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t down" 這台式辦公室英文從哪來的?】為什麼錯,比錯什麼重要
很多文章、英語學習雜誌都專文談過,台灣公司裡很多人喜歡隨口講 "cost down" 這樣的台式英文,甚至整理出最容易犯錯的十種用法。
這樣的「單一事件」要改正、學起來不難。但重要的應該是了解如何去杜絕「系統性錯誤」。
"Cost down is very important." 這樣的錯誤句子,錯誤來源是什麼?
很多人會覺得是聽同事聽大家講一講,所以也跟著用起這樣的「共通語言」。用最「政治正確」的方式談,其實有這樣的共通語言、彼此聽得懂,沒有什麼不好。但以「學習英文」的角度,我們要知道這樣的錯誤來自於學語言 (英文 in this case) 的人常會有的一個 (ㄏㄨㄞˋ) 習慣: 「過度簡化英文規則」 (oversimplification; Selinker, 1972)。
降低成本,有一種表達方法叫做 "bring the cost down",聽久了大家可能腦中會「迴盪」剩下 cost down 這樣的「聲音」,久了以沒有弄清楚詞性差別的方式用出 "cost down"。 bring the cost down 的 cost 是名詞(受詞),而台式英文中的 cost down 變好像當動詞片語的方式使用了。
同樣的狀況還有高頻的錯誤像是 "how to access to" (來自於觀察 gain access to", "I lack of experience..." (來自於 suffer from a lack of experience in...)。
2017年開始,學語言要思考 why。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