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河自行車道明年完工
#地方盼設公廁單車系統
基隆市「基隆河岸親水空間串連計畫」正式啟動,中央挹注1.8億元經費,縫合7處步道斷點,市議員提及,盼能在步道周邊設置公廁、休息空間及無人化自行車系統,對此,市府指出,考量水資源、環境潔淨,不宜設置廁所,會再研議。
工務處表示,本市自行車道有7斷點需縫合,包含七堵區四座橋樑間的車道貫通、暖暖區過港路的步道架高工程120公尺及步道改善880公尺,以及興隆街的河岸懸臂道工程等,完成後即可一路暢行至新北的瑞芳區,日前國發會邀集相關部會確認細節及經費,營建署也核定所有費用,預計明年6月完工。
市議員張耿輝、呂美玲則認為,應設立公廁、飲水補給站及休息場域,給予民眾便利空間,並提出能效仿汐止端的規畫。
對此,工務處進一步說明,目前首要目標是優化基隆河防汛及串連步道,未來建置完畢,相關局處會有應對措施,無論是休憩空間、行銷推廣等,至於設立公廁,考量水資源及環境潔淨,不宜設置,仍待計畫完成後,依實際使用情形,再行規畫。
合興隆座廁 在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穎孟踏實服務.台北安心迎夢!第四會期問政報告
.
春節假期咻地一下就結束了!大家是否有把握好天氣出遊走春呢?多虧大家齊心努力,落實防疫工作,我們臺灣人又平安地度過了一年,成為全球少數能夠活動、聚會的正常國家,能夠享受著假期與團聚的快樂。
.
大家的平安、快樂,不只是防疫人員努力的目標,也是穎孟努力的目標。在開工的第二天,穎孟也要向大家報告過去半年的問政服務成果。在第四會期,穎孟不只會勘、協調多處公設改善,更持續監督三貓計畫、南環線工程與景美溪自行車道。穎孟希望,在新的一年,與大家繼續努力,一同打造更好的臺北、更好的大安文山!
.
#市政質詢
▉ 持續把關雙城論壇
.
2020年台北市持續舉辦雙城論壇,儘管台灣善意以待,但中國矮化台灣、統戰台灣的企圖卻從未止歇。柯市長對此卻毫無應對。雖然柯市長曾多次表示會採取對等尊嚴進行交流,但穎孟在施政報告質詢時,詢問柯市長是否支持九二共識,柯市長卻表示不知道九二共識定義是什麼,也沒有在施政報告中具體說明對等尊嚴交流的方式;在總質詢時,詢問柯文哲市長何謂一中原則?市長先是表示不知道,又說為什麼要這麼在意?你揮過來,我揮過去就好了。
.
面對中國官媒藉雙城論壇吃臺灣防疫豆腐,柯市長也說不要太在意媒體寫的話。臺北市十二行政區都與上海簽備忘錄,中國卻藉此深入鄰里進行統戰。穎孟指出,雙城論壇交流是否確實讓台北得益,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而2020年視訊雙城論壇的費用,更是與2016年實體活動差不多!穎孟認為,雙城論壇在政治上、國際戰略上、在經貿文化民生上都有問題,同樣是雙城論壇,曾舉辦兩次的臺北巴黎雙城論壇更有實質效益,卻在林洲民局長離任後停辦。
.
穎孟要求,市府應建立雙城論壇檢核標準、向比臺灣進步的城市學習、續辦臺北巴黎雙城論壇、評估世界城市論壇。市長除表示將研究與巴黎的進一步合作外,也允諾這四項要求。
.
▉檢視無現金支付規劃
.
臺北市預計在2025年達成無現金支付預計普及率90%的目標。穎孟認為,面對高齡社會,長者是否能夠適應無現金支付是個問題,需要檢視普及率目標是否過高:推動學雜費無現金支付,是否反而會令無法使用無現金支付的弱勢及隔代教養家庭受到歧視,需要關注;最後,穎孟也要求市府整合支付平台,使其更便民好用。
.
▉推動都市計畫融入性別主流化
.
在本會期的工務部門質詢中,穎孟指出都發局最新的108年性別平等設施成果報告中,社會住宅相關設施提及跟性別平等無關的空中跑道、屋頂農園,顯示都發局尚未將性別平等概念落實在都市計畫中。
.
因此,穎孟建議都發局長應對不同性別的需求加以研究,重新規劃性別主流化的落實方案,編列實驗性或常設性的創新預算,和性別平等建築設計師共同規劃性平都市設計概念。穎孟也提出幾個國外的性別主流化都市規劃嘗試,尤其著重女性安全的夜間照明、安全廁所等,供都發局參考。
.
#安心出行
.
▉持續推動增設智慧公車站牌,搭公車不再枯等。
– 天恩宮、興隆公園、警專、興隆辛亥路口、景明街口、興隆國小、興隆山莊、海巡署、政大和墅社區等多處完成設置。
.
▉增設停車格、停車場。
– 成功爭取辛亥生態公園周邊、木柵市場周邊增設停車格或停車場。
.
▉推動設置友善視障有聲號誌。
– 成功爭取政大校門週邊設置。
.
▉監督 YouBike 2.0
– 針對 YouBike 2.0 無法銜接 1.0 造成亂象,穎孟要求縮短轉換期、加強轉換期間宣導。同時也與交通委員會同仁,一同要求市府改善權利金契約。
.
#安心社區
.
▉推動電線、電箱、電桿清整,改善環境景觀
– 成功爭取萬寧國宅公車站、辛亥路四段101巷、景美街、木柵路二段161巷改善。
.
▉改善夜間照明,讓大家夜歸也能安心。
– 羅斯福路五段97巷夜間照明不足,與萬盛里徐里長一同協調會勘改善。
.
▉推動兒童街道遊戲。
– 大安區部份地區缺乏公園,穎孟協助民間於臥龍里、敦安里等地舉辦兒童街道遊戲,讓孩童就近享受暢快童趣。
.
▉推動親子廁所設置。
– 台北市68座公園中有有28座沒有廁所,穎孟持續督促公園處檢討改善,並獲公園處承諾將景美運動公園納入優先施作公園。
.
▉推動改善警察住宿問題。
– 台北市有800多位警察有住宿需求,卻僅有285戶警察宿舍,有高達65.4%的警察僅能自力租屋,對於外縣市調入的年輕警力帶來負擔。穎孟在質詢時要求市警局注意此問題,並協助解決,獲陳嘉昌局長允諾研議改善。
.
▉推動友善人車環境。
– 部份區域商家卸貨需求大,標線型人行道淪為停車場,穎孟要求交通局確認違停熱點,並評估可行地區加設實體阻隔。
– 許多文山區公寓沒有停車場,長輩不得不在紅線上下車而被檢舉,穎孟要求交通局納入黃線評估。
.
▉協助改善破損公設。
– 萬利街30巷旁綠地泥沙沖刷造成人行道泥濘,穎孟會勘協調改善,並檢查颱風過後樹木健康,避免樹倒危險。
– 捷運萬芳社區站人行道破損,協調相關單位修繕。
– 興德路傳統市場道路不平整,民眾憂慮長輩購物安全,穎孟會勘協調整平。
.
#休閒迎夢
.
▉振興貓空觀光
– 持續監督市府 #三貓計畫 及貓空纜車虧損問題。
– 要求市府三貓計畫做好網路、平面整合行銷宣傳、觀光巴士導覽以及串連當地茶農。
– 木柵嘻哈音樂興盛,如 MC Hotdog 、MJ116 等都出身木柵,穎孟要求市府推廣觀光時,也結合在地音樂文化進行行銷。
.
▉爭取景美溪沿岸河濱自行車道
– 柯市府「十年自行車網計畫」惟有木柵景美溪岸段是沿著木柵路設置,恐造成車種混雜,也錯失水岸景緻。
– 穎孟爭取該段自行車道延河濱設置,安全分流,景緻更好!
.
#交通迎夢
.
▉監督捷運南環線
– 捷運南環線施工在即,穎孟持續監督施工交通維管計畫,降低交通衝擊。
– 臺北捷運發達,卻欠缺特色站點。穎孟爭取南環線站體藝術化,結合在地脈絡,打造臺北記憶節點。
.
過去一年,承蒙大家的支持與鼓勵,讓穎孟能為大家完成這麼多的工作。新的一年,也希望大家繼續給予穎孟指教,一起讓台北、讓大安文山變得更好!
.
問政快報電子檔: https://reurl.cc/WEDMqk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合興隆座廁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華商場誕生前後 1960 vs 1961
上圖由《聯合報》記者於1960年7月2日在臺北市中華路與開封街口的高處往北拍攝,當時中華路上的違建住戶為配合新商場的興建而開始自行拆除違建。
下圖由《聯合報》記者陳明輝於1961年3月27日在同地拍攝,此時中華路上新建的中華商場即將竣工。
謝謝 報時光UDNtime 提供圖片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附錄】
1963年6月3日《聯合報》第8版「聯合副刊」
玻璃墊上
中華商場難題(上)
撰文:何凡
民國卅八年初,許多從大陸流亡來台的人,在台北市北門到小南門鐵路兩旁的空地上,開始擺地攤為生。漸漸的由攤而棚而屋,成了一條一公里長,一千六百六十一戶的「違建帶」。這條帶子橫貫台北市,在西門一帶的正面,若干家飲食店裝潢得燈火輝煌,晚上看看還不錯,像是一個閃亮的帶釦。但是帶子的兩端就不行了,尤其是靠近小南門一帶的貧民窟,其污穢與雜亂實在出人意表。坐火車來台北的人,先經過這個地區,其印象之惡劣可想而知。
五十年四月一日,整建的中華商場落成,化大違建區為合法。而且把竹棚木壁改為鐵筋洋灰,居民不再到鐵道上便溺了,改用抽水廁所。一時群稱這是化腐朽為神奇,為解決違建難題開了一條新路。直到今天,如果晚上站在新生戲院門前看看,像一條火龍,的確很壯觀。
但是中華商場開幕到現在兩年多,發現經營情形並不全合理想。甚至有非想法馬上改良不可的情勢。這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任何一個新工作,總有考慮欠周之處。市民都希望中華商場改得合乎理想,以鼓勵其他違建區也依式改建。原計劃的中華商場,是祇做生意,並不住人。像外國的小商店一樣,每天老板鎖了門回家。即使是住人,也是單身看店的,而不住家眷。但是原有的店舖多是小本經營的家庭商業,白天是店,晚上是家。還有,二三樓根本無生意可做,住家反是惟一的辦法。據報上統計,八幢大樓的一千六百四十四間店面,實際現在才開了六百八十三個商店。雖然有若干家佔了不止一間店面,但是總有一半閒下來,都做了住宅。
商店變成公寓,問題就多了。可能有人做生意不興隆,但是生孩子卻不含糊。現在遊中華商場,可以看到成群打夥的毛孩子在各層樓間鑽來鑽去,根本不像「買賣地兒」。孩子們大哭小叫,大人也要跟在裡面抓屎抓尿,排難解紛。在這種環境中,無論買或賣,都意亂心煩,搞不出名堂。
連帶著,女眷們埋鍋造飯,把新牆都薰黑了。而垃圾也因之增多,那間堵著樓梯口的垃圾室真是「人皆掩鼻而過之」。本來垃圾室設計的就不是地方,現在產量一多,就更增其臭了。同時有家眷就有洗的衣服,於是越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挑出來的「萬國旗」越熱鬧。
1963年6月4日《聯合報》第8版「聯合副刊」
玻璃墊上
中華商場難題(下)
撰文:何凡
中華商場的「和」「平」兩樓,是全商場較冷僻的地區。因之住宅更多於店面,甚至臨街的第一層也有住戶。這樣,家庭與馬路合一,實在不妥當。連帶著後背的走廊就成了飯廳。菜販推車到走廊上販賣,又成了菜市。總之,買賣做不成,取而代之的是「大雜院」。一座嶄新的樓房,經過兩年工夫,現在從火車上看看後背,煙薰火燎,衣衫招展,已經不成樣子。
本來當初希望每家商店的主人都另有住宅,設想未免略高。真有那樣財力的店家,也不至於到中華路去開違建小店。事實上,這地方為地勢所限,也開不了大商店。我們看報上的統計,在整個中華商場的六百八十三家商店中,佔第一位的是成衣,共六十六家。以下是:(二)飲食店,六十家(三)西服店,五十八家(四)電器業,五十四家(五)皮鞋,四十四家。都是小本經營,以一兩間門臉的為多。像這類店家,自然以自己的房子自己做生意為最合理想。如果買或租房子做生意,就難賺出房錢了。
據報上說,中華商場以信樓新生戲院對面的局子為最貴,每間有的貴到五十萬元,租金四千元,押金三萬元,真成了寸金地。最便宜的愛樓三樓有一家住宅,月租二百元,且不要押租。說老實話,像這種市中心的交通方便地段,房子又新又牢,花幾百塊錢住真不貴。所差的是,大雜院的日子嘈雜紊亂,有點兒不堪領教。
現在一般人的看法是,中華商場住家既不相宜,最好是把商業繁榮起來,仍保持商場的面目。改善的方法包括利用樓頂建娛樂場,但是頂樓是否能容納多人不影響安全?颱風季節來了,露天花園是否相宜?這都是問題。也有人主張修天橋和電梯,以方便遊人。不過這筆錢由誰出恐怕很難決定。更有人認為商店應當分類集中,才好營業。但是這對於一個公營的商場已有困離,何況屬於一千多個房東的中華商場?其實中華商場的二三樓卻無妨提倡出租做寫字間用。寫字間不做門市生意,不怕顧客不上門。而比住家眷又乾淨得多。以此地交通之便利,又是寫字間所必備的條件。以前北市府曾擬租一二十間設自助餐廳,餐廳可以吸收大量食客,對於附近商店是有益的。但是,因為房東意見紛紛,又租不成。中華商場之難弄可想而知。現在商場的房東已經到了該「自覺」的時候,如果再堅持個人利益,恐怕整個商場的繁榮就無法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