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疏浚 綠能升級 南寮漁港再進化』
今天(19日)於 #南寮 #新竹漁港 開工的疏濬工程,將帶給百年歷史的新竹漁港新的氣象,不僅確保漁民作業順暢,同時也為市民帶來更遼闊的海岸景觀。
新竹漁港屬於第一類漁港,肩負全國性漁業發展的任務。然而台灣西部海岸的自然特性,使得座落於頭前溪出海口、潮位落差大的漁港長年淤積。2017年甚至出動了絞吸船,為長達一公里寬60公尺的航道進行疏浚作業;本次疏濬,將更近一步針對1,170公尺長寬60公尺的範圍,疏濬至平均潮位線以下3.5公尺,以確保沿岸漁業與近海漁業從業人員作業安全。除此之外,頭前溪口的突堤效應也可望得到改善,透過抽砂管將淤積泥沙輸往岸邊,預期將透過海流營力平衡漁港南北兩側的海岸視野。
除了新竹漁港之外,座落南寮且本月(2月)底將完工的 #新竹海水淡化廠,有望提供1萬3千噸的工業與民生用水,屆時能舒緩水急問題,並供應園區與民生用水,甚至視情況有效調度。目前,海淡廠已逐步營運,已達到每日供水3千噸的規模。而另一項綠色能源——離岸風力電廠的設置,目前也在進行選址與近一步評估,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加入能源供應的行列。
17公里長的海岸線隨著休閒設施的逐步完備,是市民假期散心的好所在。而在漁業變遷與綠能潮流的影響之下,新竹漁港與南寮社區的角色定位跟發展,將轉型邁入下一階段。
更多討論,歡迎加入臉書社團「新竹同學慧」🤡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7023908339064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麗娜新聞稿(9.12) 漁業產值崩落、道路坑洞五千 陳麗娜要求市府儘速改善 高雄是全國的漁業重鎮,產值卻節節衰退。兩周前強降雨後,高雄成了「千坑之城」。市議員陳麗娜要求市府應振興漁業衰,以免讓「海洋首都」蒙羞。道路應用透地雷達全面體檢,改善缺失,讓市民上路不必再提心吊膽。 海洋局長林英斌說...
台灣 沿岸漁業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民的海洋公民救|大潭藻礁與基隆珊瑚守護團體聯合抗爭記者會】
🖥記者會直播連結:https://tinyurl.com/yxsapu7x
今天我以在地海洋公民與市議員的角度,參與「桃園珍愛藻礁」以及「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老師所舉辦的「公民的海洋公民救──藻礁公投、搶救外木山\大潭藻礁與基隆聯合抗爭記者會」,桃園大潭與基隆外木山分別是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與第四接收站的預定地,將因為天然氣卸收的附屬設施而大幅破壞桃園大潭七千年形成的珍貴藻礁生態與外木山高緯度珊瑚群聚的豐富生態,這些珍貴的生態系是許多海洋物種的起源與生生不息的所在,同時也是我們環境和海洋漁業的健康指標,不應該毀於現今毫無明確目標的「能源轉型」之下、天然氣發電的接收站「附屬設施」。 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委員也在記者會上宣示——時代力量是第一個以全台各地黨部作為「珍愛藻礁公投」連署據點的政黨,第三接收站與第四接收站儘速改用環境衝擊替代方案,而這也象徵本黨對於能源轉型以及氣候變遷議題的關心與推動。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員陳昭倫博士特別提到七千年來藻礁造礁的珍貴生態,以及外木山高緯度珊瑚群聚對未來高溫白化珊瑚能提供生物資源重要的庇護所,而基隆野鳥協會理事長也特別提到基隆外木山珊瑚生態不該淪為被迫犧牲者,而長期關注能源與環境議題的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蔡雅瀅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張譽尹律師從在地生態的觀點以及能源轉型的國際趨勢和台灣國家目標的缺乏,討論到能源轉型的議題
基隆市王醒之議員非常深刻的一段話:「轉型是必要,轉型中的『正義』也要被高度關注。其中的能源『開發』是否會走回犧牲的老路?還是可以轉換思維,兼顧正義與環境,否則只是逼人民在開發與環境中二選一。」這不該是能源轉型的方向。 我也特別提到,我們非常支持桃園大潭守護藻礁公投,然而怎麼也沒想到我自己從小長大的海洋——基隆外木山,江因為協和電廠轉為天然氣電廠,為了「附屬設施」,要在基隆外木山填海造陸18.6公頃,相當於443個籃球場面積如此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可能傷害12000萬多年基隆海洋生態服務系統──包含上萬多株珊瑚所組成之珊瑚礁、保育類海龜,還有以珊瑚礁維生的四分之一外木山海洋生態,也會將外木山美麗的景觀水泥化,同時大幅衝擊基隆外木山沿岸漁業產業。
與會者再一次呼籲,「向海致敬」既然是海洋國家台灣的重要目標,能源轉型也應回歸環境永續之本質,倚賴進口的天然氣發電僅能作為帶動再生能源的暫時性手段。現在桃園大潭第三接收站與基隆外木山第四接收站所帶來的破壞都只是使用十幾至二十年用量就要不斷下降的天然氣「附屬設施」,在民間與學者提出許多國際和既有空間等替代方案下,還堅持用「永久」破壞手段來達成,對大潭珍貴的千年藻礁和外木山豐富珊瑚礁生態判下「萬劫不復」的刑罰。難道「向海致敬」只是國家口號?而經濟部還要放任能源轉型沉淪,讓電廠附屬設施「替海送終」?
我們希望更多邀請關心海洋的海島公民們集結起來,簽署「珍愛藻礁公投」達成35萬份目標,並一起來連署「拒絕協和電廠於外木山填海造陸」,共同守護台灣東北部與西北部珍貴的海洋生態!
#保護桃園大潭國際級七千年藻礁生態系
🦈保育藻礁募資計畫(窩窩協作):https://wuo.pros.is/38bq8e
💪搶救大潭藻礁倒數計時、35萬份公投連署大募集:https://tinyurl.com/yyd3heos
#守護基隆外木山高緯度珊瑚群聚獨有生態系
🙅「拒絕外木山填海造陸」連署持續進行中(人數已超過2600!守護海洋不能少了你)https://forms.gle/ZDpzSRmuQHCGPenU7
🐠協和電廠填海造陸懶人包|聽聽海龜怎麼說https://npptw.org/EsREi9
台灣 沿岸漁業 在 左永寧 Venus Ts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幫魩仔魚求饒卻被請下台!模範漁民陳光男:捕不到魚了...
漁業署於10月1日舉辦「漁民節慶祝活動」會前記者會,當選2012模範漁民的陳光男在記者會上表示,只有「全面禁捕魩仔魚」才可能復育漁業資源,現在已經捕不到魚了。但是話講到高潮時卻被官方給請下台,隨即被帶離會場...(原文網址: ETtoday地方新聞)
拒吃魩仔魚/廖鴻基
曾和一位老船長聊天,談到漁獲現況,老船長嘆了口氣回答:「現在的魚仔,連談戀愛的機會都沒有。」
一時聽不懂老船長的意思 --- 魚仔談戀愛?魚仔沒機會談戀愛?
最後,老船長蹙著眉頭說:「連吃奶嘴的都不放過,哪有機會談戀愛。」
老船長沿海浪濤裡打滾四、五十年,見證了台灣沿海數十年來的枯榮;我能感受他幽默背後的沉重和沉痛。
台灣沿海曾經是漁產富饒之鄉,為何短短才幾十年,我們已經走到幾乎無魚可捕的窘境?
老船長說出了魚源枯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 撈了太多魩仔魚。
我們愛吃魩仔魚,說是鈣質豐富、營養豐富;我們一口幾百條,一餐數千條地囫圇吞 … 因為嗜吃而渾然不覺,我們已經吃掉了曾經豐盛的沿海漁產資源,同時也贏得了嗜吃魚苗等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的惡名。
根據水產試驗所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牠們是海洋魚種數量及海洋食物鍊的基礎。海域若失去了這樣的基礎,研究報告中已清楚的指出後果 --- 這樣的捕撈情況若是不加以管理和改善的話,最後,可能導至整個沿岸漁業的滅亡。
照理說,魩仔魚除了是多種魚類的數量基礎,同時牠們也是多種魚類願意靠岸覓食的主要原因。魩仔魚的確是重要的食物,但是是許多種魚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物,而絕不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物。
沒人不曉得,沒有小魚就沒有大魚的簡單道理,而我們吃魩仔魚竟然一吃吃了一百多年,那樣無骨、無刺、糊里糊塗地吃掉了我們的海洋生機。
日本人發明魩仔魚雙拖網後,很快的,日本漁業當局瞭解這是一種嚴重破壞沿岸漁類資源的不當作業,因此日本早已停止使用魩仔魚雙拖網作業。台灣在1977年間大量從日本引進他們已經禁止使用的漁具及捕撈技術,並在我們的沿岸海域如火如荼地大肆捕撈;並且,還將魩仔魚大量外銷到日本。
從沿岸漁撈統計資料不難解讀,自1977年後,我們的沿岸漁獲量直線下墜,從此,台灣沿海再也沒有春天。...未完!
關心們的海洋生態 打里摺|建築
全文未完請見:拒吃魩仔魚 - 海神的信差:廖鴻基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HungGee/1814748#ixzz28BisuqBb
台灣 沿岸漁業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陳麗娜新聞稿(9.12)
漁業產值崩落、道路坑洞五千
陳麗娜要求市府儘速改善
高雄是全國的漁業重鎮,產值卻節節衰退。兩周前強降雨後,高雄成了「千坑之城」。市議員陳麗娜要求市府應振興漁業衰,以免讓「海洋首都」蒙羞。道路應用透地雷達全面體檢,改善缺失,讓市民上路不必再提心吊膽。
海洋局長林英斌說,遠洋漁業人口老化,產值下降,是受到國際規定影響;養殖業年輕人想回家鄉從事養殖,但土地沒辦法配合,來來要朝向智慧養殖漁業發展。水利局代局長韓榮華表示,希望找出更有效方法來處理地下管道的問題。
陳麗娜上午在農業部門質詢指出,高雄前鎮漁港是全台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原高雄縣沿海漁村更是水產養殖重鎮,包括石斑、目魚、台灣鯛、鱸魚等,面積近四千公頃,創造百億元產值。高雄也有全國首創的海洋局,中央海洋委員會設在高雄,充分顯示高雄發展海洋產業發有優勢和潛力。
但是,高雄漁業從業人員最近六年少了近萬人,其中遠洋漁業從原來的1萬2125人降到4869人,少了7256人,沿岸漁業少了近5千人。漁船登記動力舢舨也明顯減少。養殖業人數從8353人增到1萬1973人,養殖面積卻從3926公頃減少約600公頃。各項漁業產值都明顯衰退。
陳麗娜又指出,前一陣子高雄強降雨,至少出現五千個坑洞,許多路口更出現塌陷,讓行經各型車輛墜入洞中。有些坑洞補好了,不久又現原形;有些塌陷路段回填後仍舊塌陷。
道路坑洞產生原因多自路基夯實實、材料不均勻、施工不確實、瀝青品質不佳,工務局必須設去改善。路面塌陷與地下箱涵、管線老舊、破損有關,「透地雷達」可以檢視地下管道等狀況。全市道路總長4885公里,全面體檢後改善缺失,以免再出現民眾在路中駕駛突然陷入「天坑」恐怖情況。
陳麗娜還提到中崎有機農場一帶好不容易形成有機農場聚落,提供高雄人高品質的有機疏果,傳說當地要劃設成工業區,希望農業區能設法保留這塊有機農地。農業局長陳清福表示,設法盡力保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MIHe3sIdF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