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席次 #免費報名 #年度醫療盛會
【2021 智慧醫療及照護高峰論壇|跨域推進 智慧醫療再進化】
〈3大場次 X 16位重量級講師〉
🌟 科技大廠趨勢專講,拆解發展策略
>>緯創醫學、AWS、華碩、台灣微軟、Supermicro
🌟 新創企業應用解析,聚焦前瞻技術
>>Deep01、亞大基因、醫守科技、Health2Sync
🌟 醫療專家跨界對談,共創產業契機
>>臺大醫院、北醫生醫加速器
10/14(四)-10/15(五) 南港展覽館2館
🔥限量席次,立即報名🔥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滴滴出行 低調赴美IPO 為何遭中國勒令下架? #反壟斷 vs.自由市場 政府監管如何維持創新? 🔔 🔔 🔔 台灣買疫苗竟 #被代理 以後都得看中國臉色? 台灣生醫產業前景為何? 能跟 #國際接軌 嗎? 🔔 🔔 🔔 《#斐姨所思》每週二晚間7點30分,在《#范琪斐的美國時間》臉書粉絲團、#...
台灣 生醫 產業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版NASDAQ」新台五路群聚逾40家上市櫃🏢🏢
#NASDAQ(那斯達克)是美國高科技產業與新藥生醫產業的指標看板,包括微軟、英特爾、戴爾、思科、臉書、應用材料等高科技大企業和新興的新藥生醫都在此掛牌。根據近期上市櫃登記地址統計發現,在 #汐止 #新台五路一段 由全新旗艦總部「遠雄U-TOWN」與對面老牌的「#遠東科技中心」匯聚的短短500公尺內,竟匯聚逾40家上市櫃企業,和7家來自歐美日的跨國企業總部群聚,同樣以高科技和新藥生醫為主,堪稱「台版NASDAQ」。地產業者表示,2021年台灣生技和高科技產業有多夯,除了看2330如何在台南高雄點石成金外,汐止新台五路一段這500公尺全年交易量能衝多高,還有哪些指標大廠進駐,也是重要觀察指標。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台灣 生醫 產業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施振榮呼籲 推動台醫療朝產業化、國際化發展
2021-09-27 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即時報導
宏碁集團(2353)創辦人施振榮27日出面呼籲,台灣醫療服務應走出台灣巿場,積極推動醫療產業化及國際化,跨領域在台灣ICT產業基礎上發展智慧醫療,未來醫界人才不僅不會供需失衡,還可創造更大價值。
對於台灣醫師人力供需議題,施振榮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指出,面對未來智慧醫療產業的大趨勢,台灣醫療應積極推動朝向「產業化」及「國際化」兩大方向發展,台灣培育的醫師人才就不致供過於求。
施振榮表示,智慧醫療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全世界都朝此方向積極推動,台灣的醫療服務也要結合科技及台灣的ICT產業基礎,朝此方向發展,這些都需要更多醫界人才跨領域投入,才能加速智慧醫療產業的發展。
此外,國際巿場比台灣大百倍以上,台灣的醫療服務如果不只服務國內巿場,積極面向國際巿場,未來不僅需要更多優秀的醫界人才,還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施振榮表示,退休後在2008年與國際醫藥大廠諾華合辦的「醫療機構CEO論壇」中,醫界反應健保制度限制了台灣醫界的發展。為解決血汗醫護的問題,當時就建議台灣醫療服務應該要開拓國際巿場,同時增加國內高所得者的健保自費項目,因為健保制度只是基礎,讓台灣累積能量,如果朝國際化發展,台灣還有很大的空間。
他指出,例如彰化基督教醫院帶領醫院朝西進及南向發展,就有很好的成效。尤其透過國際化,台灣還可以把服務國外巿場取得的資源,用來培育更多人才,並提升國內的醫療服務水平,造福國人。相較之下,如果服務對象只限於國內巿場,發展就會相對受限。
施振榮表示,台灣有發展醫療產業的優勢,包括醫護人才水準高、全民健保制度領先國際、有生醫及電子的優秀人才等等,台灣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戰略布局,政府政策也要扮演引導的角色,諸如衛福部在思維上應以管制與產業發展並重、爭取TFDA時效、遠距醫療法規、健保給付TFDA核准的智慧醫材、國健署採用TFDA核准的智慧醫材來提升國民健康等。
他並建議,台灣也要長期經營及形塑TFDA在國際上的品牌形象,在國際巿場上受到認同,如此才能掌握智慧醫療的新機會,並對全人類做出更多貢獻。
台灣 生醫 產業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滴滴出行 低調赴美IPO 為何遭中國勒令下架?
#反壟斷 vs.自由市場 政府監管如何維持創新?
🔔 🔔 🔔
台灣買疫苗竟 #被代理 以後都得看中國臉色?
台灣生醫產業前景為何? 能跟 #國際接軌 嗎?
🔔 🔔 🔔
《#斐姨所思》每週二晚間7點30分,在《#范琪斐的美國時間》臉書粉絲團、#范琪斐 YouTube官方頻道、Clubhouse同步直播。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與夥伴們,邀大家一起上線聊聊天,關心國內外重要議題。喜歡我們的節目請別忘了訂閱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喔!
追蹤《#范琪斐的美國時間》掌握全球脈動
👉https://bit.ly/3vG5Nhg
范琪斐 YouTube 官方頻道
👉https://bit.ly/3f6WZvI
《斐姨所思》Podcast
👉https://bit.ly/3j2l8FX
🔔 🔔 🔔
00:00 節目準備開始囉~爆米花準備好了沒?
01:05 家中小物分享
05:12 斐姨所思小隊友本週議題
06:20 美國脫口秀的亞洲風暴
09:53 因應習演講日本開始協防台灣
11:00 亞馬遜CEO新官上任的挑戰
13:37 互動|譴責凱莉大賽
14:44 香港維他奶事件
21:12 網路大佬為數據保護法寄信給港府
PART 1|滴滴出行低調赴美IPO為何遭中國勒令下架?
22:19 本週主新聞:滴滴出行被中國勒令下架
24:15 華爾街日報披露滴滴內幕
28:41 美國四大科技巨頭GAFA與政府角力
29:40 美國政府出手的理由/左派支持與反對論點
33:59 美國政府出手的理由/右派論點
36:50 討論|美中科技公司未來哪方更勝一籌?
45:55 互動|民主vs.自由/國家強盛vs.人民權利
PART 2|永加利醫學科技董事長 瞿志豪 聊台灣生醫產業
48:14 上海復星BNT事件,生醫產業的生態究竟為何?
52:18 新藥被搶先代理、壟斷的隱憂?
54:47 台生技公司、國發基金有無機會去爭搶藥物、疫苗銷售權?
58:00 台灣生醫技術落夠國際化嗎?
1:04:10 台灣有無可能向南韓借鏡,由政府出資?
1:05:18 台灣法規落後無法和國際接軌,發展空間有限?
1:10:01 高端沒有核心技術、聯亞技術不明,您敢投資嗎?
1:12:25 台灣真的有能力做國產疫苗嗎?
1:19:56 台灣疫苗要符合國際標準該怎如何做?
1:21:28 政府如何幫助台灣國產疫苗、生技產業再升級?
1:26:39 為何台灣政治人物都炒生技股?比較好鑽漏洞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pqwwp1hKtw/hqdefault.jpg)
台灣 生醫 產業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員生醫院 吳漢強主任 學經歷
https://www.ysh.org.tw/?page_id=5694
私立中山醫學院醫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士
大葉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學系博士
中國安徽醫科大學皮膚科博士班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硏究員
香港大學頭頸外科硏習
台大耳鼻喉科進修
中華民國耳鼻喉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美容醫學專科醫師
台灣亞太美容外科醫學會美容外科專科醫師
台灣生髪抗老化醫學會生植髪專科醫師
私立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漢強耳鼻喉科診所及佳佳診所
姚思美時尚診所主診醫師
主治項目
耳鼻喉疾病之診查及治療、鼻整形手術及內視鏡顯微手術及微創手術
耳部: 中耳炎、耳鳴、眩暈、聽力障礙、聽力矯正、助聽器研發配置
鼻部: 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中膈彎曲、創傷性鼻部手術、鼻部整形
喉部: 睡眠呼吸中止症、聲帶問題
頭頸部: 良性及惡性腫瘤之診斷及治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D0OqKg1k7k/hqdefault.jpg)
台灣 生醫 產業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竹縣是台灣半導體、ICT與生醫產業的發展重鎮,具備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因應AI、5G、IoT(物聯網)等產業趨勢持續提振產業經濟發展,推動AI智慧園區、台知園區(璞玉計畫)、竹科三期三支大箭,將產業輔導經驗運用在新竹縣「招商引資及振興產業經濟發展」上,透過科學園區產業鏈結動能,緊密結合產業發展,其中AI園區公共工程即將完工及招募廠商進駐,將帶動城市繁榮,打造竹縣未來三十年榮景!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nt4pubhMtU/hqdefault.jpg)
台灣 生醫 產業 在 中華民國行政院- #永續發展生醫產業是台灣核心戰略產業 的推薦與評價
永續發展生醫產業是台灣核心戰略產業,這些年來,政府持續投入預算,完善生態系、整合產業聚落,也從人才培育、健全法制環境、協助籌資管道等,來加速生醫產業發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