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預期遊台灣|拒絕信命的大稻埕
上文提到,1853年在艋舺爆發了「頂下郊拚」,同安人敗走大稻埕重新發展,後來創造出他們的傳奇。當然,這是一個簡短版的故事。大稻埕的故事比這短短一句迂迴曲折、精彩絕倫多了。
清朝中期以前,這裡原本只是淡水河畔一片不太顯眼的曬榖之地。當同安人逃到大稻埕時,大概仍是荒蕪一片,只能投靠剛從基隆到來大稻埕發展不到2年的同鄉林藍田,和其開設的「林益順」店鋪。
就在這時刻,大稻埕與臺北遇上了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就是天津條約。1858年淡水開港代表著臺灣必須融入全球性貿易網絡中,而非像過去只跟大陸作對岸生意。臺北因此成為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先以茶葉和南北貨貿易為主,後來再在日治時期發展出布料與米業。
當時,英商寶順洋行(又名顛地洋行)原本打算在艋舺投資設立茶廠,卻受到地方宗族的阻撓,被指為「破壞風水」,最終爆發流血衝突。相反,從艋舺逃出來的郊商領袖林右藻看來並沒有打算就此放棄。他憑著其在艋舺年代的經驗與人脈,組織郊商成立廈郊「金同順」,不但親往香港、福建、廈門等地招商貿易,又樂於跟洋行合作經營茶葉貿易,最終造就驚人的財富,也為大稻埕帶來繁榮。
到後來,「金同順」成就巨富,艋舺的泉州人也無奈只好與死敵合作。三郊合併成立「金泉順」,以林右藻為三郊總長。所以與其說命運造就了大稻埕,更應該說大稻埕對命運作出了回應,把握時機創造了自己的故事。
諷刺的是,大稻埕最終還是無法逃過命運的安排。當初因為艋舺河域淤塞而上位的大稻埕,今天卻遇上同一個問題。淡水河的嚴重淤塞,加上日本對基隆港的重視(以鐵路網絡運輸到與本土最接近的基礎港),取代了大稻埕的價值。縱使如此, 直至戰後,大稻埕仍是臺北地區一個重要的貨物集散與批發地。
到了1977年,台北政府都市更新計劃的矛頭轉向迪化街,打算將迪化街拓寛,並將沿路的街屋拆缷。大稻埕再一次對命運作出回應,透過1987年的「我愛迪化街」運動,引發社會大眾的矚目,讓拓寬計劃暫時終止,也帶來後來的活化,造就了今天迪化街的面貌。
今天旅客的焦點大多放在迪化街上。這也無可厚非吧,因為迪化街的街屋真的漂亮得很。然而,迪化街只是整個大稻埕歷史的其中一片切面。大稻埕的三條街道,就像樹木的年輪,分別代表著不同時代的她。
海旁的貴德街,是被迪化街更早開發的市街,曾是所有洋商與各國領事館的集中地。為方便貨物運輸,特在屋後開鑿一條小運河,前方與淡水河相通,後面則與漢人取貨。雖然今天無法像迪化街保存得這麼完整,但仍可從街上的街屋察看到當年的風韻。
延平北路和民生西路,則曾經滿佈著旗亭(酒樓)和青樓等風月場所。今天你仍可從台灣現今僅存最具歷史的西餐廳「波麗路餐廳」、對面的「杏花閣大酒家」,或是延平北路的銀樓,隱約窺看到大稻埕當年的繁華盛況。
迪化街代表著大稻埕的光輝,也是今天後者的代言人。街上幾乎每一座街屋都擁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然而,若你非對歷史有極大的興趣,倒不如放下頭腦,好好用五感去欣賞迪化街的美。
#行程推介:
-放下歷史書,用五感好好欣賞迪化街的美
-隨意走進迪化街的活化街屋,迷失於亭臺樓閣之間
-在大稻埕碼頭(今天大稻埕唯一可以看到海的地方)望向淡水,懷緬船舶滿岸的盛況
-光顧台灣現今僅存最具歷史的西餐廳「波麗路餐廳」,聽老闆分享當年故事
-跑一趟年貨大街或台北霞海城隍繞境,感受當年的熱鬧一面
#延伸閱讀:《台北城市散步:走過,不路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6875
除了定期的《不預期遊台灣》文章,若有興趣看更多日常探索台灣的照片,歡迎追蹤我的IG專頁(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茗香茶莊第三代傳人Michael(陳政建)四十一枝花,完美演繹一個「守」字,守古守己守份守成守勢守業 守着一家半世紀的茶莊 73年,開了今天的茗香,由天台的炭爐焙茶開始。兒子Michael記着歷史,守父訓外,Michael還守着一個炭爐。茗香最名聞遐邇的,是半世紀來都自家加工、炭焙鐵觀音。炭火烘茶,...
台灣 茶葉批發香港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網友 Rachel Chen 拍攝分享她的母親留下的「高峯百貨世界」多功能鑰匙圈。你曾光顧過從1976年營運至2003年的高峯百貨嗎?
1976年4月23日,坐落在台北市南京西路442號-448號的「高峯百貨超級批發商場」正式開幕。
當時,高峯百貨在開幕廣告中自稱「全國首創第一家百貨批發總匯」,並強調「超級商場、廠價批發、縮短產銷之距離、提供新產品發展市場」,商場內採用超級市場專櫃陳列,販售商品包括:男女時裝、童裝、內衣褲、毛衣、皮革製品、日用品、裝飾品等,營業時間為每天上午9:00至下午5:30,星期例假日及國定假日休息,須憑「採購卡」才能進場。
根據2006年4月17日《蘋果日報》報導,以茶葉批發起家的高峯集團總裁高誠龍(原名高清腦),在1975年比照日本量販店模式,創立高峯百貨,是國內首家採會員制的量販式百貨,當時曾引起國內業者爭相仿效,紛紛設立量販、批發大賣場,後來因國外量販業者大舉來台而一一黯然收場。
2003年11月26日,高峯百貨宣告倒閉,累積呆帳高達3億6千餘萬元是其倒閉的主因。同年12月2日,全台五家高峯直營店正式歇業。
《回顧高峯百貨歷史》
1963年,高誠龍(原名高清腦)接下家族事業高峯茶葉,並任台北市製茶公會理事。
1973年,高誠龍赴日考察,決定將量販店銷售模式引進台灣。
1975年,高誠龍創立高峯百貨,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76年4月23日,位於台北市南京西路底(近西寧北路)的第一間高峯百貨正式開幕。
1976年至1983年,高誠龍的長子高大川擔任高峯總經理。
1992年,高誠龍的次子高大峯與胡定吾、第一飯店等合資的財洋公司創立大峯百貨,之後改名為大行家批發。
2003年4月,高大川再度回任高峯總經理。
2003年6月,高誠龍將總經理一職交給次子高大峯,並且宣佈大行家併入高峯。
2003年11月26日,高峯負債逾新台幣12億元,宣布倒閉。
2003年12月2日,高峯五家直營店正式歇業,廠商辦理退貨。
2005年5月26日,台北地檢署將高誠龍及其次子高大峯與媳婦高熊碧雲依背信、業務侵占等罪嫌起訴。
2006年3月,高誠龍轉投資的中國本草世界茶葉在香港、中國尋求經銷商。
2011年9月,高大峯返台處理訴訟事情,結果其被起訴的三個官司於2016年初皆無罪定讞,判決文指出高大峯夫妻被起訴之依據,可謂人為斧鑿之痕跡甚深。
台灣 茶葉批發香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推荐》
【重新匯聚人才 年輕創業者奔赴大稻埕創業】
大稻埕的繁華是借來,也不是借來的。隨著台灣移民北上,台北成為政治經濟中心,這條迪化街成為凝聚南北雜貨的批發市集。
但它也不是借來的,這裡的一個個殷實商人,努力經營南北貨、中藥材、茶葉等等,各自拚殺,一個店面,往往就是百年歷史縮影,老闆可能缺過銀根,遇到天災,還有親友伙計叛變,到對街開個同門生意,彼此零合鬥法,一步步熬過來的。
如今許多台灣傳統產業、金控上市櫃企業老闆們,起家的地方,也都是大稻埕。這裡是50年前台北商場見習地,沒在這裡佔一席之位,台北商圈沒有你的名號。
時空轉移,大稻埕隨著台北市中心東移,一度沉寂,但是這幾年,陸續開始有年輕人和大稻埕的後代回來開創新事業,更有個香港出生的陳國慈開了一個迪化街二零七博物館。
打從1879年清朝時期開始 ,台北成為統治中心,大稻埕的信仰中心台北霞海城隍廟 ,即年年上演盛大迎城隍,台灣史上有「北城隍 南媽祖」之稱。
一度沉寂兩年的繞境活動,2017年終於重回大稻埕,世界周報為大家見証這一頁久違又熟悉的畫面。
2017年,似乎是大稻埕年。
人們為城隍爺祝壽祈福的隊伍,加倍盛大,直到半夜一點才全部走完。
(吳孟寰\台北霞海城隍廟文宣組長)
我有賺到錢,我有受到庇佑,比如說,一開始只有一個軒社會變兩個軒社,會拚嘛,比如說你這個有錢人,是贊助這個軒社,我就去弄另外一個。我可能贊助獅團,我可能贊助什麼,整個迎城隍就會非常熱鬧,為什麼一定要在迎城隍的時候去挺呢?因為在這個時候也是最好的廣告時間
廟會繞境,在2010年被登錄為台灣無形文化資產。大稻埕這幾年也出現了很多生氣蓬勃的新面孔。一個很文青的小咖啡廳,他們遵照傳統,在門口擺上奉茶,提供過路來客歇腿解渴。既保留傳統又創新 是今日大稻埕能夠再起的關鍵之一。
陳國慈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物。她出生香港,嫁來台灣,擁有美國、新加坡律師執照,當執業律師事務所,再婚後在台積電當副總及法務長,後來被政府延欖為國藝基金會董事長,並且成功改造台北故事館。
退休後,她有個大志向,自己買下一棟老房子,當長期的紀念博物館。她的團隊走訪了11個縣市 找到185件美麗的磨石子作品。
(陳國慈\迪化207博物館創辦人暨總監)
磨石子從日本進來,其實就是做地面 牆面,把它變成花樣了,像我們看到那些圖案,是我們台灣的工匠發明的,用銅條去嵌在石子水泥裡面,就像做餅乾一樣 ,用不同的水泥顏色石頭把它填滿,這個是台灣的工法,這些師傅們都沒有人覺得是藝術家,可是現在找不到了 沒有了。但是從他們的工藝就看到他們的創意,也看到他們幽默的,比如說樓下看到非常壯觀的高麗蔘,上面就寫著"高麗參",”蔘”那個字是寫錯的,因為它漏了個草頭,所以我們做文宣的時候,我們就把它加回去,我們怕人家說是我們寫錯,所以非常可愛,充滿了故事 充滿了歷史
在買房子的過程中她還意外發現,迪化街很早就拒絕了現代化的便利商店。
(陳國慈\迪化207博物館創辦人暨總監)
因為香港的房子都是經常被拆,香港喜歡炒地皮,但是到了這裡以後,稍微記得香港過去的大概五十六十歲的人,都覺得香港真的非常遺憾,他們才發現這些老房子,原是那麼漂亮,這就 我們聽到了就是覺得很開心。而且我買這個房子的時候,我在所有權狀上面看到一句很特別的話,跟你分享,我看了半天覺得很好玩,因為我們這裡是商業區,可以開店,可是權狀上面是說,不得開設便利商店, 我就看得到保存這個地區那個時代的人那份心,所以各位看看,迪化街恐怕是全世界少有的 一整條街,是沒有便利商店的,他在做保存的時候就有考慮過這些使用面,整個整體環境的改變
周玉禮是已卸任台北縣長周錫瑋之子,從美國帶著一身廚藝回到台灣,擅長義法料理的他,冥冥之中,跟外祖父挑中了同一個創業起家的地方。餐廳裡的畫、連畫框、餐桌椅、餐廳裡到處盛放的花,都是周錫瑋的作品。
(周玉禮\藝花源主廚)
我也是聽我母親說我才知道,原來我外公就在迪化街從事布的生意,我以前從來不知道這件事情,是後來來了迪化街,來這邊開業才知道這些事情,我母親本身也是在迪化街出生的
(周錫瑋\台灣花鳥園主人)
我認為餐廳就是一個很多花 很多畫 很美的一個環境,你不但吃飯的時候看到菜很美,吃得很開心,你在空閒的時候你在眼睛看環境的時候,你都會覺得好美,那才是一個真正的餐廳
為了呈現道地地中海的味道,周玉禮潛心研究披薩的作法,還特別從當地運來烤披薩的窯。
(周玉禮\藝花源主廚)
在吃拿坡里披薩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它不同於薄脆的羅馬披薩,他帶給你的口感是中間薄脆,可是後面是富有麵粉香的麵團味道,你在吃的時候會一直變化到最後一口
過去入夜之後商家休息就靜悄悄的大稻埕,這兩年開始有了夜生活,小酒吧的飲品,很在地,原料都取自大稻埕。
(陳昱興\樂花園主人)
這邊很多中藥行,南北雜貨店,甚至像我們有青草街,用這樣的東西可不可以來做調酒。我們最後用的是南投魚池的紅玉紅茶,再加上紅棗跟龍眼,讓它有一點點甜甜的味道,我們旁邊是城隍廟,城隍廟有月老 拜月老的供品要有那個
陳昱興是最早移居到大稻埕的陳悅記家族的後代,他用家族的房子,在這裡開了一間小酒吧。樂花園取名自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創亦宛然之前,擔任前場主演的布袋戲班。
(陳昱興\樂花園主人)
以前我們家有布袋戲班,我就拿我們家布袋戲班的名字,就叫樂花園來當我們的店名。(你們家自己養布袋戲班) 對,這個其實是大稻埕人的傳統,酬神的話,每個家族去輪,他可以花錢去請,如果說是比較大的家族,他覺得怕麻煩,乾脆自己養一個好了
大稻埕的興起,要回到兩百年前,隨著清朝因英法聯軍戰敗,門戶開放,大稻埕從兩岸貿易港口,成為國際通商口岸,大稻埕在歐洲虧空國庫都要喝茶的時代,站上了時代的風頭浪尖。
(高傳棋\文史工作者)
外國人進來開始把資本帶進來,台灣北台地區淺山丘陵地帶,好像適合種茶,就開始廣植種茶。所以大稻埕是靠精緻茶行起來的,人家說大稻埕1860年開港,他的茶可以行銷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除了茶之外,南來北往需要什麼,南北貨 中藥材 需要各種食衣住行,整個大稻埕就形成各種市集在那邊畫家蔡雪溪的《扒龍船》,描繪的就是大稻埕端午賽龍舟的景象。淡水河邊人們衣飾精緻新潮,水上活動除了划龍舟,甚至在河上設置北管舞台,相當風雅。
這是1920年代,跟全世界一起在繁華潮流尖端的大稻埕。
(高傳棋\文史工作者)
1920到1930美國帝國大廈出現,日本最新潮的百貨公司出現,現代化的火車出現 開始有電梯 開始有電話收音機,甚至電視開始蓬勃發展,所以1920年代是人類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痛定思痛 開始朝向精神文明要蓬勃發展
(陳國慈\迪化207博物館創辦人暨總監)
我覺得迪化街最珍貴的,就是它是台灣或者世界各地少有的還活著的老街,因為老街其實到處都有,剝皮寮也是老街,你到新竹,到很多的地方淡水,都有老街, 可是我說它還是活的的意思是,它原來的樣貌還是一樣,這些老店,還是這些老店,它沒有變成觀光的點或者賣東西給觀光客 並沒有,它原來的個性還是在,這個是非常非常難得的
大稻埕不是一個地區的名字,大稻埕是一本活的歷史書。
台灣 茶葉批發香港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茗香茶莊第三代傳人Michael(陳政建)四十一枝花,完美演繹一個「守」字,守古守己守份守成守勢守業 守着一家半世紀的茶莊
73年,開了今天的茗香,由天台的炭爐焙茶開始。兒子Michael記着歷史,守父訓外,Michael還守着一個炭爐。茗香最名聞遐邇的,是半世紀來都自家加工、炭焙鐵觀音。炭火烘茶,茶香味醇,特別甘甜。
炭焙茶葉,碰上70年代台灣風潮,香港茶勾起台胞相思情。80年代,日本掀起中國茶熱,日賣千斤。蔡瀾來求教,研製暴暴茶,結果銷到無貨!
99年父親轉往國內批發茶葉及加工生意,怎知快人一步,反而開拓新方向,賺了一個貨倉的國產茶葉,成功結論是,努力加運氣所致。
十多年來,Michael接手後由低做起。下至換光管洗廁所,摸炭爐、打堆、篩茶再到執倉管理,通通涉獵。初學炭焙茶,他烘燶不少茶葉,有時茶葉裝盤裝得不好,試過成盤跌入爐燒燶!
時代變,Michael這代,確難再歷老父風光。做好本份是Michael的穩守方針。
接掌以來最大改革,推行信用卡簽賬,爭取逾萬元消費散客。其他的,他都未敢寸進。作為第三代,都有壓力,阿爸經常說,錢賺多賺少不緊要,最重要不要壞了茗香個招牌。父子關係,一如焙茶,「茶為君火為臣,君臣相配」,千帆過盡,守業者,況味正如此。
茗香茶莊
地址:九龍城侯王道77-79號
電話:2716 3698
營業時間:9am-8pm
想看更多精彩飲食影片,請即下載《飲食男女》最識食App!
iPhone下載:
http://goo.gl/jYHhdH
Android下載:
http://goo.gl/m8yPuf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JklRN_y4d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