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種正當職業該被歧視
前些日子英國每日電訊報說,機師和機組員曾是台灣令人稱羨的行業,如今卻成為疫情的代罪羔羊,被社會大眾鄙棄。
最近一位國航機師,因為從登機梯跌落送醫急診,卻被婉拒無法入院檢查,僅能在醫院外頭,選擇在沒有任何檢查之下直接上石膏,或是服用止痛藥。
還有一位天才議員竟語出驚人說:「長程航班後,機師、空服員落地就想去購物旅遊,變成每次破口。」
身為空服員的另一半,我只想說一些公道話。
我們都說職業不分高低貴賤,諷刺的是在輿論過度簡化事實的風向之下,機師或機組員卻往往成了我們這個社會被歧視的對象。
「護理人員染疫是前線英雄,為我們犧牲奉獻。」
「機師染疫卻是防疫破口,是害群之馬。」
明明都在前線冒著生命風險辛苦作戰,輿論的風向卻有如天壤之別。
旅客的運輸、家人的團聚、物資的配送、經濟的運行,疫情時代如果沒有機組員的堅守崗位,世界根本無法維持基本秩序,甚至,因為隔離、因為接觸減少、因為運送需求變大,上述那些過去看似再日常不過的事情,如今都變得彌足珍貴。
講個更簡單明瞭的例子,如果沒有機師或組員,全球的疫苗口罩配送與醫療資源要如何處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國籍航空的空服員,風塵僕僕飛到了外站後,在飯店Check in 拿的是一次性的房卡,也就是按規定進去後就不能出來了。所以我實在無法理解,這樣要如何去血拼?何況,到了疫情比台灣嚴重千百倍的國外都市,縱使心底再想放鬆,考量到自身健康風險,正常人都應該有基本智慧權衡才對?
事實上,防疫所需,機組員長程航班完成後住宿外站,依規範必須全程待在房間裡面,不可外出或接觸當地人,如果說一次的長班需要至少三、四個工作天,那麼不是長時間在密閉機艙裡,就是落地後要整天關在房間。除此之外,回台灣後還要繼續隔離十四天,所以說,總計一次長程航班的隔離天數可能就將近二十天;假設一個月一次長班,一年就有十二次這樣的輪迴,那種心理壓力絕非外人所能體會。
用同理心試想一下,如果是你受得了嗎?
很多人可能會說,本來就該遵守防疫規範。我當然認同,然而,重點在於機組員也是人,他們的工作固然沒有比較高尚,但也沒有比較卑微,我們對所有職業都應當一視同仁地尊重,何況在疫情時代,機師和機組員更是同醫護人員一樣,每天都在前線作戰的高風險行業。
或許又有人會說,染疫的機師就是因為不遵守隔離規定到處亂跑,才導致病毒擴散的害群之馬。
這又是一個思考邏輯的錯置。
問題不在「機師」,而是「這個人」;意思就是和「職業」無關,和「本性」有關。
任何群體都有不遵守紀律的害群之馬,如同醫護人員固然辛苦令人欽佩,但一定也有少數不肖的醫師護士,各行各業亦同,一定也有不遵守防疫規範的人;人的品行與工作本身沒有關係,我們都不應該將任何職業標籤化或污名化。
這是一個愛貼標籤帶風向的時代,但我們都該有獨立的思辨能力。
#看著老婆的辛苦有感而發
#感謝每位在前線堅守崗位的各行各業
#照片是17年在阿姆斯特丹的機場準備起飛前
#懷念世界到處旅行的日子
#Y的深夜呢喃
#YouGun #群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球球Mik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自己非常喜歡一個例子 圓柱體, 從不同角度看可能會是長方形也可能會是圓形,但他依然是圓柱體, 不管是長方形還是圓形這兩種看法都對,只是角度不同。 希望大家能夠更包容跟自己看法不同的人(つ´ω`)つ 也希望大家在這個方便獲得資訊的時代,不是聽單方面的說法, 而是更全面的去了解事情的真相,當個理性...
同理心日常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韌性與基本歸因謬誤
來一場思想實驗,想像某個下雨天,你走在離家不遠的街道上,正要去參加一場重要會議。一輛超速的車子從身旁疾駛而過,濺起的水花潑得你一身濕,你會怎麼做?
很多人會低聲咒罵。有些人會對著開快車的駕駛大吼。這會改變你的心情嗎?多久?幾分鐘?幾小時?幾天?很多人在抵達目的地時仍會怒火中燒,到處跟別人講這件事。
有很多類似的思想實驗可以做,同事開會遲到、潛在客戶的言詞讓你覺得很無禮、打電話給銀行時等候接聽等到天荒地老。
#不管負面事件的大或小, #它們停留在我們心中的時間,
#往往比同等規模的正面事件還要久。
其中一些事件是否由基本歸因謬誤所引起?
來回顧一下濺水花的思想實驗,是什麼讓被濺到水花的人如此惱怒?在這個情況下,如果最惱怒的程度是十分,你會打幾分?
你對駕駛做出了什麼假定?你可能會認為他粗暴、傲慢甚至白目。還有什麼形容詞出現在你的腦海中?如果你知道這名駕駛趕著去醫院見瀕死的親人,你會改變你的形容詞嗎?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名駕駛工作面試遲到了,他已經失業好幾個月,承受巨大壓力,你的形容詞會有所不同嗎?或是有其他原因,讓並非鐵石心腸的我們產生同理心?
如果你知道此行為背後的來龍去脈,在情緒上受到的影響是否會縮短,連鎖反應也跟著改變?對很多人而言,濺水花事件引發的同理心會讓心情不那麼惡劣。
為什麼我們在被濺到的當下,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名駕駛很白目?答案是基本歸因謬誤。駕駛的行為被視為反映了他的人格而非單純情況使然。下次問問自己為何生氣以及為何假設駕駛毫不在乎別人。坦白說,有些駕駛真的很白目,愛把別人的鞋襪弄濕。不過,強烈的負面反應只會懲罰到你,不會懲罰到對方,你本來可以很有生產力的一天可能因此被毀了大半。
當然,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永遠不會再見到那一名濺水花駕駛。也就是說,我們做出的反應並不會影響到未來跟這個人的關係。但要是我們在跟客戶或同事互動時,基於基本歸因謬誤做出反應呢?我們可能約了新客戶第一次會面卻出師不利,渾然不知對方已經失眠了兩星期。或是在同事不回電子郵件時認定他沒禮貌,但搞不好對方正在處理個人生涯危機。
這重要嗎?我認為很重要。你不會希望因為生病錯過會議就被貼上「不負責任」的永久標籤,或是如果火車誤點趕不上考試,你會希望能被通融進入考場,同樣地,其他人也會遇上衰運或影響日常互動的不好經驗。下次這種情況發生時,提醒自己基本歸因謬誤的存在,減少一開始互動可能產生的不快。這麼做能幫助你把同類型的事件都歸為「這種事是難免的」,讓你在面對日常打擊時更有韌性。
.
《#大局思維》
倫敦政經學院行為科學教授,教你如何放大格局、掌握關鍵,達成最有利的職涯擴張目標
Think Big: Take Small Steps and Build the Career You Want
.
作者:葛蕾絲‧洛登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1)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正確的歸因很重要。然而,我們不一定有機會驗證,哪一種歸因正確,也說不定沒有標準答案。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很重要了:什麼樣的歸因,所造成的內在反應,對我們後續的適應有幫助?
這篇摘文就是在談這樣的事。您可以發現,我們腦中有越多可能性,我們越不會狹隘自己的視野,情緒通常也越穩定。
這本書裡所涵納的知識,很能助益您的生活。不煽動,但很實用。
祝願您,別常用自己的歸因,處罰自己!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同理心日常例子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滑手機的時候跳出一則新聞,標題是「全世界剩台灣恐慌?」內文是有網友以美國做為例子,指出「美國這幾個月確診數比去年同期多,但是你也沒看到美國人恐慌」,每次分享日常生活,也或多或少都會收到訊息:「好羨慕美國打完疫苗可以過正常生活喔。」
是嗎?美國的生活正常了嗎?美國人不恐慌嗎?
我有個同事,過去一年半因為疫情,在家自己幫孩子上課,Home school了一年半,好不容易盼到八月底學校開學了,結果開學第一週,小學二年級的兒子確診,全家得自我隔離,兒子也變成佛羅里達州天天上升的確診數字之一,身為母親,她操壞了心。上週跟研究所教授吃飯,她說他有兩個學者朋友,本來在佛羅里達州的大學任教,開學第一週宣布辭職不幹了,原因是因為校方沒有要求學生要打疫苗才能到校上課,校園內也沒有任何要求學生、老師戴口罩的規定,不是因為佛州沒有病毒,是因為學校決定跟病毒共處,但這作法不是和平共處,根本就是裝盲假裝看不到病毒,兩位教授實在受不了,決定另尋他職。
生活離不開政治,但扯到政治很多事情就會變得很複雜,這時候我們應該學習讓數據說話,圖片上是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數據,可以看到美國的確診人數在春天開始施打疫苗之後有顯著的下降,但是到了夏天,可能因為旅行、變種病毒、恢復正常生活等原因,確診數不斷在飆高,打疫苗不代表不會確診,我身邊多的是打了疫苗還確診的病例,也就是說疫苗真的不等於完美防護,打了疫苗之後還是得戴口罩、勤洗手、增加自體免疫力,不說你可能沒注意到,圖片下方的紅線是台灣的確診數,在五六月稍稍上升之後,獲得了還不錯的控制(只是現在又被不遵守防疫規定的機師毀了)。
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跟別人學習,學著不要獵巫、學著對於確診的人多點同理心、學著提醒自己誰都不想生病,但是美國某些州這種所謂「跟病毒共處」然後假裝看不見病毒的作法,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五六月的疫情高峰,讓台灣的確診死亡人數增加到八百多人,即使台灣人那麼害怕病毒、那麼恐慌,都還是讓八百多人失去了生命,而你們知道嗎?美國面對病毒的神態自若,是建立在64.9萬條人命上,你沒看錯,疫情爆發到現在,整個美國有超過4000萬人確診,64.9萬人死亡。
我知道大家對疫情都會疲乏,好不容易才能稍稍過正常生活、才能把孩子塞回學校,面對疫情再起,心中的不安真的讓人很焦躁,但是真的,不要再拿歐美那套方法來譏諷台灣人面對病毒的謹慎,因為我們應該不會想看到幾十萬人的生命逝去,也沒有人的生命值得被犧牲。
同理心日常例子 在 球球Mik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自己非常喜歡一個例子
圓柱體,
從不同角度看可能會是長方形也可能會是圓形,但他依然是圓柱體,
不管是長方形還是圓形這兩種看法都對,只是角度不同。
希望大家能夠更包容跟自己看法不同的人(つ´ω`)つ
也希望大家在這個方便獲得資訊的時代,不是聽單方面的說法,
而是更全面的去了解事情的真相,當個理性的閱聽人⸜(* ॑꒳ ॑* )⸝
-
球球➤https://bit.ly/2LwOo7B
-
也可以在其他平台找到我唷(*´∀`)~♥
twitch➤newmika0529
facebook➤Mika球球
instagram➤newmika0529
-
商業合作聯絡方式d(`・∀・)b
合作信箱➤mika@capsuleinc.cc
-
*Stream Deck
- 實況主控台、直播更容易、特效更豐富、提高觀眾互動及品質
- 15個LCD螢幕即時互動按鈕
- 強大軟體內建OBS, Youtube等串流及社群平台功能
- 極致個人化設定及SDK,可擴增許許多多不同功能
- 教學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CEs7WHNdB8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NaeO86
*Virtuoso
- RGB燈效、超耐用金屬框體
- 無線、USB、3.5mm三模傳輸
- 獨家Slipstream無線傳輸技術,更穩更快更遠
- 16+小時電池容量
- 語音清晰、可拆卸、指向性麥克風
- 7.1環繞、50mm音效驅動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qDeaeq
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CorsairTaiwanfans/
Elgato軟體下載: https://www.elgato.com/en/gaming/downloads
#貓咪 #咬線 #球兒有話要說
同理心日常例子 在 【大來賓開講】洪蘭分享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關鍵祕訣!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同理心 是與生俱來_父母後天的引導與教養更為重要 同理心 是一種感同身受的能力,因為能夠「同理」,我們才能了解他人的感受;因為有了「了解」, ... ... <看更多>
同理心日常例子 在 JFun - 【同情心、同理心,你知道兩者的差異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同理心 ,其實就是一種換位思考,我去感受你所感受的,我站在你的位置、立場去感受、體會。 舉個例子好了,朋友跟我訴說他的失戀: 【同情心】:我替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