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生食的酵素,在人體中可以發揮功效嗎??
=============
原文是在2014年04月25日發表於FB的貼文,
2021年04月25日修訂整理轉貼於und城邦部落格
http://blog.udn.com/dietitian/162011692
=============
看了聯合新聞網 2014/4/25 吳家誠教授發表的 《誰把食物中的營養變不見了?》
吳教授此篇寫的不錯,但個人對於生食與酵素的部分有些想法,實在不吐不快。
*-*-*-*-*-*-*-*-*-*-*-*-*-*-*-*-*-*-*-*-*-*-
而人類所需要的消化酵素可以來自體內口腔,以及消化道內的益菌類產生,更主要透過胰臟等器官的分泌,產生的各式不同的消化酵素,例如各種蛋白酵素、澱粉酵素、脂肪分解酵素等,當來自天然食材的食物酵素,因為熟食作法,經過加熱而破壞了後,自然也加重了消化酵素產生的主要器官,如胰臟的負擔,這對一個生食與熟食不平衡的飲食做法,造成的是一個對健康不利的現象,因為當胰臟因為長期負荷過重,一旦產生病變後,許多相關的疾病也因此產生,有研究顯示當動物與人類的胰臟因為長期負荷過大,產生腫脹現象時,身體的其他器官卻產生萎縮的現象,包括腦部。
全文網址: 誰把食物中的營養變不見了? - 吳家誠專欄 - udn專欄 - udn時事話題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510332#ixzz2zuOKYYlX
Power By udn.com
*-*-*-*-*-*-*-*-*-*-*-*-*-*-*-*-*-*-*-*-*-*-
中間那段「酵素」的論述,是個大敗筆。
一看就知道,不符合生理生化學......
酵素,是蛋白質,怕胃酸,也怕膽汁。
來自動植物細胞的「#酵素」並不能被人體直接利用,小部份來自植物,可幫助消化的酵素,在接觸胃酸和膽汁後,都會逐漸失效!
這些來自生食的"動/植物酵素",並不能協助人體的酵素系統,更不能以酵素的型態被人體吸收,頂多是在分解為胜肽或胺基酸之後被吸收,成為人體合成蛋白質的原料而已。
再者,造成胰臟大量分泌協助蛋白質、澱粉和脂肪消化與分解的酵素(外分泌),負荷過重,是因為「過食」!
大量的飲食份量,尤其是因著大魚大肉而來的蛋白質與脂肪,若是再加上充滿油脂的麵包點心,胰臟當然會無法負荷!
當人體因為攝取大量油脂與熱量,超過身體代謝的負荷,導調節代謝的內分泌異常~例如胰島素抗性的出現,於是胰臟可能需要分泌更大量的胰島素,於是造成內分泌一連串的問題!
所以,現代文明病的問題
在於「吃太多造成人體負擔的食物」
而不是「生不生食」的問題!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瘦肉精+核食危機! 吃豬睪丸能體力變好、變聰明? 驚驚!!吃到"瘦肉精"有害人體? 萊克多巴胺是一種"荷爾蒙毒"?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未來"福島五縣"食品恐進口? 節目來賓: 敏盛醫院副院長 江坤俊醫師 腎臟科醫生 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 醫藥記者 洪素卿的食品醫藥資訊網 師大化學系教授 ...
「吳家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吳家誠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吳家誠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吳家誠 在 每天努力Hack國家!士修的17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吳家誠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吳家誠 在 美味生活HowLiv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吳家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吳家誠 在 [新聞] 衛福部就是不查化學教授吳家誠:統一油- 看板CVS 的評價
- 關於吳家誠 在 吳家誠的個人檔案 的評價
- 關於吳家誠 在 核能流言終結者- 【吳家誠教授又來了,刻意要抹黑原能會與 ... 的評價
- 關於吳家誠 在 「右眼恐失明」! 師大教授吳家誠控遭圍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吳家誠 在 Give me five!師大教授吳家誠醉倒高鐵 - YouTube 的評價
吳家誠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參加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
有位科普工作者的朋友,在會後寫文討論三個場次分別為科普媒體、查證媒體、主流媒體,在面對科學的宏觀差異,並提到:
「跟查證有關的新興媒體,開始減少了直接面對科研成果,而聚焦於尋找或判斷可信賴的專家,仰賴專家的論述或專家的協助。可能放了更多的心力是在議題相關的社會脈絡。從與談人的說法,聽起來是一種基於嚴謹新聞學理論所發展出來的方法?
但這個方法論,就實在與科研或科普的方法,有蠻大的差異了?如何挑選與判斷專家?這些挑選判斷的原則跟科學社群處理科學知識原則為什麼不一樣?可不可以不一樣?例如對TFC的質疑,會不會根源就是這個核心理念的差距?」
(TFC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
主流媒體這一塊,我可以給出答案。
為什麼新聞時常報導特定的學者專家?答案其實很簡單,每個在第一線的記者都知道:因為那些學者專家好配合。我不喜歡談太多應然,我討論的是實然。
這裡的好配合,不一定是受訪者照著媒體給的腳本演出。有些菜鳥記者急著應付長官要求的點,對受訪者提類似照稿演出的要求,有時會引起受訪者暴怒。但你要記者臨時上哪找人呢?
尤其是做電視台新聞,有時間壓力,你好約、講話有點,觀眾喜歡,長官就喜歡,下次也拜託你。所以就會發生某些胡說八道的「學者專家」整天出現在新聞中的不幸,例如談空污找莊秉潔、談食安找吳家誠。
當真正專業的教授不願意碰觸爭議惹得一身腥,言論市場就會被這些劣等貨佔據「學術界的代表權」。
■
問題來了,查證媒體更接近科普媒體一點,還是主流媒體一點?永遠要回歸到「人」來考慮。查證媒體的工作者,本身的專業領域通常不在科學,至少不常直接閱讀與理解文獻,仍然必須仰賴學者專家。
這時候,選取哪些學者專家就變成重要關鍵。
當然,查證媒體會宣稱它們非常認真,堅守立場中立的查證原則。我不是要預設立場,但它們之中的每個「人」,都有分辨立場與專業的能力嗎?抽離自身的意識形態做情報分析,本身就是一門高深的專業素養。
更別提,面對頂著教授頭銜的學者專家講述的資訊,如何分辨哪些是科學文獻的證據力和解釋範圍?哪些只是該教授的個人主觀看法,卻混雜在「看似科學的解釋」之中?
撇開那些漂亮話,查證媒體找學者專家的標準,在實務上最終還是「好配合」,特定單位推薦特定學者,論述就會傾向特定脈絡,只是它們會多花點心思做包裝。
請注意,這裡我完全沒有褒貶的意思,甚至認為這是正常且某種程度也正當,純粹是描述實然現象,從查證的源頭就會有競爭言論市場的社會結構,以及權力的脈絡。
■
可能有相關的題外話,我們都知道研究生的論文很會唬爛。又按照常理推論,查證媒體的新聞專業不太可能高於主流媒體,科學專業不太可能高於科普媒體。
當與談人自稱是一種基於嚴謹新聞學理論所發展出來的方法,坐在台下的我只好露出不失禮貌的微笑。
※圖片引用自「ATCC:科學論文中20個謊言金句!
https://upload.facebook.com/myatcc/photos/a.169907769722326/429885820391185/?type=3
--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2021元/月)
https://p.ecpay.com.tw/B457051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828元/月)
https://p.ecpay.com.tw/DBDB79E
吳家誠 在 每天努力Hack國家!士修的17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參加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
有位科普工作者的朋友,在會後寫文討論三個場次分別為科普媒體、查證媒體、主流媒體,在面對科學的宏觀差異,並提到:
「跟查證有關的新興媒體,開始減少了直接面對科研成果,而聚焦於尋找或判斷可信賴的專家,仰賴專家的論述或專家的協助。可能放了更多的心力是在議題相關的社會脈絡。從與談人的說法,聽起來是一種基於嚴謹新聞學理論所發展出來的方法?
但這個方法論,就實在與科研或科普的方法,有蠻大的差異了?如何挑選與判斷專家?這些挑選判斷的原則跟科學社群處理科學知識原則為什麼不一樣?可不可以不一樣?例如對TFC的質疑,會不會根源就是這個核心理念的差距?」
(TFC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
主流媒體這一塊,我可以給出答案。
為什麼新聞時常報導特定的學者專家?答案其實很簡單,每個在第一線的記者都知道:因為那些學者專家好配合。我不喜歡談太多應然,我討論的是實然。
這裡的好配合,不一定是受訪者照著媒體給的腳本演出。有些菜鳥記者急著應付長官要求的點,對受訪者提類似照稿演出的要求,有時會引起受訪者暴怒。但你要記者臨時上哪找人呢?
尤其是做電視台新聞,有時間壓力,你好約、講話有點,觀眾喜歡,長官就喜歡,下次也拜託你。所以就會發生某些胡說八道的「學者專家」整天出現在新聞中的不幸,例如談空污找莊秉潔、談食安找吳家誠。
當真正專業的教授不願意碰觸爭議惹得一身腥,言論市場就會被這些劣等貨佔據「學術界的代表權」。
■
問題來了,查證媒體更接近科普媒體一點,還是主流媒體一點?永遠要回歸到「人」來考慮。查證媒體的工作者,本身的專業領域通常不在科學,至少不常直接閱讀與理解文獻,仍然必須仰賴學者專家。
這時候,選取哪些學者專家就變成重要關鍵。
當然,查證媒體會宣稱它們非常認真,堅守立場中立的查證原則。我不是要預設立場,但它們之中的每個「人」,都有分辨立場與專業的能力嗎?抽離自身的意識形態做情報分析,本身就是一門高深的專業素養。
更別提,面對頂著教授頭銜的學者專家講述的資訊,如何分辨哪些是科學文獻的證據力和解釋範圍?哪些只是該教授的個人主觀看法,卻混雜在「看似科學的解釋」之中?
撇開那些漂亮話,查證媒體找學者專家的標準,在實務上最終還是「好配合」,特定單位推薦特定學者,論述就會傾向特定脈絡,只是它們會多花點心思做包裝。
請注意,這裡我完全沒有褒貶的意思,甚至認為這是正常且某種程度也正當,純粹是描述實然現象,從查證的源頭就會有競爭言論市場的社會結構,以及權力的脈絡。
■
可能有相關的題外話,我們都知道研究生的論文很會唬爛。又按照常理推論,查證媒體的新聞專業不太可能高於主流媒體,科學專業不太可能高於科普媒體。
當與談人自稱是一種基於嚴謹新聞學理論所發展出來的方法,坐在台下的我只好露出不失禮貌的微笑。
※圖片引用自「ATCC:科學論文中20個謊言金句!
https://upload.facebook.com/myatcc/photos/a.169907769722326/429885820391185/?type=3
--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2021元/月)
https://p.ecpay.com.tw/B457051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828元/月)
https://p.ecpay.com.tw/DBDB79E
吳家誠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瘦肉精+核食危機!
吃豬睪丸能體力變好、變聰明?
驚驚!!吃到"瘦肉精"有害人體?
萊克多巴胺是一種"荷爾蒙毒"?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未來"福島五縣"食品恐進口?
節目來賓:
敏盛醫院副院長 江坤俊醫師
腎臟科醫生 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
醫藥記者 洪素卿的食品醫藥資訊網
師大化學系教授 吳家誠
雷神主廚 雷神煮廚 雷議宗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二、三、五下午2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吳家誠 在 美味生活HowLiv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酸酸甜甜的草莓
只要四步驟就可以洗得乾乾淨淨
快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步 先別去除蒂頭
草莓的蒂頭和果肉緊緊相連,如果先去除蒂頭,髒水很容易從原蒂頭的縫隙流進果肉組織中,反而越洗越髒,因此最好整顆連著蒂頭一起清洗才乾淨。
第二步 浸泡於流動的水流15~20分鐘
將草莓置於大碗中,水龍頭轉至細細一條的小水流,讓碗內的水呈現慢慢流動的感覺,將草莓浸泡於流動的水裡約15~20分鐘,利用自來水的餘氯來殺菌並氧化殘留農藥(此資訊參考毒物專家吳家誠教授)。
第三步 大量清水沖洗
沖洗完之後,再準備一個清洗藍,將要洗的草莓裝進籃中,接著用大量清水一個個仔細沖洗,大部分的農藥都為水溶性,因此只要多洗幾次,並用大量清水,幾乎都可以完全清除。沖洗時要小心,因為草莓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很容易把草莓的表皮洗爛喔!
第四步 開水洗完馬上吃
甜美多汁的草莓洗完後,記得將蒂頭一次去除後再用開水洗一次,不過千萬別把洗好的草莓又放回冰箱冷藏,草莓碰水容易爛,最好洗完馬上吃,才能享受草莓最佳風味唷!
詳細作法請見:https://www.how-living.com/?p=12838
【相關影片】
一秒去草莓蒂頭
https://youtu.be/A7loPsYcEW8
草莓圓球果凍
https://youtu.be/ad9pycly1HA
草莓優格千層可麗餅
https://youtu.be/lU7PnRKTbF0
★現在就訂閱美味生活頻道,收到第一手的美味資訊:http://bit.ly/1PochtG
【美味生活】
矽谷美味人妻FB:https://www.facebook.com/kthu1031?fre...
美味生活HowLiving FB:https://www.facebook.com/HowLiving1/
美味生活Howliving官網:http://www.how-living.com
美味生活SHOP:http://bit.ly/1kozBuy
★《矽谷美味人妻:一鍋幸福煮》博客來好評熱賣中:http://goo.gl/Vt9YIm
吳家誠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吳家誠 在 吳家誠的個人檔案 的推薦與評價
查看名為吳家誠的用戶個人檔案。加入Facebook,與吳家誠及其他你可能認識的朋友聯絡。Facebook 讓人們盡情分享,將這個世界變得更開闊、聯繫更緊密。 ... <看更多>
吳家誠 在 核能流言終結者- 【吳家誠教授又來了,刻意要抹黑原能會與 ... 的推薦與評價
吳家誠 教授,請問日本、台灣、以及世界各國的檢測單位都確認輻射劑量安全的食品,到底哪裡危險呢?毒理學基本原理就告訴我們:劑量決定毒性。難道當年化學系的老師們沒有教 ... ... <看更多>
吳家誠 在 [新聞] 衛福部就是不查化學教授吳家誠:統一油- 看板CVS 的推薦與評價
還到 7-11 消費集點的,請珍藏那些集點贈品。
那是你用健康及消費者尊嚴換來的。
========================================================================
衛福部就是不查 化學教授吳家誠:統一油包問題比頂新大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1026/418155.htm?from=fb_et_news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頂新黑心油事件越滾越大,近日延燒到統一集團,目前已下架19項產品,統一強調自己在
不知情下誤用。不過,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早在去年11月檢驗泡麵油包,就發
現統一油包的疑慮大過頂新,但衛福部就是不查,犧牲百姓健康。
吳家誠教授向《中央社》表示,去年11月與週刊合作檢驗泡麵油包多項成分,包括驗致癌
成分,當時已發現統一油包有疑慮,問題甚至比頂新還大,但衛福部就是不查。他直言,
統一產品爆發問題「只是遲早的問題」。
今年9月吳家誠受邀前往立法院時,已提醒衛福部,「不是只有豬油的問題,牛油問題更
大!」當時衛福部長邱文達、食藥署署長葉明功還在位。他質疑,「若前部長及前食藥署
長沒下台,真敢查?」
吳家誠近日也在臉書上表達不滿,砲轟政府統一比頂新「更精彩」是早知的事,為什麼不
肯更深入、更仔細的查清楚,卻一再的拖延,「已經造成更大國賠空間。」他更無奈地說
,統一這隻老虎太大,誰敢打、誰敢惹呢?食安如此辦案,犧牲的是廣大無辜的百姓、學
生、軍人,商人黑心錢賺飽飽,「全民的長期傷害,一定還是要失職濫權者付出代價的。
不要再以商蝕政啦!」
原文網址: 衛福部就是不查 化學教授吳家誠:統一油包問題比頂新大 | ETtoday生活新
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1026/418155.htm#ixzz3HJshIGRD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15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VS/M.1414387301.A.470.html
... <看更多>