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小劇場 第63場 《幻愛》 我不介意,你呢?】
女人開始脫衣服。
在大街上,一件一件地脫。
不是情傷負氣,也不是酒後脫序,而是某種更糟糕的狀況。眾人見狀後紛紛掏出手機,但我們都知道,沒人會按下通話鍵。
畢竟,錄影發動態比報警重要多了。
此時有個女孩突圍人牆,脫下自己的灰色罩衫,緊緊裹住女人。阿樂路過現場,驚覺女人正是阿玲,隨即喝令眾人停止錄影。未幾救護車趕到現場,女孩向警方還原事發經過,阿樂隨阿玲上車,手上留著女孩的罩衫。透過車窗,他望著女孩的側臉,通常在這種時刻,人的側臉最容易走進記憶。
阿樂與阿玲同屬一個團體,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病友團體。
阿樂是小學體育老師,母親不久前過世,幸運的是阿樂穩定服藥,正走向復原的緩解狀態(remission),目前還有些殘餘症狀,但不影響生活機能。影響他的,是女孩的側臉。
幾天之後,女孩出現了。
女孩走進阿樂家的社區電梯,兩人閃躲著彼此的眼神,卻又不禁露出笑意,這種傳接,通常是一場戀情的暗示。
原來女孩一直都住在阿樂樓上,從阿樂上門將罩衫還給她開始,兩人便注定成為一對。他們倚著公屋的圍欄,望著飄進天井的雲,聊著過去的人生,想像著未來的光景。這是母親過世之後,阿樂再度感受到愛。
一直到那天晚上。
「你不准再跟那個神經病見面,他腦袋有問題,萬一殺人怎麼辦!」
叫罵聲、傢俱碰撞聲、女孩尖叫聲依序往下穿透天花板,阿樂隨即衝上樓,只見女孩被父親趕出家門。阿樂帶女孩回家,兩人徹夜未眠,他知道這可能是女孩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進他家門,因為情況似乎要開始變糟了。
阿樂和孩子踢球時,彷彿又聽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樓上的家暴實況每天送進他的耳裡,他登門拍喊,卻只換來男人一頓毒打。這世界似乎抹去了女孩的痕跡,阿樂心神不寧,周圍的聲音都往他身上砸。站在車廂裡,電車劃過了屯門的黑夜,卻沒能把女孩送回月台,結果一個過彎,他又看見女孩在車窗上的倒影,這次他沒有猶豫。
兩人在月台重逢,女孩訴說著這段時間的經歷,阿樂望著對方,決定做一件殘忍的事。
他打開了手機的錄音裝置,錄下女孩說的每句話,然後按下回放鍵,來確認自己是否幻聽。
結果一片空白。
那段雜訊正在殺死一個女孩,把阿樂推向夢的邊界,女孩緊緊抱住他,試著不讓他墜落,最後兩人相擁而泣。遺憾的是,這段畫面只存在阿樂的腦中,事實上他正站在月台旁發呆,軌道應聲振動,電車呼嘯而過。至於那件罩衫,還躺在床下的紙盒裡。
全世界都陷入夢境,唯一清醒的,只有那段錄音。
「像我們這種人,哪有資格談戀愛?」
這是電影裡某個病友的台詞,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已經被這句台詞洗禮了幾萬次,但每次聽到都還是只有無奈。
我曾看過九十歲的榮民,帶著四十多歲的精障兒子來申請身障證明,每次見到他,我都不確定他的陪伴還有沒有下次。他說結婚時就知道對方有問題,但傳宗接代對他來說,不是想做,而是「不得不做」。但如果再來一次,他會讓血脈停在自己身上,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是無辜的」。
電影畫面停在月台的燦爛光斑上,影片開演二十五分鐘之後,片頭字幕才緩緩浮現。
前二十五分鐘的劇情,取材自導演周冠威2006年的短片《樓上傳來的歌聲》,成了本片《幻愛》的序幕。電影進入中段後,女孩換上另一個身分出場,同一張臉孔,心思卻大相逕庭,女孩究竟有何目的?劇情會如何開展?懸念蔓生,人心難測,電影在短片基礎上,做了更加寬闊的延伸。藉由一個愛情故事,一段心理療程,將「精神病汙名化」、「思覺失調病程」、「情愛妄想」,以及「醫病倫理」等重大議題,悉數串聯起來。
情愛妄想(Erotomania),早先被翻成「色情狂」(魯思翁等,1988),又稱「克雷宏波症候群」(De Clerambault's syndrome)。本片主角阿樂除了患有思覺失調,亦有類似症狀,這是一種「被愛妄想」的型態,也就是患者深信自己正與某人戀愛,以各種方式維繫關聯,然而現實生活中兩人可能根本沒有任何交集。
「你不是說要照顧我一輩子嗎?」某個女病患也曾這樣對我說過,告白當下百感交集,既有一股被認證的悸動,亦有被糾纏的擔憂,但事後證明一切都是幻覺!她之所以叫我罩她一輩子,純粹是她欠了一屁股卡債,而且在所有被她告白的對象裡,我得到的台詞還算少的。
除此之外,這也是一部和「臨床心理師」(Clinical Psychologist)有關的電影,香港稱「臨床心理學家」,簡稱C.P,因此片中出現了幾次會談場景。電影將會談過程稱為輔導(Counseling,原意為「諮商」),然而在台灣,根據心理師法規定,針對精神病人,臨床心理師進行的會談稱為心理治療(Therapy),諮商無法用於精神病患。
但無論治療或諮商,編導確實對會談歷程進行了嚴謹的田調,症狀設定也符合邏輯,包括阿樂之所以患有情愛妄想,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缺乏愛」(本身戀愛經驗匱乏,又恰逢案母過世),因此才幻想出一個能夠愛他的對象。其中有段治療對話讓人印象深刻,場景是實習心理師在會談過程中,直接挑戰了阿樂的妄想,目的是希望他能「回到現實」。指導教授當時看著監控螢幕,不動聲色,直到事後督導時才說了下列這段話:
「我們的責任是釐清病人的想法,而不是點破他的妄想,在他還沒找到能夠依賴的對象之前,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
十多年前,我的老師也對我說過類似的話,然而一旦走進會談室,打開錄音筆,情勢一緊張,這些理解就會被拋諸腦後,只剩下教條留在對話中。
有時候,妄想能摧毀一個人,卻也能支撐一個人。
影片後半段,女孩的身世逐漸揭露,互動模糊了倫理界線,走向無法預測的結尾,然而比結尾更重要的,是兩人的關係演變。男孩不一定病態,女孩不一定純潔,但他們都觸碰到了彼此的疤痕,當女孩的歷史被一層層掀開時,阿樂只說了一句:「我不介意,你呢?」
即便如履薄冰,兩人也義無反顧地靠近彼此。
《幻愛》是我今年為止最推薦的劇情片,並入圍了三項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音效、新演員),此片很容易被拿來和港片《一念無明》對照,雖然後者更厲害一些(畢竟導演黃進是個奇才),但《幻愛》的製作精良(司徒一雷的攝影讓屯門變身打卡熱點,杜篤之的音效讓幻聽感同身受),劇本更是優秀,懸疑開場,夢境收尾,連結兩個端點的,是豐盈的人情關照。外加兩個優秀的年輕演員(說實話,劉俊謙和蔡思韵絕對是男女主角兩大遺珠),引領觀眾投入一段精神患者的戀愛歷程,不,應該是歷險。
旁人的目光、聲音的迴盪、無法信賴的影像,一般人可能無法想像,精神患者談一場戀愛,需要付出多少代價。自始至終,劉俊謙都保持著一種「擔心症狀會再度復發」的不安感,猶疑的眼神、時隱時現的黑眼圈,甚至額邊的汗珠都讓人心疼,尤其結尾那場崩潰戲難度極高。
蔡思韵則是一次扮演兩個角色(類似《神探》中林熙蕾的設定),但挑戰在於兩個角色會逐漸融合,女孩身世揭露之後,心境轉折必須要能說服觀眾,而她執行得很認真,才讓角色最後的決定顯得合理。
其實,我們離妄想並不遙遠,有時一閉上眼,我們的人生就會陷進妄想八個鐘頭。畢竟對某些人而言,做夢本身就是一種被允許,又有時間限制的妄想形式。一旦妄想變得隱密又節制,我們與症狀的距離,或許就在眼皮的開闔之間而已。
同樣面對妄想,我們總在夢境流連忘返,佇立人間的阿樂卻開啟了錄音裝置。
不知道誰比較勇敢?
參考文獻:
● 魯思翁,龍佛衛,陸汝斌:De Clerambault氏症候羣:一例報告。中華精醫1988;2:305-13
● 孫藝文,劉秋平:雙極性情感性疾患之色情狂表現:一例報告。中華精醫1992;6:208-13
#幻愛
#思覺失調
#情愛妄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Comm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因為香港疫情的原因, 香港電影金像獎都冇辦法好似平時咁舉行, 改而係三大社交平台進行直播頒獎. 而我們Post76有幸可以跟「張堅庭」導演, 影評人「龍無忌」, 好熱戲主持「Hugo」一同在金像獎頒獎前同大家分析一下今年的參選電影。 第 39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得獎名單 最佳新演員 易烊千璽《少...
司徒一雷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57屆金馬獎入圍名單預測】
№30
最佳攝影獎
司徒一雷
《幻愛》
.
.
註:「幻」是作品的主旨,而本片的攝影也成功呈現出了這種似假如真的氛圍。攝影指導司徒一雷甚至用了兩種不同濾鏡來呈現欣欣與葉嵐,但觀者初次欣賞時,卻也不至於覺得攝影過於凸顯。關於本片攝影設計的巧思,可參考攝影師的自述。
.
司徒一雷對《幻愛》攝影的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beyondthedreamfilm/posts/330715728327796
.
本片是司徒一雷首次擔任攝影指導,稍早曾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獎,不過最終得主授予《少年的你》(2019)的余靜萍。
.
金馬獎入圍名單公布日期:9/30
(至9/29止,每日將發布至少一篇預測文。請將本站設為「搶先看」!)
#幻愛 #司徒一雷
司徒一雷 在 Lil' Ashes (小塵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完《幻愛》之後,很多觀眾都深刻記得當中的音樂,腦海中不斷回播。InterMusic Production創辦人林鈞暉及陳玉彬Julian包辦了《幻愛》的配樂及主題曲(皓賢填詞、小塵埃主唱),他們分享了《幻愛》音樂背後的創作思考:
「音樂是抽象的,看不見、觸不到,在時間的流動中一閃即逝。但從當中所得到的經驗,體驗卻是實實在在,甚至刻骨銘心的。就是這種特質,串連起音樂和「幻愛」的關係。是真是假?是夢是幻?是回憶是憧憬?「幻」的美在於分不清,摸不透;但「愛」的痛則在於感受的真實,忘不掉,揮不去。音樂在「幻愛」的角色不只是氛圍上的襯托,更是讓觀眾同步經歷電影中角色內心世界的橋樑。我們希望藉著音樂,能讓觀眾更深刻地感應到角色內心世界中「幻」的美和「愛」的痛。
我們認為「幻」總是美的,縱使這種美難以避免地會帶一點的離地,但就是這種離地讓人從現實中找到一個出口。在配樂中,我們追求一種浪漫而唯美的表達。這種表達並不真實,亦不需要真實。看了劇本後,我們知道電影取境的地點是「屯門」,一個不少港人都熟悉的「老區」。而在這電影中,她是美的,或許更貼切地說,觀眾透過主角們所看到的,聽到的這「屯門」是唯美的,是夢幻的。因為這裡就是這個愛情故事發生的地方,在愛情下,一切變得夢幻,變得美。為了加強夢「幻」的效果,我們希望在大家熟悉的畫面上,加添一份如夢一般的新鮮感。因此,在音樂中我們注入了自身對「歐洲」浪漫的一種嚮往。然而這「歐洲」並沒有一個獨特地域上的依歸,它只是我們對一種不曾擁有的「浪漫」所嚮往的投射。另外,在鋼琴的音色上,我們亦下了一點功夫。嘗試在大家熟悉的樂器中,尋找一種更夢幻的質地。當然,在音樂上能有如此的空間,亦有賴攝影師司徒一雷眼下所拍攝出來如此唯美夢幻的「屯門」。
「愛」的痛,往往來自先經歷「愛」的甜蜜、美好,但卻發現它並不是永遠在掌握之內。一套探討愛情的電影,主角們的愛情之旅理所當然地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因此,要讓觀眾感受到主角們在面對這段感情中,各種掙扎的痛,先讓觀眾真切的感受到他倆在愛中經歷了何等的甜蜜則是必須。在這種甜蜜而浪漫的表達上,我們並不介意直白一點,甚至希望音樂能帶動觀眾跟角色同步的「醉」下去。
而在這電影中,除了愛情這重要的主題外,另一探討的題目就是「精神病」。一種無法完全自我控制的疾病。亦是這病,為男主角帶來生命中難以負荷的痛。在設計男主角的主題音樂 (Main Theme) 中,我們嘗試用單純的無伴奏的琴音作為開展。琴音是空洞的,彷如在一個極度安靜的環境下,思緒來襲的出現。隨後,音樂以相同的琴音為基調 (Motif) 發展出整個樂章,過程時而浪漫,時而不安,在和諧和不協調中發展,程現一種抑壓和掙扎的狀態。在電影中,這「單純無伴奏的琴音」如身不由已的情緒般,多次的重覆出現。而且它的出往往是不能預測,如夢魘、如鬼魅,總是讓人措手不及。即使這琴音出現的方式並不強烈,甚至是以隱約,微弱的方式重現,但在音樂和故事脈絡相互連接的關係下,它已化成為一個讓男主角極度不安的警號。
創作「幻愛」的音樂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無論是從跟導演的溝通、細味畫面的意境,感受演員們的演出,都給我們在創作音樂上帶來不少靈感。感謝導演的信任和整個團隊的付出!希望大家會喜歡「幻愛」這作品。」
InterMusic Production網頁:
http://www.intermusicproduction.com/index.php/zh-tw
#幻愛 #林鈞暉 #陳玉彬 #皓賢 #小塵埃
#InterMusicProduction
#OST積極籌備中
司徒一雷 在 Comm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年因為香港疫情的原因, 香港電影金像獎都冇辦法好似平時咁舉行, 改而係三大社交平台進行直播頒獎. 而我們Post76有幸可以跟「張堅庭」導演, 影評人「龍無忌」, 好熱戲主持「Hugo」一同在金像獎頒獎前同大家分析一下今年的參選電影。
第 39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得獎名單
最佳新演員
易烊千璽《少年的你》
劉俊謙《幻愛》
區嘉雯《叔‧叔》
鄂靖文《新喜劇之王》
李宛妲《葉問4完結篇》
最佳編劇
林詠琛、李媛、許伊萌《少年的你》
曾俊榮、周冠威《幻愛》
楊曜愷《叔‧叔》
麥曦茵《花椒之味》
黃綺琳《金都》
新晉導演
文偉鴻《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
黃綺琳《金都》
黃慶勳《麥路人》
梁國斌《獅子山上》
卓翔《戲棚)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吳里璐《少年的你》
潘燚森《叔‧叔》
張兆康《花椒之味》
文念中、陳寶欣《麥路人》
利碧君《葉問4完結篇》
最佳美術指導
梁鴻鵠《少年的你》
陳七《犯罪現場》
張兆康《花椒之味》
文念中、利國林《麥路人》
麥國強《葉問4完結篇》
最佳剪接
張一博《少年的你》
羅永昌、鄒耀衡《犯罪現場》
張叔平、陳序慶《叔‧叔》
張叔平、鍾家駿《金都》
張嘉輝《葉問4完結篇》
最佳攝影
余靜萍《少年的你》
司徒一雷《幻愛》
謝忠道《犯罪現場》
葉紹麒《花椒之味》
鄭兆強《葉問4完結篇》
最佳男配角
姜皓文《犯罪現場》
盧鎮業《叔‧叔》
張達明《麥路人》
萬梓良《麥路人》
張琪《新喜劇之王》
最佳女配角
區嘉雯《叔‧叔》
賴雅妍《花椒之味》
鮑起靜《金都》
劉雅瑟《麥路人》
蔡卓妍《聖荷西謀殺案》
最佳動作設計
黃偉亮《犯罪現場》
錢嘉樂、錢家班、黃偉輝、鄧瑞華、吳海堂《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
董瑋《征途》
韓平、吳海堂《掃毒2天地對決》
袁和平《葉問4完結篇》
最佳視覺效果
潘國瑜《中國機長》
譚啟昆、吳家龍、鍾家豪、楊起超《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
徐建、魏明、李帥《征途》
黃宏達《烈火英雄》
余國亮、馬肇富、梁偉民、何文洛《掃毒2天地對決》
最佳音響效果
Victor Ray Ennis《中國機長》
杜篤之、吳書瑤《幻愛》
杜篤之、江宜真《花椒之味》
聶基榮、葉兆基《掃毒2天地對決》
李耀強、姚俊軒《葉問4完結篇》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Fly《少年的你》(Better Days)
作曲:盧凱彤 Composer:Ellen Joyce Loo
填詞:盧凱彤、吳青峰
Lyricist:Ellen Joyce Loo, Wu Qing Feng
主唱:岑寧兒 Vocal Artist:Yoyo Sham
好好說《花椒之味》Say It Properly(Fagara)
作曲、填詞:伍棟賢
Composer, Lyricist:Tonyi Ng
主唱:鄭秀文 Vocal Artist:Sammi Cheng
金都《金都》My Prince Edward (My Prince Edward)
作曲:林二汶 Composer:Eman Lam
填詞:黃綺琳 Lyricist:Norris Wong Yee Lam
主唱:鄧麗欣 Vocal Artist:Stephy Tang
兄弟不懷疑《掃毒2天地對決》Brotherhood
(The White Storm 2 Drug Lords)
作曲:蔡曉恩 Composer:Jacky Cai
填詞:劉德華 Lyricist:Andy Lau
主唱:劉德華、古天樂 Vocal Artist:Andy Lau, Louis Koo
灰色星塵《麥路人》(i’m livin’ it)
作曲:金培達 Composer:Peter Kam
填詞:小美 Lyricist:Siu May
主唱:郭富城 Vocal Artist:Aaron Kwok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貝爾《少年的你》
波多野裕介《花椒之味》
林二汶《金都》
金培達《麥路人》
川井憲次《葉問4完結篇》
最佳亞洲華語電影
大象席地而坐《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返校《Detention》
影《Shadow》
最佳男主角
易烊千璽《少年的你》
古天樂《犯罪現場》
太保《叔‧叔》
朱栢康《金都》
郭富城《麥路人》
最佳女主角
周冬雨《少年的你》
蔡思韵《幻愛》
鄭秀文《花椒之味》
鄧麗欣《金都》
鄭秀文《聖荷西謀殺案》
最佳導演
曾國祥《少年的你》
周冠威《幻愛》
楊曜愷《叔‧叔》
麥曦茵《花椒之味》
葉偉信《葉問4完結篇》
最佳電影
少年的你《Better Days》
叔‧叔《Suk Suk》
花椒之味《Fagara》
麥路人《i’m livin’ it》
新喜劇之王《The New King of Comedy》
#張堅庭頻道 #腦作室 #香港電影金像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rB1J5DyQH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