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陽光普照》中一些難忘的演員與時刻
網路上有人說,面對主流媒體一面倒的替《陽光普照》叫好,相較於市場中的反應平平,是代表著媒體的墮落以及媒體圈與電影圈之間互利共生的陋習。雖然本肥宅身為一個時常寫負評討人厭的傢伙對此並不完全反對媒體會刻意美化某些電影,但我覺得本質上來看,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實是一個長久以來的合作默契,並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再怎麼樣誇飾、吹捧,最終這些電影電視必然也是需要經過觀眾的公平才會算數,而至於觀影過後的個人喜好、品味與否也就見仁見智,但我還是那句話,觀眾眼睛是雪亮的、電影是誠實的,至於地位評價就留給時間吧。
回過頭來看待這部電影,想看關於內容的想法可以看我上一篇的文章,這篇主要是想來聊聊我在看電影中所遇到的障礙,以及我深受演員所震撼及感動的地方。
首先關於障礙的部分,一如上一篇的後記,我個人覺得本片的片長對於一般觀眾理解是一大挑戰,而多線、多主角、多面向的劇情走向,在某種程度上也與觀眾產生距離。因此極有可能的是,觀眾對於這樣作品的理解是片段式且割裂的,因為看完整部片之後,我們除了很概念化的去理解所謂太陽的亮處與陰處、人的正面與反面、抑或是媒體中有人提及的兩部劇結構,其實大多數觀眾是沒有能力去理解、並昇華這樣的觀影經驗,最後只得從那些電影中的枝微片段中去投射自己曾經有所感的生活經驗,從而感受到整部電影中黑暗敘事下的溫暖。
然而,當我們自討論說鍾孟宏一路走來在創作上內容與形式上的變與不變時,或多或少忽略了這部電影在觀影上的某種門檻與省略,也同時容易擱置了自己生活中的熱切與投射,並在其他方面圓滿了整部電影。因此,回過頭來思考,縱使《陽光普照》存在著一些敘事上與呈現上的問題,但它厲害的地方是,它以強大的技術、優秀的演員、以及個人美學決定下的堅持與統一讓觀眾在觀影途中不知不覺將自己投入其中,進而引起共感,若要說這是為何,我想這就是電影的魔力吧。然後這裡就姑且不提女性角色如何扁平以及某些突兀片段的安排了。(對了還有我這次相當受不了的配樂,太多太滿太刻意了)
而說起本部片的最大亮點,除了中島長雄的攝影之外,我想就是那星光熠熠、閃閃發亮的演員陣容了。
男主角:陳以文、巫建和
先說,我是巫建和派的,如果今日投票的話,我會想投巫建和一票。這次他讓我驚艷的地方是,他終於在某種程度上走出了爆炸一的陰影,幾幕沈默不語、憂鬱、百感交集、憤怒的畫面,尤其那轉啊轉的眼睛直盯著你看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相較之下,陳以文雖然依然維持著高水準的演出,但由於近幾年來深植人心的「以文爸爸」形象過於強烈,幾場發揮的場景多有台詞輔助,因此相較之下我更喜歡巫建和一點。
女主角:柯淑勤
雖然山頂的爆哭是一個亮點,我個喜歡她在生活片段中默默撐起整個家的堅強,不管是與温貞菱、尹馨對話那幾段、抑或是不卑不亢的跟陳以文討論解約保險的那幾段,那種縱使內心已經糊成一團但有不得不表現的立體的情緒張力,著實令人動心,也深具說服力。
男配角:劉冠廷
恩,很久沒看到那種一出來你就覺得應該得獎的角色。他就像《幸福城市》中的丁寧一般,一出場便威壓全場,那種不言不語但卻又底下暗潮洶湧城府感,令人不寒而慄。這讓我想起他在《致親愛的孤獨者》中飾演的類似角色,那種話不多,但又感覺說很多的狀態,就像面對一片深藍的大海,你無從知悉他的底細。我想他就是那種遲早會得影帝的人吧。
女配角:温貞菱
温貞菱的戲份多了一點點,但相較站在許光漢旁邊好像就弱了一點,但客觀來說她呈現的那種無助、哀傷、無所適從其實某種程度上還是有打動我,或許是入圍的理由吧,我也看不是很懂。
遺珠:
尹馨的存在感很強,只可惜戲份過少,發揮空間不大。
許光漢其實存在的相當深刻,但依然是戲本身的限制,讓他沒有發揮的空間,有點可惜。
龍劭華感覺在演自己,但我覺得沒有《范保德》來得好,在那裡兩個老男人的互動,我覺得很難超越。
總結來說,我覺得這些日子觀看華語電影以來的經驗,總使常常看得很生氣,但更讓我確定的一件事情是,華語電影的語境與好萊塢甚至是歐洲影展大片的習性、偏好全然不同。因此在觀看時必然要跳脫或切換成不同的模式去理解。不然,我們會說李安的電影一定好過於侯孝賢嗎?如果不是的話,那又如何解釋侯孝賢的電影在奧斯卡外語片從無所獲,總之這就是一個分開的習題,而也是一個有趣值得一輩子研究的課題。
最後,台灣其實不乏好演員,他們只是缺乏一個好的環境、好的狀態、好的本。縱使常常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決定值得支持。
#劉冠廷獎還不給他拿到爆
上一篇:https://ppt.cc/fqJNrx
合勤共生宅評價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陽光普照》中一些難忘的演員與時刻
網路上有人說,面對主流媒體一面倒的替《陽光普照》叫好,相較於市場中的反應平平,是代表著媒體的墮落以及媒體圈與電影圈之間互利共生的陋習。雖然本肥宅身為一個時常寫負評討人厭的傢伙對此並不完全反對媒體會刻意美化某些電影,但我覺得本質上來看,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實是一個長久以來的合作默契,並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再怎麼樣誇飾、吹捧,最終這些電影電視必然也是需要經過觀眾的公平才會算數,而至於觀影過後的個人喜好、品味與否也就見仁見智,但我還是那句話,觀眾眼睛是雪亮的、電影是誠實的,至於地位評價就留給時間吧。
回過頭來看待這部電影,想看關於內容的想法可以看我上一篇的文章,這篇主要是想來聊聊我在看電影中所遇到的障礙,以及我深受演員所震撼及感動的地方。
首先關於障礙的部分,一如上一篇的後記,我個人覺得本片的片長對於一般觀眾理解是一大挑戰,而多線、多主角、多面向的劇情走向,在某種程度上也與觀眾產生距離。因此極有可能的是,觀眾對於這樣作品的理解是片段式且割裂的,因為看完整部片之後,我們除了很概念化的去理解所謂太陽的亮處與陰處、人的正面與反面、抑或是媒體中有人提及的兩部劇結構,其實大多數觀眾是沒有能力去理解、並昇華這樣的觀影經驗,最後只得從那些電影中的枝微片段中去投射自己曾經有所感的生活經驗,從而感受到整部電影中黑暗敘事下的溫暖。
然而,當我們自討論說鍾孟宏一路走來在創作上內容與形式上的變與不變時,或多或少忽略了這部電影在觀影上的某種門檻與省略,也同時容易擱置了自己生活中的熱切與投射,並在其他方面圓滿了整部電影。因此,回過頭來思考,縱使《陽光普照》存在著一些敘事上與呈現上的問題,但它厲害的地方是,它以強大的技術、優秀的演員、以及個人美學決定下的堅持與統一讓觀眾在觀影途中不知不覺將自己投入其中,進而引起共感,若要說這是為何,我想這就是電影的魔力吧。然後這裡就姑且不提女性角色如何扁平以及某些突兀片段的安排了。(對了還有我這次相當受不了的配樂,太多太滿太刻意了)
而說起本部片的最大亮點,除了中島長雄的攝影之外,我想就是那星光熠熠、閃閃發亮的演員陣容了。
男主角:陳以文、巫建和
先說,我是巫建和派的,如果今日投票的話,我會想投巫建和一票。這次他讓我驚艷的地方是,他終於在某種程度上走出了爆炸一的陰影,幾幕沈默不語、憂鬱、百感交集、憤怒的畫面,尤其那轉啊轉的眼睛直盯著你看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相較之下,陳以文雖然依然維持著高水準的演出,但由於近幾年來深植人心的「以文爸爸」形象過於強烈,幾場發揮的場景多有台詞輔助,因此相較之下我更喜歡巫建和一點。
女主角:柯淑勤
雖然山頂的爆哭是一個亮點,我個喜歡她在生活片段中默默撐起整個家的堅強,不管是與温貞菱、尹馨對話那幾段、抑或是不卑不亢的跟陳以文討論解約保險的那幾段,那種縱使內心已經糊成一團但有不得不表現的立體的情緒張力,著實令人動心,也深具說服力。
男配角:劉冠廷
恩,很久沒看到那種一出來你就覺得應該得獎的角色。他就像《幸福城市》中的丁寧一般,一出場便威壓全場,那種不言不語但卻又底下暗潮洶湧城府感,令人不寒而慄。這讓我想起他在《致親愛的孤獨者》中飾演的類似角色,那種話不多,但又感覺說很多的狀態,就像面對一片深藍的大海,你無從知悉他的底細。我想他就是那種遲早會得影帝的人吧。
女配角:温貞菱
温貞菱的戲份多了一點點,但相較站在許光漢旁邊好像就弱了一點,但客觀來說她呈現的那種無助、哀傷、無所適從其實某種程度上還是有打動我,或許是入圍的理由吧,我也看不是很懂。
遺珠:
尹馨的存在感很強,只可惜戲份過少,發揮空間不大。
許光漢其實存在的相當深刻,但依然是戲本身的限制,讓他沒有發揮的空間,有點可惜。
龍劭華感覺在演自己,但我覺得沒有《范保德》來得好,在那裡兩個老男人的互動,我覺得很難超越。
總結來說,我覺得這些日子觀看華語電影以來的經驗,總使常常看得很生氣,但更讓我確定的一件事情是,華語電影的語境與好萊塢甚至是歐洲影展大片的習性、偏好全然不同。因此在觀看時必然要跳脫或切換成不同的模式去理解。不然,我們會說李安的電影一定好過於侯孝賢嗎?如果不是的話,那又如何解釋侯孝賢的電影在奧斯卡外語片從無所獲,總之這就是一個分開的習題,而也是一個有趣值得一輩子研究的課題。
最後,台灣其實不乏好演員,他們只是缺乏一個好的環境、好的狀態、好的本。縱使常常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決定值得支持。
#劉冠廷獎還不給他拿到爆
上一篇:https://ppt.cc/fqJN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