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關鍵 向博物館借8.4萬美金創作,藝術家繳「空白作品」命名《拿了錢就跑》】https://bit.ly/3ojLLc4
丹麥觀念藝術家哈寧向博物館索取了8.4萬美金,博物館期待哈寧寄回兩個裝有現金的相框,這將可視化丹麥和奧地利人的平均年收入。但展覽開幕前2天,他們得到的是2個空框架:https://bit.ly/3ojLLc4
------#更多昨日焦點------
#WHO人員遭爆性剝削
14歲的女孩Jolianne,是目前調查中年紀最小的受害者。當時,有一名WHO司機說願意載她回家,但是最後卻強暴她,她甚至懷孕並生下小孩...…https://bit.ly/3omS4M2
------
#朱立倫10月5日提早上任
朱立倫當選後,除了展開全台謝票之旅,並拜會張亞中、江啟臣外,也強調接下來全黨黨內要一致,共同支持台中立委陳柏惟、台北立委林昶佐的罷免案:https://bit.ly/2Y8Zvfb
------
#中國限電之亂
中國各地無預警對居民停限電,造成紅綠燈失靈、孕婦被困在電梯等亂象,吉林省更傳出將在未來半年內「不定期、不定時、無計畫、無通知停電限電」直到明(2022)年3月:https://bit.ly/3ikXsf0
------
#台灣本土新增1例
第10期意願登記截止,106萬人符合資格,其中,高端第2劑接種者16.5萬人。另外,28日有29萬1441人接種疫苗,主要施打種類為莫德納疫苗第2劑與BNT疫苗第1劑,目前疫苗覆蓋率達54.63%、劑次人口比為64.35(劑/每百人):https://bit.ly/3omSnGG
------
除了早晨相會,歡迎加入關鍵Telegram,隨時掌握世界脈動:https://t.me/thenewslens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台灣 觀念藝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德國奧斯特維爾博物館之友(Friends of Museum Ostwall)將第八屆MO藝術獎「Follow me Dada and Fluxus」頒給了藝術家李明維,「李明維的作品多以陌生人互動的參與式裝置為特色。這些互動基於日常情境,關注參與者之間的交流,也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對話,以一種親密、關係私人的方式將藝術與生活結合。參與者以自身經歷塑造作品,進而成為藝術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禪學與共食文化等儀式將他的作品與博物館典藏的激浪派藝術家的作品脈絡相結合。」
李明維老得好好看!!!
《一夜情/李明維》
美術館裡搭著木頭亭子,裡頭備有紙筆,供觀眾寫信給掛念的人,美術館將幫忙寄出。心事可以封緘,也可大方袒露:「我和學長上床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爸,在美術館寫信給你,但怎樣寄到天國呢,我好想你。」偷窺陌生人秘密是會上癮的,一封接一封讀下來還不夠,循動線前進,幽暗角落擺兩張床,入夜後,觀眾和藝術家在此共度一夜,無人知曉這一夜發生什麼,我們只能藉由旁邊床頭櫃上眼藥水、香水、水杯,揣測這一晚的輪廓。一個又一個的床頭櫃擺設的隨身小物就是展覽。
藝壇明星
台北美術館正舉辦「李明維和他的關係」,展示他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十五件重要作品藝術。五十一歲的他出現在美術館,不斷有觀眾找他合照,聊作品,他笑著傾聽,因長年游泳、衝浪緣故,挺拔身形簡直是個明星了。一九九○年,西方興起所謂「關係藝術」,藝術家憑藉與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取代實體雕塑或繪畫等實體作品,傳達創作理念,台灣出身的李明維是這一波藝術新浪潮的箇中翹楚,作品屢次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去年,他受邀日本森美術館展覽,乃該館開設十年來,台灣第一人。
若非觀眾介入和參與,他的作品是無意義的:觀眾從臨時設置的花壇帶走一朵花,送給陌生人;衣著華美的男人在迴廊四下走動,隨機挑選觀眾獻唱一曲舒伯特當作禮物。李明維執迷陌生人之間偶遇、互動,作品如實記錄陌生人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哀傷,甚至遺憾。他對人充滿好奇,可他並非那種言語熱絡之人。
「晚餐你都煮什麼招待客人啊?」「……沒有耶,就簡單餐點。」「沒有酒?」「沒有,就喝茶。喝水。」「陌生人在旁邊,睡得著嗎?」「看似有睡,但睡不沉耶。」我們對話節奏大概每個話題持續四、五句話,進退有節,點到為止。他臉上掛著靦腆害羞的笑容,對答像詩人,像僧侶,措辭精確、隱晦卻富含詩意,如果我追根究柢,他也會不失風度幽默以對,不至於叫採訪者空手而歸。
醫生世家
那樣溫文儒雅的舉止來自一種世家望族的涵養。他的外祖父是埔里國中、國小創校校長,他之所以取名明維,是台灣老派士紳對日本明治維新的美好想像。外祖母是台灣第一批留日學醫女性,父親李堯堃亦是知名兒內科。他十二歲那年,家裡送姐姐和他出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待一年半,轉進美國加州,大學念生物系,克紹箕裘報考醫學院理所當然。
母親林貴美說他唸生物系功課很好,但他喜歡小動物,上解剖課看到血會暈倒,轉往加州藝術學院改念建築。其時,他對藝術懵懵懂懂的,雖善於抽象概念,但結構製作全然不在行,平面圖曾當眾被老師撕爛,跌跌撞撞四、五年,又改念織品和概念藝術,感覺終於對了。
一九九五年,他申請到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由西岸來到東岸,最初,誰都不認識,心想與人吃飯聊天是認識環境最好方式,於是在校園貼布告,說願意以免費晚餐交換一晚的聊天。活動持續進行了一年,他與兩百多位的參與者在餐桌分享彼的人生,該活動脫胎成《晚餐計畫》,讓他成了剛畢業,旋即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展出的幸運兒。
他的作品寧靜舒緩,富有禪意,參展邀約已排至二○一八年,藝評家高千惠解釋:「他是一位生活行為的觀念藝術家,他的生活文化有漢、和、美的元素,臺灣觀眾自然對他有熟悉感。」關於成功,父親僅謙遜地說他是個幸運的孩子--我們來到他父母陽明山上房子做側訪,八十三歲的老父、七十七歲的母親身體都健康,仍可以侃侃談著兒子童年糗事:他小時候吐司塗果醬餵狗吃、跟姊姊搶洋娃娃,搶不到就毀了。大藝術家至今仍被媽媽「阿弟、阿弟」喊著。五十一歲的阿弟趴在地上,逗著家裡的貓玩耍,然後抬起頭說:「媽咪,等一下要不要去爬山,妳今天都沒運動耶。」
親情羈絆
牆上擺滿家族合照一張又一張,影中人有人長大了,有人老去了,唯獨每個人臉上知足笑容不變。母親林貴美是紙風車劇團董事,大姊李逸寧是旅義單簧管演奏家,弟弟李明道是職業高爾夫球選手,一家人住在世界各地,但一年團圓兩次。少小離家,家人卻是創作源頭:外婆過世,感念人生無常,他在百日內飲食起居,隨身帶著一朵水仙花,記錄花開花謝,創作《和水仙花共度一百天》和《魚雁計畫》;母親生病,母子在病房聆聽舒伯特得到慰藉,創作《聲之綻》。他勇於探索陌生人的內心世界,「我對陌生的地方充滿好奇,喜歡接觸新事物,沒有任何懼怕心理。」或者正是因為在愛的環境成長,相信人生全是真善美,才能對陌生的世界一無所懼。
二○○三年,他在威尼斯雙年展《睡寢計畫》,與陌生人共度一餐變成了共度一夜。靈感來自高中有一回從巴黎搭火車去布拉格自助旅行,同寢臥鋪巧遇一猶太老者,兩人夜間閒聊,老人自曝身世,說自己猶太集中營出生,三歲被救出來,家人卻死了。老人淡淡說悲慘身世,講完互道晚安,翻身便睡,他卻徹夜失眠。他說因為陌生人,因為夜晚,生命在那時有了深刻的交集。
一夜之後還是朋友嗎﹖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了。因為是陌生人,因為知道不會再相見了,所以可以毫無顧忌地把心事說出口,那更像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對他而言,陌生人互吐心聲對他而言是一種禮物,「禮物並不是你想向人家要,而是你碰到一個有緣人,走進花園,一隻蝴蝶停在你的肩膀上,是一種驚喜。但一剎那也在那個時空中消失了。」
新婚誌喜
禮物是創作中的關鍵字。陌生人的故事是禮物、歌者唱歌獻給聽眾是禮物、觀眾自花壇拿走鮮花,轉贈路人是禮物,然而他卻討厭收禮,笑說自己收到物質上的禮物,往往轉送給別人,數次忘了把禮物裡的卡片拿出來,好糗。周遭若有太多人讓他覺得焦躁,「多少算多?」「三、四人吧。」他需要獨處,規律生活如一僧侶:早上五點半起來,六點半游兩個小時的泳,回家寫EMAIL、看書吃飯,中午弄點簡單的東西,下午繼續讀書,晚上準備晚餐,十點半睡覺。偶爾也邀一兩個朋友到家裡來吃飯。「煮什麼?」「咖哩。我喜歡吃印度菜,辛香料都自己調味。」
為陌生人烹飪的料理,和煮給朋友的晚餐不一樣,當然,他不會讓我們知道私人宴會裡的辛辣。不同於當代藝術家勇於展現個性,他把姿態擺得很低很低,把整給展覽場讓給陌生人。不會像《魚雁計畫》那樣,把心事或秘密訴諸文字,然後封緘?「不會欸……」又問早年有《孕夫計畫》,在網路上虛擬出男性「懷孕」的過程,對自己情慾生活會有影響?「我不知道欸,等我真正懷孕才會知道。但我已經五十一歲了,怎麼可能會懷孕呢?」他的作品是容易親近的,但卻又和我們保持著微妙距離。北美館館長林平解釋,李明維作品距離是必須的,像是進展場前需脫鞋,展覽迂迴動線,有了這些距離,心思才能沉澱下來,才有美感的想像。
藝術家讓我們知道他想讓我們知道的。假使是夜晚,假使是陌生人,我們的對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嗎?訪談最後三分鐘,我只能氣餒地詢問未來計畫。「接下來,我跟先生要搬到巴黎,我今天才得到消息,他要去法國工作了。」「先生……是老師?」「不,我去年結婚了。」他淡然笑著:「對方比我小,小三個月。」「藝術家?」「工程師。如果家裡有兩個藝術家那還得了?」「你確定要談這個,我們真的可以寫?」他笑言:「我不忌諱欸,只是要看用什麼角度談,我們的社會把同志議題妖魔化了,但我不是革命家,我只是生活的人,這只是我生命很普通、很普通的一部分,又有什麼好說的呢?」來時躬身問候,去時合掌作別,他優雅趕赴下個會晤,然而臨行時卻把心門推開一點點,讓門縫透出一點光亮,如同禮物。
台灣 觀念藝術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鴻梅推藝文 ► 臺中【影像之後:湯瑪斯.魯夫1989–2020攝影作品展】
國美館展出Thomas Ruff作品有助於回答一個當代攝影的疑問:那就是為什麼當代攝影曾經朝向巨幅製作發展。以杜塞道夫攝影家為例,這類大製作之所以流行除了市場考慮之外,有一個思想上的原因,那就是攝影家試圖證明照片本身能夠提供體驗(經驗)。這個觀點顯然比起攝影要跟繪畫競爭更有說服力。第一是攝影要在繪畫性上證明藝術價值這個說法太過於陳舊,很難解釋為何在此時忽然產生力量。第二,當現代主義攝影那種試圖以照片代表真實的典範崩潰之後,攝影藝術需要一種新的說法去支撐照片獨立的價值。杜塞道夫的方法在此看法更具有合理性。我們只要實際站在這些大製作前面,我們自然就會感受到一種與真實不相干的圖像純粹經驗。
但是這個轉向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如果從貝克夫婦或是觀念藝術這邊去尋找答案顯然有困難,因為貝克夫婦或是觀念藝術的作品看起來是如此的缺少體驗,某種程度上這也他們想要的。比較可能的解釋是70年代的攝影藝術家對於觀念藝術產生了一種反動,這裡我覺得Jeff Wall應該頗為關鍵。雖然Jeff Wall的路數跟Thomas Ruff這些人並不相似,但是他們共同對於60年代狂飆的觀念藝術有一個反省。Jeff Wall就曾說他覺得現代主義跟觀念藝術走得太過於極端,特別是後者去除了藝術的體驗。當Jeff Wall與70年代的攝影藝術家想要重新找回照片的體驗,他們想到了放大這件事,Jeff Wall就曾說當照片放大,觀看者自然就會產生了一種同一性。這裡很有趣的是,Jeff Wall彷彿回到了一種早期現代主義的立場,相信照片跟抽象的真實之間具有某種同一的關係。我認為杜塞道夫這些大製作,跟這個思想上的轉向有關係。
當然以上都是很片面的理解,要完整的解釋杜塞道夫大製作我覺得還必須考察極簡主義跟他們的關係,以及當代藝術對現場性的重視等等。但是無論如何,把照片印得很大、細節印得很多都不是理所當然就等於好照片,那背後有一個複雜的思想轉折。
✍推薦者
汪正翔|第八屆鴻梅新人獎藝評組得獎者、2021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影像之後:湯瑪斯.魯夫1989–2020攝影作品展】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展覽網址|https://pse.is/3fncth
#宅在家就能接觸藝術
#宅在家也能護台灣
台灣 觀念藝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台灣 觀念藝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台灣 觀念藝術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典藏藝術網】 https://goo.gl/w6zDMN
►【典藏‧今藝術1月號】 https://goo.gl/n1tGMu
▲台灣藝術史上第一場正式公開辯論會
▲台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場大學校長之間的辯論會
▲選舉目的之外,最高政治位階公眾人物的辯論會
▲一場必然寫入藝術史、教育史、當代文化史的公開事件
陳志誠與陳愷璜,不僅當今分別任職於台灣藝術大學與台北藝術大學校長,他們一路以來於台灣藝壇的軌跡與影響力,也有著秀異/雙生的面貌。除了作為年紀相仿的1960世代,解嚴前後,他們是台灣藝專時期美術科上下一屆的青年藝術家,也先後留法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他們也同樣從1990世代起在學院開展影響力,許多青壯世代的藝術團體與社群深受其啟發,諸如:「國家氧」、「後八」、「打開–當代」、「復興漢」等,他們在當代藝術創作領域對空間、群體、地方、文化視點、觀念藝術、文化治理觀點等面向,既同樣的著力甚深,也有相當程度的異質而立之思緒和實踐方法。
在如今這個不再流行講述宣言、缺乏眾聲喧嘩的藝術生態,日趨社群務實與機構系統的藝壇風氣,面對台灣即將驟變的世代社會結構、文化治理與制度重新盤整的當下,作為兩位藝術大學的標竿者,欣然接受了我們這個第三方策劃邀請的「戰帖」,這不但將會是一場寫下史頁的事件,我們也期待兩位校長從美學觀、高等藝術教育觀點、學院與文化生態的系統策略和理念,佐以七位透過邀請與徵集的提問人設置介入對話,直面陳述而引發藝壇論點的新火花。
【活動資訊】
日期|2017.11.25(六)
時間|14:00-16:50
地點|台新金控大樓二樓元廳(台北市仁愛路四段118號2樓)
網站|https://goo.gl/adArLu
主辦單位|典藏藝術家庭、典藏.今藝術
特別感謝|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噪咖藝術有限公司、在地實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