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種樹減碳很複雜 #各種生態與環境資源面向要顧慮
今天是母親節,母親節其實很適合與媽媽一起種樹(硬要),但~
大量植樹可以解決暖化問題嗎?說說能源過去也放上過正反方的意見。正方的意見認為,地球仍有9億公頃的覆蓋空間可植樹,能儲存兩千億噸的碳排,但加州大學的生態學家Karen Holl與巴西聖保羅大學森林學教授Pedro Brancalion昨天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評論,警告植樹的效應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光靠植樹創造的碳匯不可能達到抑制暖化所需的減碳量,因此只能做為緩解氣候變遷的「一小部份」。
兩位專家指出,種樹有不少好處,但類似The Trillion Tree Campaign提倡的大規模植樹造林帶來的效應並不單純,可能對當地的生態系統及原生種造成傷害,且使水資源減少;還可能擠壓當地住民的生存空間,增加社會不平等。
例如中國政府耗資巨大的植樹造林計劃就浮現一些缺點:該計劃在十多年內,讓中國西南地區的林木覆蓋率增加32%、土壤侵蝕率下降45%,但大多數的新植林種都是由單一或少數幾個非原生種構成,#使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相較本地森林低了不少。加上數量暴增的新植木蒸散掉大量水份,使黃土高原半旱地區的河川流量下降,衝擊該區人口的用水;另外,大部分造林都種植在農地上,導致耕地減少24%,新植的二次林擠壓到農地,使居民被迫砍伐原生林來製造耕地,惡化了原生林的去林化程度:在造林計畫同一時期,該區具備高生物多樣性的原生林,其覆蓋率反而下降7%。
有鑑於此,Holl和Brancalion在評論中提出了4點,做為植樹或森林改良計劃的原則:
1. 減少森林砍伐和退化:與植樹相比,維護具碳匯功能的森林完整性更重要、且成本較低。G7國家對2019年亞馬遜大火的反應是提供金援造林,卻應把重點放在確實執行法律,維持亞馬遜原始雨林的完整。
2. 將植樹視為減碳方案的其中一個項目:不要放大期望,因為森林的固碳能力仍沒有定論,不同的變因估計出來的數字可以相差十倍。
3. 平衡生態和社會目標:要正視土地的商業用途,及具潛在收益的景觀條件,例如巴西的大西洋雨林非保育區的植樹計畫帶來的收益,是該地保育區的三倍、成本卻只有一半。
4. 計劃、協調和控管:與利害關係人合作,解決矛盾的土地使用目標,才能確保植林的效率。斯里蘭卡一項針對南亞海嘯後紅樹林恢復工作的調查顯示,75%的復育區內只有不到10%的樹木倖存。
好了,我們還是要感念地球媽媽提供我們各種資源予以我們成長,所以也是要好好善待地球,思考各種維護報恩以及維持環境資源的方式捏~
評論全文:https://reurl.cc/3D6Z1R
說說前文回顧:https://reurl.cc/9E6Qz8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