為例,他從事農業產業三十幾年,因為看到農業的未來,必須要精緻化,所以才轉做花卉。他經營的地方在斗南靠近虎尾的地方,是雲林洋桔梗的盛產地。他把荷蘭、以色列的高效率、高投報的技術和設備移植到原先是花生、大蒜的農地裡,開始種起了高價值的洋桔梗,在掌握各種技術之後,他已經能夠成功種出沖繩同樣面積田地近兩倍的產量,跟日商共創品牌行銷。
原先他的洋桔梗錯過日本本地的產季,可以用物美價廉的方式銷售,但在疫情之後,運輸費用因為航班大幅減少,成本成長了六倍,外銷需求卻大量降低,原先的花卉都是用保鮮液,低溫冷藏的方式銷售日本,但因為疫情的關係,花價低於市場成本,就變成不能往外賣了,用能直接接觸消費者的方式來做經營。他和家人分工合作,開始在臉書、在網路上經營電商,直接把花卉組合賣給本地市場的模式,讓店家、家庭,能夠固定以美麗的桔梗花當作家中的擺飾,固定更換。
在疫情之中,陳國明董事長反而多了更多思考國家農業政策的空間,他希望不要用政治的角度來看待這個產業,像是雲林的農地價格,跟日本種植花卉的農地價格相比,高過十倍,幾乎是全世界最貴的農地,政府如果開放農地買賣,就會讓農地成為炒作的對象,而國外都會保護農地,增加自給自足的比例,而不是一昧地用綠能用地來取代農地,畢竟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才是最低汙染、最有效率降低碳排放的方式。他也更希望雲林有類似台南的蝴蝶蘭園區,因為雲林也有很多台糖土地。
雲林也有民代跟台糖爭取大片土地用來做雜糧的種植,但大家都知道雜糧本來就是需要大片大片土地的農作物,但卻不會有很高的回收,同時也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土地既然是珍稀的資源,除了給建商、掮客之外,應該做更精緻的利用,為什麼這些珍貴的土地不是用來種植競爭力更高的蔬果跟花卉呢?甚至更有遠見的,用來作為如同荷蘭推動的低碳綠能農業的示範園區,提高綠色植物覆蓋率,增加碳匯(carbon sink)的功能與效果。我也很認同他的看法,畢竟將來世界的環保趨勢已經走向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單純靠綠電減排是無法解決未來的國際要求的。所以,國家的政策必須在這邊超前佈署把農業納入整個綠能政策的一環,將農業與精緻農業的碳匯都納入政策的考量中。
陳國明董事長也挑明了,現在台灣的農業只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出口,這當然對農民有好處,另外一個是進口替代。我們要讓進口的進不來,那能怎麼辦,就只能靠競爭力贏過它,你看進口的東西,都不是從落後國家來的,紐西蘭的奇異果,荷蘭的花卉,美國的蘋果,這些高成本國家的農產品可以賣來台灣,就是因為他們可以機械化,工人輕鬆,成本才會降低。越南的花卉系統就是學習以色列跟荷蘭,都已經超過台灣了。台灣不往這個方向走,永遠都會受困於補貼補貼補貼上。
不要再說做農需要吃苦耐勞了,這是台灣的刻板印象,只要這個觀念在,就不會有年輕人來做,台灣的農業應該是聰明而有創意的,才會有下一代的新農人願意加入。
雖然台灣的農業科技在進步,但農業政策是退步的,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在國際間開疆闢土的農業冒險家,而不再是只能頂著烈日看天吃飯的被動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的網紅台南市議員林易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性平書展不性平 #晨光時間志工團體入校審查機制 #緊急救護回歸專業判斷 #違章建築成為不定時炸彈 #左側不給行右邊要臨停機車騎士何去何從 #低人口高空屋房價漲不停 #性平不性平玫瑰少年書展有這個? 今年是台灣的同性婚姻元年,但在台南市立圖書館十月舉辦的「性別平權‧擁抱玫瑰少年主題書展」當中,卻...
台灣農地價格趨勢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林蒲遷村草案出爐:陳其邁重申落實三大承諾】
(文附市府完整簡報文件)
高雄市長陳其邁競選期間,將大林蒲遷村案列為優先處理政策,上任後即和當地里長等領袖諮詢意見,並於今日早上協同小港區立委賴瑞隆、經濟部長王美花、次長曾文生、都發局長楊欽富等市府團隊成員共同到大林蒲說明遷村草案和進度。
去年10月,行政院已核定589億元遷村預算,由高市府代辦遷村計畫遷至紅毛港遷村剩餘土地,大林蒲改設置「新材料循環園區第一區」,引進高值化學材料產業。但韓國瑜任內完全擺爛,並未提出計畫也未和市民溝通,待陳其邁當選後,成立專案辦公室重啟程序,強調需保障「居住權、財產權、社會權」,並重申遷村三大承諾:
1⃣「一坪換一坪」,「舊厝換新厝」
2⃣提供優質校園環境,讓子女好好讀書
3⃣相關公共設施、社衛單位、醫院等公共建築將納入整體評估,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重點解釋:
#一坪換一坪:住商土地等面積交換,全區均價抽籤配地,依6里劃6區域搬入
#舊厝換新厝:提供換購配售型安置住宅,或不換房地領取全部土地補償費用,亦規劃出租社會住宅供租屋戶搬遷
#提升生活品質:遷村區提供嶄新校園環境、長照社福醫療據點、並提供弱勢補助,就業創業輔導等方案
然而,今日草案雖出爐,細節仍有許多需要討論之處。居民也強調,大林蒲為了乘載全台灣經濟發展,成為被踢了一腳的墊腳石,遷村非居民所願,一定要尊重居民意願。
根據居民顧慮,我們也提出幾點市府需妥善評估與說明之處:
1.#財產權:
有土地者,一坪換一坪後,重建部分能否還是要自行補貼相當金額? 這一點市府解釋,建物重建是依造「全新重建價格鑑價補償」,例如2樓RC透天厝就賠你可建新的同等級透天厝的錢,而非賠償建物殘值。有了足夠的財務支援,在重建上,更需媒合後續建築、營造業來協助居民(見第二點)。
非住商土地(農地,非都市計畫土地)不列入一坪換一坪部分,有居民也希望能統一計算,但如此可能有不對等問題,因此陳其邁也承諾協助尋找可耕作農地等其他配套方案,這點也是市府必須更明確提出交換方案的部分。
2.#居住權:
居民可能比較重視的是,除了居住環境不打折扣外,更希望搬遷過程中各類問題(建屋)能獲得協助,應提出更積極的協力方案,包含由市府媒合在地建築師,提供標準單棟、雙拼、連棟屋、甚至多戶合建小型公寓單位等變化,符合綠建築等概念之標準設計圖,只要靈活運用建物補償金,由單一窗口讓居民能便利安排建築方案,並以先建後遷方式,確保居住權益。
雖然大多居民較偏好透天建築方式,而搬遷模式也應該給予尊重,但若以等坪數交換而言,集合住宅空間配置較有效率,管理便利,政府亦可提出「建坪不變甚至變大,地坪縮小」,以土地作價換取補償金,可獲得相同居住空間+新屋+額外補償金的方式,讓居民搬遷無負擔外還有補貼。
此外,過去大林蒲聚落連結緊密,和遷村區的重劃區紋理大不相同,要都市設計上維持鄰里關係,其實是需要引入良好的聚落規劃,包含小型廣場、活動中心、人行道設計、中心商圈設計...等等,在各街廓都可以留意,而不要只分配土地而已。
921地震後的學校重建需求,帶動了台灣校園設計的變革,希望這件台灣最大的遷村案,能帶來都市設計與生活品質的全面提升。
3.#社會權:
本次市府的說明集中在托育、教育、社福、長照、醫療等公共建設的提供,但需要注意的我們認為還有幾點:
3-1:#健康權:由於大林蒲居民長年居住在工業區中,因此全面的健康評估與後續追蹤,以及若有健康損失的補償機制應該透過公衛研究來建立。另外遷村後造成的社會、心理衝擊,也應該提供身心的全面協助資源,並在社區設點提供服務。
3-2:#交通權:遷村區將移入大量人口,加上大林蒲人口有老化趨勢,大眾運輸、人本運輸的妥善考量非常重要,連結到捷運紅線與黃線的快捷公車與共享運具,鄰里間的步行、自行車空間,都應優先建立。
3-3:#文化記憶保存:大林蒲遷村過程中,需盡量以實體、數位並行方式,保存社區文化記憶,在遷村區設置展示空間,以及分區和居民討論,如何在遷村區建立和過去家園的情感與象徵連結。
以上僅是剪短羅列幾點,遷村草案雖然出爐,但尚未看到更細緻的遷村計畫書或細部計畫,期望市府分段設立目標,儘速地讓居民享有更良好的居住空間!
台灣農地價格趨勢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的財經產業趨勢單元,邀請中謹建設總經理 陳建宏來到空中,因為中美貿易戰以及新冠肺炎的影響,許多台商紛紛回台設廠投資,本集節目要與陳總經理來談談台商回流與在台設廠的相關問題,歡迎收聽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PInAP2EM3fY
▶飛碟聯播網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內容介紹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產業,行政院會20日預計通過紓困條例,同時也將通過由經濟部所提針對製造業的紓困及輔導轉型方案,除了提供利息補貼、提升職能等,紓困方案也將擴大台商回流方案資格,納入「無根台商」(指早年到中國經營事業,但台灣沒有公司或生產工廠、登記於第三地者)。目前台商回流方案限定需在中國投資兩年以上,而「根留台灣」要求在台設廠,不過,因海外註冊、控股台商在兩地都沒有公司,被排除在外,這次的方案納入這類台商也可提出回台申請並適用方案。
最近也因為受到中美貿易關稅的紛擾,產業供應鏈有了重大的改變,因為轉單的效應,導致這波台商回流現象的風潮,再加上這幾年工業用土地取得不易,造成現在土地價格飆漲,過去因為農業地取得便宜,租金低廉而在農地上建造非法鐵皮工廠,無法取得合法工廠登記,尤其桃園市是全國工業重鎮,未來航空城的規劃均需要徵收大量的土地,包含了新北市五股、新莊、蘆洲多個區域也都同樣面臨徵收拆遷的問題。
MIT工業園區位在南崁,台北與新竹間這一條重要產業鏈的樞紐地段上,地理適中,基於上述這些的原因,確實在工業廠房市場有極大的需求度,便規畫興建透天廠辦,來提供給需要合法廠房產業的老闆們有最好的選擇。園區採透天廠房設計所以公設比相對的低只有7%左右,全區總戶數為86戶,廠區交通動線採10米主幹道設計,大型貨櫃車進出都沒有問題,有24小時警衛門禁管理,全區監視設備建置相當完善,地下室規劃3百多部的平面大車位,不管是交通動線或是停車都符合工業廠區需求的設置標準,讓每個廠戶進駐後能夠安心及便利。而廠房樓板承載重量每平方米用500KG到2T來設計,全區均採用日本YKK的氣密隔音窗,外觀是用歐式風格花崗石搭配山型磚的建材,氣派宏偉,這些都可提升廠戶的工作需求及企業形象,另外我們有專業的團隊,可因應廠戶不同的需求,協助廠房規劃,除了可以取得工廠登記外,一些如haccp及iso22000專業食品廠的認證也可以協助辦理,讓廠戶進駐使用上無憂,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服務。
台灣農地價格趨勢 在 台南市議員林易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性平書展不性平
#晨光時間志工團體入校審查機制
#緊急救護回歸專業判斷
#違章建築成為不定時炸彈
#左側不給行右邊要臨停機車騎士何去何從
#低人口高空屋房價漲不停
#性平不性平玫瑰少年書展有這個?
今年是台灣的同性婚姻元年,但在台南市立圖書館十月舉辦的「性別平權‧擁抱玫瑰少年主題書展」當中,卻展出內容強化性別刻板印象的書籍,諸如「母親可以和女兒玩家家酒」、「父親可以和兒子玩騎馬打仗」等等論調,我認為如此缺乏性別意識的書籍,卻可以於性別平權書展中展出,相當荒謬且諷刺。
圖書館業務屬文化局管轄,文化局應針對此一疏失進行檢討,並加強人員的教育訓練,但教育局轄下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網站上,就已有由中央教育部審核完備的性平書單,已經有的書單為什麼不好好利用?此狀況也顯示出台南市政府在橫向溝通上的不足。文化局也承認,這本書的確不適合放在性平書展裡展出,會檢討並改進。
#晨光時間教材誰來把關
針對晨光時間志工團體入校質詢,在教育局提供的教材當中,有「等待真愛手環」、「認識婚前性行為的後果」等帶有既定價值觀的內容,然而教育局對晨光時間志工團體入校的掌握狀況,也是由我行公文至教育局後,才開始採取動作進行全市國中小的普查,這樣的把關力度是否太過消極?
我要求教育局應參考台北市作法,針對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補充教材建立審核機制、以及針對晨光時間校外團體入校應開放家長、教師觀課,讓家長可以確認和了解教材的內容。最後教育局長承諾,不當的教材必須離開校園,性平教育應由專業的老師來進行教學。
#緊急救護回歸專業判斷
根據中央緊急醫療救護法第29條法規以及內政部函釋,賦予救護員在處理緊急傷病患案例時的送醫判斷權力。然而,臺南市消防救護車收費執行要點卻違背中央法規,該要點的內文形同開放讓緊急傷病患可以指定後送醫院,讓民眾的指定權凌駕於救護員的判斷之上,漠視他們的專業。我要求市府,救護車收費與否應該只針對非緊急的狀況,而非連可能危及生命時,都還開放付費指定後送醫院。相關局處應趁收費機制上路前審視台南救護車相關之要點與規則是否存在漏洞,若有則盡快修法改善,讓台南的醫療體系能夠回歸救護專業,不再發生悲劇。
#違章建築成為不定時炸彈
目前台南尚存許多違章建築,光未登記工廠的部分就高達3000多間,這些工廠若發生火災,常會因為難以取得建築設計圖而無法即時了解工廠內部構造,且工廠往往缺少合格的消防設備,若建於農地中,更可能不易取得消防水源,增加救災難度。違章一般多鐵皮構造,若遇火便很容易因為高溫而變形,致使建築結構不穩,讓消防員必須冒著更大的風險來救災。因此,我要求市府應該要好好檢視並且徹查所有台南市的違建數量,該拆的就不要心軟,莫等到像台中的違章工廠大火事件發生,有消防員因此喪命時才肯檢討。
#左側不給行右邊要臨停機車騎士何去何從
從大前年(2016年)開始,桃園、雙北就開始陸續開辦取消內側車道禁行機車,2017年至今,六都均已長時間試辦、評估,新北、桃園更全市取消內側禁行機車的規定,六都以外,基隆市也開始試辦此一政策。
在台南,右側車道常常被違規臨時停車的車輛佔據,縱使沒有臨時違停的車輛,當汽車在尋找停車位、切換車道準備右轉時,外側車道很容易就被一台車子完全佔滿。此時,機車騎士如果不想撞上去,只能被迫切進內側車道,如果內側有禁行規定,機車族等於在生命危險和違規中被迫擇一。
在各縣市試辦之後,數據上顯示違規情況、肇事率並未惡化,桃園市的試辦路段,在2017-2018年度,事故率更是下降了40%,可見此一政策的成效值得期待。可惜的是,台南市政府面對此一狀況,可說是反應遲緩,至今仍遲未跟進。在本次總質詢中,林易瑩要求台南市交通局提出具體規畫,交通局也承諾3個月內會完成路口盤點以利進行試辦,並進一步研議,如果是特別狹小的路口(例如二線道T字路口)除了取消內側禁行機車,也應評估是否有取消強制二段式左轉的可能性。扣除掉捷運系統發達的台北市,台南機/汽車比率為六都中第二名,汽機車數量差距達224%,政府應該照顧廣大機車族需要,讓我們可以平安上路、開心回家!
#左側不給行右邊要臨停機車騎士何去何從
據行政院主計處調查,台南市2019年第二季房屋價格值數相較於去年同季,漲幅為六都最高,與全國相比增幅多達3倍,同時也是連續第五季上揚。自縣市合併後,購屋平均單價從每坪10.5萬元成長至14.8萬元,漲幅近41%。這些數據顯示,台南的房價增幅驚人,年輕人買房的負擔沉重。
台南不僅房價提昇,人口也呈現下降的趨勢,總人口數從2017年持續下降至今,已快跌回縣市合併前的人口水平,生育率更是六都最後;更慘的是,台南的空屋率也高於全國平均,顯見台南的房價主要是炒房的結果。觀察六都的囤房成本,持有三戶以上房地產,台南市既沒有採累計稅率、每棟課徵稅率亦為法定範圍內最低,並且也沒有完全依照時價計算單棟房屋的基價。在這個情況下,台南完全成為投機客的囤房天堂。希望市政府能提出具體的打房政策,讓台南成為青年人願意安居的城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TvBy7goxM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