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沒有要砲范琪斐,純就事論事,文長慎入)
以一姊的年紀來看是不太可能成為BTS的迷妹。但是對於韓國的軟實力、該經紀公司的行銷、公關、包裝手法感到無限的崇拜。
前陣子看到范琪斐的一個訪談當中(THOMAS X 范琪斐|韓飯圈都在瘋傳的韓流行銷)肯定韓國政府的 #國家級牽猴仔 在IP配對上的努力。
但是在中間3:37秒的時候,范提到「韓流在背後支持才能這麼旺嗎?」對方回答的確政府的角色是很重要,「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在娛樂文化領域上相應的實力」
然後提到中國景恬狂喜好萊塢不成功這個反例,但韓流的成功,韓國政府不是主要原因一事,不能從這幾年來看。
2000年,我去韓國出差的時候,聽聞他們文化部對於六大產業的扶植,印象中,其中包含遊戲、動畫、音樂、韓劇等等,現在這些文化輸出可以說都很成功。除了首爾,他們有系統的扶植地方產業聚落(起碼十個以上吧?),大幅增加文化部預算,還動不動就修正法規。
當時我拜訪線上遊戲公司,促產配套做措施做得有夠完善:政府補助的科技大樓就在捷運的樓上、除了租金真正便宜(不含公設!補充一下這點我們的育成中心常常都含,實質上不便宜!)減稅之外,優秀軟體工程師拼了命要免當兵去服三年替代役,然後政府出錢買資產,像是3D Motion capture給廠商租用。
這只是我看到的一小部分。
前幾年我和Pokopang(知名遊戲Line波兔村系列)創辦人金俊秀餐敘,他提到創業當時,得到釜山產業振興院的許多幫助,從初期的金援補助到後期的發佈資源都有。
在韓國的板橋(Pangyo)新都,我看到遊戲產業群起蓋大樓,看到大量經紀公司在那邊韓劇的拍攝,軟體人才遷移到當地,這些都跟政府政策有關。台灣影劇像是流星花園,還是早期的包青天在東南亞大紅,那才叫做低成本輸出,大部分靠自己。
文化要起來,創意內容再好,沒錢也是無米之炊。製作費低,品質就不能比,人家韓劇CEO在氣派大樓頂樓俯瞰漢江,但我們台劇CEO卻在佈景客廳談生意。如果政府沒有集中資源,民間投資也不敢跟,劇組只能用領政府補助方式,補貼製作費。
我在八年前參訪過位於仁川松島國際城市開發中期,那真的超驚豔的,竟然 #人工造城:巨蛋、Shopping mall、學校、醫院,還有仿紐約的中央公園,中間是商業區(某些區還禁止八大行業),外圍是住宅區,白天市民從外向城中上班,傍晚從城中輻射對外發散回家。當時很多建築都還在蓋,到現在不少韓劇都在那邊拍。人家的航空城,政府登高一呼,結果有模有樣,我們的青埔『航空城』,卻被嘲笑是『航道底下的空城』。
韓國政府顯少在開花的時候沾光,多在施肥的時候努力。
我們政府不論藍綠,也多次參訪韓國了,我不是韓國政策的專家,但從很多方面看到韓國政府的創新(建議也研究一下他們的pension fund都投資到哪裡了,圖表做得超級棒)多瞭解韓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不要輕易看輕這個亞洲最成功文化輸出國的努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3D列印(3D printing)又稱積層製造,目的是將數位模型以高精度的材料堆疊呈現原始模型的細節與特徵。目前除了常見的樹脂成型技術之外,還有光固化3D列印、雷射燒結、熱融解積層製造、金屬3D列印與水泥列印。 吳岱軒學長師承陳珍誠老師,畢業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在台灣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兩年後前往QS ...
「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車庫一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看板home-sale - [閒聊] 未來房子價值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3d建築 - 建築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3D 列印蓋房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3D 列印蓋房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3d列印建築物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PTT.CC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全球首座"3D列印"社區蓋房只須3人操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換日線Crossing - 【3D 列印房】 3D 列印的房子以水泥建材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Re: [問卦] 3D列印Tiny House 為何沒廠商引進? - PTT推薦 的評價
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3D列印(3D printing)又稱積層製造,目的是將數位模型以高精度的材料堆疊呈現原始模型的細節與特徵。目前除了常見的樹脂成型技術之外,還有光固化3D列印、雷射燒結、熱融解積層製造、金屬3D列印與水泥列印。
吳岱軒學長師承陳珍誠老師,畢業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在台灣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兩年後前往QS ranking 世界排名第四的ETH Zurich瑞士聯邦理工研讀建築與數位製造碩士學位。學院裡面結合了建築師、結構工程師、programmer 、robotics 、數學家以及幾何分析師。ETH一直在數位建築的領域擔任領跑者。
畢業後,吳岱軒學長決定繼續朝向鑽研數位製造在大型尺度的應用,目前任職於荷蘭witteveen+bos 擔任computational design specialist 專注於建築尺度的3D水泥列印。並派駐在新加坡與當地政府合作3D水泥列印的應用以及製造。
建築尺度的3D水泥列印目前尚未完成普及及商業化、因為這項技術不只需要注意水泥材料特性的調整、當地氣候環境的分析,還需要設計及營造團隊的技術整合與管理,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單位的支持與法規的修正。
若你對3D列印有興趣,想要了解3D水泥列印的現在進行式、與其中的挑戰和困難。歡迎來和離島人一起向大型3D數位水泥列印的專家 吳岱軒請益。
Ep010- 大型3D數位水泥列印的專家 吳岱軒
- 淡江大學建築系
- 台灣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兩年
- 瑞士聯邦理工(ETH)建築與數位製造碩士
- 荷蘭witteveen+bos 擔任computational design specialist 專注於建築尺度的3D水泥列印。
- 目前派往新加坡與當地政府合作3D水泥列印的應用以及製造
#離島人 #吳岱軒 #水泥列印
#podcast #humansoffshore
#播客 #經驗分享
#淡江建築 #ETH #瑞士聯邦理工
#concrete3Dprinting #荷蘭 #新加坡
-----------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3d建築 - 建築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一下未來3d列印,會蓋出各種房子,房價會降價嗎,人力成本會減少, ... 造成沒飯吃我想不會這麼快另外台灣還要考慮耐震問題幾年後才能實行很難講. ... <看更多>
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3D 列印蓋房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在台灣3d列印建築法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osakaleo也提到有圖有真相網誌版:https://osakaleo.pixnet.net/blog/post/354725458 高鐵新竹站,平常利用到 ... ... <看更多>
台灣 3d 列 印 建築 法規 在 看板home-sale - [閒聊] 未來房子價值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a-life.com.tw/trend/?p=224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KAUP5oNJ8w
未來有可能3D列印房子成為主流
如果真的如此
建築業會有極大的翻轉
房價成本也會變得非常之低
也可以為移民火星解決房屋問題
目前還沒有辦法蓋鋼骨大樓
3D列印應用在別墅已經沒問題了
結論:郊區別墅成本將會變得很便宜!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依舊是買房保值最重要的原則
第一個Location選縣市,當然台北最好,再來是其他直轄市
第二個Location是各縣市精華區,如台北大安區
第三個Location是各區內的小區環境,如台北大安區的某塊區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21.1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97145694.A.DF0.html
美國有公司在做了
但當價格差距很大的時候
就有競爭力了
就像工業時代一出現就打趴傳統手工
當然人力蓋的房屋是絕對不敗的
只是人力成本會越來越貴
材料也會越來越貴
所以將來只有富豪能享用
一般人就3D印一印
能住就好
把木頭打碎也可以直接3D列印出木頭
而且比木頭還硬許多
且木頭蓋的房子將來一定會非常非常貴
各縣市的精華區
花蓮也有35啊!
3D列印房屋已經有了
請耐心看完上面短片
只是能走多遠
能發揮到什麼程度
所以地點要買好地點
18-22坪 30萬台幣
依照暖化速度
海平面只會加速上升
極端氣候造成災害也會越來越嚴重
住在低窪低區 盆地 海邊 江邊
都會比較危險
影片提到耐用度能夠50年
復合的材料應該不會太差
以台灣來說
磚造40年老屋都在住了
3D列印應該不會比磚造屋弱
而且邊印能邊加鋼筋或灌漿
只是很節省時間
24小時就能搞好一間
古亭的很老屋假設房屋價值歸0
假設均價一坪50萬算是土地的錢
新房造價一坪120萬 (實坪和土地持分還較少)
這樣看起來
新屋的造價是非常很高的
3D列印就是減低房屋的成本
新房價格 = 土地成本 + 房屋成本
減低房屋成本 新房價格就能降低
但你說的沒錯
土地是無法印的
所以我有提到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假設你在台北有間透天
以後有3D列印技術後
本來他要蓋新屋的成本假設是2000萬
但用3D列印蓋18-22坪只需要...30萬
這樣是不是差很多?
都印好後拚再一起
新聞這種是直接印出來
像灌香腸一樣一條一條拉出來
實際上不知道
但我相信會越來越進步
美國郊區
中國大陸郊區
※ 編輯: Unsullied (118.168.21.155 臺灣), 08/11/2020 20:16:44
我能接受
郊區買塊農地
3D列印農舍
爽吧
30萬搞好一間農舍
等到普及後我們這批鄉民大概都退休了
不過應該有很多鄉民有買塊地當開心農夫的夢想
現在先去鄉下買塊地
20年後技術成熟就自己印一間
※ 編輯: Unsullied (118.168.21.155 臺灣), 08/11/2020 20:29:28
那必定是3D列印的普及
唯有製造成本下降
末端售價才會降低
但也不是全部都崩盤
畢竟以台灣的狀況
大家還是喜歡住在精華區
高樓大廈相信還是印不出來
就算買在外縣市自蓋也是要通勤都市...
大家寧願擠到都市去
40年前磚造房屋都不怕了
很多人還是買得很開心啊
要給大家一點時間消化
唉 依照工程進步速度來說...
將來中國大陸一定會執牛耳的
很多美國的建設還要請中共幫忙 蓋什麼跨海大橋之類的
高鐵更不用說了
3D列印恐怕是囊中物
※ 編輯: Unsullied (118.168.21.155 臺灣), 08/11/2020 20:40:47
但品質舒適度差很多
話說為什麼沒人住啊?
或是大災難後需要大量臨時住所
比方說當時921大地震後
但大部分的人只是需要一個小窩
預算不夠的就可以考慮3D列印
木材稀有
為什麼要討論這個話題呢
如果沒意外
3D列印技術未來20年內會大爆發
連心臟都可以印出來了
房子不會是什麼難度
我們現在買房一貸款就是30年
所以必須要思考3D列印帶來的衝擊
※ 編輯: Unsullied (118.168.21.155 臺灣), 08/11/2020 21:10:56
無論是質量
舒適度
耐用度
都高
貨櫃鐵皮屋如果可行
應該早就普及了
疫情會加速網路發展和在家辦公
貨物運輸物流
世界會改變
能夠商業化輸出後
會爆發很快
而且強度會更好
Elon Musk 之前也沒人想過火箭需然能夠回收
但不久之後人類甚至能搭火箭通勤紐約上海39分鐘
我都不敢想像火箭起飛強大的推力
富豪會不會心臟病發....
※ 編輯: Unsullied (118.168.21.155 臺灣), 08/11/2020 21:17:32
以土木工程師來看
此項技術的瓶頸在哪
多久會被突破
影片中那像香腸的材料
據描述可以為水泥 木材 鋼鐵
我就很難想像鋼鐵要怎麼弄成像香腸那樣擠出來
還有就是結構可以印出空間方便鋼筋與水泥灌漿
節省大量人工也是賣點
未來機器人時代
人工和原型建材應該會越來越貴
而速度效率也是賣點
除了大災難來的時候可以很快建造避難所
比方說要建立很多隔離屋給Covid病人隔離
或是災難後流離失所的人暫時居住
24小時蓋好一間是很驚人的速度
※ 編輯: Unsullied (118.168.21.155 臺灣), 08/11/2020 21:41:35
預鑄工法不是不好
只是過去台灣人工太便宜
等到人工價格太高
就會出現優勢了
一切都是價格的問題
而且另一個致命傷是
模板成本
必須要像蓋國宅那種每間都長一樣的建築物適合
否則每間都客製化成本更高出15%
但世界越來越缺工
人工越來越貴的狀況持續下去
等到成本比預鑄高時
到時候就不一定了
很多偉大的構想與發明
不是行不通
只是欠缺時運
只要是好的東西
總有一天能夠發光發熱
時間會證明許多事情
沒有資金什麼也做不成
與其說炒作
不如說
經過開發之後發布了一些初步應用的成果
國外現在在發展什麼
並不是要背書3D列印一定可以大成功
新的科技有點像剛開始馬斯克剛開始在做特斯拉
或是SpaceX
鄉民也會說一百個不可能的理由
人類不明白的事情太多了
時時刻刻保持一顆好奇心
但只印一層樓
地震影響不大
40年加強磚老屋都在住了
消費者只需要知道
1. 結構安全無虞
2. 外觀可以訂製
3. 耐用年限
4. 便宜
或是民宿老闆
而且會越來越貴
※ 編輯: Unsullied (220.141.128.80 臺灣), 08/12/2020 09:50:52
需要炒作吸引資金
就像竹北房市很熱
就需要把排隊的畫面放到電視上讓全台的人都知道
然後再跟大家說
竹北工程師是財力驚人的買盤 (事實上也是)
於是台灣大嬸就去排隊了
造就竹北房市大漲 10%
※ 編輯: Unsullied (220.141.128.80 臺灣), 08/12/2020 10:05:33
強度弱不一定
運用在汽車上面的碳纖維3D列印
就是硬度高又輕的材質
如果蓋在台灣
合理想法應該是先把地基設定好後
再做列印
短期內應該無法在地震帶國家推行得太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N_pKTMzIA
大家提到結構的問題
也可以看看這個影片
不一定要用3D列印蓋全部的屋子
也可以用來作為輔助
至於到底有沒有用
看看實務能不能操作才是硬道理
※ 編輯: Unsullied (220.141.128.80 臺灣), 08/12/2020 10:21: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