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漫無目的地走走逛逛
總是能遇到驚奇有趣的事
從以前就覺得艋舺是個霸氣充滿道地文化的地方
也看到好多服飾店充滿著5、60年代的氣息
讓我不禁想試試看最近流行的古著風格,
穿搭起來跟現在時下的風格沒有兩樣呢!
希望大家能多支持一些在地文化
讓大家知道台灣有如此美好的地方~
來跟大家說一下我古著混搭的想法~
第一套 用簡單的元素搭上不簡單的復古長洋裝迸出文青感🤣
第二套 舒適的上衣隨性搭上牛仔裙就能展現出休閒感😌
第三套 秋天最適合穿這種長襯衫,一件式再拎個小包包就可以隨時出門逛街啦🥰
第四套 彷彿穿著春天的花兒再搭上清爽的白裙 就算再熱也變得很涼爽啦🤗
大家覺得我這次古著混搭有成功嗎?🤣
#艋舺服飾商圈 #混搭風格節 #古著 #艋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20的網紅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開幕記者會上由科學教育館的同仁精心準備的一段走秀 呈現出台灣百年來的服裝風格: 30年代-受到上海影響,台灣旗袍也從較素雅的款式,流行起梅、蘭、竹、菊與龍鳳的圖案元素。 40年代-戰亂時代民眾穿不起30年代華麗的服飾,因此改用花布作為服裝的元素。 50年代-台灣逐漸步入工商業社會,工作婦女改...
「台灣 60 年代 服飾」的推薦目錄:
台灣 60 年代 服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週末,受格子邀請參訪了位於陽金公路制高點的「陽明實驗山屋 Y.M. Mountain Lab」,那是在小油坑上停車場路口前的一棟小屋,原是民國60年代左右所建的警察駐在所,後來遭到廢撤,閒置多年。去年由文化部與設研院發起的「公共服務創新專業服務協力計畫OpenCall」,讓格式 InFormat Design Curating有機會能一展長才,再造這棟廢棄小屋,為台灣山域建築與國家公園硬體的可能性,增添更加具體多元的想像。(另一個獲選的是孩子的書屋喔~五個認識兩個,與有榮焉!)
這計畫其實不只是全能廢屋改造王那麼表象而已,還結合了軟體的服務、教育以及品牌設計,從導覽地圖、宣傳摺頁到火山咖啡的發想實踐,讓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特色,能透過當代美學的角度重新被詮釋,煥然一新,甚至化作機能服飾穿在身上。「誰說遊客中心只能賣肉粽和賣不掉的明信片?我們也可以讓他充滿設計與教育意義!」負責人格子說。
誰說國家公園只能老氣橫秋、中華民國美學?又誰說山屋只要滿足遮風避雨的需求就好呢?當台灣各方面環境不斷在進步,連過去最讓人感到無奈絕望的體育環境都在大幅進步時,我們也能好好思考一下,國家公園與山屋,這二個在台灣登山絕對會碰到的主管幾關與設施,能透過台灣人的視角與藝術創作,呈現出怎麼樣的未來。
「陽明實驗山屋」屋如其名,就是一場策展與實驗,試著觸碰政府沉寂的認知止水,看看能以設計為枝,內涵與體驗為葉,揚起多少想像的漣漪。
有空的朋友歡迎來參訪這精巧的山屋,不過疫情期間採預約制,請先到他們粉絲專頁裡的表單預約登記,以免向隅喔~(最新一次的預約表單開啟時間是8/9)
*山屋位置:https://goo.gl/maps/G4Z4USez9khaFVBXA
台灣 60 年代 服飾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起來寫】#惡女庫伊拉與70年代龐克起源 // 鄭雋立
.
迪士尼影業繼『黑魔女』後,再度推出以(原)反派為主角的『#時尚惡女庫伊拉』延續反派宇宙。本片世界觀設定於1970年代的英國,預告片大量展示充滿歷史感的畫面,劇本圍繞兩位時尚女魔頭的對決,女主角庫伊拉妝髮服飾嗆辣有形,儼然是擅長滋事的龐克女王,似乎暗喻70年代底層民眾對保守勢力的宣戰。
.
■ #孕育龐克的歷史背景
.
龐克(punk)原本用以形容街頭流氓、妓女或者各種低劣無用的人、物。戰後70年代英國經濟嚴重蕭條,社會瀰漫著無政府主義與各種激進思潮,縱使藝術學校林立帶來思想啟蒙仍看不到前景,不得志的學生與失業青年因此投入階級抗爭(李鑑曄、蕭美鈴,2009),同時地下樂團也用兇惡的曲風與口號宣洩對社會的不滿,如Sex Pistols(性手槍)的歌曲“Anarchy In The UK!”。以龐克自稱的人士模仿原始部落髮型並染色,畫起殺氣十足的暴擦妝、裝戴鼻環耳環、紋身,把皮衣、蘇格蘭裙、鐵鍊與鉚釘之類的性虐待玩具恣意混搭。在樂團與服飾業交互影響下,龐克逐漸成為廣泛的 #反文化運動 ,影響涵蓋音樂、妝髮與穿搭。
.
龐克搖滾樂的特色為技巧簡化(大約3個和弦)、社會批判,後世認為與60年代以來由嬉皮建立、已成為主流文化的搖滾樂對立。這種「去專業化」、「去英雄化」的行動,為搖滾樂的發展帶來 #自我解構 的反身性(張世倫,2011)。
.
■ #無產階級滋事份子槓上菁英乖寶寶
.
在歷史上,比鄰而生的龐克跟嬉皮同樣都被歸類成帶有叛逆色彩的 #反文化運動,但內在精神卻大異其趣。嬉皮衣著五彩繽紛、倡導世界性的愛與和平,投入者多為白種人中產階級(吳鼎武.瓦歷斯,1999)。相較之下,以底層流氓與失業者為主的龐克則用個人化的性與暴力宣洩情緒,穿著色調也是極嗆辣的紅黑白配色。『庫伊拉』女主角明顯是龐克元素集大成,可說成功運用了 #身分識別 的概念,建構出可供觀眾聯想的符號,彷彿隨時高喊著「老娘就是壞」,相較於伯爵夫人及服裝設計師略帶嬉皮特徵的造型,很清楚地清楚地區別出敵我關係,隔著螢幕都能嗅到煙硝味。
.
1977年,英國設計師Zandra Rhodes將龐克元素融入高級訂製服,同期另一位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也因為精品事業廣受龐克歡迎而開始崛起。70年代後期以這些知名設計師的成功為分野,中產階級不再將模仿富人穿著視為唯一的流行指標,時尚工業開始吸取街頭流行而複製量產,縱使龐克抗爭的政治影響力不大,僅停留在街頭滋事的程度,卻意外促成 #文化位階 的易位,從此成為歷史上輝煌的一章。
.
『庫伊拉』雖未在台灣上映,但DVD即將上市,有興趣的讀者歡迎一起回顧龐克的歷史背景。
.
■ #延伸閱讀 ,讓偽學術陪你閱讀更多復古文化:.
.
◆平井堅的1995懷舊密碼
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771424406378510
◆「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上)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97765127077773
◆「蒸氣波文化」與藝術崇古心理(下)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5350856319200
|
■ #參考文獻
.
01.李鑑曄、蕭美鈴(2009).〈龐克風格在服裝設計上之探討與創作應用〉.《華岡紡織期刊》;16卷1期(2009.03.01),P.66-74
02. 張世倫.(2011).〈怎樣「反叛」,如何「抗議」?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1期 (2011.03.01),P.443 - 461
03. 吳鼎武.瓦歷斯.(1999).〈嬉皮文化在現代設計風格中的語彙初探〉.《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美育雜誌》,Vol.0 , No.105,P.35-42。
台灣 60 年代 服飾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開幕記者會上由科學教育館的同仁精心準備的一段走秀
呈現出台灣百年來的服裝風格:
30年代-受到上海影響,台灣旗袍也從較素雅的款式,流行起梅、蘭、竹、菊與龍鳳的圖案元素。
40年代-戰亂時代民眾穿不起30年代華麗的服飾,因此改用花布作為服裝的元素。
50年代-台灣逐漸步入工商業社會,工作婦女改採西方的連衣裙為主。
60年代-走向新潮,女性會穿著短到不能在短的迷你裙及超高跟鞋。
70年代-出現叛逆頹廢的反流行風潮,超脫物質文明的新生活。另有一群人流行著大翻領及花襯衫。
80年代-求新求變新氣象,熱褲、中空裝、露背裝都在此時出現。
台灣 60 年代 服飾 在 台灣服飾設計師協會- 60年代時尚是服裝歷史上的一個經典年代! 的推薦與評價
Psychedelic 60s + Mod = Fierce!! #fashion #artisan #fashionblog #fashiondesigner #love #artwork #photooftheday #creativity #fashiondiaries #design #designer ... ... <看更多>
台灣 60 年代 服飾 在 回顧台灣一百年~彩妝服裝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 走過一甲子,時代的進步帶領我們進入另一個100年歷史腳步,今天我們一起來 ... 從 台灣 民國十年至100年的潮流資料,結合 台灣 每個 年代 的流行歌曲, ... ... <看更多>
台灣 60 年代 服飾 在 台灣60年代特色-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推薦與評價
60年代 初期,台灣女性還流行高腰. 的公主線條服飾,接著流行活潑大. 60年代的服飾. 方的褲裙,迷你裙。 1960年代的時裝風格 · https://www.cheriestylery.com/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