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合掌村的你們,可以到訪這日本唯一的茅草屋頂車站(和合掌村同樣是茅草聚落)。
♨️🚃泡免費足湯看鐵道列車→https://banbi.tw/yunokami-onsen/
-
之前來到跟合掌村同列為日本三大茅草聚落之一的福島大內宿時,順遊附近的湯野上溫泉駅,為日本唯一的茅草屋頂車站(和合掌村屋頂同樣的設計),無論冬天白雪景又或是春夏天新綠都美極了!
在湯野上溫泉駅可以感受這昭和年代設計的舊時之美,還能一邊泡著免費的足湯溫泉,一邊看著繽紛色彩的列車經過,真美好。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60的網紅Sn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嘉義阿里山鄉來吉附近有個像童話小屋的「得恩亞納」,錯落山間,好像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這裡當年曾遭受88風災重創,後來因建築風貌與日本合掌村有異曲同工之處,被稱為「台灣的合掌村」。 一棟棟斜屋頂式的小木屋,色彩繽紛、錯落有致,在四周群山環抱中,「得恩亞納」彷彿是一座世外桃源。為減少破壞地形地貌,每...
「合掌村屋頂」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合掌村屋頂 在 Banbi 斑比,旅行生活計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合掌村屋頂 在 當日本oL變成了韓國不良主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合掌村屋頂 在 Sno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合掌村屋頂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合掌村屋頂 在 Jason PH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合掌村屋頂 在 合掌村換屋頂的作業| 2018.06.13 日本白川鄉合掌村通常一棟 ... 的評價
- 關於合掌村屋頂 在 綠建築走訪-日本合掌造村傳承先人智慧的生態聚落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合掌村屋頂 在 Full HD 1080p 白川鄉合掌村合掌造Shirakawa Gō 世界文化 ... 的評價
合掌村屋頂 在 當日本oL變成了韓國不良主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有屋頂的博物館~慶州良洞村(양동마을)★
下交流道後前往良洞村的路上,馬上就出現三座古墓!聽說在慶州,隨處都可以見到,果真是名不虛傳阿!!!
良洞村是大概600年前,朝鮮時代月城孫氏&驪江李氏兩大兩班(貴族)互相競爭也互相扶持的同姓村落,在2010年時被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裡面有傳統的兩班家屋及茅草屋共160戶左右,有幾戶為當時的文官、學者所使用過的古宅也被列為韓國國家指定文化財產。
良洞村在韓國現存的幾個韓屋村落裡,算是保存良好且目前都還有居民居住的,因此大多的建築物都只能在門外觀看,不能真正進入到裡面。
參觀完良洞村後,讓我想起了日本的白川鄉合掌村,屋頂一樣都是由乾燥的茅草、芒草所製成。
兩個村落也都一樣開放成觀光、有些屋子改建成民宿可住宿,也有些居民在自家門前販售一些自製的食品、飲料,也有些則是變成了餐廳,
不過合掌村的範圍似乎比良洞村來的大,但是這兩個村落所呈現出來的寧靜美不太一樣,我跟美男這兩個地方都很喜歡。
然而同時良洞村也跟合掌村一樣,是攝影同好們的聚集地,當天也有看到有韓國新人在這裡取景拍婚紗喔~~~相信冬天下雪時一定也很美!!!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在良洞村幾乎所有的路都是單向的,參觀完這個家屋得走原路回去才能再參觀另外一戶T___T,就比較費腳力一點了!
題外話,我看完良洞村後,深深覺得,連良洞村這種幾百年歷史的房子,廁所都有改建成現代化"便所",那我們美男爺爺家的廁所還真是...『絕』阿~~~哈哈哈!!是不是要好好保存一下XDDDDD
好啦,剩下的,大家就看圖來體會一下良洞村的美嘍~~~~>//////<
合掌村屋頂 在 Sno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嘉義阿里山鄉來吉附近有個像童話小屋的「得恩亞納」,錯落山間,好像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這裡當年曾遭受88風災重創,後來因建築風貌與日本合掌村有異曲同工之處,被稱為「台灣的合掌村」。
一棟棟斜屋頂式的小木屋,色彩繽紛、錯落有致,在四周群山環抱中,「得恩亞納」彷彿是一座世外桃源。為減少破壞地形地貌,每個屋子都採高架基座,並隨地勢坡度緩降,這裡過去曾經是鄒族祖先居住的舊址。
得恩亞納社區協會理事長 石明雄:「隨著這個山的形式去建,所以我們的屋子底下就有空洞,它主要是因為這邊的水太多。」
#阿里山 #達娜伊谷 #得恩亞納
追蹤snow即時動態⬇︎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r1239170
按讚我的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now-Photography-642848792540582/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now19933/
音樂來源:https://player.epidemicsound.com/
合作提案歡迎私訊 FB
合作邀約信箱: kenny19933@gmail.com
我會親自回覆!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3JRI5yNqbw/hqdefault.jpg)
合掌村屋頂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北陸中部 岐阜縣 白色世界 暴雪天氣 白川鄉 合掌村 住宿 Historic Villages of Shirakawa-go and Gokayama 英文 旅遊 2020 2019 交通 自由行
一片白雪的白川鄉
難得一見的大雪天氣
不自駕可以坐巴士直達,也算方便!
文章
https://www.mrlamsan.com/2015/01/j-bus-tourist-pass-5-takayama-hokuriku.html
世界遺產「合掌村」分布在岐阜縣大野郡白川村(白川鄉),富山縣東礪波郡平村與上平村(五箇山)。目前白川鄉內共有5座合掌村落,其中荻町的規模最大也最有名,至今完整保留113棟合掌造。荻町在觀光方面最充実,有超過20間民宿及旅館、約50家特產店、餐廳、重要文化遺產和田家、明善寺鄉土館、生活資料館等是欣賞合掌村的最佳景點。
#日本 #北陸 #白川鄉 #飛驒高山 #高山 #Takayama #たかやまし #岐阜縣
#HIDATAKAYAMA #Shirakawago #snow #Hokuriku #discoverjapan
合掌村這個名稱,來自於其建築型式,呈人字型的屋頂外表看起來如同兩手手掌合起來,於是房子被稱為「合掌造」,而村莊就被稱為「合掌村」。放眼日本,也只有這幾個村落擁有如此構造的房子。300年前居民為了適應山谷環境,將木造住家屋頂設計成60度斜角的正三角形,除了可以抵擋寒風外,這角度也使得屋頂可以承載厚重積雪,同時讓過高積雪自然崩落。這一區地處豪雪地帶、再加上位於深山、山區地形阻絕、自古以來整個村莊經常受困於大風雪與外界交通中斷,也因為這樣而形成了地區獨特的風俗文化流傳至今,也更增添其神秘美感。
不用一根鐵釘的合掌造,全屋都是以卡榫、結繩結成,並以茅草舖頂。頂覆茅草的傳統家屋,雖然堅固實用,但每隔30、40年就必須更換老杇的屋頂茅草。屋頂又斜又大,更換屋頂的工程非常浩大,並非單靠自己家人就可以完成,每當更換屋頂時幾乎要全村大動員,人數有時可以多到約200人,花費2天的時間完成。在這個村裡有個獨特的制度-結。「結」是使村人的關係更加親密的勞力交換制度。除了換屋頂,勞力交換制度遍及生産與日常生活。在這個制度之下,無論男女都必須提供勞力,互相幫忙,男的換屋頂、種田、除草、劈柴等,女的割稻子、種田、除草等。以同等的勞働回饋是基本条件。所以每當有人要換屋頂,就看到村裡壯丁如同螞蟻般密密地各自佔據屋頂一角,或傳遞草束,或仔仔細細地將草束縫結在屋頂上,每一戶人家的屋頂都是這樣靠著大家的努力搭蓋出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83zMt_ZLH4/hqdefault.jpg)
合掌村屋頂 在 Jason PH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來去 #日本 賞雪囉!( #白川鄉 #Shirakawago 篇)
2019年的 日本 冬天我終於踏上夢想之都-白!川!鄉!
下雪了!下雪了!經過大雪的洗禮,一片白茫茫的白川鄉多了一份童話。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大雪的痕跡,到處都在提醒著你小心屋頂落雪。日本人就是這麼貼心。
到訪的人很多,但是我的心情並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因為白川鄉,一輩子真的該來一次!我等你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Mb1E1jR7j4/hqdefault.jpg)
合掌村屋頂 在 綠建築走訪-日本合掌造村傳承先人智慧的生態聚落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圖:進入合掌村前,山上白雪尚未退卻,山谷間的農村民居越漸古樸(盧盈文攝) 圖: ... 呈人字形的屋頂如同兩手合掌,於是建築被稱為「合掌造リ」,也因雪融化後屋頂的 ... ... <看更多>
合掌村屋頂 在 Full HD 1080p 白川鄉合掌村合掌造Shirakawa Gō 世界文化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Full HD 1080p 白川鄉 合掌村 Shirakawa Gō 世界文化遺產中央映化社素材日本 ... 而 合掌村 的得名,來自於其建築型式,呈人字型的 屋頂 如同兩手合握一般, ... ... <看更多>
合掌村屋頂 在 合掌村換屋頂的作業| 2018.06.13 日本白川鄉合掌村通常一棟 ... 的推薦與評價
2018.06.13 日本白川鄉 合掌村 通常一棟合掌屋平均20~30年須更換 屋頂 一次,村人都利用早春還未耕作前更換。在修繕時幾乎都動員村裡100多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