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高興就好 #背後有前提
#不要讓任何人為你買單
.
最近看到一則熱門新聞,一位年輕爸爸決定賣掉自己價值近千萬的房子跟公司的股份,買一輛價值一百五十萬左右的房車,計畫用五年時間帶女兒環遊世界,上演一場現實中的「爸爸去哪兒」。
.
這則新聞被很多媒體推上了「暖心新聞」系列,也是因為基於當下的社會現狀,太多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都缺失了父母的參與,可能對於他們而言自己的父母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親人而已,所以這個新聞的故事出來,「再不陪她她就長大了」這份感慨還是難免讓人觸動的。
.
可是要知道網路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主發言權,我看到的大部分的評價,都在糾結於「前提是你得有房子」以及「兩年後賣出去的房子升值兩倍,小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可是因為沒有學區房,於是只能去讀菜市場附近的小學」,以及還有討論的主題集中在於,孩子年紀這麼小,是否能夠感知到環遊世界的意義?
.
我想起之前看過一集綜藝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做了一次實驗,就是找幾個觀眾上臺,第一個人隨意說起一個話題,然後分別經過幾個人的一一傳達,看看最後一位聽眾得到的資訊跟第一位的差距有多大,其實就想證明口口相傳這件事情的扭曲作用有多大。
.
果不其然,最開始第一個說的故事,是一個男生很喜歡唱歌,後來他談戀愛了,然後自己當歌手,開了一家酒吧,很充實的過著自己日子。
.
可是到了最後一個人描述的故事裡,就變成了一個男生喜歡唱歌,然後談戀愛了,然後失戀了,然後又談戀愛了,最後他結婚了,因為長期坐在錄音棚裡做音樂,人也發福了。
.
就是這六個人之間的當場詮釋,我就感受到了八卦的力量之可怕,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中間有個觀眾把這個男生談戀愛的故事變成了一個已婚男的故事。
.
在被問到為什麼這麼想的時候,他回答說,因為我覺得人只要談戀愛了,就應該要結婚了啊,這很正常不是嗎?人與人的價值觀差距之大,又一次讓我咋舌。
.
▫️我開始意識到,
▫️我們總是習慣的把自己接受到的資訊,
▫️透過再加工,
▫️摻入自己的價值觀理解,
▫️然後再將其傳達出去,
▫️並且這個過程你自己是無意識的。
.
所以你覺得不存在對錯之分,於是當我們聽到一件事情或者聽到一個人的評價時,可能早就跟真相的本源相差得面目全非了。
.
回到前面的這個新聞本身,我一開始也被這份暖心的雞湯標題感動,而後又陷入很多別人的負面評價的漩渦中,後來我發現這兩種想法對我而言都沒什麼用,所以我試著用第三種想法去理解這件事情。
.
一是這個年輕爸爸,在大城市擁有一間房以及公司的股份,按照常理的評判標準,他已經算是同齡中比較優秀的一個,他之所以有如此成果,想必也不是情商會低到衝動處事的人,所以他的這個決定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
二是既然經過深思熟慮,那麼必然跟那些一無所有,純粹為了詩和遠方而窮遊的文青的出發點不同,他或許早就在環遊五年之後關於自己的發展,以及女兒上學等問題的規劃,會有一個大概的預備方案。
.
三是他對自己人生事項的輕重緩和有著自己的評判標準,對於他自己而言,他不僅僅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而且他開始去執行這件事情。
.
所以即使有人擔心年紀很小的女兒感受不到環遊世界的意義所在,但是當她成長之後,透過這五年的影像文字資料,知道她自己的父親在當年做出了這麼一個舉動,我覺得在這個女兒成長的價值觀養成過程中,想必也會讓她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快樂女孩。
.
畢竟她父親所做所為的榜樣已經擺在那裡了,有什麼比身體力行更能對孩子起耳濡目染作用的事情呢?
.
四是有人說,可能這位父親回來後和職場脫節,就業出現問題。
在我看到的新聞資訊中,這位父親在大城市打拚十餘年,開了一家公司,他即使算不上大富大貴厲害之人,可是身為一個老闆的角色,起碼說明他已經不是純粹處於食物鏈最低端了。
.
據說這位父親從事兒童活動企劃的行業,而在這個周遊過程中,他說自己也會尋找商機,遇到很好的專案都會收集起來,至今為止這一路上他說認識了一百多名陌生人,也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在我的思考裡,除非是那種專門的技術職業之人,需要不停的透過重複訓練來保持自己的技藝,否則如果是其他的行業領域裡,生存的本領,思考的格局,以及賺錢的思維,要比手藝是否會生疏這件事情重要的多。
.
五是最後一點,就算很多人酸的,「前提是你得有房子」,這就回歸到本質了,這個世間有資本的人,一旦自己可以在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之外,人生還有其他活法的選擇權利,那麼當然可以理所當然的按自己的意願去做決定。
.
這就像很多人的消費觀不同是一樣的道理,有女生為了一個包包或者一雙鞋子,可以省吃儉用很久,有男生為了喜歡的手辦,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消耗在上面了,有人對吃的很在意,有人覺得吃的方面可以將就,但是一定要有旅行生活。
.
你對於生活事項的不同重視程度,決定了你的理財觀,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生活的快樂程度,這就是為什麼有女生跟我抱怨自己的男友花很多錢購買遊戲裝備,而自己出去旅行要挑一家還不錯的飯店時,自己的男友會覺得非常無法理解。
.
這不是他不夠愛你,也不是他愛自己多過於愛你,而是因為他有在意的部分,你也同樣,你們需要磨合的不是感情誰比誰付出得多一些,而是如何接受彼此的金錢觀,以及延伸到其他方面的價值觀,僅此而已。
.
我身邊的朋友也有著不同的理財觀念,有一開始很早就成為房奴的同事,每個月薪資稍微晚一天發放就會忐忑不安,也有講究生活品質的人,堅決不做房奴,要租好的房子、選擇好的社區,讓自己住的舒服。
.
以前我也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他們不買房,那麼以後結婚生孩子了怎麼辦?
.
可是後來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因為每一種選擇承擔後果的人,是他自己而已,這跟我自己沒有什麼關係,我也不應該拿著「為你擔憂」的出發點來去評論你。
.
我能夠做的,就是綜合身邊的人所作出的抉擇,當做給自己的參考,然後為自己整理出一個適合我本身實際的生活方案,這才是最準確的思考方式。
.
前陣子有個女生向我借錢,仔細問了一下才知道,她的先生最近辭職了,正在家裡待業,而且不打算馬上找工作。
.
她的先生做的是HR工作,職涯規劃是往人力資源的高層去發展,因為非常喜歡歷史學科,於是覺得在歷史故事裡對於自己從事HR的工作有參考的作用。
.
我問了一下女生,你先生打算在家待業多久?女生回答說,三年。我問,為什麼是這個數字?她回答說,他就想在家積累自己的知識,多看一些專業書籍還有歷史書,然後三年後找一份人力資源總監的工作。
.
我直接回答,他窩在家裡所謂的閉關三年,一復出就要這樣一個高要求的職缺,誰會給你呢?而且重要的是,一個社會人士所需的知識,有時候職場實戰中的經驗要比你所謂的研究學術知識重要多了不是嗎?
.
女生面露難色,果然她最後向我傾訴,我也是這麼跟我先生溝通的,可是他卻反過來說我不支持他……
.
我於是問,那你們現在的狀況是什麼?
.
女生回答,家裡去年幫忙出頭期款買了一間房子,但是已經無力為他們還房貸,她一個月的薪資剛好夠還房貸,這個月他先生沒了工作,生活費就成了問題……
.
聽完這一段之後,我直接回絕了這個女生,我不會借錢給你。
女生很委屈。
.
我說,我幫助別人的原則,一是急需救濟比如資金周轉,比如突然疾病來襲,或者家人有困難。
.
二是我會投資那些我覺得值得投資的人,或者是創業初期的困難,或者是暫時待業需要幫助的上進朋友,我在這些人身上看得到可以信任的還錢規劃,以及我覺得他們都是有奮鬥之心的努力之人。
.
但是按照你如今描述的這個狀況,你的先生在家待業三年,需要你一個人供房一個人養家,然後支持他的夢想,而他這個夢想只是一個HR高層,到那時候還不一定能馬上到達,我這個錢借出去就是個三年以後的無底洞了,而且你三年的房貸是找朋友給你們買單的,試問又有多少人願意做這個虧本生意呢?
.
我又補充了一句,這個跟李安的夫人支持她先生的電影夢是絕對不一樣的,這個投入產出比太不划算了。
.
說完這番話,我本來以為女生朋友會氣急敗壞的要喊著跟我絕交,但是她居然沒有任何要生氣的意思,反而是發呆了一陣子,我終究沒有問她思考了什麼,總之她離開了。
.
三個月後,女生發訊息給我,說她先生還是找了一份工作先去上班了,沒辦法,向其他朋友借錢借到第三個月,再也沒有可以求救的人了,她不需要逼她先生,他自己已經知道下個月就沒有收入維持生活了。
.
我的留言裡有很多人問我,我想去過慢活人生,開一家民宿過此一生,我沒有告訴他們的是,我在旅行路上認識的那些開民宿的主人,無一不是有了很強大的物質跟心理力量支撐之人。
.
如果說奮鬥有所成之後,看盡世間繁華,於是找一間小店讓自己慢下來,這種選擇叫做真正的靜心之旅,那麼那些因為適應不了社會的殘酷節奏而選擇逃避,於是給自己套上一個為了所謂的遠方之夢要歸隱山林,我覺得這樣的人,夜裡也不一定是內心世界可以平靜的那一個。
.
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任何方式去生活,前提是不要讓任何人為你買單,哪怕是你父母,如果他們本來就有條件並且樂意支持你的夢想,那是另外一回事。
.
同樣的,當你有了本錢有了選擇的權利,不管你是深思熟慮還是突然想改變當前的生活,嘗試一下生活在別處,你也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和評價,因為只要你高興就好。
.
在這個網路時代,這個新聞裡帶女兒環遊世界的父親,說不定在這五年的時光裡,要獲得的物質上以及精神上的收穫要比想像中多得多。
.
五年之後,很多人還是鍵盤酸民,還淪陷在日復一日發牢騷的生活中,可是他的世界已經離你越來越遠了。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威爾史密斯主演的落魄業務員父親對他的兒子說過一句話,當人們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同樣不能。
.
你要的一切,終究歸於你自己的選擇和努力,當你想要做些什麼但是不知道如何說服自己的時候,那麼這一切的參考前提就是,你高興就好。
.
📖本文摘自《你說的不應該,是我用盡全力的想望》,作者達達令;由 時報出版 發行。閱讀本書:https://tinyurl.com/6ypydhs
史密斯鞋子 在 超人叔叔 Bruce Tyson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平衡」是不可能的。
對稱一直是許多健身者的目標之一,
但又有多少人想過,你有多麼容易不平衡。
僅在滑輪下拉和史密斯機器上測得的靜止時(肌肉等長狀態下)重量數值,兩邊輕易的都能出現些許的差異。
鞋子磨損位置一樣?
雙腳用力位置一樣?
雙邊踝關節構造完全對稱?
脛骨、膝關節、股骨、股骨溝槽、整個骨盆都對稱?
雙邊肌肉收縮時是相等的運動單位激活量?
握住重量的兩隻手從肩胛胸廓關節、肩胛肱骨關節、肘關節、腕部⋯觀念同上,
還很多沒講,還要繼續講嗎?
一邊在靜止狀態差異是將近1公斤,還是我很控制的在不看秤子在等長靜止狀態下產生的差異,移動時的慣性可以差異到多少我就先不提了。
與其苛求對稱,不如強化功能,在不對等的狀態下保有良好的結構功能(和常見所謂的功能性訓練無關)。
史密斯鞋子 在 日本旅人塾 Japan Tab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筆】vol.104 百無聊賴間的會心一笑
在出版業也因為疫情而慘澹的今年,整個旅遊類的出版品,可說是猶如陷入寒流過境,不少預定出版的書籍都相繼凍結。
這本在上個月剛出版,由伊丹十三所寫的《#歐洲無聊日記》,儘管並非書寫日本旅行,由森見登美彥、新井一二三、松浦彌太郎等作家具名推薦,以及演員上白石萌音分享,卻讓人好奇起,這究竟是怎樣令人莞爾一笑的床頭書?
光從伊丹十三同時擁有電影導演、演員、作家、插畫家的身份,就讓人對於他的「#文字視野」非常好奇。
而實際閱讀他以60﹑70年代日本人遊走歐洲的旅遊體驗,化為文字的觀察﹑軼事、評論等各類型內容,更是在他獨特的幽默感中,呈現出特色十足的散文式隨筆世界。
一篇篇的隨筆,讀來毫無負擔,就算是一鼓作氣的閱讀,也讓人覺得輕鬆,非常適合在這樣悠閒的假日夜晚翻看。
例如,伊丹十三與拍攝電影時的同居室友麥克,做了「故事交換」。
其中一個故事,叫做〈史密斯先生的散步〉。
散步中的史密斯先生,發現路旁坐著一頭大象,便好奇地上前關切,卻得到「沒事,就只是坐著」的回答。當他走了好一段路之後,又發現一頭大象,朝著與剛剛的大象相反的方向坐著。
好奇的史密斯先生於是忍不住又詢問了大象。
「剛剛我遇見了你的朋友,他也是坐在路中央,只是與你的方向是相反的。」
大象聽到史密斯先生的話,非常高興,露出充滿笑意的眼神。「他真的還坐在那裡嗎?真是太棒了。」
「為什麼很棒?你們到底在做什麼?」
「我們啊~在玩假裝是『書檔』的遊戲。」
#如果你笑了_或許你也適合讀讀這本書。(笑)
除了各種具有作者世界觀的文字之外,這本書內外的所有插圖,都是由伊丹十三所描繪,搭配著各種主題的隨筆,更完整地勾勒伊丹氏的性格,以及他的龜毛與犀利之處--而這樣的組合,卻不讓人覺得討厭。
在我看來,反而透過文字所呈現的各種「#癖」,感受到伊丹十三的人性與隨性(或稱之為任性也可以),更覺得令人興味盎然呢!
就像在這本《歐洲無聊日記》內的伊丹十三,一定要穿特定品牌的特定款式鞋子那般,其實每個人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癖」,不是嗎?
這倒是讓我想起,我的工作筆記本,也素來是非得要買某個品牌的特定內頁(方眼),不然就好像什麼都不對了似地,老覺得不對勁。
在此書內,還有許多文化差異與衝擊所帶給伊丹十三的反思,甚或檢討,也很適合喜愛旅行的人暫且一同想想。
〈#且做好心理準備〉一文就提到「俗話說『別帶著偏見去旅行』果然是一句讓人擊掌叫好的名言。令人驚訝的事我們總是用某種模糊的印象,做出某種確定的結論。」
〈#日暮道遠〉則提到「住自己最想住的飯店、到自己覺得最好的餐廳用餐、盡情観光喜愛的城市,遇到無論如何很想買的東西,也不需猶豫地直接買下來。或許有時候看到帳單會當場愕然,但如果透過這樣的經驗從此學會面不改色,那麼,學費也算是便宜的了。」
啊!「減少沒買的遺憾」、「對帳單面不改色」這兩者間的拿捏,或許也是做為一個旅人的零學分必修題吧我想。
這門課,不知道妳/你修的如何?(笑)
---
#たびの車窓から
#從旅行的車窗眺望
20201025
史密斯鞋子 在 罰球線上的爆笑日常JR史密斯解鞋帶科比險些閃了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